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09)
- 2023(9777)
- 2022(8115)
- 2021(7199)
- 2020(5704)
- 2019(12763)
- 2018(12289)
- 2017(22769)
- 2016(12487)
- 2015(13324)
- 2014(13084)
- 2013(12866)
- 2012(12197)
- 2011(11252)
- 2010(11197)
- 2009(10151)
- 2008(9883)
- 2007(8732)
- 2006(7851)
- 2005(7188)
- 学科
- 济(55805)
- 经济(55750)
- 业(32739)
- 管理(31670)
- 企(23131)
- 企业(23131)
- 中国(18690)
- 地方(18609)
- 农(17746)
- 方法(17400)
- 数学(15178)
- 数学方法(15082)
- 业经(13776)
- 农业(12606)
- 贸(11792)
- 贸易(11780)
- 学(11709)
- 易(11370)
- 财(10794)
- 地方经济(10505)
- 发(10353)
- 环境(10243)
- 银(9893)
- 融(9871)
- 金融(9871)
- 银行(9852)
- 行(9571)
- 技术(9396)
- 制(9189)
- 产业(7926)
- 机构
- 学院(178594)
- 大学(175498)
- 济(74090)
- 经济(72701)
- 研究(69459)
- 管理(64047)
- 理学(54916)
- 理学院(54187)
- 管理学(53246)
- 管理学院(52939)
- 中国(51607)
- 科学(45497)
- 农(41687)
- 京(38482)
- 所(37102)
- 研究所(34095)
- 农业(32958)
- 业大(32323)
- 财(31298)
- 中心(30598)
- 江(27466)
- 院(25018)
- 财经(24578)
- 北京(24525)
- 范(24208)
- 师范(23823)
- 省(23545)
- 科学院(22654)
- 经(22374)
- 经济学(22228)
- 基金
- 项目(123184)
- 科学(96049)
- 基金(88197)
- 研究(84166)
- 家(80600)
- 国家(79884)
- 科学基金(66467)
- 社会(54271)
- 社会科(51503)
- 社会科学(51492)
- 省(49732)
- 基金项目(47194)
- 自然(44010)
- 自然科(42982)
- 自然科学(42969)
- 划(42440)
- 自然科学基金(42194)
- 教育(36762)
- 资助(34482)
- 发(33209)
- 编号(32120)
- 重点(28728)
- 创(26247)
- 发展(25603)
- 部(25558)
- 展(25188)
- 计划(25044)
- 创新(24612)
- 成果(24377)
- 科研(23894)
共检索到2733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来剑斌 王永平 蒋庆华 王金栋 王全九
利用实测资料,对比分析了不同质地土壤埋深为0m时潜水的蒸发与大气蒸发能力间的关系,研究了地表蒸发系数的变化规律;进而根据不同埋深的潜水蒸发情况,提出了用土壤粘粒含量表示的潜水蒸发公式,并计算了不同土壤在不同潜水埋深时的潜水蒸发量。
关键词:
土壤质地 潜水蒸发 大气蒸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曹红霞 康绍忠 何华
通过室内土柱试验,对3种灌水处理条件下不同地下水埋深土壤中的水分分布和潜水蒸发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灌溉制度和地下水埋深对潜水蒸发影响较大。在同一水位下,总灌水量相同,灌水频率不同时,随灌水频率增加,潜水蒸发量显著减少;在同一水位下,低灌水频率土壤随次灌水量增加潜水蒸发减少,且水位越深,潜水蒸发量减少越大,水位越浅,潜水蒸发量减少越小。
关键词:
灌溉 地下水埋深 潜水蒸发 土壤水分布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铁刚 迟道才 于文颖 王冬梅 陈胜利
根据辽宁台安试验站历年潜水蒸发试验资料,分析了作物生育期、埋深、土质、大气蒸发能力、降雨等影响潜水蒸发的因素,并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逐月潜水蒸发模型,为辽宁地区计算有作物生长条件下的潜水蒸发量提供了潜水蒸发计算公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飞 史文娟 邢旭光 王全九
【目的】分析不同覆膜开孔率对潜水蒸发和地温的影响,并揭示水热之间的关系。【方法】2012-07-29-09-13,在新疆库尔勒巴州灌溉试验站,采用潜水蒸发试验,研究覆膜开孔率分别为0.78%,2.40%,4.80%和100%时,潜水蒸发和0~20cm土层地温的变化,并分析了潜水蒸发与地温的关系。【结果】单位面积累积潜水蒸发量、潜水蒸发系数均随着覆膜开孔率的增加而增大,覆膜开孔率为0.78%,2.40%,4.80%时对应的蒸发抑制率分别为71.27%,70.44%和65.51%。单位面积累积潜水蒸发量与覆膜开孔率和时间之间呈复杂的幂函数关系;一天当中的潜水蒸发主要集中在20:00-0:00和04...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张颖 郑西来 伍成成 张玉荣
为探寻辽河口湿地区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生长条件下潜水蒸发的变化规律,提高研究区地下水水分利用效率,用带有地下水补给的芦苇培养箱测量潜水蒸发量,并与同一实验条件下的水面蒸发和裸地蒸发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得出:①在不同地下水埋深条件下,栽植芦苇的样地的潜水蒸发量比裸地的大,并且随天气变化潜水蒸发量日变化也非常大,栽植芦苇的样地日潜水蒸发量差值可达9.0 mm。②潜水累积蒸发量随地下水埋深的增大而减小,栽植芦苇的样地的潜水蒸发递减速度大于裸地。在试验设定的地下水埋深-5~-60 cm范围内,种植芦苇的样地的潜水累积蒸发量是裸地的3.0~3.5倍。③栽植芦苇的样地的潜水蒸发过程与水...
