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30)
- 2023(11001)
- 2022(9876)
- 2021(9470)
- 2020(7952)
- 2019(18379)
- 2018(18506)
- 2017(35455)
- 2016(19389)
- 2015(21917)
- 2014(21921)
- 2013(21421)
- 2012(19853)
- 2011(17691)
- 2010(17610)
- 2009(16131)
- 2008(15812)
- 2007(13859)
- 2006(12100)
- 2005(10510)
- 学科
- 济(71814)
- 经济(71730)
- 管理(58197)
- 业(51873)
- 企(44742)
- 企业(44742)
- 方法(35085)
- 数学(29760)
- 数学方法(29286)
- 学(19344)
- 农(18194)
- 财(18173)
- 中国(17902)
- 业经(16340)
- 环境(15438)
- 制(14814)
- 地方(14487)
- 理论(13848)
- 贸(13332)
- 贸易(13325)
- 和(13205)
- 易(12949)
- 划(12586)
- 银(12537)
- 银行(12498)
- 技术(12176)
- 务(12131)
- 财务(12062)
- 财务管理(12030)
- 农业(11918)
- 机构
- 大学(276141)
- 学院(273033)
- 管理(109703)
- 济(99042)
- 经济(96557)
- 理学(95158)
- 理学院(94089)
- 管理学(92200)
- 管理学院(91743)
- 研究(89328)
- 中国(66558)
- 京(59747)
- 科学(59606)
- 所(45631)
- 财(45478)
- 农(45454)
- 业大(43748)
- 研究所(41963)
- 中心(41191)
- 江(39086)
- 北京(37854)
- 财经(36930)
- 范(36529)
- 师范(36177)
- 农业(35915)
- 经(33529)
- 院(32691)
- 州(32487)
- 技术(29865)
- 师范大学(29256)
- 基金
- 项目(192076)
- 科学(149566)
- 基金(138617)
- 研究(136730)
- 家(122217)
- 国家(121256)
- 科学基金(103465)
- 社会(83271)
- 社会科(78687)
- 社会科学(78665)
- 省(74928)
- 基金项目(74349)
- 自然(70320)
- 自然科(68655)
- 自然科学(68638)
- 自然科学基金(67352)
- 划(63862)
- 教育(62401)
- 资助(57539)
- 编号(55758)
- 成果(45035)
- 重点(42787)
- 部(41247)
- 发(39764)
- 创(39449)
- 课题(38077)
- 科研(37231)
- 创新(36756)
- 计划(35916)
- 大学(35637)
- 期刊
- 济(106954)
- 经济(106954)
- 研究(75936)
- 中国(50475)
- 学报(49072)
- 科学(43159)
- 农(41158)
- 管理(40042)
- 大学(36458)
- 学学(34253)
- 财(33713)
- 教育(30907)
- 农业(29146)
- 技术(23520)
- 融(21837)
- 金融(21837)
- 图书(17638)
- 业经(17383)
- 财经(17258)
- 经济研究(16051)
- 业(14870)
- 科技(14691)
- 理论(14523)
- 经(14507)
- 版(13839)
- 实践(13627)
- 践(13627)
- 问题(13505)
- 业大(12882)
- 技术经济(12842)
共检索到3906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剑宇
为了解决土壤环境监测中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能覆盖问题。通过将感兴趣区域用r/2正方形网格划分,建立坐标系,根据传感器在网格中的位置及其覆盖度确定其是否激活,通过节点的覆盖度及邻节点的状态休眠重复覆盖的传感器,最终使激活的传感器节点能够最大限度的覆盖感兴趣的区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很好的覆盖感兴趣的区域,且能够节省能量,延长网络的工作时间。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狄飞 张莉君
设计了一种基于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森林环境监测系统;描述了该系统的构成原理与整体结构,以及基于CC2430芯片的传感器节点和网关的硬件设计和系统软件工作流程.采用的星—簇首—路由的拓扑结构,具有低成本、易于部署、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ZigBee 数据传输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帅 王红 吴舒辞
本文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在木材干燥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提出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木材干燥监测系统,初步介绍了系统总体结构、传感器节点的硬件和软件资源。该系统由干燥窑无线监测网络和监控中心两个部分组成,可实时、在线、精确获取干燥窑各类环境参数,具有部署灵活、维护方便、成本低廉、扩展性好等优点。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军国 李文彬 韩宁 阚江明
