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07)
2023(2759)
2022(2277)
2021(1979)
2020(1590)
2019(3458)
2018(3314)
2017(6134)
2016(3375)
2015(3536)
2014(3371)
2013(3329)
2012(3012)
2011(2788)
2010(2688)
2009(2503)
2008(2265)
2007(1982)
2006(1670)
2005(1463)
作者
(11238)
(9772)
(9531)
(9014)
(5843)
(4758)
(4010)
(3812)
(3647)
(3390)
(3302)
(3156)
(3136)
(3062)
(3008)
(3000)
(2917)
(2846)
(2842)
(2740)
(2453)
(2334)
(2266)
(2185)
(2069)
(2060)
(2059)
(2010)
(1992)
(1980)
学科
(14606)
经济(14594)
管理(8923)
(8636)
方法(8205)
数学(7646)
数学方法(7572)
(6829)
企业(6829)
(3958)
(3955)
(3715)
土壤(3702)
中国(3400)
(3348)
业经(2716)
(2709)
贸易(2709)
环境(2686)
(2639)
(2476)
金融(2476)
农业(2266)
技术(2243)
(2242)
地方(2202)
(2177)
银行(2164)
(2140)
(2094)
机构
学院(49860)
大学(49625)
(21509)
经济(21186)
研究(18197)
管理(17537)
理学(15768)
理学院(15596)
管理学(15279)
管理学院(15207)
(13326)
科学(12941)
中国(12596)
农业(10908)
业大(10451)
(10075)
(9911)
(9694)
研究所(9591)
财经(8300)
中心(8005)
经济学(7808)
(7744)
经济学院(7308)
农业大学(7063)
(6844)
科学院(6751)
(6688)
财经大学(6507)
(6373)
基金
项目(39690)
科学(31341)
基金(30560)
(29198)
国家(29043)
科学基金(23938)
研究(23839)
自然(17011)
自然科(16653)
自然科学(16646)
社会(16334)
自然科学基金(16310)
基金项目(16229)
社会科(15702)
社会科学(15695)
(15244)
(13730)
资助(12349)
教育(10745)
重点(9819)
计划(9233)
(8691)
(8484)
(8396)
科技(8213)
科研(8108)
创新(7971)
国家社会(7783)
编号(7407)
(7210)
期刊
(18127)
经济(18127)
学报(13595)
研究(12612)
(12077)
科学(10223)
大学(9220)
学学(9127)
农业(8413)
中国(7924)
(7092)
管理(6177)
(5288)
财经(4352)
(4233)
金融(4233)
业大(3958)
经济研究(3936)
(3785)
农业大学(3238)
林业(3136)
技术(2988)
科技(2955)
(2783)
业经(2772)
统计(2738)
中国农业(2710)
资源(2694)
(2641)
问题(2572)
共检索到655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凤华  贾可  刘建玲  廖文华  
采用田间磷肥试验和田间定位监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磷用量下土壤磷素的动态积累对土壤有效磷(Olsen-P)在大白菜和辣椒上的产量反应,探讨用土壤有效磷反映土壤供磷能力和作为推荐磷肥用量的依据。结果表明:磷肥和土壤Olsen-P在白菜和辣椒上的产量效应均符合一元二次式。土壤磷素收支平衡33.7%~680.4%,土壤Olsen-P占土壤磷积累量的17.7%~28.9%。0~20 cm日光温室土壤磷素收支平衡124.1%~293.6%,0~20 cm土壤Olsen-P的年均积累量为23.1~32.2 mg/kg,土壤Olsen-P占土壤磷积累量的16.6%~24.2%。20~100 cm日光温室...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建玲  李仁岗  廖文华  贾可  孟娜  崔哲  
