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92)
2023(6444)
2022(4874)
2021(4308)
2020(3604)
2019(8024)
2018(8150)
2017(15568)
2016(8937)
2015(9947)
2014(10144)
2013(9505)
2012(8345)
2011(7376)
2010(7426)
2009(6950)
2008(6787)
2007(5846)
2006(5157)
2005(4808)
作者
(27604)
(23019)
(22896)
(21849)
(14245)
(10914)
(10149)
(9030)
(8638)
(8007)
(7844)
(7714)
(7379)
(7240)
(7178)
(7118)
(6753)
(6722)
(6568)
(6558)
(5845)
(5827)
(5728)
(5276)
(5159)
(5097)
(5088)
(5072)
(4718)
(4559)
学科
(39284)
经济(39259)
管理(22829)
(20645)
方法(18764)
数学(17152)
数学方法(16771)
(16178)
企业(16178)
中国(10705)
(10691)
(9515)
业经(8675)
地方(8186)
农业(7199)
(6810)
环境(6691)
(6056)
理论(5756)
(5342)
(5274)
产业(4917)
发展(4910)
(4902)
技术(4706)
(4694)
(4590)
金融(4590)
(4548)
(4525)
机构
学院(124828)
大学(123691)
(46780)
经济(45796)
研究(44674)
管理(44104)
理学(38164)
理学院(37710)
管理学(36433)
管理学院(36247)
中国(32452)
科学(31302)
(26696)
(26521)
(24206)
业大(22506)
研究所(22474)
农业(21134)
(19970)
中心(19679)
(18541)
北京(16567)
(16309)
(16188)
师范(16062)
财经(16021)
(15319)
(15236)
(14524)
经济学(14461)
基金
项目(89786)
科学(70059)
基金(64644)
研究(60004)
(58977)
国家(58578)
科学基金(49135)
社会(37319)
(36748)
社会科(35346)
社会科学(35337)
自然(33865)
基金项目(33620)
自然科(33082)
自然科学(33074)
自然科学基金(32389)
(31023)
教育(27530)
资助(26933)
编号(23201)
重点(21404)
(20005)
计划(18917)
(18529)
(18124)
成果(17905)
科研(17687)
创新(17093)
科技(17051)
课题(16987)
期刊
(49399)
经济(49399)
研究(32302)
学报(26431)
(25129)
中国(24418)
科学(21843)
大学(19162)
学学(18314)
农业(17206)
管理(16518)
(14709)
教育(12307)
技术(11407)
(9742)
(9200)
金融(9200)
统计(8321)
经济研究(8196)
业经(8168)
资源(7849)
财经(7675)
(7640)
业大(7361)
(7256)
问题(6927)
决策(6905)
科技(6750)
(6556)
技术经济(6317)
共检索到1795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之崟  雷中方  张振亚  杉浦則夫  
土壤渗滤法是一种就地污水生态处理技术,它充分利用土壤中的动物、微生物、植物以及土壤的物理、化学特性,能高效去除COD、BOD5以及氮、磷等营养物质,对水源保护和分散型污废水治理的意义重大。就上海虹桥机场围场河典型污染河段进行土壤渗滤法水质生态修复试验,结果表明COD的去除率高达75.8%,TP的去除率高达100%,水体中的溶解氧显著提高,各种有机物也得到相应的降解。同时,结合土壤渗滤法的主要特点及应用前景,对围场河水质生态修复提出了综合性的建议。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童琰  徐春燕  胡雪芹  张维砚  由文辉  
