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86)
- 2023(9122)
- 2022(7613)
- 2021(6992)
- 2020(5767)
- 2019(12685)
- 2018(12386)
- 2017(23463)
- 2016(13213)
- 2015(14301)
- 2014(13805)
- 2013(13634)
- 2012(12840)
- 2011(11677)
- 2010(11584)
- 2009(10622)
- 2008(10513)
- 2007(9624)
- 2006(8637)
- 2005(7582)
- 学科
- 济(51557)
- 经济(51493)
- 农(45174)
- 业(41877)
- 农业(29861)
- 管理(29413)
- 企(20602)
- 企业(20602)
- 方法(18795)
- 数学(16994)
- 数学方法(16859)
- 业经(16376)
- 中国(13437)
- 学(13033)
- 贸(11587)
- 贸易(11585)
- 易(11350)
- 制(11311)
- 财(11273)
- 地方(10205)
- 农业经济(10001)
- 发(9508)
- 村(8992)
- 农村(8984)
- 体(8377)
- 技术(8342)
- 策(8274)
- 及其(8224)
- 发展(7831)
- 收入(7823)
- 机构
- 学院(189897)
- 大学(185146)
- 济(76533)
- 经济(75093)
- 研究(71381)
- 农(69313)
- 管理(67758)
- 理学(59525)
- 理学院(58830)
- 管理学(57661)
- 管理学院(57381)
- 农业(54307)
- 中国(53644)
- 科学(49758)
- 业大(45033)
- 所(39803)
- 京(39342)
- 研究所(36853)
- 农业大学(33934)
- 中心(32791)
- 财(29864)
- 江(29162)
- 业(28238)
- 省(27260)
- 科学院(24963)
- 院(24488)
- 北京(23986)
- 财经(23948)
- 范(23043)
- 师范(22583)
- 基金
- 项目(135629)
- 科学(103985)
- 基金(97434)
- 家(90525)
- 研究(90482)
- 国家(89653)
- 科学基金(73360)
- 社会(56931)
- 省(55268)
- 社会科(53424)
- 社会科学(53407)
- 基金项目(52313)
- 自然(50357)
- 自然科(49166)
- 自然科学(49146)
- 自然科学基金(48317)
- 划(46521)
- 教育(38899)
- 资助(38610)
- 农(37173)
- 编号(35488)
- 重点(31037)
- 发(30907)
- 部(29165)
- 计划(29141)
- 业(29092)
- 创(28595)
- 科技(27226)
- 科研(26905)
- 创新(26761)
- 期刊
- 济(87755)
- 经济(87755)
- 农(72576)
- 农业(49318)
- 研究(47621)
- 学报(45655)
- 中国(39530)
- 科学(37681)
- 大学(33241)
- 学学(32342)
- 业(24271)
- 业经(21884)
- 财(19949)
- 管理(19552)
- 融(18826)
- 金融(18826)
- 业大(15403)
- 版(13965)
- 教育(13731)
- 农业经济(13468)
- 农村(13454)
- 村(13454)
- 农业大学(13448)
- 问题(13140)
- 技术(12776)
- 经济研究(12172)
- 世界(11531)
- 财经(11036)
- 科技(10940)
- 资源(10025)
共检索到2774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于浩然 贾玉山 刘鹰昊 王志军
【目的】探究土壤盐碱度和留茬高度对苜蓿农艺性状及干草品质的影响,为河套盐碱地区优质草饲"收-加-贮"产业技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非盐碱(S1)、轻度盐碱(S2)、中度盐碱(S3)和重度盐碱(S4)地种植的翌年第一茬初花期(10%植株开花)紫花苜蓿进行刈割,设置0~2 cm(H1),2~6 cm(H2)及6~11 cm(H3)3个留茬高度,针对土壤盐碱度及留茬高度两个因素设计试验,对不同处理苜蓿的农艺性状(鲜草产量、干草产量、鲜干比、茎叶比)及干草的营养指标(干物质(DM)、粗蛋白(CP)、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相对饲用价值(RFV))进行分析。【结果】随着土壤盐碱度的增加,紫花苜蓿的鲜草产量、干草产量、茎叶比、DM和CP含量及RFV值逐渐降低,S1处理的鲜草产量、干草产量、DM和CP含量及RFV均显著高于S2和S3处理(P<0.05),但ADF和NDF均显著低于S2和S3处理(P<0.05);随着留茬高度的增加,苜蓿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呈升高趋势,H3处理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均显著高于H1和H2处理(P<0.05);H1处理的鲜干比和茎叶比最高,且其DM含量和RFV值也显著高于H2和H3处理(P<0.05),但ADF和NDF显著低于H2和H3处理(P<0.05),CP含量以H3处理最高;土壤盐碱度和留茬高度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了苜蓿的农艺性状和干草品质,S1H1、S1H2、S2H1和S2H2处理的农艺性状和干草品质较好,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光州 冯固 张宏彦 刘全清
