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42)
- 2023(7694)
- 2022(6603)
- 2021(5947)
- 2020(4721)
- 2019(11004)
- 2018(11198)
- 2017(20213)
- 2016(11649)
- 2015(13247)
- 2014(13429)
- 2013(13108)
- 2012(12298)
- 2011(11077)
- 2010(10997)
- 2009(9718)
- 2008(9412)
- 2007(8382)
- 2006(7333)
- 2005(6523)
- 学科
- 济(42788)
- 经济(42746)
- 管理(32178)
- 业(25488)
- 企(20623)
- 企业(20623)
- 方法(15758)
- 学(14689)
- 地方(14113)
- 环境(13281)
- 数学(13017)
- 农(12691)
- 数学方法(12684)
- 中国(10213)
- 财(9992)
- 业经(9461)
- 农业(8720)
- 和(8262)
- 理论(8178)
- 资源(7898)
- 制(7637)
- 划(7532)
- 务(6743)
- 财务(6712)
- 财务管理(6685)
- 地方经济(6606)
- 土地(6574)
- 教育(6470)
- 贸(6315)
- 贸易(6307)
- 机构
- 学院(157470)
- 大学(153845)
- 管理(54789)
- 研究(54692)
- 济(52246)
- 经济(50712)
- 理学(46105)
- 理学院(45398)
- 管理学(44154)
- 管理学院(43874)
- 中国(42180)
- 科学(38478)
- 京(35390)
- 江(31939)
- 农(30595)
- 所(28883)
- 业大(26713)
- 研究所(26330)
- 中心(26127)
- 财(25102)
- 农业(23956)
- 范(23913)
- 师范(23633)
- 州(21845)
- 北京(21252)
- 省(21162)
- 院(20840)
- 技术(19759)
- 财经(19350)
- 师范大学(18911)
- 基金
- 项目(106455)
- 科学(81972)
- 研究(77140)
- 基金(73628)
- 家(65896)
- 国家(65350)
- 科学基金(54751)
- 省(44751)
- 社会(44657)
- 社会科(41909)
- 社会科学(41898)
- 基金项目(39319)
- 自然(37673)
- 划(37362)
- 自然科(36618)
- 自然科学(36611)
- 自然科学基金(35857)
- 教育(35266)
- 编号(32700)
- 资助(29722)
- 成果(26122)
- 重点(25223)
- 发(24027)
- 课题(23992)
- 部(21637)
- 创(21578)
- 计划(20882)
- 科研(20755)
- 创新(20170)
- 江(20097)
共检索到2435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子刚
天然湿地土壤具有碳储存的功能,能够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以三江平原湿地土壤为例,提出储碳功能价值评估方法的分类体系,介绍了不同方法的基本原理、适用条件和局限性,并根据理论上的合理性、方法上的简便可行性、现实的不确定性以及对于当地的适用性等原则对各种方法进行评价和排序,试图从多种货币化方法的评价结果中找到一个比较合理的单位储碳价值量取值范围,用来估算湿地土壤的储碳价值。评价对单位储碳功能的价值估算取5~25US$/t碳,三江平原湿地土壤储碳总价值为31.0×108~155.2×108US$,农业开发造成的湿地储碳功能的经济损失为10.8×108~53.8×108US$,平均每年每hm2的碳损失约为4...
关键词:
湿地 土壤 碳储存 价值 气候变化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武海涛 吕宪国 杨青 姜明 佟守正
土壤动物是陆地生态系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营养物质循环具有重要的作用。湿地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及影响因素研究,可为揭示湿地生物多样性及其功能提供基础资料。2005年生长季对三江平原湿地岛状林土壤动物进行了野外调查和室内分离、鉴定。结果表明,岛状林土壤动物隶属4门9纲24目,优势类群为线虫和膜翅目2类,常见类群7类,稀有类群15类;优势类群和常见类群都具有明显的季节动态变化。多样性分析表明,土壤动物的个体总数、类群数和丰富度指数最大值都出现在7月份,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5月份最小,10月份最大,而优势度指数5月份最大,10月份最小。土壤动物垂直分布格局,除5月份外,其他各月都表现出明显的表聚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敖长林 董育宁 焦扬 张昆 董利娜
由二分式条件价值评估法得到的样本数据,通常会包含零观察值,以往研究中的支付意愿函数模型和TobiT模型未能妥善处理零观察值,降低了评估结果的准确性。针对零观察值问题,本文通过构建支付意愿的双栏模型,将零观察值纳入CVM数据分析,提出了双栏模型参数估计方法。以三江平原湿地生态保护价值为例,得到黑龙江省居民的平均支付意愿为127.93元(/人·年),低于支付意愿函数模型的计算结果134.58元(/人·年),高于TobiT模型的计算结果102.52元(/人·年),得到2010年三江平原湿地生态保护价值为49.01亿元/年。研究结果验证双栏模型可以避免因删除零观察值而导致估算结果的高估及将所有零值归为...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杜书立 葛翠萍 付微 赵军 孟凯
