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59)
2023(7642)
2022(6402)
2021(5764)
2020(4888)
2019(10876)
2018(10274)
2017(19186)
2016(10598)
2015(11533)
2014(11139)
2013(10814)
2012(10025)
2011(9031)
2010(8852)
2009(8318)
2008(8101)
2007(7112)
2006(6291)
2005(5676)
作者
(34387)
(28762)
(28661)
(26860)
(18128)
(13985)
(12680)
(11230)
(11067)
(9935)
(9906)
(9499)
(9441)
(9118)
(9013)
(8812)
(8789)
(8570)
(8388)
(8296)
(7499)
(7064)
(6847)
(6679)
(6589)
(6299)
(6265)
(6231)
(5873)
(5838)
学科
(39287)
经济(39197)
管理(30717)
(28851)
(23006)
企业(23006)
方法(18080)
数学(16126)
数学方法(15932)
(11911)
(11534)
(11529)
中国(10606)
(9706)
(9092)
贸易(9090)
(8881)
业经(8780)
农业(7683)
(6827)
财务(6816)
财务管理(6798)
(6705)
银行(6659)
(6584)
技术(6542)
(6517)
金融(6516)
企业财务(6499)
环境(6417)
机构
大学(155730)
学院(152442)
(61189)
经济(60078)
研究(57124)
管理(55851)
理学(49154)
理学院(48536)
管理学(47531)
管理学院(47283)
中国(41982)
科学(38885)
(37968)
(33308)
(30964)
农业(30582)
业大(30544)
研究所(28685)
(27854)
中心(25056)
(22205)
财经(22159)
(20820)
北京(20679)
农业大学(20394)
(20290)
经济学(19046)
(18920)
(18164)
科学院(17843)
基金
项目(111035)
科学(86433)
基金(82870)
(77486)
国家(76886)
研究(70647)
科学基金(63718)
社会(46129)
自然(44915)
基金项目(44067)
自然科(43895)
自然科学(43876)
社会科(43641)
社会科学(43630)
自然科学基金(43148)
(42069)
(37431)
资助(33264)
教育(31479)
重点(25931)
编号(25092)
(24175)
计划(23985)
(23307)
(22941)
科研(22514)
创新(21944)
科技(21193)
(20438)
国家社会(19966)
期刊
(62251)
经济(62251)
研究(41198)
学报(36352)
(33390)
科学(30091)
中国(29887)
大学(26163)
学学(25254)
农业(22412)
(21082)
管理(19534)
(12773)
金融(12773)
(12290)
财经(11161)
经济研究(11021)
业大(10767)
教育(10604)
业经(10066)
技术(9531)
(9523)
(9451)
农业大学(9050)
问题(8593)
科技(8416)
林业(7674)
(7029)
资源(6999)
国际(6693)
共检索到2189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柳泽鑫  区余端  苏志尧  李镇魁  佟富春  
为了探讨土壤质地和pH值对节肢动物多度的影响,于2008年8月对车八岭自然保护区进行了野外调查和采样,共捕获土壤节肢动物600头,隶属于6亚纲12目,其中以甲螨亚目的数量最多。结果表明:土壤节肢动物主要分布在凋落物层和表土层,优势类群基本为甲螨亚目和中气门亚目;土壤质地对土壤节肢动物多度有明显的影响,即在同一质地条件下,土壤节肢动物多度与土壤有机质含量之间有紧密的联系,两者呈多项式相关;土壤节肢动物多度与土壤全氮含量关系则受pH值的影响,当pH值>4.2时,两者呈线性相关,而当pH值<4.2时,两者呈多项式相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魏雪  吴鹏飞  
为了查明土壤松紧度对Tullgren法分离小型节肢动物的影响,本研究设计了5种松紧度:在保持体积相同的情况下,土壤质量分别为原来的70%(容重1.03 g·cm-3)、80%(1.18 g·cm-3)、90%(1.33 g·cm-3)和100%(1.49 g·cm-3),并用原状土(1.47 g·cm-3)作对照。不同松紧度土样的分离结果为:每100 g土样中分离出的土壤动物个体数量呈波动性变化,大小顺序为70%>原状土>80%>90%>100%,其中松紧度为70%的土样分离到的个体数显著高于其他土样(P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治模   于晓飞   杨茂发   杨相   吴慧子   温明霞   黄纯杨   杨大星  