为探究滴水湖引水河段生态浮床和滨岸带组合型生态工程建成初期对入湖水质的改善效果,于2010年春季设点对引水河进行营养盐浓度、透明度、叶绿素等理化指标和浮游植物种类数量的测定,并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评价水体富营养化状况。结果表明:(1)工程河段水体TN、TP、Chl.a、NH3-N水平较上游明显降低,浮床和滨岸带组合工程对TN去除率为47.9%,TP为46.8%;(2)浮游植物密度变化与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TN/TP呈极显著负相关,其密度单因子评价显示各点均达富营养化水平;(3)样点水体的综合评分范围为54.58~72.75,综合评分均值为64.07,处于中度富营养水平,其中样点1为重度富营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永宁  易秀  姜凌  
【目的】研究黄土性土壤对垃圾渗滤液的净化作用,为黄土地区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污染控制,以及填埋场覆盖层的选材及厚度设计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采集耕层(0~25cm)、犁底层(25~60cm)、黏化层(60~120cm)和钙积层(120~175cm)土壤,按不同液土比(体积(mL)质量(g)比,下同;5∶1,10∶1,20∶1,30∶1)加入垃圾渗滤液,采用静态和动态吸附试验,研究不同土层土壤对垃圾渗滤液中COD、NH4+-N的吸附特征及COD去除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耕层、黏化层、钙积层土壤在振荡4h、犁底层土壤在振荡2h时,对垃圾渗滤液中COD的吸附量达到最大;犁底层、黏化层、钙积...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李冬林  金雅琴  张纪林  阮宏华  
对南京秦淮河河岸带典型区域土壤重金属质量分数进行了分析。镉、铬、铅、铜、锌等5种土壤重金属分布在水平和垂直层次上均表现出一定异质性。近水区土壤重金属质量分数普遍高于远水区;表层土壤重金属质量分数高于下层。不同区域土壤重金属富集程度有较大差异。上游河岸几乎未受人为干扰,5种重金属离子质量分数均明显小于中下游。中游的殷巷土壤中镉和铬质量分数明显超标,多因子综合污染指数>3.0,为重度污染。下游的岔路口表层土壤综合污染指数>2.0,为中度污染。大校场表层土壤综合污染指数>1.0,为轻度污染。5种重金属元素污染指数排序为镉>锌>铜>铬>铅。重金属元素铜与镉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与锌有极显著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绍聪  吕艳玲  沐婵  张艳军  钱荣青  李泉清  李晓亮  
水葫芦(Eichharnia crassipes)和大薸(Pistia stratiotes)是当前星云湖沿岸池塘水生生态系统内较为典型的主要漂浮植物,为了探讨其对星云湖入湖河水氮磷等养分的净化效应,以期对星云湖的湖泊富营养化水体治理提供参考,采用室外调查与室内检测相结合、微区试验与大区定点(池塘区域)观测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研究。结果表明,水葫芦和大薸2种漂浮植物对星云湖入湖河水的养分含量具有较好的吸收净化效果,而且净化效果表现出了不同的时间变化规律。水葫芦的冬前(10~11月采样)全株干重、N吸收量、P吸收量分别为2.60 kg/m2、55.10 g/m2、17.65 g/m2,但经历冬季后(...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燕  李志萍  梁珂  刘明珠  
河流渗滤是一种自然净化过程,污染河水通过该过程在河流沉积层中发生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使得污染物浓度降低,河水水质得到净化,从而达到增加地下水开采量的目的。通过静态吸附实验和淋滤实验模拟了苯系物(BTEX)在河流渗滤系统中的吸附行为和降解行为。两种环境行为中吸附作用对于BTEX的净化效果较为有限,当吸附达到饱和之后,并存在电子受体的情况下,BTEX能够发生厌氧微生物降解,降解作用能够更有效的去除BTEX污染物。其中去除效率最高的是间二甲苯,其次是乙苯、甲苯,去除率最差的是苯。微生物降解作用相对于BTEX浓度变化存在一个滞后期。BTEX各组分的土壤-水吸附分配系数Kd越大,总的降解效率也就越...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邹桂红  崔建勇  刘占良  孙林  