以2013年三江平原富锦市实地调查和采样数据,1981年国家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和各种辅助图件为基础,运用地统计学、统计学和GIS技术等研究方法,分析三江平原富锦市农田耕层土壤有机质(SOM)空间分布特征,探讨其32年间SOM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2013年富锦市SOM含量平均值为42.1 g/kg,较1981年下降了18.6%;在空间上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东南高西北低的分布格局,属于中等强度空间相关,受结构性因子和随机因子的共同作用。按照国家第二次土壤普查时富锦市SOM分级标准,1981-2013年有85.9%的农田耕层SOM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有50.5%面积得到了提升,有35.4%面积有所...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隋心 张荣涛 杨立宾 李梦莎 许楠 刘赢男 柴春荣 王继丰 付晓玲 钟海秀 倪红伟
为了研究氮沉降对三江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利用磷脂脂肪酸技术(PLFA)对三江平原小叶章湿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进行了分析。2010年5月,在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三江平原湿地生态定位研究站内的小叶章湿地中建立模拟氮沉降试验平台,设置3个氮沉降浓度梯度:N1(0 g N·m-2A-1)、N2(4 g N·m-2A-1)、N3(8 g N·m-2A-1),于2014年6月用土钻进行土壤样品采集。结果表明:本研究共检测到PLFAs 75种,其中特征脂肪酸29种。不同氮沉降处理下,真菌群落的生物量较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总量介于30~33NmoL·g-1。氮沉降增加对真菌群落数量的影响比...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敖长林 刘芳芳 焦扬 陈瑾婷
本文基于选择实验法的调查问卷数据,应用卡方检验及多项Logit模型,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了受访者的选择行为过程,分析了不同特征的人群对湿地生态价值偏好的不同。分析表明,人们对"提供野生生物栖息地,维持生物多样性"属性的重视性最高,对其他属性的重视性次之。以人们对"遗产价值"属性选择作为参照,分别得到了其他属性选择相对于参照选择的不同回归结果,并对模型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有利于将三江平原湿地生态价值的整体与部分进行区别认识,掌握公众对不同属性的偏好以及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制定合理的环保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颜华
本文分析了黑龙江三江平原湿地的现状:湿地面积减少,功能退化;水土流失严重,旱涝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降低。以及湿地资源破坏的原因;从机制、投入、立法、运作管理,提出了建立湿地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
关键词:
湿地 生态补偿 三江平原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宗明 刘殿伟 宋开山 张柏 张树清 李方 金翠 杨婷
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淡水湿地集中分布区,三江平原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区域生态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人类活动的剧烈影响,过去50年期间,三江平原土地利用/覆被发生了显著变化。本文在分析1954年~2005年三江平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过程的基础上,深入探索了土壤类型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过去50余年中,三江平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剧烈,其中耕地增加了2.25倍,增加面积为385.55×104hm2。与耕地面积相对应的是湿地、林地和草地的大幅度减少,减少面积分别为256.72×104hm2、66.92×104hm2和57.65×104hm2。草甸土、白浆土、沼泽土、...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文菊 吴金水 童成立 杨钙仁 胡荣桂 唐国勇
论文研究了东北三江平原3类典型湿地共16个沉积物剖面有机碳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沼泽化草甸、腐殖质沼泽和泥炭沼泽的储碳层厚度分别为11~29、18~58和70~130cm;其有机碳含量(单个剖面平均)分别为29~75、124~348和187~389g/kg(干物质计);有机碳密度(单个剖面平均)分别为31~48、35~59和49~94kg/m3。3类湿地淀积层的有机碳含量和密度都很低且较稳定。由于有机碳含量的差异,不仅3类湿地之间而且同一类型湿地的不同剖面间有机碳密度的差异也十分明显。储碳层厚度及有机碳密度的空间变异性是导致湿地有机碳储量估算不确定性的主要原因。根据研究结果估算,沼泽化草甸、腐...
