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33)
2023(4847)
2022(4158)
2021(3601)
2020(2913)
2019(6542)
2018(6206)
2017(11240)
2016(6588)
2015(7171)
2014(7171)
2013(6910)
2012(6586)
2011(6009)
2010(6126)
2009(5737)
2008(5753)
2007(5125)
2006(4599)
2005(4042)
作者
(21688)
(18596)
(18362)
(17320)
(11572)
(8914)
(8143)
(7156)
(7006)
(6631)
(6484)
(6220)
(5994)
(5961)
(5856)
(5617)
(5462)
(5408)
(5395)
(5378)
(4847)
(4708)
(4520)
(4204)
(4175)
(4075)
(4066)
(3976)
(3820)
(3720)
学科
(26886)
经济(26859)
管理(22525)
(17906)
(15386)
企业(15386)
方法(12869)
数学(10884)
数学方法(10746)
环境(10146)
(9292)
(7085)
(6993)
中国(6560)
(6392)
地方(5924)
业经(5514)
(4884)
财务(4878)
财务管理(4869)
企业财务(4716)
(4661)
(4657)
贸易(4651)
规划(4607)
理论(4569)
(4467)
环境规划(4461)
农业(4376)
资源(4299)
机构
大学(103025)
学院(101144)
研究(37776)
(36701)
管理(36253)
经济(35924)
理学(32037)
理学院(31542)
管理学(30760)
管理学院(30618)
科学(26863)
中国(26340)
(22156)
(21699)
(20749)
研究所(19463)
业大(18173)
农业(17371)
(16925)
中心(15906)
(15441)
(15078)
师范(14926)
财经(14044)
(13843)
北京(13670)
(12711)
师范大学(12393)
科学院(12067)
(12059)
基金
项目(73008)
科学(57717)
基金(54140)
(49915)
国家(49581)
研究(48006)
科学基金(41448)
社会(30731)
社会科(29149)
社会科学(29138)
基金项目(29130)
自然(29065)
(28382)
自然科(28334)
自然科学(28320)
自然科学基金(27804)
(24946)
教育(22013)
资助(21456)
重点(17565)
编号(17273)
(15707)
(15687)
计划(15228)
(14805)
科研(14659)
成果(14057)
创新(13947)
科技(13422)
课题(13024)
期刊
(38456)
经济(38456)
研究(26234)
学报(22457)
科学(19885)
中国(19080)
(19031)
大学(15800)
学学(15088)
农业(13171)
(12588)
管理(12196)
教育(10307)
(7560)
资源(7191)
技术(6760)
财经(6675)
(6355)
业大(6219)
经济研究(5903)
(5792)
金融(5792)
(5699)
业经(5692)
科技(5217)
林业(5208)
问题(5006)
统计(4970)
农业大学(4945)
(4563)
共检索到1430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邱扬  王勇  傅伯杰  王军  孟庆华  
土壤质量能体现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对土地的影响,深入认识土壤质量的时空变异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对土地质量改善与土地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土壤质量的时空变异是指在一定的景观内,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土层的土壤特征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和多样性,由确定性(Deterministic)和随机性(Stochastic)两大组分构成。土壤质量时空变异是由多重尺度上的土地利用(植被)、气象(降雨)、地形、土壤、人为活动等多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是就某一具体地区而言存在重点尺度和主控因子,土壤质量时空变异的重点尺度与主控因子的时空关系因时间、空间和尺度而异。本文首先介绍了土壤质量时空变异的概念与内涵,重点综述了土壤理化特性(尤其是黄土高原地区)的时空变异及其与环境因子时空关系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土壤质量时空变异的发展趋势,以期对我国土壤质量的时空变异研究有所启迪与帮助。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吴昊  