该文在探讨森林起火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一种基于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森林火灾实时监测系统.该系统给出了森林火灾无线传感器网络监测系统的体系结构,重点设计了基于CC2430芯片的网络节点硬件电路,详尽地讨论了网络的数据传输流程;该系统能够监测林区温湿度等相关环境参数的变化,为有关部门采取相应的防火或灭火措施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亮斌 姜晟 王卫星 陈华强 焦国辉
为解决目前农村供水厂监测所存在的无线通信障碍、污染预警滞后和成本高等问题,设计了一款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用于组网实现农村供水厂水质的监测。节点以STM32F103ZET6为核心,WLK01L39射频芯片及其外围电路作为无线通信模块,传感器模块由美国ASI公司的水质溶解氧、p H、温度复合传感器以及GLobAL WATEr公司的WQ730浊度传感器组成。为节点编写了通信协议、时间同步算法和应用程序。在软件设计上,节点采用睡眠、苏醒工作机制来降低功耗。对节点的功耗和通信距离进行了分析和测试,组网试验结果表明,节点运行稳定可靠,组网系统在空旷地带有效通信距离达到500 M,节点平均工作电流低于50 ...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柏广宇 刘龙申 沈明霞 姚文 杨晓静
为建立母猪健康模型和分析母猪分娩、发情等过程体温变化规律提供数据支撑,研制了一种基于MLX90614和CC2430的母猪体温实时监测节点,远程、实时监测母猪体温。节点硬件选用CC2430单片机为主控制器,MLX90614红外温度传感器为温度测量传感器,CC2430单片机通过SMbus协议与MLX90614通信,对读取的温度数据补偿并发送到网关节点。试验过程中,选择母猪臀部为最佳测量部位,并研究母猪臀部温度与直肠温度的相关性,利用分布图法剔除异常数据,对温度测量结果进行补偿。试验结果显示:在实际猪舍中传感器网络节点的有效通信距离为30 m,系统测量误差为0.21℃,满足养殖行业对猪体温测量误差的...
关键词:
母猪 体温监测 红外测温 无线传感器网络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戴天虹 赵永政 张佳薇 张晓东 袁铭润
基于无线信号衰减模型,分别研究了433 MHz和2.4 GHz频段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信号在密林、疏林、林间小路和草坪4种不同环境下的信号接收强度与信号频率、环境因素以及通讯距离之间的关系.通过自制的GreenLab节点实地测量4种环境下的信号接收强度,使用对数距离衰减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到4种环境下两频段信号的衰减指数为1.676~2.735.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得出所有环境中信号接收强度值与距离之间的关系均符合对数距离衰减模型,拟合优度为0.904~0.956.通过对测量数据与模型之间的残差值和均方根值的分析,得出两种频段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信号在不同环境中衰减的特点,可为林区无线传感器网络组网与部署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亮 滕光辉 李志忠
为解决传统环境控制方式无法实现蛋鸡舍远距离环境实时监测的问题,开发了基于嵌入式Web服务器的鸡舍网络环境监测系统。采用PIC单片机加网络控制芯片方式和实现了裁减的TCP/IP、HTTP等网络通信协议,使连接到嵌入式Web服务器上的设备具备了网络功能。以每栋鸡舍为单元,采用嵌入式Web服务器作为智能节点把鸡舍接入养殖场网络,鸡舍管理人员和位于异地的企业高层管理者均可使用养殖场内部联网的计算机,通过访问嵌入式Web服务器的IP地址实时监测鸡舍内温度、湿度、光照及有害气体浓度等环境信息,Internet上的用户通过授权同样可以对鸡舍进行实时监测。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实现了鸡舍环境信息实时、远程监测的功...
关键词:
嵌入式Web服务器 蛋鸡舍 环境监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齐建东 蒋禧 赵燕东
卫星遥感理论及技术是近30年来应用在森林病虫害监测领域的主要手段,产生了大量的理论思想和技术方法。在分析森林病虫害监测的判定、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颖的、基于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的森林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的解决方案,并重点讨论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的硬件构成、路由算法的设计、图像数据包的可靠传输机制、传输拥塞控制策略、图像分类与比对、节点部署等关键问题,最后给出已经完成及正在开展的工作内容。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冬梅 张伟 姜春霞 王晓娟 刘化涛 杨柯 闫六英 刘恩科 翟广谦
