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17)
2023(4069)
2022(3604)
2021(3306)
2020(2793)
2019(6660)
2018(6388)
2017(11710)
2016(6635)
2015(7013)
2014(6795)
2013(6431)
2012(5886)
2011(5099)
2010(4879)
2009(4389)
2008(4067)
2007(3648)
2006(3133)
2005(2629)
作者
(19013)
(16150)
(16070)
(15243)
(9911)
(7943)
(7161)
(6500)
(6184)
(5655)
(5537)
(5510)
(5041)
(5005)
(4973)
(4899)
(4882)
(4793)
(4680)
(4518)
(4037)
(4025)
(3954)
(3699)
(3698)
(3550)
(3508)
(3458)
(3278)
(3260)
学科
(26328)
经济(26320)
管理(15151)
(13813)
方法(13004)
数学(11796)
数学方法(11635)
(10756)
企业(10756)
地方(7491)
中国(6748)
(6728)
(6517)
业经(5858)
(5614)
农业(4774)
环境(4741)
(3988)
(3846)
贸易(3840)
(3735)
土壤(3722)
(3711)
(3680)
技术(3629)
地方经济(3628)
(3468)
银行(3459)
(3457)
金融(3456)
机构
大学(85281)
学院(84646)
管理(32493)
(32279)
经济(31501)
研究(31468)
理学(28288)
理学院(27913)
管理学(27244)
管理学院(27126)
中国(23421)
科学(22659)
(19036)
(18726)
(16470)
业大(15897)
研究所(15543)
中心(15322)
农业(14694)
(13379)
(12469)
(11869)
师范(11775)
(11753)
北京(11559)
科学院(10781)
财经(10754)
(10427)
(9834)
(9827)
基金
项目(66534)
科学(52188)
基金(48086)
研究(44417)
(44350)
国家(44062)
科学基金(36892)
社会(28025)
社会科(26761)
社会科学(26754)
(26446)
基金项目(26243)
自然(25170)
自然科(24626)
自然科学(24617)
自然科学基金(24058)
(23003)
教育(19199)
资助(18872)
编号(17229)
重点(15761)
(14640)
计划(14267)
(13750)
(13606)
科研(13267)
科技(13092)
成果(12902)
创新(12812)
国家社会(12177)
期刊
(30844)
经济(30844)
研究(21150)
学报(17512)
中国(16077)
(15875)
科学(14941)
大学(12321)
学学(11686)
农业(11070)
管理(10015)
(9834)
(7361)
技术(7337)
资源(6656)
教育(6170)
(6015)
金融(6015)
图书(5598)
统计(5475)
科技(5406)
(5070)
经济研究(4727)
财经(4684)
技术经济(4624)
业经(4604)
业大(4598)
决策(4540)
(4523)
问题(4432)
共检索到1188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德彩  常庆瑞  刘京  岳庆玲  贾晓娟  陶文芳  
【目的】改进传统的土壤肥力评价方法。【方法】在陕西土壤空间数据库的支持下,应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基于GIS环境对全省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并编制了土壤肥力评价等级图。【结果】陕西省土壤肥力质量较差,以3~6级肥力为主,占总面积的74.5%,其次为2、7级肥力土壤,1、8级肥力土壤所占比例很小,不足5%;陕西省北部土壤肥力偏低,大多在4级以下,关中地区以3、4、5级土壤居多,南部山区以2、3、4级肥力土壤为主。【结论】基于土壤空间数据库的肥力评价,实现了土壤肥力的分级评价自动化,提高了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包耀贤  徐明岗  吕粉桃  黄庆海  聂军  张会民  于寒青  
【目的】确定长期施肥下土壤肥力变化的适宜评价方法。【方法】以湖南望城和江西进贤的长期试验数据为基础,比较和分析因子分析法、相关系数法、内梅罗指数法3种评价方法对土壤肥力的综合评价结果,探明适宜土壤肥力变化的综合评价方法。【结果】20多年长期施肥下,3种评价方法所得综合土壤肥力指数(IFI)的变化趋势和差异性不同:因子分析法和相关系数法评价结果相似,而内梅罗指数法与二者存在一定差异,评价结果灵敏度较高。经验证,3种评价方法的IFI与作物产量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中内梅罗指数法相关性更高。内梅罗指数法评价结果:低产的不施肥(CK)、偏施肥(NK)处理IFI随时间呈下降趋势;高产的均衡施肥(NPK、...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桂芬  曹丽英  王国伟  