在陕西省境内秦岭山脉中段油松-锐齿槲栎混交林集中分布的区域设置20块调查样地,采取土壤样品测定了该区森林土壤0~20、20~40和40~60 cm 3个土层的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7项养分指标。通过计算不同土壤养分指标的变异系数并应用典范对应分析(CCA)技术,对秦岭山地松栎混交林土壤养分空间变异与海拔、坡位、坡向和坡度4项地形因子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全氮、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呈极显著下降趋势,而全磷、全钾在不同土层中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2变异系数计算结果表明,各土层的7项养分指标均表现为中等程度变异性,变...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苏巍  薛莹  任一平  
根据2011年3-12月在海州湾海域进行的5个航次的渔业资源综合调查,并结合相关的历史资料,研究海州湾海域鱼类分类多样性及其时空变化,并通过构建GAM模型分析平均分类差异指数(Δ+)和分类差异变异指数(Λ+)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海州湾共有鱼类96种,隶属于2纲13目44科71属,其中Δ+的理论平均值为79.5,而Λ+的理论平均值为200.6。两个分类多样性指数均呈现明显的季节和空间变化,这可能与海州湾海域鱼类的季节性洄游和环境因子的差异有关。通过GAM模型分析发现,水深和底层溶氧对Δ+具有显著影响,而水深、底层溶氧、底层水温和月份则是影响Λ+的关键环境因子。通过比较中国近海不同纬度...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葛优  周彦锋  吕大伟  尤洋  
根据2015年3月~2016年2月对阳澄西湖水体叶绿素a和水质理化因子的逐月监测结果表明,阳澄西湖叶绿素a浓度存在着明显的季节变化,其全年变化范围为11.93μg/L~66.67μg/L,平均值为27.54μg/L±20.34μg/L。最小值出现在2016年1月,最大值出现在2015年8月。叶绿素a在空间分布上也存在着差异,叶绿素a在断面Ⅰ浓度最高,其次是断面Ⅱ和断面Ⅳ,断面Ⅲ最低。根据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计算阳澄西湖营养状态,得出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范围为50.7~59.3,年平均值为55.6,水体总体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综合pearson相关系数和逐步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叶绿素a与水温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溶解氧呈极显著负相关,与透明度呈极显著负相关。结合生产实践对阳澄西湖总氮(TN)、总磷(TP)和氮磷比(N/P)取对数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并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叶绿素a浓度与总氮无相关关系,与总磷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氮磷比呈极显著负相关,阳澄西湖可能是一定程度的磷限制湖泊。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何露雪  付东洋  李忠炉  王焕  孙琰  刘贝  余果  
蓝圆鲹(Decapterus maruadsi)是中国东南近海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本研究文根据2012—2018年南海西北部捕捞产量数据和海洋环境遥感数据,分析了该海域蓝圆鲹季节平均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atch per unit effort, CPUE)的时空分布特征,并运用广义可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 GAM)探究了CPUE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蓝圆鲹的CPUE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夏季最高,CPUE达0.848 kg/(kW·d);冬季最低,CPUE为0.087 kg/(kW·d)。2016年CPUE的异常增加可能是受到2015—2016年超强厄尔尼诺事件的影响。GAM分析显示,该海域蓝圆鲹CPUE与经度、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叶绿素a (chlorophyll a, Chl-a) 浓度、海水深度、海表盐度(sea surface salinity, SSS)、涌浪波向、风浪波向及其周期显著相关。相对较高CPUE海域范围为110.5°~114°E,SST为26~30℃,Chl-a为0.2~1.0 mg/m~(3),海水深度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崔凤琛   郭爱   朱文斌   许永久  