关键词:
土壤学 潜水蒸发 湿地 芦苇 辽河口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梦琪 蔡焕杰 黄志辉
为分析黄土地区潜水蒸发的规律,建立适宜于本地区的数学模型。采用地中渗透仪对自然条件下的潜水蒸发进行了模拟试验,根据宝鸡峡灌区扶风县段家乡试验场地连续5年的观测资料,分析了黄土地区不同地下水埋深的蒸发蒸腾规律。结果表明,潜水蒸发量与埋深呈负相关关系,潜水蒸发量与埋深关系曲线以埋深1.0m为界,埋深小于1.0 m时曲线较陡,即埋深小于1.0 m时的潜水蒸发量大,且随埋深的变化较大;地下水埋深大于1.0 m时,潜水蒸发量小,且随埋深变化较小;裸地和玉米、小麦生育期潜水蒸发的极限埋深分别为4.5,5.3和6.3 m。最后还以5年实测资料为依据建立了潜水蒸发的指数型数学模型。
关键词:
黄土地区 地下水埋深 潜水蒸发 极限埋深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斌瑞 高宗杰 赵琳 李正南
在黄土丘陵区有充分供水条件下的刺槐、白榆林内,分别应用自制小型蒸发计和常规的原状土柱田间法测量土壤蒸发量.经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小型蒸发计所测蒸发量与土壤实际蒸发量(田间法)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其相关方程为E田=0.003 4+0.0332E小,相关系数0.9076.小型蒸发计具有轻便、观测简易、精确等优点,可以广泛应用于林地土壤蒸发研究中.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柳泽鑫 区余端 苏志尧 李镇魁 佟富春
为了探讨土壤质地和pH值对节肢动物多度的影响,于2008年8月对车八岭自然保护区进行了野外调查和采样,共捕获土壤节肢动物600头,隶属于6亚纲12目,其中以甲螨亚目的数量最多。结果表明:土壤节肢动物主要分布在凋落物层和表土层,优势类群基本为甲螨亚目和中气门亚目;土壤质地对土壤节肢动物多度有明显的影响,即在同一质地条件下,土壤节肢动物多度与土壤有机质含量之间有紧密的联系,两者呈多项式相关;土壤节肢动物多度与土壤全氮含量关系则受pH值的影响,当pH值>4.2时,两者呈线性相关,而当pH值<4.2时,两者呈多项式相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宏勇 刘昌明 张喜英 张永强 沈彦俊
研究了 5 ,10 ,15 ,2 0 ,2 5 cm共 5种不同长度处理和内壁有孔、内外壁均有孔 2种处理由 PVC管制成的 micro- lysimeters对土壤蒸发的影响。结果表明 :降雨后 5 ,10 cm处理的土壤水分蒸发较快 ,15 ,2 0 ,2 5 cm处理的变化不明显 ,可以利用 15 cm长的 m icro- lysimeters测定土壤蒸发 ;壁上有孔处理的蒸发要高于同样长度的无孔处理。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卫东 李保国 石元春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谷世昌 李向阳 邓建华 毛昆明
以烤烟品种KRK26为供试材料,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不同土壤质地、施氮量和施肥方式对烤烟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对KRK26烤烟品种来说,掺砂土壤处理的烤烟株高、茎围、叶面积、烤烟产量、产值、上等烟比例、上中等烟比例和均价均比常规土壤的显著提高;施氮量75 kg/hm2处理的产量、产值、上等烟比例、上中等烟比例和均价均比施氮量105 kg/hm2的处理显著提高;基肥和追肥比为3∶7且追肥分4次施入的施肥方式比基肥和追肥比为7∶3、追肥分2次施入的施肥方式的烤烟茎围、叶面积系数、产量和产值都有显著的提高。综合来看,掺砂土壤、施氮量75 kg/hm2和基肥追肥比为3∶7且追肥分4个不同时期...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盛月凡 王海燕 乔鈜元 王玫 陈学森 沈向 尹承苗 毛志泉