【目的】改进和提高空间模糊聚类算法。【方法】首先利用层次分析法得到各属性的权值,然后将权值与空间模糊动态聚类法相结合,最后利用概率统计中的F分布来确定最佳分类,以提高空间模糊聚类算法的智能性。【结果】加权空间模糊动态聚类算法与基于模糊等价关系的传递闭包方法进行比较表明,当λ取0.993时,F值最大,分类效果最好。此时,加权的F值为4.898,未加权的F值为2.957,说明加权的类间的差距比未加权的明显,即该算法聚类准确率要明显高于未加权的模糊聚类算法。【结论】将其改进的算法运用到精准农业的土壤肥力评价中,试验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谢林峰  凌晓晓  黄圣妍  高浩展  吴家森  陈俊辉  黄坚钦  秦华  
【目的】探索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产区土壤水解酶活性空间分布特征和土壤肥力状况。【方法】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山核桃主产区选取了259个样地,测定了土壤α-葡萄糖苷酶(AG)、β-葡萄糖苷酶(BG)、纤维二糖水解酶(CBH)、木糖苷酶(XYL)、亮氨酸氨基肽酶(LAP)、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酸性磷酸酶(PHOS)等7种水解酶活性和主要的肥力指标,并运用主成分分析、地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冗余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临安区山核桃林地土壤中7种水解酶活性的空间异质性、影响因素以及土壤肥力状况。【结果】AG、BG、CBH、LAP、NAG、XYL、PHOS活性的块基比C_0/(C+C_0)分别为55%、42%、56%、49%、66%、47%、78%,全局莫兰指数(I_g)均大于0。土壤中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位于丰富等级的样地数分别占64%、56%、23%、45%,平均pH为5.76。58.7%的样地土壤肥力低于平均水平,仅32.7%的土壤肥力为Ⅰ、Ⅱ等级,大部分土壤肥力处于Ⅲ、Ⅳ等级。【结论】7种土壤水解酶中,AG、BG、CBH、LAP、NAG、XYL具有中等空间自相关性,它们的变异情况受人为扰动和地形结构因素的共同影响。PHOS具有较弱的空间自相关,其活性空间分布主要受人为干扰的影响。7种水解酶活性均存在空间相关性,高低聚类情况相似。在岛石镇附近出现高值聚集,在清凉峰以及河桥、龙岗、昌化交界处附近出现低值聚集的情况,有机质、pH、碱解氮是影响水解酶活性高低值聚类的关键因素。土壤肥力指标分级和综合肥力得分结果表明:大部分林地土壤养分足以支撑山核桃林正常生长,但综合肥力还有待提高。图3表5参32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刚  
提出了模糊数学方法与半定量评价法相结合的农田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方法 ,利用 Arc View GIS3.1地理信息系统和 Visual Basic软件 ,实现了对试验田内土壤肥力水平的综合评价 ,生成了土壤单项养分空间分布图和土壤综合肥力空间分布图。经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此方法的评价结果比较准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熊顺贵  吕贻忠  成春彦  
土壤肥力(又称地力)是土壤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是农作物产量形成的物质基础。本文以土壤肥力为题,综述了几种对土壤肥力概念的认识观,肥力的变异性和评判方法比较。从而,为深入开展土壤肥力研究及培肥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文学  赵永谦  徐公文  
介绍了ArcSDE空间数据库引擎的组成结构以及相关运行机制,并利用该引擎结合SQL Server 2005建立了物流空间数据库,详述了物流空间数据库的建立方法及其数据的存取机制。文中构建的物流空间数据库可以有效地优化物流配送系统,并提高配送系统的健壮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臧淑英  梅晓丹  冯仲科  
随着空间数据量的日益增大及对数据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空间数据库在GIS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该文首先介绍了ArcGIS 9.0中新一代数据模型库Geodatabase的概念、特点和分类,然后对林火扑救的数据源进行了分类,同时着重分析了基于Geodatabase的林火扑救空间数据库的结构.最后以庆安县数据为例,设计了庆安县的林火扑救Geodatabase数据库,选用个人Geodatabase来存储,使用ArcGIS9.0的ArcCatalog和ArcMap工具来创建、管理和操作林火扑救空间数据库,以实现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无缝集成和一体化存储管理.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方兆宝,林珲,吴立新,江吉喜  