采用田间肥料定位试验研究了白菜-辣椒轮作中磷肥对蔬菜产量和磷肥用量对蔬菜全磷含量、土壤磷素积累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磷肥显著增加白菜和辣椒产量,磷肥用量56.25~225.00kg·ha-1,白菜和辣椒分别增产47.2%~70.3%和116.0%~221.3%;白菜磷肥用量高于225.00kg·ha-1、辣椒高于450.00kg·ha-1时,增施磷肥白菜和辣椒的产量无显著变化。随磷用量的增加白菜和辣椒植株的全磷含量显著增加,大量施用磷肥导致蔬菜对磷的奢侈吸收。0~20cm土层全磷及Olsen-P随磷用量的增加显著增加,磷肥用量与Olsen-P呈直线正相关。在连续两茬磷肥用量高于450.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建玲  廖文华  张作新  张海涛  王新军  孟娜  
【目的】研究大量施用磷肥和有机肥对大白菜产量、土壤各形态磷积累量、土壤磷的吸附饱和度、土壤灌溉水中可溶性磷及土壤磷渗漏的影响。【方法】采用磷肥和有机肥田间定位试验的作物产量效应和土壤积累磷的环境风险相结合的方法。【结果】施用P2O5360kg·ha-1和有机肥150t·ha-1显著增加大白菜的产量,过量施用磷肥和有机肥大白菜产量无显著变化;随着磷肥和有机肥用量的增加,0~20cm土层Olsen-P、CaCl2-P、NaOH-P、土壤灌溉滞留水中可溶性磷均显著增加,随着磷肥和有机肥用量的增加,土壤磷的吸附饱和度(DPS)增加,在施用磷肥基础上增施有机肥,土壤最大吸磷量(Qm)明显降低;20~4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灿   汤伟   黄璜   任勃   周天送   吴良洁   王忍  
为探究茭白种养模式的施肥策略,设置茭虾共作(ZC)、茭白单作(Z) 2个处理,研究茭虾共作对土壤氮磷含量、茭白产量和茭白干物质积累及氮磷钾吸收分配的影响。2021-2022年的研究结果显示,茭虾共作模式较茭白单作模式采茭期土壤中全氮、全磷、速效磷的含量分别提高了10.85%~38.89%、5.45%~13.79%、6.19%~61.79%,净茭产量提高了5.10%~19.54%,采茭期茭白茎、叶、净茭的干物质积累量分别增加14.41%~16.58%、10.28%~15.15%、10.57%~21.45%。2021年茭虾共作处理较茭白单作处理在采茭期叶的氮含量显著增加了25.74%,但在孕茭期茎中磷含量显著减少了16.76%;2022年氮肥减量、减量投喂下,茭虾共作处理较茭白单作处理在孕茭期茎的氮含量显著减少了23.75%,在分蘖期叶中磷含量显著减少了12.08%,2 a全生育期同一器官的钾含量在2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对于养分积累,2021年茭虾共作处理在分蘖期叶的氮、磷、钾积累量较茭白单作处理分别显著减少26.04%、27.27%、30.11%,但在采茭期茎的氮、钾积累量和叶的氮、磷积累量较茭白单作处理分别显著增加18.80%、38.41%和44.77%、35.71%;2022年在氮肥减量、饲料减量投喂下,茭虾共作处理在采茭期叶的磷积累量和茎的钾积累量较茭白单作处理显著增加30.0%和30.77%。关于养分分配,2种处理的茭白在孕茭期和采茭期氮素的分配均以茎、叶为主,而磷、钾元素的分配均以茎为主,茎分配比例在42%~66%。对于养分转运,2021年2种处理茭白的根、茎、叶在氮、磷转运上大多为表现为“库”器官,而在钾转运上大多表现为“源”器官;2022年氮肥减量、减量投喂下,茭白的根、茎、叶在氮、磷、钾转运量上大多表现为“源”器官。因此,在茭虾共作模式中适当减少肥料、饲料的投入,能促进形成合理的源库关系,有利于茭白产量的形成。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曾鹏宇  但浩  王昌全  杨娟  易云亮  徐强  
为确定农田畜禽粪便的安全消纳量,在成都平原稻麦轮作条件下,研究施用猪粪后土壤全磷(TP)、有效磷(Olsen–P和Mehlich3–P)、水溶性磷(ca cl2–P)的累积特征,评估磷的淋失风险。结果表明:随猪粪施用量的增加,土壤全磷含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土壤Olsen–P含量和Mehlich3–P含量在100%猪粪n处理后快速增加,增幅分别为21.87~90.58、53.25~262.82 Mg/kg,ca cl2–P含量在100%猪粪n水平后急剧增加,增幅为0.18~2.40Mg/kg;在稻麦轮作体系下,土壤Olsen–P含量和Mehlich3–P含量流失的临界值分别为50、125 Mg/...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冯伟  周晓芬  杨军芳  
针对设施菜田磷、钾养分过量积累的现状,采用温室盆栽连续种植吸收的试验方法对磷、钾养分的有效利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高磷、钾含量的土壤上不施任何肥料难以保证产量水平;施用一定量的氮肥可以促进土壤磷、钾养分的吸收,提高产量,但不能获得高产;试验条件下,在保证氮肥适量供应的基础上,降低1/3正常磷、钾肥施用量,可以获得较高的白菜生物产量,说明合理调节氮、磷、钾肥,可以促进土壤磷、钾养分的有效利用,减少磷、钾肥的施用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广容  李春莉  王自林  李永梅  