为解决冷凉区旱地玉米生产中存在的干旱缺水、低温冷凉和土壤肥力下降等问题,于2011—2014年采用裂区设计,在山西省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基地——阳曲县河村,设置4种不同耕作覆盖处理,研究旱地玉米不同耕作覆盖处理的土壤水、肥、热及产量效应,结果表明:1)秋深耕+秸秆还田较春旋耕+无秸秆还田明显提高苗期5 cm日平均地温和日最低平均地温,3年平均分别提高1.1和1.3℃。覆膜处理3年平均较不覆膜处理增加苗期5 cm日平均地温和日最低平均地温1.7和1.2℃;2)秋深耕+秸秆还田苗期0~10 cm土壤含水量较春旋耕+无秸秆还田平均增加1.9个百分点。3)玉米苗期秋深耕+秸秆还田0~12.5 cm土壤紧实度平均为春旋耕+无秸秆还田的3.0倍,从15.0 cm开始2个处理土壤紧实度基本一致。4)连续3年耕作覆盖处理后,秋深耕+秸秆还田土壤肥力明显得到改善,其中0~20 cm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全磷和全钾都较春旋耕+无秸秆还田有显著(P<0.01)增加,增幅分别为5.8%、6.4%和6.1%,覆膜土壤全氮含量显著高于不覆膜,增幅为8.6%。5)秋深耕+秸秆还田有显著(P<0.01)增产作用,4年平均增加经济产量12.2%,4年覆膜处理较不覆膜处理经济产量平均增加25.3%。所有处理中,秋深耕+秸秆还田+覆膜产量最高。6)覆膜处理中,秋深耕+秸秆还田WUE平均较春旋耕+无秸秆还田增加5.4%;而不覆膜处理中,秋深耕+秸秆还田WUE平均较春旋耕+无秸秆还田增加12.0%。因此,目前适宜该区域的蓄水保墒、增温稳温、培肥地力和高产高效的土壤耕作覆盖措施为秋深耕+秸秆还田+覆膜。
关键词:
玉米 旱地 耕作覆盖 土壤环境 产量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野 舒磊 霍志强 郭宣辰 韩光洁
环境噪声已经成为仅次于空气污染的第二大生态环境污染源,其持续危害人类健康、畜禽发育和农作物生长,严重阻碍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获得详细噪声分布信息,世界各国陆续启动噪声地图战略计划。本文首先对我国环境噪声感知技术研究发展历程进行总结,并对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然后,从系统架构、低成本噪声传感器节点设计、噪声分类学与声源识别、能量捕获和移动噪声感知5个方面综述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环境噪声感知国际研究发展动态。在此基础上,分析能量高效感知、轻量级多元噪声识别、无线多媒体可靠传输和噪声感知节点优化部署4个尚未解决的核心科学问题。最后,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巧 陈永富
利用QuickBird高分辨率遥感数据,运用三波段法、NDVI像元二分法、综合法估算研究区域的植被覆盖度,并对3种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和检验,结果表明:3种方法的估测值与实际值之间的相关性均较高(均达到了0.84以上),其中NDVI像元二分法和综合法的相对误差不大,精度能达到92%以上。经系统性检验,NDVI像元二分法和综合法的拟合精度较高,模型的整体性较好,可用于QuickBird数据估算植被覆盖度。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翔 林辉 薛晓坡
准确地从遥感影像通过分类方法获取土地覆盖信息是一项基础性的重要课题。在建立土地覆盖分类体系的基础上,对株洲市1999年、2003年和2007年3个时相CBERS星CCD数据进行监督分类,提取土地覆盖信息,并分析其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在我国中部丘陵地区,利用多时相CBERS星CCD数据开展土地覆盖变化遥感动态监测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1999年至2007年间,株洲市林地、水体和城镇居民点面积所占比重逐渐提高,林地和城镇居民点面积增幅较大,增速呈放缓趋势,从而造成农用地和其他土地面积减少,这可为株洲市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和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汪涛 张武 苗犇犇 刘波 王瑞卿 张立付 徐少翔 饶元 江朝晖
针对茶园土壤墒情传感器布局中传感器数量过多、数据冗余度过大的问题,采用改进的K-medoids方法,优化茶园土壤墒情传感器使用数量及部署位置。在保证茶园传感网络全覆盖的基础上,实时采集各传感节点数据;构造各传感器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时间序列数据,并运用三次样条插值法拟合成连续函数;应用谱排直法定义新的时间序列数据的距离函数替换K-medoids中的欧氏距离,将聚类中心作为最终的传感器布点;随机选取位置并采集土壤相对含水率以验证聚类中心作为传感器布点的代表性。采用改进前和改进后的K-medoids方法对2018-07—2018-08(试验Ⅰ)和2020-12(试验Ⅱ)采集的土壤墒情数据进行聚类。结果表明:1)改进的K-medoids将32个传感器减少到4个,改进前后簇中心墒情值与簇均值的相对偏差,试验Ⅰ由2.85%降到1.91%,试验Ⅱ由2.01%降到1.43%;2)改进K-medoids所得聚类中心相对含水率与试验区域平均值相近,相对偏差小于2%;3)以改进的K-medoids算法所得聚类中心作为起点的布点路径长度为82.4m,使用8个传感器,优于改进前的106.5m和10个传感器。基于改进K-medoids的布局方法能够优化传感器的数量和位置并且在不同天气条件下均适用。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婷
根据机场物流的特点,给出了应用于机场物流中的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和RFID的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该系统可以实现对机场货物的实时跟踪定位,在运输过程中对货物相关信息的采集,并实现实时远程控制。对系统的总体结构、工作原理、无线传感器网络硬件节点设计及实现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RFID 机场物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