关键词:
湿地 有机碳 碳储量 空间变异性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旭 曹宏杰 柴春荣 付晓玲 王继丰 董海鹏 孙杰 刘赢男 穆立蔷
小叶章(Deyeuxia angustifolia)为三江平原典型沼泽化湿地优势植物,通过野外原位控制试验,研究该物种对氮添加水平和氮素形态的适应性及响应规律,为预测大气氮沉降通量增加及氮素形态变化后湿地植被变化提供科学依据。试验设置3种氮素形态(硝态氮、铵态氮、有机态氮)、3种氮添加水平[4、8、12 g·(m2·a)-1],以及1个对照(不添加氮素),共10个处理,分析各处理间小叶章功能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在硝态氮与铵态氮作用下,小叶章的基径、节间长、叶片数、地上生物量及茎、叶生物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大,中、高氮水平下,铵态氮更侧重于促进小叶章的茎生长,硝态氮对小叶章的叶生长影响显著,有机态氮显著影响小叶章分枝数、叶片数量(P <0.05)。节间数、分枝数、叶片数和生物量随无机态氮添加量增加而增大,有机态氮则趋势相反。施氮后,小叶章叶生物量占比升高。研究结果表明:小叶章对有机态氮的耐受范围小,对无机态氮的耐受范围大。施氮能促进三江平原小叶章的生长和生物量积累,增加叶生物量比重,降低茎和穗生物量比重。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红玉 李兆富 李晓民
以野外栖息地要素调查为基础,通过模型定量化分析,研究了三江平原东北部湿地景观破碎化过程及其对东方白鹳栖息地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景观面积占区域面积超过50%,景观连通度高于50时,景观基质处于低度破碎化状态,景观斑块面积丧失对栖息地影响显著;当景观面积占区域面积小于30%,景观连通度低于30时,景观处于高度破碎化状态,景观空间隔离、斑块形状以及景观结构对栖息地影响更为显著。景观破碎化过程中,沼泽湿地主要在面积丧失方面对东方白鹳觅食地产生影响;而湖泡和岛状林湿地在斑块数量丧失和空间隔离方面对东方白鹳筑巢地和觅食地产生显著影响。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伍一宁 许楠 王贺 钟海秀 李金博 王丽媛 杨立宾 VIADISLAV Leonov SERGEY Tsurikov 倪红伟 邹红菲
了解模拟CO_2浓度升高背景下湿地土壤动物的响应特征是研究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础。本研究以三江平原中小型土壤动物为研究对象,采用开顶式CO_2气室(OTC)模拟CO_2浓度升高(370、550和700μmol·mol~(–1)),利用干、湿漏斗分离法分离中小型土壤动物,研究中小型土壤动物对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共获得中小型土壤动物4 985只,隶属于7纲13目62个类群(除妧目外统计到科,幼虫和成虫分开统计),在不同CO_2浓度处理下的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差异显著(P 0.05)。3)随CO_2浓度升高,杂食性动物和腐食性动物多度显著增加(P 0.05)。4)冗余分析(RDA)显示,中小型土壤动物总个体数与植物生物量、有机质以及土壤全磷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P 0.05)。研究表明,在CO_2浓度升高背景下,三江平原小叶章植物生物量、土壤有机质以及土壤全磷水平影响中小型土壤动物多度分布,并影响到中小型土壤动物功能群结构分布特征。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曾希柏 黄雪夏 刘子刚 李莲芳 杨佳波
目的系统探讨三江平原湿地开垦后不同种植年限对土壤剖面性质及碳、氮含量变化等的影响规律,分析其相互关系,为该地区现有种植方式下耕地质量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野外实地调查方法,系统调查了三江平原宝清县北部、抚远县东南部两个垦区中不同农业利用年限土壤剖面层次、容重、植被组成等的变化,并采集表层和亚表层土壤样品,测定相应的碳、氮含量,分析其含量变化与种植年限的相互关系。结果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土体中相应层次的形成和分化愈明显,腐殖质层厚度愈变薄,二者间呈显著负相关;土壤容重则随种植年限延长而增加,且二者间呈直线相关;表层和亚表层土壤有机碳的含量均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减少,二者间的相互关系可用二次多项...
关键词:
三江平原 湿地 剖面 有机碳 全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佟守正 吕宪国 杨青 姜明 刘吉平
选自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CSDL)中的VIP维普中文期刊网1989年~2003年和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自1994年~2003年间,以三江平原为关键词,同时包括挠力河和别拉洪河等三江平原典型流域湿地公开发表的湿地研究论文为对象,分别对其加以分析归类。认为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该区以湿地农业和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为主;中后期以资源开发和自然环境变化为研究方向,生物多样性和流域治理领域研究明显加强;2000年之后,从资源开发到湿地环境变化、湿地物质循环、生物多样性、湿地结构、功能、湿地评价、湿地研究技术与手段、湿地保护和管理等各项研究的内容和范围明显拓宽。论文对三江平原湿地科学的研...
关键词:
三江平原 湿地研究 发展 展望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树文 王文娟 李颖 卜坤 闫业超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结合美国通用水土流失方程(USLE),根据研究区现状合理选择USLE方程中土壤侵蚀各因子的计算方法,求算出三江平原1954年、1976年、1986年以及2000年的坡面土壤侵蚀量分布图,据此了解了该区域2000年土壤侵蚀现状,近50年来的土壤侵蚀动态、各县市侵蚀状况以及讨论了不同流域的土壤侵蚀状况,得出以下结论:三江平原现主要以轻度侵蚀尤其以轻Ⅰ型侵蚀为主;该区近50年来侵蚀面积一直处于增加趋势并且侵蚀强度逐年加重,表现为低侵蚀强度面积比例的减少和高侵蚀强度面积比例的增加,侵蚀强度等级越高,增加越明显;穆棱、鸡西、鸡东、依兰、桦南、佳木斯、双鸭山等县(市)从上世纪50...
关键词:
GIS USLE 三江平原 土壤侵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