流域水质管理是一个多步骤的过程,数学模型以其定量计算和动态操作在流域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利用美国农业部开发的AnnAGNPS模型,以大沽河典型小流域为例,给出非点源污染流域水文水质模拟过程。首先在集水单元和沟道勾划的基础上,完成数据库的建立。参数估值主要依据流域性质、先前经验值、其它模拟研究和文献中的取值。其次采用各小流域出口流量、泥沙和总氮实测值优化参数、校准和验证模型,分析模型在研究区的适用性。在大沽河小流域,模型对降雨场次地表径流、泥沙及总氮的模拟结果表现出了很大的不确定性,而相应的年均负荷估算结果较好。当前AnnAGNPS模型主要被用于评价流域非点源污染的长期影响及最佳管理措施的选...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郑淑君  王铁运  王妍  刘云根  马荣  
以初滤池—垂直流人工湿地—光催化反应器构建的复合系统为研究对象,设计进水水质为低度富营养化水,针对湿地设置3种水力负荷(0.8、1.2、2.0 m~(3)·m~(-2)·d~(-1)),针对光催化反应器设置3种因素3个水平[紫外光照时间(3、6、9h)、pH值(4、6、8)及曝气量(0、2.5、5.0 L·min~(-1))]的正交试验,研究该系统对低污染水中氨氮(NH_(4)~(+)-N)、总氮(TN)、正磷(PO_(4)~(3-)-P)和总磷(TP)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1)湿地在1.2m~(3)·m~(-2)·d~(-1)水力负荷下对NH_(4)~(+)-N、TN、PO_(4)~(3-)-P和TP去除率分别为54.73%、63.52%、75.66%和47.27%,对污染物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2)光催化材料表面的TiO_(2)纳米颗粒可为催化剂在材料中的稳定性提供条件;(3)当光催化反应器pH值为8、曝气量为2.5L·min~(-1)、光照时间为9h时,该复合系统对TP的去除率达65.00%,比单一垂直流人工湿地在1.2 m~(3)·m~(-2)·d~(-1)水力负荷下的去除率(47.27%)提高了17.73%,该研究可为低污染水的治理和生态修复提供参考。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崔 晨 蔡建波 华玉妹 刘广龙 朱端卫  
采用小型围隔中的沉水植物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 L.)研究其对微污水中Cd2+、Cr3+、Cu2+、Zn2+、Ni2+、Mn2+等重金属复合污染的累积和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有沉水植物菹草生长的情况下,上覆水中重金属去除效果明显高于没有菹草生长时的情况;菹草对不同重金属有着不同的吸收富集能力,对重金属Cd2+、Mn2+、Ni2+具有超积累的富集作用,其中对Mn2+的富集作用最为显著,即菹草是一种喜锰和耐锰的水生植物;菹草不同部位重金属积累量也大不相同,菹草茎叶对Cd2+的单位富集能力很强,新叶中Cr3+、Cu2+、Zn2+、Ni2+、Mn2+...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崔晨  蔡建波  华玉妹  刘广龙  朱端卫  
采用小型围隔中的沉水植物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 L.)研究其对微污水中Cd2+、Cr3+、Cu2+、Zn2+、Ni2+、Mn2+等重金属复合污染的累积和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有沉水植物菹草生长的情况下,上覆水中重金属去除效果明显高于没有菹草生长时的情况;菹草对不同重金属有着不同的吸收富集能力,对重金属Cd2+、Mn2+、Ni2+具有超积累的富集作用,其中对Mn2+的富集作用最为显著,即菹草是一种喜锰和耐锰的水生植物;菹草不同部位重金属积累量也大不相同,菹草茎叶对Cd2+的单位富集能力很强,新叶中Cr3+、Cu2+、Zn2+、Ni2+、Mn2+等重金属单位含量高于老叶、根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星  文仕知  陈永华  郝君  刘凯  吴子剑  