【目的】探明烟田小环境变化对小型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为筛选喀斯特植烟区的适栽品种与种植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2年7月使用干漏斗法对贵州省凤岗县云烟87和K326种植区的小型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分析小型土壤节肢动物与烟田小环境(品种、种植模式及其交互作用)之间的关联性。【结果】样地共调查获得小型土壤节肢动物6纲16目70科。云烟87与K326小型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差异明显,其中,K326垄体与垄沟的小型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存在极显著差异,但云烟87则无显著差异;K326垄体与云烟87垄体小型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差异极显著,而K326垄沟和云烟87垄沟小型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组成无显著差异。K326小型土壤节肢动物类群数、密度和Shannon指数(H′)分别为4.18、5 535.56和1.16,显著高于云烟87(2.12、1720.00和0.65),K326垄体小型土壤节肢动物类群数、密度和Shannon指数(H′)分别为5.47、10520.00和1.40,显著高于垄沟(2.90、551.11和0.92),云烟87垄体小型土壤节肢动物仅密度(3 000.00)显著高于垄沟(400.00),类群数和Shannon指数(H′)无显著差异;云烟87垄体小型土壤节肢动物类群数、密度和Shannon指数(H′)分别为1.97、3 000.00和0.61,显著低于K326垄体(5.47、10 520.00和1.40),而云烟87和K326垄沟间小型土壤节肢动物类群数、密度和Shannon指数(H′)无显著差异。【结论】垄作引起的微地形变化对小型土壤节肢动物的影响受烟草品种调控,垄体小型土壤节肢动物对烟草品种变化较垄沟更为敏感。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卢萍  徐演鹏  谭飞  杨忠岐  林英华  
【目的】分析外源性碳、氮干扰下农田土壤动物群落特征和土壤主要性质之间的相互关系,探索外源性碳、氮转化与土壤动物相互作用。【方法】2011年5—9月,采用手拣法、改良干漏斗法(Modified Tullgren)和湿漏斗法(Baermann)对吉林黑土区不同外源碳、氮干扰处理小区,即0.5倍、1.0倍、1.5倍和2.0倍(C0.5、C1.0、C2.0、N0.5、N1.0、N1.5、N2.0)和对照小区(不施肥,CK)土壤节肢动物群落进行调查,并对土壤主要性质进行分析。【结果】研究时段,共收集到农田土壤节肢动物70 485头(未知111头),隶属8纲20目3亚目87科(总科)。农田土壤节肢动物个体...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振  赵琴  李迪强  李密  谷志容  
为探明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油茶林土壤节肢动物多样性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基于Tullgren干漏斗法和罐诱法对八大公山亮叶水青冈林、枫香林、光皮桦林、栲树林和耒阳市南京乡半垦复油茶幼林、全垦复油茶幼林、全垦复油茶成林、未垦复油茶成林8种生境的土壤跳虫和地表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特征进行研究。Tullgren干漏斗法共分离出土壤跳虫1 830头,隶属4目10科19属;罐诱地表节肢动物12目24科34属1 136头。分析结果表明:天然次生林土壤跳虫的多样性显著高于人工油茶林,多样化的地表植被和凋落物有利于提高土壤跳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海香  聂肖艳  师光禄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广泛关注以及害虫防治技术的深入研究,有害节肢动物的天敌防治再次纳入人们的视野。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吴东辉  张柏  陈鹏  
目的了解土地利用差异对大型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特征的影响。方法选取吉林省中部黑土区农田、居民点园地和“三北”防护林等典型农业土地利用生境作为研究样地,于2003年7月和9月分别进行大型土壤节肢动物调查,研究大型土壤节肢动物的群落组成与生态分布。结果研究区共捕获大型土壤节肢动物2357只,分别隶属于节肢动物门5纲9目70科。结论不同农业土地利用生境大型土壤节肢动物群落个体数量和类群数差异显著;农业生产活动促使大型土壤节肢动物向土壤下层移动,其中7月下移最为明显;此外,不同类群大型土壤节肢动物对土地利用变化响应存在一定差异。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效东  刘宏茂  沙丽清  冯志立  
分析了西双版纳山地雨林和季节雨林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组成、分布特征及多样性状况。 2块样地 2次取样 ,共获取大、中小型土壤节肢动物 6 6 0 6个 ,分属 2 3目。蜱螨目、鞘翅目、弹尾目、膜翅目仍是 2林地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共有的优势类群 ,但它们在不同样地生境中构成的数量比例不同 ,而常见和稀有类群组成较为复杂且样地间的差异更为突出 ,总体表现出季节雨林具有更多的热带成分 ,山地雨林则界于热带和亚热带之间。土壤节肢动物类群总数、个体总数及重要生物类群 (个体数量在 10 0 0个·m- 2 以上 )的分布 ,表现为山地雨林 (2 2类 ,4 974个 )多于季节雨林 (19类 ,16 ...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力  朱捷  陈琪  李为  黄国华  