通过对生长于盐渍化土壤中的小麦在扬花期的农艺性状及土壤pH值、电导率的测定分析,研究了土壤电导率与小麦生长性状的相关性以及土壤的盐渍化程度对以上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电导率与单位面积小麦穗数、旗叶叶片SPAD值、小麦株高、旗叶叶面积、穗表面积、地上部干物质生物量、根系干物质生物量之间呈负相关,其中与单位面积的穗数、株高的相关性较好,且随着土壤盐渍化程度加重,以上指标值都有降低趋势。综上分析,土壤电导率和pH值可作为田间判断土壤盐渍化程度的参考指标,单位面积小麦穗数、株高可以作为鉴定扬花期小麦受盐害程度和耐盐性大小的指标。研究结果还表明,土壤盐害不仅对小麦苗期生长产生抑制作用,在小麦的后期生...
关键词:
土壤盐分 小麦 扬花期 农艺性状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余锦林 尤龙辉 徐惠昌 游惠明 程分生 聂森 叶功富 李建民 黄勇来 黄爱珍
本研究以福建典型的红壤丘陵山区锥栗(Castanea henryi)园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将供试样地分为面积0.3~0.5 hm~2的若干试验小区,全园清除自然杂草后,设置撒播鼠茅草(Vulpia myuros, VM)籽、光叶紫花苕(Vicia villosa, VV)籽、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P)籽、紫云英(Astragalus simicus, AS)籽和园叶决明(Chamaecrista rotundifolia, CR)籽5种生草栽培,以及清耕(CT)和喷施草甘膦(GS),共7种不同处理,分析7种处理对锥栗园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栗果农艺性状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各生草栽培处理的土壤总体质量显著高于CT和GS处理(P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周根友 汪娟 赵祥强
为选择合适的农艺性状指标用于评价水稻耐盐碱性,以日本晴、9311杂交衍生的127份染色体代换系为研究对象,通过滨海盐碱地大田试验,分析了水稻主要农艺性状在全生育期淡水灌溉(对照,CK)和咸水灌溉(盐碱胁迫,ST)处理下的变异规律。结果表明:亲本和染色体代换系的盐碱胁迫反应存在明显分化,不同农艺性状在CK和ST生境下的遗传率以及盐碱胁迫敏感性指数(SSI)分布有明显差异。其中,株高、穗重、百粒质量在2种生境下的遗传率较高且稳定,结实率、主穗颖花数在盐碱生境下的遗传率明显下降;主穗颖花数、株高、穗长、穗重SS
关键词:
水稻 盐碱地 农艺性状 耐盐性评价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幸 吴存祥 齐玉军 徐泽俊 王宗标 韩天富
【目的】在黄淮海麦豆两熟制条件下,比较不同麦秸处理和播种方式对大豆生长发育、产量及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探讨麦茬夏大豆免耕播种的技术关键,评估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技术的利用价值,以期改进黄淮海地区夏大豆生产技术。【方法】定位试验于2012—2014年在江苏徐州进行,采用裂区设计,以播种方式为主因素,秸秆还田量为副因素。播种方式有免耕覆秸精量播种、常规免耕机械条播和浅旋人工撒播3种,秸秆还田量设全量和半量2个水平,共6个处理,比较不同麦秸处理和播种方式对大豆播种和出苗质量、生育进程、产量、土壤物理性状及麦秸腐解率的影响。【结果】免耕覆秸精量播种较常规免耕机械条播出苗早1 d,较浅旋人工撒播早1—3 d...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陈荣强 雷小文 邱静芸 欧翔 张强 邱清华 欧阳克蕙 刘珍妮 徐树明 李建明
为探究赣南稀土尾矿土壤中不同施肥处理对‘粤桑11号’饲料桑(Morus alba ‘Yuesang No.11’)的成活率、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设计,设置对照组(CK:不施肥)、牛沼液(Z)、腐熟牛粪(F)、腐熟牛粪+牛沼液(F+Z)、蚯蚓粪(Q)、蚯蚓粪+牛沼液(Q+Z) 6种施肥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测定饲料桑连续3年的成活率、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结果表明:与CK相比,各施肥处理对饲料桑成活率、株高、主枝茎粗、总枝条数、总叶片数、单株重、产量、粗蛋白含量均有促进作用,其中Q+Z处理的成活率、单株重、产量最高,3年的产量分别为2.53、21.81、42.14 t·hm~(-2)。模糊隶属函数均值法综合评价饲料桑饲用价值,Q+Z处理隶属函数均值最大。综上,在赣南稀土尾矿土壤施用牛沼液、腐熟牛粪、蚯蚓粪对饲料桑的成活率、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均有提升作用,最佳施肥处理为蚯蚓粪+牛沼液。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罗峰 李欣禹 唐朝臣 刘惠芬 裴忠有 孙守钧