长江流域出现致洪大暴雨与青藏高原上中尺度对流系统(MCSs)的东移密切相关。为了寻找MCSs移动和传播的规律,我们将MCSs的移动路径与其中心附近一定范围内的环境物理量场之间建立联系,构造出MCSs东移空间数据挖掘数据库。在这个数据库中,包含由9个环境物理量生成的18个属性项,除此,还包括由MCSs本身的空间特征量构成的5个属性项,即TBB强度、面积、地理位置、形状等,共计23个属性项。利用1998年6月至8月日本地球静止气象卫星(GMS)的青藏高原逐时红外遥感云图计算出的云顶黑体辐射温度(TBB)及青藏高原高分辨率有限区域数值分析预报值系统(HLAFS)环境场物理量数据,构造出上述空间数据挖掘数据库,运用空间相关分析技术对其进行约简,结果表明:在高度(H)、温度(T)、涡度(VOR)、散度(DIV)、水汽通量散度(IFVQ)、垂直速度(W)、假相当位温(θse)、K指数(K)、相对湿度(RH)等9个因素中,高度、涡度、散度、水汽通量散度、垂直速度及k指数6个因素相对独立;而温度(T)、假相当位温(θse)、相对湿度(RH)之间相关性较强,而且与高度等其它6个因素密切相关。根据数据库约简原则,可将温度(T)、假相当位温(θse)、相对湿度(RH)3个因素生成的6个属性项从数据库中删除,以便提高数据挖掘效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伟  王文杰  何兴元  张波  肖路  王琼  吕海亮  魏晨辉  
【目的】探讨哈尔滨城市森林绿地土壤肥力及其空间分布特征,以期为基于土壤肥力特征的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提供支撑,进而提升城市植被生态服务功能。【方法】共采集哈尔滨市区道路林、景观林、单位附属林、生态公益林及郊区农田土壤257份,并测定9种土壤肥力相关指标,通过内梅罗指数法并参照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分级标准对土壤肥力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合Arc GIS绘制土壤各肥力指标空间分布图。【结果】参照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6级制标准,哈尔滨市绿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为30~40 g·kg~(-1),达到了2级(高)水平;全氮、水解性氮和有效磷含量分别为1~1.5 g·kg~(-1)、90~120 mg·kg~(-1)和<0.05);半方差分析表明,哈尔滨城市绿地有机质及土壤密度块基比≥75%,而全磷、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及综合肥力指数的块基比为25%~75%。【结论】哈尔滨城市绿地全磷含量较低,钾含量较高。全磷、全氮、土壤密度及水解性氮是土壤综合肥力水平提升的主要限制因子,有机质及土壤密度空间变异主要受随机因素影响,而全磷、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及综合肥力指数的空间变异则受随机因素和结构因素共同影响。应采取施用氮磷复合有机肥、控制钾肥、种植固氮植物等措施改善哈尔滨城市绿地土壤。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党坤良  张长录  陈海滨  韩福利  于启昭  
对秦岭南坡土壤肥力状况、空间分异规律及其与海拔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秦岭南坡土壤肥力指标在整个土壤剖面空间分异范围分别为:土壤pH值5·97~6·89,有机质含量6·6~50·1g·kg-1,土壤全N含量0·5~3·8g·kg-1,碱解N含量33·6~257·3mg·kg-1,速效P含量0·81~5·8mg·kg-1,速效K含量38·9~262·4mg·kg-1,粘粒含量11·3%~18·1%,阳离子代换量68·5~310·2mmol·kg;其空间分异程度以速效P、有机质和土壤全N含量较大,土壤粘粒含量和土壤pH值较小;随着土层的加深,土壤pH值、有机质、速效P、土壤粘粒含量和阳离子代换量...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张红桔  马闪闪  赵科理  叶正钱  汪智勇  白珊  
为探明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产地土壤肥力质量状况和空间分布特征,指导林农合理施肥,选取杭州市临安区山核桃产区为研究区域,以土壤pH值、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该区土壤养分状况等级评价,并采用地统计学等空间分析方法对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pH值平均为pH 5.23,87%土壤pH值为pH 4~6,研究区土壤酸化严重。土壤有机质平均为31.6 g·kg~(-1),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平均分别为155.40,14.04,85.73 mg·kg~(-1)。根据《浙江土壤》肥力等级划分标准(1级土壤成分质量分数低,4级土壤成分质量分数高)可知: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主要处于第3等级和第4等级,比例为54%。