为揭示鱼类放养对藕田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于2014年4月至9月,对湖南武冈莲藕种植基地的3种鱼类(鲫鱼、鲤鱼、草鱼)5种放养密度下藕田的节肢动物种类组成、密度及多样性指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试验藕田共收集节肢动物9目32科61种,当放养鲫鱼、鲤鱼、草鱼分别为2 400、2 400、1 200尾/hm2时,藕田内节肢动物种类最多,共21科44种,未放养鱼类时所得到的种类最少,为39种,节肢动物种类随着放养鱼类密度的增大而增加;各处理组中主要害虫亚群落均为莲缢管蚜、斜纹夜蛾和摇蚊类害虫,未放养鱼类时藕田内莲缢管蚜和摇蚊类害虫的数量均显著高于放鱼处理,斜纹夜蛾数量在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主要...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韩宝瑜  崔林  查光济  
在皖南春季越冬代马尾松毛虫防治时期,于安徽长江以南采用不同治虫策略的5个林场,选立地条件和林分状况类似的马尾松纯林,对节肢动物和虫生真菌群落的调查表明,常年释放白僵菌的林场和长期监测虫情、准确挑治虫源地的林场害虫种数约占群落总种数的50%,个体数约占70%,益害物种数比(Ns/Ps)为0.72~0.83,个体数比(Nn/Pn)为0.44~0.45,多样性指数(H′)波动小,松毛虫虫口≤2.0条·株-1。交替放菌和施药的林场,滥用农药、尤其不治虫的林场,害虫种数约占群落总种数的60%左右,个体数>74%,Ns/Ps0.46~0.54,Nn/Pn0.23~0.34,H′波动大,松毛虫虫口6.0~1...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谷世昌  李向阳  邓建华  毛昆明  
以烤烟品种KRK26为供试材料,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不同土壤质地、施氮量和施肥方式对烤烟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对KRK26烤烟品种来说,掺砂土壤处理的烤烟株高、茎围、叶面积、烤烟产量、产值、上等烟比例、上中等烟比例和均价均比常规土壤的显著提高;施氮量75 kg/hm2处理的产量、产值、上等烟比例、上中等烟比例和均价均比施氮量105 kg/hm2的处理显著提高;基肥和追肥比为3∶7且追肥分4次施入的施肥方式比基肥和追肥比为7∶3、追肥分2次施入的施肥方式的烤烟茎围、叶面积系数、产量和产值都有显著的提高。综合来看,掺砂土壤、施氮量75 kg/hm2和基肥追肥比为3∶7且追肥分4个不同时期...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任振涛  沈文静  刘标  薛堃  
【目的】明确转基因抗草甘膦(EPSPS)、抗虫(Bt Cry1Ab)玉米DBN9936对大田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为转基因作物的生物安全提供基本数据。【方法】于2015年玉米生长季,在吉林四平伊通满族自治县实验基地,对比转基因玉米田与对照田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与结构。在田间隔离条件下,采用直接观察法、陷阱法和纵剖茎秆等方法对田间玉米植株、地表和茎秆内的节肢动物数量和种类进行统计,分析比较节肢动物的功能群和多样性指数、优势集中性指数、均匀性指数等,并对节肢动物群落的相似度进行比较。【结果】玉米材料上的节肢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石碧婉  高文静  杨志颖  马田  
土壤有机碳(SOC)的矿化和积累是土壤碳循环中的关键环节,两者的相对变化会对土壤碳平衡造成直接影响。明确SOC矿化和积累的主要影响因素,可为土壤碳循环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以土壤质地不同的森林和草地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进行室内培养试验,借助对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胞外酶活性、木质素酚类、氨基糖及氨基糖的δ~(13)C值等分析,探讨影响SOC矿化潜力和微生物碳积累效率(CAE)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微生物来源碳的相对比例越高,SOC矿化潜力越低;土壤粘粒含量较高会通过直接抑制微生物活性和形成稳定的有机-矿物态结合物降低SOC的矿化潜力;此外,较高的粘粒含量还会降低微生物周转,抑制微生物残体的连续累积,进而降低CAE。本研究结果证明了土壤质地和SOC组成对SOC矿化和CAE的重要影响,为厘清土壤碳动态的影响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对理解土壤碳库收支具有重要价值。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温佐吾  
在贵州台江、江西安远、福建明溪及广西宁明设置马尾松造林地不同整地规格试验林。对试验资料的初步分析表明 ,马尾松造林地整地规格与母岩和土壤质地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相关关系。因此 ,在确定造林地整地规格时 ,应考虑母岩种类和土壤的质地状况。在我国南方山区 ,马尾松人工造林采用块状整地方式时 ,在母岩为板岩及变质砂岩 ,土壤质地为壤质粘土的地区 ,整地的规格以 40cm× 40cm× 2 5cm的中穴为宜 ;在母岩为花岗岩和石英砂岩 ,土壤质地为砂质粘壤土的地区 ,造林地整地采用 30cm× 30cm× 2 0cm以下的小穴即可。表 4参 1 6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来剑斌  王永平  蒋庆华  王金栋  王全九  
 利用实测资料,对比分析了不同质地土壤埋深为0m时潜水的蒸发与大气蒸发能力间的关系,研究了地表蒸发系数的变化规律;进而根据不同埋深的潜水蒸发情况,提出了用土壤粘粒含量表示的潜水蒸发公式,并计算了不同土壤在不同潜水埋深时的潜水蒸发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