为探究影响甜高粱主要农艺和品质性状的环境因子,选取不同基因型甜高粱品种(系)为材料,在天津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和辽宁省4个省市自治区开展试验,分析主要目标性状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并构建目标性状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影响株高、茎粗和茎节数以基因型效应为主;影响穗长以基因型×环境互作和基因型效应为主;影响穗重以环境效应为主;影响锤度和粗蛋白含量是基因型、环境和基因型×环境互作三者平均作用的结果。锤度与土壤pH、有机质含量和速效磷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粗蛋白含量与昼夜温差和有机质含量无显著关系,与降水量等8个其他因子均达极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日均温度、昼夜温差、土壤pH以及速效磷含量是影响穗重的主要因子,其中土壤pH效应最大且为负效应;≥10℃有效积温、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是影响锤度的重要因子;土壤有机质含量贡献率最高,为正效应;影响粗蛋白含量的关键因子为降水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少先 匡逢春 夏石头 何小解 萧浪涛 彭克勤
通过小区和大田示范试验,研究了基肥和追肥分别造粒的烟草专用缓释肥(BD肥)对烟草农艺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当BD肥施用量为1200kg/hm2时,烟株田间长势长相、初烤烟叶外观质量较好,烟叶化学成分更趋协调.小区试验中,当一次性施用BD肥0.135kg/m2时,初烤烟叶产值比对照极显著增加16.41%;大田示范试验中,当一次性施用BD肥1350kg/hm2时,初烤烟叶产值比对照显著增加14.58%,而一次性施用BD肥1200kg/hm2时其产值则显著增加14.17%.BD肥对初烤烟叶香气有一定影响,且其杂气、余味均较对照好,其中以一次性施用BD肥1200kg/hm2的烟株表现最好.
关键词:
BD肥 烟草 农艺性状 经济性状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源 游永亮 赵海明 刘贵波 武瑞鑫 杨建忠
选择光周期不敏感型冀草1号、光周期敏感型冀草2号高丹草(Sorghum bicolor×S.sudanense)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不同种植密度处理,分别于抽穗期、开花期、乳熟期分析了高丹草农艺性状及饲用品质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抽穗―乳熟期,低密度(6.0万7.5万株·hm(-2))处理下,冀草1号、冀草2号高丹草的主茎直径显著高于高密度处理(30.0万37.5万株·hm(-2))(P0.05)。乳熟期,不同种植密度对冀草1号高丹草的干草产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15.0万株·hm(-2)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建国 刘登望 李林 张昊 何翔 万书波 郭峰 李雨晴
以大粒花生品种湘花2008为材料,设以下处理:A,地膜覆盖+打孔播种+遮阳;B,地膜覆盖+打孔播种;C,地膜覆盖+遮阳;D,地膜覆盖;E,露地播种+遮阳;以露地播种为对照(CK),研究不同栽培方式对秋花生土壤温度、出苗率、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覆盖+打孔播种+遮阳、露地播种+遮阳、CK的出苗率分别为81.9%,90.4%,85.7%,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播种至出苗期,地膜覆盖处理的温度高于露地处理;结荚期和饱果期地膜覆盖+打孔播种+遮阳处理垄面、土层深5、10 cm处的温度显著高于CK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韩智强 王勇 李忠环 邓巧 邱学礼 付斌 吕亚琼
试验设计了不同土壤改良措施处理,研究土壤改良措施对烤烟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塘施河沙处理对烤烟生长的农艺性状影响较小;塘施沸石处理有利于烟株的生长和叶片的发育,但影响烟叶叶绿素的含量分布;不同作物秸秆还田,对烟株生长发育的影响有显著差别,水稻秸秆在移栽时还田效果较好;玉米秸秆在揭膜培土后还田效果较好。
关键词:
