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22)
- 2023(4727)
- 2022(4059)
- 2021(3841)
- 2020(3190)
- 2019(7180)
- 2018(7346)
- 2017(13070)
- 2016(7439)
- 2015(8345)
- 2014(8491)
- 2013(8042)
- 2012(7725)
- 2011(7049)
- 2010(7393)
- 2009(6944)
- 2008(7399)
- 2007(6670)
- 2006(6023)
- 2005(5520)
- 学科
- 济(29593)
- 经济(29557)
- 管理(23275)
- 业(18037)
- 企(16454)
- 企业(16454)
- 方法(14646)
- 学(13123)
- 数学(11173)
- 数学方法(10805)
- 环境(10317)
- 理论(8322)
- 财(7340)
- 划(7086)
- 和(6452)
- 业经(6230)
- 农(6058)
- 中国(6013)
- 务(5100)
- 财务(5081)
- 财务管理(5067)
- 企业财务(4733)
- 制(4642)
- 规划(4578)
- 资源(4474)
- 环境规划(4347)
- 银(4299)
- 经济学(4279)
- 银行(4278)
- 融(4270)
- 机构
- 大学(119899)
- 学院(117901)
- 研究(43141)
- 济(40889)
- 管理(40770)
- 经济(39805)
- 理学(35141)
- 理学院(34615)
- 管理学(33499)
- 管理学院(33310)
- 中国(31718)
- 科学(31150)
- 京(27576)
- 所(23994)
- 农(23303)
- 研究所(22376)
- 业大(19995)
- 财(19967)
- 农业(18680)
- 中心(18578)
- 江(18131)
- 北京(17586)
- 范(17060)
- 师范(16876)
- 财经(16018)
- 院(15514)
- 州(14568)
- 经(14349)
- 科学院(14036)
- 师范大学(13802)
- 基金
- 项目(78984)
- 科学(61204)
- 基金(57385)
- 家(52840)
- 国家(52488)
- 研究(52415)
- 科学基金(43479)
- 社会(31538)
- 自然(30643)
- 省(30074)
- 自然科(29873)
- 自然科学(29859)
- 社会科(29790)
- 社会科学(29776)
- 基金项目(29561)
- 自然科学基金(29280)
- 划(26912)
- 资助(24437)
- 教育(24171)
- 编号(20131)
- 重点(19026)
- 成果(17416)
- 部(16753)
- 计划(16626)
- 发(16272)
- 科研(15734)
- 创(15542)
- 创新(14626)
- 课题(14596)
- 科技(14572)
共检索到1718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健芳 王红梅 李宇婷
土壤环境容量经过三十多年发展,已成为衡量区域环境承载能力的关键指标。首先梳理了土壤SEC的理论框架和影响因素;其次,回溯我国土壤污染管理发展历程,明晰了SEC理论和实践在引入与探索、发展与实践、停滞和快速发展等不同时期的发展特征。对静态容量法、动态容量法及环境容量综合指数法等不同核算方法的优势和不足进行了系统梳理;最后,从标准制定、农业生产、污染评估和场地修复角度综述了SEC的应用现状。结论指出,未来需要在健康和生态风险等多种因素约束下,基于多目标耦合技术优化SEC核算方法;进一步构建复合污染型土壤的SEC量化核算方法;多尺度扩展土壤环境容量的内涵,并推动区域SEC动态预警及场地修复等领域的应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健芳 王红梅 李宇婷
土壤环境容量经过三十多年发展,已成为衡量区域环境承载能力的关键指标。首先梳理了土壤SEC的理论框架和影响因素;其次,回溯我国土壤污染管理发展历程,明晰了SEC理论和实践在引入与探索、发展与实践、停滞和快速发展等不同时期的发展特征。对静态容量法、动态容量法及环境容量综合指数法等不同核算方法的优势和不足进行了系统梳理;最后,从标准制定、农业生产、污染评估和场地修复角度综述了SEC的应用现状。结论指出,未来需要在健康和生态风险等多种因素约束下,基于多目标耦合技术优化SEC核算方法;进一步构建复合污染型土壤的SEC量化核算方法;多尺度扩展土壤环境容量的内涵,并推动区域SEC动态预警及场地修复等领域的应用。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利军 李艳丽
绿色GDP核算的相关探讨和实践存在着理论支撑不足、内部化不明显、技术障碍难以突破等问题。环境容量生产要素理论主张把环境容量也作为生产要素,企业采购环境容量生产要素的成本费用列入增加值核算的减项,从而实现国民经济核算对环境污染的损害计量。这种思路符合经济学的原理,可以借助市场的力量实现环境负外部性的内部化,并合理绕开现行绿色GDP核算的技术障碍。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卢松 陆林 徐茗