为探究塞内加尔近海渔场的时空分布及其环境因子的关系,本文根据2018—2020年我国远洋入渔塞内加尔拖网渔船的渔捞日志数据,运用渔场重心分析及地统计插值方法研究了塞内加尔近海渔场的时空变化,并结合海洋遥感数据(海表温度,SST及叶绿素a,Chl-a),利用广义可加模型(GAM)探究了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与时空、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2018—2020年塞内加尔近海渔场主要分布于12°~16°N、16°30′~18°W的海域,每年1—6月渔场重心向北部渔场迁移、7—12月渔场重心迁移至南部渔场;2)GAM模型累计偏差解释率为17.8%。年份(Year)、月份(Month)、纬度(Lat)、经度(Lon)和SST对CPUE有显著影响(P<0.05);3)塞内加尔近海渔场最适SST范围为22~24 ℃,最适Chl-a浓度范围为2~3 mg·m~(-3)。研究结果对于了解塞内加尔近海渔场资源时空变化规律、指导过洋性远洋渔业科学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石英  沈其荣  茆泽圣  徐国华  
应用根际培养箱 (三室法 )研究半腐解秸秆覆盖后 ,旱作水稻在不同尿素态氮肥用量 0mg/kg(N0 )、6 7mg/kg(N10 )、93mg/kg(N14 )、12 0mg/kg(N18)施用下 ,根际土壤中NH+ 4 -N和NO-3 -N的动态变化、根际土壤硝化活性、土壤 pH以及水稻生长后期根部和叶部NO-3 -N和硝酸还原酶 (NR)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在水稻移栽前 2 0d内 ,根际NH+ 4 -N和NO-3 -N含量基本接近 ,以NH+ 4 -N为主 ;其后在水稻全生育期内 ,各施氮处理土体中NH+ 4 -N都低于 5mg/kg ,而NO-3 -N均在 15mg/kg以上。土...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英  蔡守华  
了解土壤养分的时空间变异特征,可以为作物不同生育阶段的田间精准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以江苏省姜堰市西华农场为例,运用地统计学方法详尽地分析了冬小麦播前及不同生育阶段农田土壤速效养分(速效N、P、K)的时空变异特性。结果表明:不同时期各土壤变量大部分都由趋势、剩余残差的空间相关部分和随机部分组成;不同生育阶段3个土壤变量都具有中等以上空间结构性;碱解氮(AN)的分布格局在冬小麦播前和主要生育期内变化不大;速效磷(AP)苗期和孕穗期空间分布较相似,空间连续性也强,而播前和乳熟期的连续性稍差,出现较多斑块;速效钾(AK)在前三个时期分布较相似,与乳熟期分布有较大差异。作物生育期内土壤养分空间分布随时间...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马亚斌  宋晓宇  杨贵军  王仁红  全斌  竞霞  刘晓  
【目的】研究冬小麦生育期内土壤溶液中硝态氮及铵态氮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变量追肥对其含量变化的影响,以期为田间作物的栽培与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国家精准农业研究示范基地2013—2014年小麦试验为例,采用常规统计分析与地统计分析两种方法分别探索土壤溶液中硝态氮与铵态氮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特征及空间结构特征,并采用普通克里金插值法获取硝态氮与铵态氮空间分布图,最终比较分析了冬小麦生育期内硝态氮与铵态氮的空间变化规律。【结果】通过常规统计分析发现冬小麦起身期至收获期内,土壤溶液中铵态氮含量受追肥影响不明显,整体呈降低趋势,而硝态氮含量受追肥影响,呈先降低后升高又降低的趋势;在起身、拔节、开花与灌浆...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胡克林  余艳  张凤荣  王茹  
目的揭示土壤有机质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土壤肥力评价和管理提供指导。方法通过收集和实测北京南郊—大兴区1980、1990和2000年3个不同时期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的资料,应用地统计学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结果3个时期土壤有机质的平均含量分别为9.64、12.76和12.89g·kg-1,它们的空间相关距离分别为80.5、59.2和49.0km,呈递减趋势。大兴区土壤有机质含量空间分布呈北高南低之势。从1980年到2000年,有机质含量表现为由低向高逐级累积的规律,具体变化为有机质含量一级和二级的土地面积从无增加到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8.0%和14.3%,含量三级的土地面积从23.0%增加到37...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玲娥  双文元  云安萍  牛灵安  胡克林  
【目的】速效钾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与作物产量和品质密切相关。最近10年随着农业结构调整,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秸秆还田等技术的不断推广,迫切需要研究这些因素对土壤速效钾含量时空变化的影响,从而为土壤肥力评价和管理提供指导。【方法】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分析和资料搜集得到了河北省曲周县1980年、2000年和2010年3个不同时期耕层土壤速效钾含量的数据,首先对不同时期土壤速效钾含量进行了常规统计和正态性检验;然后应用地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不同时期耕层土壤速效钾含量的空间结构特征,结合GIS空间插值、叠置分析和面积统计功能研究了该区耕层土壤速效钾含量的时空变异特征;最后对各种影响因素(土壤质地、土...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雨轩  卞晓东  单秀娟  王惠宾  