改良措施 烤烟 农艺性状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吴欣明 陈智君 池惠武 贾会丽 杨如达 石永红 王学敏
选用25个国内外育成的不同生态型饲草燕麦(Avena sativa)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测定并分析各品种农艺性状、营养品质,同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进行综合分析,鉴选出适宜山西雁门关地区种植的饲草燕麦品种,为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青海444’生育期为74 d,属早熟品种;‘牧王’生育期最长,为88 d。‘白燕7号’和‘陇燕2号’干草产量最高,显著高于‘福燕A126’‘甜燕1号’‘甜燕2号’和‘青牧4号’(P 0.05),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以‘甜燕3号’含量最高,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最低的是‘白燕7号’。3)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6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83.697 2%;聚类分析将25个饲草燕麦品种分为5类。综合分析表明,适宜在雁门关地区推广的品种为‘白燕7号’‘陇燕2号’‘陇燕3号’。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田效琴 李卓 刘永红 李伟
【目的】分析播期和覆膜对直播冬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西南旱地油菜适期播种和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川油36为材料,采用7个播期(9月20日、9月30日、10月10日、10月20日、10月30日、11月10日和11月20日)和2种覆膜方式(覆膜和不覆膜)研究播期和覆膜对直播冬油菜土壤温度、干物质积累、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覆膜能有效提高0~25 cm土层温度、油菜干物质量、株高、主序长和有效角果数,使油菜产量增加3.61%~44.47%。随播期推迟,增产效果越明显,但推迟至11月10日时,油菜干物质量和农艺性状较9月30日显著下降。回归方程表明,油菜产量随播期推迟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与播期呈显著多项式关系,且油菜最适播期为10月10日,分别较9月30日、10月30日、11月10日和11月20日提高了2.13%、47.97%、74.19%和136.64%。此外,播期推迟有效降低了油菜亚麻酸、芥酸和硫苷含量,同时也降低了含油率,但覆膜能有效降低因播期推迟而造成油菜品质的差异。【结论】9月30日至10月10日是西南旱地直播油菜获得高产的适宜播期,且此播期内适当推迟结合覆膜技术更有利于实现该区油菜高产、高效和优质的目标。
关键词:
油菜 播期 覆膜 产量 品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党姝 王伯伦 张振宇 黄元财 贾宝艳 王术
以42个水稻品种为试材,探讨农艺性状及生理特性对不同株穗型水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弯穗型、中穗型、轻穗型和高秆型垩白粒率较低,垩白度较小,外观品质较优;半直立穗型、散穗型、中穗型、中秆型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较大,加工品质较优;弯穗型、散穗型、重穗型和中秆型胶稠度较长,直链淀粉含量较低,蒸煮食味品质较优;直立穗型、散穗型、轻穗型和矮秆型蛋白质含量较多,营养品质较优。适当减小穗颈节宽度、穗长、二次枝梗数和着粒密度对改善品质有促进作用。成熟期光合速率在13.6μmol/(m2.s)时,蒸煮品质较优;叶绿素含量的积累对加工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有不利影响,但能促进营养品质的改善;成熟期保持较大的叶面...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茹芳 卢思慧 曹金峰 高广居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适合我市的夏大豆育成品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农艺性状与蛋白质含量的关联度由大到小依次是:产量>生育日数>百粒重>单株荚数>株高>单株粒数>脂肪含量>始花(R1)~成熟(R8)日数>主茎节数>出苗~始花(R1)日数;对蛋白质含量影响最大的是产量,影响较大的是生育日数、百粒重、单株荚数。与脂肪含量的关联度由大到小依次是:始花(R1)~成熟(R8)日数>株高>生育日数>主茎节数>产量>蛋白质含量>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出苗~始花(R1)日数;对脂肪含量影响最大的是始花(R3)~成熟(R8),影响较大的是株高、生育日数、单株节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