二战后,随着世界大众化旅游的逐步普及,现代旅游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旅游地在旅游高峰期变得拥挤起来,景区超载、旅游污染等现象日益加剧。因此,旅游环境容量研究也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和重视。文章对国内外旅游环境容量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和分析,并指出国内旅游环境容量研究要比国外起步迟,但由于我国旅游发展道路和西方发达国家不同,旅游环境容量问题更加突出,因此,加强我国旅游环境容量研究显得格外紧迫和必要。
关键词:
旅游环境容量 研究进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付可 胡艳霞 谢建治
根据密云水库一级保护区内河流、水文、污染物特征,采用输出系数法模型进行研究区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并以COD、氨氮和总磷为控制因子,建立一维河流水质模型,定量计算研究区水环境容量,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水环境剩余容量及污染排放削减量进行分配。结果表明:研究区非点源污染负荷输出总值分别COD433.84t/a、氨氮47.14t/a和总磷40.75t/a,4种非点源污染类型中畜禽养殖的COD、氨氮和总磷分别占各项总污染负荷的78.6%、60%、87.1%,成为保护区内主要的污染来源,水土流失污染、农村生活污水依次之,民俗旅游的污染负荷贡献率最低;污染源类型中,生活和民俗旅游污水则主要造成COD污染,而...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鹏 濮励杰 章锦河
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破坏问题也日益突出,作为对旅游干扰反应最为敏感的环境因子之一和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对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环境健康状况有重要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对国内相关学者的研究进行了简单的综述,将中国旅游活动对土壤环境影响的研究历程大体上分为初步探索和快速发展2个阶段,并且分别就文章数量、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方面细阐述了这2个阶段的不同特征。在此基础上,分别就旅游活动对土壤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活动下的各个方面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行了分类综合。总结了现阶段中国区域旅游活动对土壤环境影响研究中的研究内容、研究区域和研究尺度等方面的4大特征,揭示了现阶段中国旅游活动对土壤环境影响研究中参考标准、研究内容、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方面的不足以及该领域未来发展的趋势与热点,以期为今后旅游对土壤环境的影响研究指明方向。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贾琳 杨飞 张胜田 林玉锁 王金超
土壤是人类生存的载体和物质来源基础,土壤环境功能的保护和管理直接事关人类安全,土壤环境功能区划是实现土壤环境"分区分类"管理和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支撑。该研究系统地总结和梳理了土壤环境功能区划概念提出、区划原则与依据、区划方法与分类体系等研究进展,探讨分析了土壤环境功能区划中需要重点评价的主要因素,包括自然背景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土壤环境污染现状与潜力、重金属污染、土壤侵蚀、土地利用、土壤环境承载力等各评价因素对土壤环境的影响作用;进而重点分析土壤环境功能区划中的尺度差异影响,强调不同尺度下的土壤环境功能区划,其区划指标体系选择和分区分类体系都存在显著差异,建议根据不同尺度特点合理界定区划目标...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谢运河 纪雄辉 刘昭兵 黄涓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有机物料、钝化剂及其配施对南方典型酸性低环境容量土壤黑麦草生长与吸收积累Cd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处理比施化肥处理增产35.76%(p<0.05),其他处理间产量无显著差异;增施石灰处理使土壤pH值比单施化肥处理提高0.79,土壤有效态Cd含量降低19.34%;增施赤泥可提高土壤pH值,改良土壤酸性,施用有机肥则可缓解土壤酸化进程;有机肥和钝化剂都可降低Cd的生物有效性,降低黑麦草植株Cd含量;有机肥处理黑麦草植株Cd含量比化肥处理低42.71%(p<0.05)。采用有机-中性化技术可实现饲草安全生产与土壤酸性改良的双重目的,但应控制有机物料的Cd含量(<0.2mg...