利用2020年4-9月在该海域开展逐月调查获取的鲐(Scomber japonicus)卵、0龄幼鱼及环境数据,建立基于Tweedie类分布的广义加性模型(Tweedie-GAM, 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s),分析鲐卵丰度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并采用克里金插值绘制的鲐卵与主要生境因子时空分布图,阐释该海域鲐产卵适宜生境;同时分析了该海域鲐0龄幼鱼分布及其生物学特性,获取了该海域鲐早期生活史参数。结果显示,烟威近岸鲐产卵期为4-7月,主要产卵期为5月下旬-6月下旬;主要产卵场分布在121°30′~122°15′E、37°30′~38°00′N的烟台牟平–威海刘公岛北部海域;产卵场海表水温、鳀(Engraulis japonicus)卵丰度、海水流速和海表层盐度对鲐卵丰度有显著影响,其偏差解释率分别为54.6%、17.8%、4.0%和1.7%;烟威近岸鲐更适宜在海表水温16.3~21.8℃、海表盐度32.1~32.9、低海水流速和高鳀卵丰度的海水中产卵。当前烟威近岸海域仍然是我国黄、东海鲐种群重要的产卵场之一,其时空分布与环境因子密切相关。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童璐   刘丹   段娇阳   胡忠军   盘家永   卢小利   崔帅康   刘其根  
浮游植物群落动态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是了解湖库水环境变动及开展水环境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本研究于2021-2022年对千岛湖浮游植物与水环境因子进行逐月调查,分析了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时空分布格局及其主要环境驱动因子,旨在为了解千岛湖最新水环境变化和生态系统的演变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结果显示:调查期间共鉴定出藻类8门240种,物种组成以绿藻门(51.67%)、硅藻门(21.67%)和蓝藻门(17.84%)为主,优势种以蓝藻和硅藻为主。2021-2022年均生物密度为(404.21±116.59)×10~(4) cells/L,年均生物量为(0.84±0.22)mg/L,密度和生物量均存在显著的时空差异,浮游植物各门类密度和生物量占比最高的是蓝藻门。Shannon多样性指数存在显著的季节差异,空间上差异不显著,其余指数无显著时空差异。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浮游植物密度与生物量与水温、氨氮及高锰酸盐指数呈显著正相关,与透明度呈显著负相关。RDA分析显示,水温、氨氮和亚硝酸盐氮是影响千岛湖浮游植物优势种群落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安建国   吴立昌   施练东   郑丹萍   刘其根   胡忠军  
为掌握汤浦水库鱼类群落现状及其影响因素,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采用多网目单层刺网并辅以地笼和三层刺网在该水库的6个站点进行了鱼类样品采集和环境因子测定,分析了鱼类群落结构特征的时空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共采集41种鱼类,隶属3目,鲤形目物种数最多(87.80%),鳙、贝氏?、鲢和?为优势种。生态类型、食性和栖息地类型分别以定居型(92.68%)、杂食性(60.98%)和上层(48.78%)鱼类为主。鱼类物种组成、单位努力捕获数量(NPUE)和单位努力捕获重量(BPUE)均存在显著的季节和水平空间差异,物种数(S)仅存在显著的水平空间差异,渔获物聚为点纹银鮈、?和贝氏?3个群落,NPUE、BPUE和S从中游到下游有逐渐下降的趋势,NPUE和BPUE春夏季显著高于秋冬季,但3者也受到了站点和季节显著交互作用的影响。物种组成在水层间差异显著,NPUE、BPUE和S在水层和季节间均存在显著交互作用,春夏秋季鱼类集中在上层,冬季下层较高。NPUE和BPUE与叶绿素a(Chl.a)、总磷(TP)、pH和/或总氮(TN)显著正相关;RDA分析表明,水温(WT)、pH、TN和Chl.a是影响鱼类物种时空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研究表明,汤浦水库鱼类物种多样性虽然较高但功能多样性不容乐观,鱼类时空分布与表征初级生产力的因素有关,垂直分布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宋漳  
研究了5种不同林分土壤放线菌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某些土壤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①不同林分土壤链霉菌类群分布差异明显,以楠木林下分布的数量和类群最多。②链霉菌各种群在不同林分中有其一定的谱带,且各类群的组成和优势类群的组合有一定的差异。③土壤放线菌的分布与土壤肥力因素成正相关关系。土壤养分状况对放线菌的分布有一定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