土壤碱解氮质量分数处在分级标准的第3等级且所占比例为76%。土壤速效钾大于50 mg·kg~(-1)的区域占80%。相反,土壤有效磷不足,63%的土壤有效磷不足10 mg·kg~(-1),处在第1等级和第2等级标准,难以满足山核桃生长。土壤各养分变异系数为27.15%~141.03%,表明研究区林地土壤养分具有不同程度的变异性。空间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土壤pH值和养分均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格局。山核桃产量高低不一,与土壤养分具有一定的空间对应关系。山核桃林地土壤严重酸化,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钾都比较充足,而大部分地区有效磷不足。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双异  汪景宽  张旭东  朱平  王秋兵  
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吉林省公主岭地区土壤表层(0 ̄20cm)pH、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粘粒这5种土壤肥力指标的空间变异性。结果表明:土壤pH、有机质、速效钾、粘粒的理论模型均为球状模型;速效磷的理论模型为纯块金效应模型。粘粒、速效钾、有机质、pH的C0/(C0+C)变化范围是37.27%~49.66%,均表现出中等的空间相关性,说明其空间变异是由随机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目前的评价标准,该地区土壤pH和有机质主要分布在2~3级;速效磷和速效钾主要分布在2~4级;而粘粒则分布在3~4级,说明该地区肥力指标基本上处于中等级别。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叶回春  张世文  黄元仿  王胜涛  
【目的】土壤肥力评价及其空间变异研究,可为科学施肥、作物布局调整等提供依据。【方法】在以往土壤肥力评价仅考虑常规养分指标的基础上,引入微量元素养分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隶属度函数和地统计方法,对北京延庆盆地表层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并研究其空间变异特征。【结果】研究区土壤常规养分和微量元素养分的综合肥力贡献率分别为0.63和0.37;土壤综合肥力指数处于0.22—0.97,平均为0.53;其空间变异具有一阶趋势,去除趋势后所剩残差表现出较弱的空间相关性;空间总体分布受有机质和全氮分布的影响较大,局部地区分布还受有效铜、有效锌等微量元素养分的影响;菜地土壤单一有效微量元素指标的肥力水平和综合肥...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黄菲   张佛熠   钟嘉琳   李心   彭辉   邹冰燕   刘玮   王琼  
【目的】为揭示南昌城市森林的土壤肥力变化及其空间分布特征。【方法】以南昌市建成区184个不同森林类型(景观林、单位附属林、道路林和生态公益林)的表层土壤(0~20 cm)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全氮、全磷、全钾、速效磷、有机碳、容重、pH值等7个土壤指标,对南昌城市土壤肥力进行整体评级和因子分析。采用修正的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对南昌市不同森林类型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并利用ArcGIS软件对各项土壤指标绘制城市空间分布图,参照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所制定的分类标准(6级制)评价各指标含量水平状况。【结果】土壤全磷(0.69 mg·g-1)和速效磷(23.86 mg·kg-1)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均达到了3级以上,含量处于中上水平;土壤有机碳(16.76 mg·g-1)和全氮(0.90 mg·g-1)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达到4级,含量处于中下水平;土壤全钾(9.70 mg·g-1)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达到5级,含量处于低水平;南昌市多数区域土壤综合肥力指数处于1.3~1.5之间,为中等水平(4级制中排第3级);不同森林类型土壤表现为景观林土壤综合肥力指数最高(1.32)。【结论】南昌城市森林的各个土壤肥力指标中,有机碳、全氮、全钾是土壤综合肥力指数的主要限制性因子;南昌城市森林土壤肥力空间分布特征主要表现为容重偏高,pH值整体中性偏酸,全氮、全钾、有机碳含量普遍较为匮乏,全磷、速效磷含量较为丰富,其中速效磷含量可达二级及以上水平。本研究对南昌市森林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南昌城市森林建设与养护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充分发挥其生态效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