关键词:
镉 黑麦草 有机肥 钝化剂 低环境容量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锐
LAC(可接受的改变极限)是从游客环境容量概念发展而来的,用于解决资源保护和旅游发展之间矛盾的理论。这一理论在很多国家的规划和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阐述了从环境容量到LAC理论的发展过程,描述了LAC理论的九个步骤,简要介绍了LAC理论的衍生技术方法。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永红 马舒威 岳霞丽 胡红青
小分子有机酸是土壤环境中一类重要的活性物质。土壤中的小分子有机酸主要来源于植物根系的分泌、动植物残体的分解、微生物的分泌与合成、土壤中有机物的转化等,其组成比较复杂,主要为脂肪族和芳香族羧酸,且在土壤中的含量较低(小于10 mmol/kg)。土壤中的小分子有机酸具有重要的环境效应,除对土壤中重金属的迁移、毒性和生物有效性有影响外,同时还对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和降解也有一定的影响,其作用机制不同。本文对土壤环境中的小分子有机酸的来源、种类及其环境效应等进行综合阐述,并对小分子有机酸的进一步研究进行展望。
关键词:
小分子有机酸 土壤 污染物 环境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安中华 安琼
模糊识别是一种已知多个模糊准则或标准时,解决对样本的归类或分级问题,目前已成为为国内外的热点研究课题和广泛应用的方法。但是,此方法极少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绍生 王锡珍
通过对永夏矿区近2000km2面积土壤中Cu、Zn、Pb、Cd、Ni、Cr、As、Hg和F九种元素的监测,应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得出土壤中这些元素的自然背景值;对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以土壤背景值和标准差变化进行土壤污染分级的新的分级标准方法,并对永夏矿区土壤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董二伟 王成 丁玉川 王劲松 武爱莲 王立革 焦晓燕
为研究不同施肥条件对高粱生长、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的影响,以高粱-玉米轮作体系的高粱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田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均可显著提高高粱拔节期的株高、茎粗、可见叶片数和叶面积指数,以及高粱产量与单穗粒重(PIF+M>M+S>IF>CK,相较于对照,高粱各施肥处理的产量增幅为80.6%120.7%,均达到显著水平,其中,处理IF+M+S表现最好;无机肥处理(IF)各养分指标均高于不施肥(CK),但增幅不显著;与无机肥处理相比,各有机肥处理(IF+M、IF+M+S、M+S)的土壤养分及有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吕悦风 谢丽 朱文娟 周宇 孙华
《土壤污染防治法》的正式出台,标志着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由"现状治理"转向"风险预防",为此开展区域土壤重金属风险预警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以太湖沿岸某产粮县为研究对象,以2015年为基准年,运用重金属输入-输出通量模型和土壤环境负载容量法对研究区耕地土壤中的As、Hg、Cr、Cd、Pb 5种重金属15年(2030年)与35年(2050年)后的风险概率进行预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大气干湿沉降成为除As以外其他4种土壤重金属的主要来源,畜禽粪便、化肥投入与灌溉水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土壤重金属输入;此外,研究区耕层土壤中As、Cr、Pb 3种重金属整体情况较为良好,Hg、Cd污染风险概率较高,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部的O镇、P镇。通过GIS技术与区域物质流通量模型的结合能够很好地对不同区域以及不同重金属污染类型的区域进行风险预警,这可以为土壤污染差别化管控策略的制定提供重要思路。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萌 祝国荣 周慜 李惠民 陆友伟 刘足根
以典型的亚热带大型水库——江西省仙女湖为例,于2011~2013年季节性监测了仙女湖水体理化指标。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其富营养化状态进行了评价,并采用沃伦威德尔模型(Vollenweider)和狄龙模型(Dillon)计算了COD、NH3-N、TN和TP的水环境容量。结果表明:仙女湖水质总体处于地表水II类~III类标准,TN0.32~0.91mg/L、平均0.59mg/L,NH3-N 0.012~0.59mg/L、平均0.31mg/L,TP 0.017~0.080mg/L、平均0.028mg/L,CODMn1.61~5.59mg/L、平均2.85mg/L,Chl-a 0.37~0.95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