【目的】研究滇池周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和土壤总磷(TP)、有效磷(Olsen-P)、水溶性磷(Water-P)含量在不同土层(0~20,20~40,40~60,60~80,80~100cm)变化状况及其磷吸附特性,旨在阐明农田土地利用方式对滇池流域土壤磷流失的潜在影响。【方法】2009年,在滇池流域选择常规水稻-蚕豆轮作、露地蔬菜、3~5年和10年以上塑料大棚4种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农田作为研究对象,采集0~100cm土层的土样,测定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和不同形态磷含量,用Langmuir方程拟合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的磷吸附特性,并对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及不同形态磷含量与土壤磷素吸附特征...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筱滢  刘青丽  李志宏  张美娟  王鹏  黄纯杨  彭玉龙  张之矾  孟源  张云贵  
【目的】本文探明了根区内不同施肥空间对植烟土壤有效磷含量和烤烟磷素吸收、利用的影响。【方法】试验在田间条件下,设置T1(对照)、T2(直径15 cm)、T3(直径20 cm)、T4(直径25 cm) 4个处理,烤烟品种为云烟87,小区试验设计,3次重复。【结果】土壤有效磷含量T2、T3和T4处理在耕层5 cm处有效磷的含量低,随施肥距离增加到10~15 cm时而显著提高,而T1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分布较均匀,不同的空间施肥处理的效果要高于对照处理,说明不同空间施肥明显改善了磷素养分的供应状态;烟株根部磷含量在烤烟成熟期,T4处理的空间施肥会显著提高烤烟根部的积累量,其他烤烟生长发育时期,不同空间施肥对烤烟根部磷积累无明显的影响;地上烤烟磷积累量,移栽后第13~17周,各处理磷积累量T4> T2> T1> T3,方差结果显示T4处理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说明T4处理的空间施肥可以显著提高烤烟总磷积累量。【结论】综合土壤有效磷积累量,地上、地下磷积累量可知,T4空间施肥是提高磷素积累的最适处理。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黄绍敏  宝德俊  皇甫湘荣  张夫道  徐明岗  介晓磊  
目的探讨小麦-玉米轮作方式下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和施肥量对潮土土壤磷素积累与利用。方法采用14年28季长期肥料试验。结果不施磷肥土壤每年接收外源P2.4~3.1kg·ha-1,作物带走P16.7~21.6kg·ha-1,每年亏缺P14.3~18.5kg·ha-1;施磷肥处理除每年无机磷肥带进78kg·ha-1和107kg·ha-1(1.5MNPK)外,有机肥、秸秆、雨水及灌溉水和种子带进土壤P2.7~134kg·ha-1,其中9.2%~38.3%被小麦、玉米吸收利用,14年小麦的磷素累积利用率在4.4%~51%之间,高低顺序为:NPK>NP>SNPK>MNPK>1.5MNPK>PK;玉米在13.4...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于群英  李孝良  陈世勇  汪建飞  
以温室、大棚和菜粮轮作3种不同类型菜地土壤为材料,研究了菜地土壤全磷、有机磷、有效磷、无机磷组分含量变化及其土体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菜地土壤磷素积累量大、积累速度快,10年左右的温室菜地和大棚菜地土耕层全磷含量增加1 000 mg/kg左右,积累速度约100 mg/kg年,菜粮轮作土壤磷素积累数量相对较少。菜地土壤积累的磷主要是无机磷,0~20 cm土层中无机磷含量占土壤磷素总量的90%以上,菜地土壤有机磷积累数量较少,其含量为130~170 mg/kg。菜地土壤磷素主要分布于0~20 cm耕作层中,其含量一般为0~80 cm土体磷素总量的50%。与母质土壤相比,菜地土壤中下部土层也有磷素积累...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马清霞  王朝辉  惠晓丽  张翔  张悦悦  侯赛宾  黄宁  罗来超  张世君  党海燕  