为建立锰污染土壤渗漏液和径流收集处理系统,在湘潭锰矿废弃地开展了植物筛选试验。5个月植物生长的试验结果表明,香菇草成活率低,花叶芦竹、菖蒲生长量下降,而再力花、苎麻、紫叶美人蕉、芦苇、香蒲、夹竹桃、梭鱼草、水葱和德国鸢尾长势良好,其地上部分锰的含量多高于1 000 mg/kg,锌、铜、镉的含量也相对较高,锰含量地上组织与根部的比值大于1,可作为锰污染土壤渗滤液收集处理系统的备选植物。菖蒲的锰、锌、铜、镉和花叶芦竹的锌、铜、镉含量地上组织与根部的比值小于1,说明其转移和利用重金属的能力弱,重金属元素在根部积累而导致植物中毒。苎麻单株地上部分锰的吸收量高达217.8 mg,其次是再力花,紫叶美人蕉...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娜  张玉龙  孙占祥  刘鸣达  赵玉婷  
在静态水培试验条件下,对不同浓度垃圾渗滤液条件下水葫芦和大薸的生长状况及其净化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浓度(COD 3546.7mg.L-1、NH3-N 527.5mg.L-1、TP 8.02mg.L-1)垃圾渗滤液条件下(HCL)水葫芦和大漂全部被毒害致死,在中浓度(COD 1233.3mg.L-1、NH3-N 182.9mg.L-1、TP2.83mg.L-1)垃圾渗滤液条件下(MCL)生长状况差,生物量急剧减少。在低浓度(COD 660.0mg.L-1、NH3-N 99.7mg.L-1、TP 1.59mg.L-1)垃圾渗滤液条件下(LCL)能够正常生长,且对低浓度垃圾渗滤液有较好的净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立群  孙文  章广德  曹立群  顾文杰  肖维伟  喻其林  
为使β-内酰胺环类抗生素生产废水得以有效处理,本研究以该类废水制作分离培养基,采用摇瓶实验模拟好氧曝气阶段,从活性污泥分离、筛选效应菌株,并对其进行鉴定,确定最佳作用条件,验证对该废水有机物的降解效果。实验结果显示:分离、筛选到B4、B5、B2和B7共4株对该废水有机物具有高效降解作用并对β-内酰胺环类抗生素有耐受能力的细菌,分别归类于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温度是影响有机物降解效果的首要因素,其次是摇床转速;在摇瓶模拟的最佳作用条件下:即温度35℃、...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秋颖  王琦  王艳  杨明  李慧  栾天新  
为了解凌河流域人工湿地对水质的净化效果,探讨湿地进出水水质变化情况,本研究选取凌河流域共6个人工湿地,于汛前(5月)、汛中(6月)和汛后(10月)对湿地布点采样,监测了湿地进出水前后水体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总磷(TP)、总氮(TN)、总悬浮固体(TSS)等指标变化,分析了各湿地对污染物的去除率。结果表明:大部分湿地对水体COD、NH3-N、TP和TSS等污染物具有较好地去除效果,部分指标去除率达90%以上。不同时期湿地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不同,其中5月去除COD的有效点位最多,6月去除TP的点位最多,10月去除COD和TSS的点位最多。不同类型的湿地对污染物...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熊海滨  孙昭华  陈立  刘长杰  
为研究岸线码头密度对河流水动力变化及污染物输移的影响,以武汉河段为例,基于Mike21模型建立了适用于该河段的平面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计算了长为9.6 km的岸线范围内布置不同密度码头群后引起的附近区域内水位、流速变化以及突发水污染事故后的自净能力变化,从空间差异性、最大变幅等角度对比了三者的差异,并归纳了码头密度与水动力条件、污染物浓度变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随着码头密度增加,工程区上游水位变化较流速更敏感,工程区及下游局部位置水位变幅较小,而流速变化较为敏感,表现为前沿主流区流速增大,近岸区流速减小;当码头密度大于1.25~2.5座/km的临界范围后,水动力条件随码头密度的变幅逐渐减缓。(2)修建码头后,受水动力变化影响,工程区河段上游污染物浓度变化呈"峰前减、峰后增",但工程区下游呈"峰前增、峰后减"的特征;工程区间内表现为主流区浓度增大、近岸带浓度减小、高浓度滞留时间总体增加的变化特点。(3)受码头工程群影响,无论是区间整体上,还是局部范围内,污染物浓度相对水动力条件变幅更大,对河段内水源地的取水可能造成不利影响。以上认识对于河流岸线开发利用规模选取和效应评估具有参考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