【目的】以平邑甜茶幼苗作为试材,研究不同土壤质地苹果园连作障碍发生程度及其差异机制,以便根据连作障碍可能发生的严重程度采用适宜的防治措施。【方法】取烟台莱州3种不同质地老果园土,在盆栽条件下设置连作砂壤土、连作壤土、连作黏壤土及各个质地土壤对应溴甲烷熏蒸处理,共6个处理,测定不同处理盆栽幼苗的生物量、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根系保护性酶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使用实时荧光定量(qPCR)技术检测老果园土壤中主要有害真菌的数量变化。因3种土壤条件不同,故分别以3种土壤溴甲烷处理与各自连作处理上述指标的差异来表示连作障碍发生的程度,差异越大,连作障碍程度越严重。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3种连作土壤中的酚酸类物质含量。【结果】与各自连作对照相比,黏壤土、砂壤土和壤土溴甲烷熏蒸处理植株干样质量分别提高了98.9%、87.9%和54.4%,说明黏壤土连作与溴甲烷处理差异最大,连作障碍程度最严重。与各自连作对照相比,黏壤土、砂壤土、壤土溴甲烷熏蒸处理植株的根系保护酶活性均显著提高,根呼吸速率显著增加,MDA含量明显降低。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分别是各自连作对照的2.63、1.80和1.53倍;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分别是连作的3.02、2.01和1.62倍,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分别是连作的3.25、2.61和2.11倍。黏壤土根系保护性酶差异最大,说明在连作黏壤土条件下,根系胁迫更严重。与各自连作对照相比,黏壤土、砂壤土、壤土溴甲烷熏蒸处理植株根呼吸速率分别提高了91.3%、69.4%和36.0%;MDA含量分别降低了51.3%、48.9%和33.1%。脲酶活性分别比连作降低了68.2%、64.2%和54.4%;磷酸酶活性分别比连作降低了25.6%、18.6%和8.18%。黏壤土、砂壤土和壤土溴甲烷熏蒸处理比各自连作对照真菌数量降低了85.8%、58.1%和72%,尖孢镰孢菌拷贝数比各自连作处理分别降低了87.5%、70.1%和66.3%,且连作黏壤土条件下尖孢镰孢菌拷贝数最多。连作条件下黏壤土的实测酚酸总量最高,为41.30 mg·kg~(-1)。【结论】3种不同土壤质地中,黏壤土酚酸类物质含量高、土壤中尖孢镰孢菌为主的有害真菌最多、根系胁迫最严重,最终表现为连作平邑甜茶幼苗与溴甲烷熏蒸处理的生物量差异最大,而壤土则相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穆家伟 查天山 贾昕 郭晓楠 王子奇 杨强
为了探求半干旱沙区植被恢复后沙生灌木对土壤蒸发的影响,本文利用微型蒸渗仪对盐池沙区的流动沙地、油蒿群落和沙柳群落的土壤蒸发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2014年盐池降雨、风速、太阳辐射、相对湿度、空气温度、土壤机械组成分别与土壤蒸发的关系。结果表明:1)植被恢复区油蒿群落和沙柳群落土壤蒸发总量比流动沙地分别高出27.91%和40.23%;2)油蒿和沙柳样地黏粒含量比流动沙地分别高出220.59%和173.53%,油蒿样地和沙柳样地黏粒和粉粒的总含量比流动沙地分别高出63%和98%;3)油蒿和沙柳样地土壤蒸发与风速、太阳辐射、温度等气象因子相关性不显著,流动沙地土壤蒸发与太阳辐射相关性显著。因此,在半干...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进鑫 黄宝龙 罗伟祥
采用旱棚人工控水、蒸发桶称重法,对地膜、渗水膜、干草、塑料泡膜4种地面覆盖材料在50%覆盖度下的土壤水分蒸发性能及保墒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透水或不透水覆盖材料均能有效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其中蒸发抑制作用最强的为地膜,其次为渗水膜,塑料泡膜作用最小;在为期5个月的试验期间,地膜、渗水膜、干草、塑料泡膜覆盖可减少土壤蒸发量分别为23.04,10.89,10.03和5.68mm。试验还发现,覆盖材料对土壤蒸发的抑制能力与土壤干旱过程密切相关,低含水率持续干旱阶段土壤蒸发速率随蒸发历时延长而减小;高含水率干湿交替及持续干旱阶段则相反。局部覆盖能显著提高覆盖区与相邻非覆盖区的平均土壤含水率,延...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夏桂敏 褚凤英 陶洋 郑丽丽
为了确定沈阳地区潮棕壤土条件下大豆田间管理的最优水肥用量,采用分根交替灌溉技术,通过不同的水肥配合比,利用微型蒸发器,研究水肥耦合对大豆整个生育期的土壤棵间蒸发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豆整个生育期内,棵间蒸发占总耗水量的35.99%~38.21%,不同处理间棵间土壤蒸发量为:W2N0>W1N0>W2N1>W2N2>W1N1,说明适量追施氮肥能够有效地抑制棵间土壤蒸发;不同水肥处理对大豆生育期棵间蒸发有一定的影响,最大相差达11.58mm;而对叶面蒸腾的影响较大,最大相差达18.17mm;不同处理下的蒸发强度与叶面积指数呈显著负相关,同时与表层土壤含水率呈显著正相关,二者决定系数均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