目的】探讨长期定位施磷条件下小麦产量、土壤有效磷水平及籽粒养分含量变化,为旱地小麦合理施用磷肥,提高产量、改善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2004年在黄土高原开始的长期定位试验,于2014—2015、2015—2016和2016—2017连续3年取样,研究不同施磷量对小麦产量,生物量,产量构成,籽粒氮、磷、钾含量,土壤有效磷含量及磷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与不施磷相比,长期施磷使小麦产量平均提高67%,生物量提高58%,穗数和穗粒数分别增加64%和8%,而千粒重降低7%。施磷量与小麦产量、生物量呈抛物线关系,获得最高产量6 465 kg·hm~(-2)的施磷量为144 kg P_2O_5·hm~(-2)。籽粒氮含量随施磷量增加而降低,磷和钾含量随施磷量增加而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与施磷量呈显著正相关,小麦获得最高产量时播前和成熟期有效磷含量分别为16.9和20.4 mg·kg~(-1)。磷吸收利用效率随施磷量增加而降低,施磷量提高50 kg P_2O_5·hm~(-2),需磷量增加0.4 g·kg~(-1),磷收获指数降低1.3%,生理效率降低45.1 kg·kg~(-1)。【结论】综合考虑小麦的籽粒产量和关键养分含量,研究区域旱地小麦应以95%的最高产量为实际生产目标,施磷量为94 kg P_2O_5·hm~(-2),播前土壤有效磷为12.0 mg·kg~(-1),成熟期为13.8 mg·kg~(-1)。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建玲  廖文华  王新军  贾可  孟娜  
【目的】研究大量施用磷肥和有机肥对白菜产量和全磷、土壤全磷、有机磷、Olsen-P、水溶性磷及生物有效磷的影响及其各形态磷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2年微区筒肥料定位试验。【结果】磷用量150~600 mg.kg-1,白菜产量增加14.9%~21.5%;有机肥用量33.3~133.2 g.kg-1,白菜产量增加18.2%~25.9%;磷用量150、300、600 mg.kg-1及施用有机肥基础上增施磷肥,白菜产量均无显著变化;过量施用磷肥导致白菜对磷的奢侈吸收;随磷肥和有机肥用量的增加,土壤全磷、Olsen-P、水溶性磷和生物有效磷显著增加;土壤Olsen-P占全磷的比重逐渐增加;随有机肥用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姣姣  刘文科  
通过田间调查与室内化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安国市药田与粮田不同深度土壤中有效磷累计特征。调查结果显示,在0~20,20~40,40~60,0~60 cm土壤深度上,药田土壤中有效磷的平均值分别是36.43,16.09,9.05,20.54 mg/kg,粮田土壤中有效磷的平均含量是22.23,12.19,7.82,13.98 mg/kg。t检验结果显示,药田和粮田在不同土壤深度上有效磷含量差异显著且在0~20 cm土壤深度上药田有效磷含量显著高于粮田土壤,然而在20~40,40~60,0~60 cm土壤深度上药田和粮田土壤中有效磷含量差异不显著。总之,药田和粮田在0~20,20~40,40~6...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谢修鸿  张大庚  依艳丽  栗杰  梁运江  
采用不同磁场强度,对磁处理施肥棕壤和保护地土壤磷释放量进行了初步研究,同时测定了磁处理施肥棕壤有效磷及其无机磷各组分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磁场处理能够提高施肥棕壤、保护地土壤水溶性磷含量。磁处理施肥棕壤的有效磷含量高于对照,其中Ca8-P、Al-P、Ca2-P含量比未经磁处理高,而其O-P含量、无机磷总量却是磁处理的较低;磁处理的和未经磁处理的棕壤对Ca10-P含量几乎没有影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玲利  卫迎  刘洋  洪坚平  
为培肥复垦土壤、提高土壤潜在的磷素有效性,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施用不同浓度单一及混合解磷菌群对复垦土壤磷形态以及油菜产量、吸磷量、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解磷菌群处理相比,施入不同浓度的解磷菌群能够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碱性磷酸酶活性及土壤全磷的含量,其中,效果最好的是解磷细菌群,较不施解磷菌群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碱性磷酸酶活性及土壤全磷含量分别提高21.69%50.42%,7.17%25.45%,2.38%9.52%,且在中浓度4 m L/盆处理下含量达到最大;施入解磷菌群能够提高油菜的产量和叶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