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57)
- 2023(5596)
- 2022(4632)
- 2021(4083)
- 2020(3351)
- 2019(7311)
- 2018(6817)
- 2017(12475)
- 2016(6989)
- 2015(7252)
- 2014(6890)
- 2013(6577)
- 2012(5953)
- 2011(5358)
- 2010(5101)
- 2009(4599)
- 2008(4504)
- 2007(3663)
- 2006(3059)
- 2005(2430)
- 学科
- 济(23891)
- 经济(23858)
- 管理(19620)
- 业(19400)
- 企(14710)
- 企业(14710)
- 方法(11956)
- 数学(10891)
- 数学方法(10819)
- 农(7764)
- 财(7147)
- 学(6983)
- 贸(6781)
- 贸易(6779)
- 易(6639)
- 中国(5951)
- 业经(5660)
- 农业(5537)
- 技术(4832)
- 务(4654)
- 财务(4651)
- 财务管理(4646)
- 环境(4542)
- 企业财务(4406)
- 制(4051)
- 划(3921)
- 产业(3842)
- 壤(3808)
- 土壤(3794)
- 出(3659)
- 机构
- 大学(98005)
- 学院(97588)
- 济(38005)
- 经济(37420)
- 管理(36225)
- 研究(35325)
- 理学(32819)
- 理学院(32429)
- 管理学(31736)
- 管理学院(31598)
- 农(29218)
- 科学(26118)
- 中国(25185)
- 农业(23758)
- 业大(23177)
- 京(20102)
- 所(19784)
- 研究所(18601)
- 农业大学(16337)
- 中心(15578)
- 财(15379)
- 江(13451)
- 财经(13075)
- 院(12508)
- 省(12482)
- 室(12393)
- 业(12320)
- 科学院(12228)
- 经(12129)
- 北京(11919)
- 基金
- 项目(77001)
- 科学(59422)
- 基金(57348)
- 家(54808)
- 国家(54394)
- 研究(45938)
- 科学基金(44945)
- 自然(32589)
- 自然科(31905)
- 自然科学(31890)
- 自然科学基金(31364)
- 基金项目(31363)
- 社会(30445)
- 省(30127)
- 社会科(28949)
- 社会科学(28941)
- 划(26453)
- 资助(22112)
- 教育(20202)
- 重点(18026)
- 计划(17989)
- 创(16617)
- 科技(16492)
- 部(16140)
- 发(16101)
- 科研(15892)
- 业(15706)
- 创新(15620)
- 编号(15546)
- 农(14178)
共检索到1280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建 陈克玲 刘建军 关斌 李洪雯 王建辉
以塔罗科血橙(Tarocco blood orange)为试材,采用土壤注射施入液体肥料和传统沟施的方式,研究了不同施肥方式和施肥量对塔罗科血橙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注射施肥不同配方肥料处理的果实品质均明显优于传统沟施。处理1到处理4,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14.14%、14.41%、6.93%和2.97%;总糖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25.85%、24.71%、11.45%和6.68%;维生素C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5.70%、13.34%、11.67%和11.52%。处理1至处理4的总酸含量呈现不同变化趋势,处理1和处理2的总酸含量要低于对照,分别比对照降低10.8%和3.6%;处理...
关键词:
塔罗科血橙 注射施肥 果实品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江波 张绩 李俊杰 郑永强 吕强 谢让金 马岩岩 邓烈 何绍兰 易时来
【目的】通过在三峡重庆库区典型代表性柑橘园研究不同施氮水平对晚熟柑橘塔罗科血橙树体养分吸收、果实产量品质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为三峡重庆库区晚熟柑橘优质丰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7年生枳橙砧塔罗科血橙为试材,研究在0(N0)、1(N1)、1.5(N2)、2(N3)、2.5(N4)和3 kg/株(N5)6个施氮水平处理下树体枝梢干物质积累量、枝叶与果实养分吸收、果实产量和品质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结果】本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水平处理后,血橙各时期叶片和枝条干物质量变化趋势相似,均表现为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显著增加,但春梢叶片干物质量在N3—N5处理差异不显著。不同时期的枝叶干物质量均表现为春梢大于秋梢,叶片干物质量要远大于枝条。春梢的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在N0处理下均为最低,随着氮肥施入,吸收量显著增加,其中叶片的氮吸收量在N2处理达到峰值,磷、钾吸收量在N3处理达到峰值,随后有所下降,但差异不显著,枝条的养分吸收量一直在增加,N3—N5处理差异不显著。秋梢叶片和枝条的氮吸收量随着施氮量增加显著增加,在N5处理达到最大值,磷和钾吸收量在N0处理时略高于低氮处理(N1、N2),而高氮(N3—N5)处理显著增加。果实氮和钾含量随施氮量增加呈先增后降趋势,在N2处理达到最大值,各处理的果实磷含量差异不显著。果肉中氮和钾含量远高于果皮,而果皮中的磷含量高于果肉。不同施氮处理的果实养分带走量差异显著,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果实氮、磷、钾养分带走量以N2处理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果实养分带走量顺序为钾>氮>磷。随着氮肥投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下降,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显著增加,速效钾含量在N3处理达到最大值后开始降低。土壤硝态氮淋溶作用随着施氮量增加而增大,0—20 cm土层内以N2处理硝态氮含量最高,显著高于N5处理;铵态氮含量比较稳定,与施氮量呈正相关;20—40 cm土层内各处理间的硝态氮、铵态氮含量差异均不显著;40—60 cm土层内高氮处理下硝态氮含量显著增加,而铵态氮含量变化不明显。果皮厚度与施氮量呈正相关,果实纵径、横径、单果重和产量均随着施氮量增加先增加后降低,N3处理纵、横径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而N2处理的单果重和产量最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随施氮量增加呈先增后降趋势,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随施氮量的增加,可滴定酸含量增加,固酸比下降;维生素C和花色苷含量变化趋势相似,在N2处理达到最大值,随后显著降低。果实着色在N3处理下相对较好。相关性分析表明,叶片氮含量与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和果皮厚度呈正相关,与固酸比呈负相关,土壤碱解氮含量与可滴定酸含量和果皮厚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固酸比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综合考虑,在三峡重庆库区柑橘园中,纯氮推荐用量为0.63—0.86 kg/plant,可保证果园较高的产量和果实品质水平,有利于血橙树体的养分吸收利用,同时果园土壤环境污染风险相对较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章伟 师江澜 陈艳龙 李秀双 李有兵 田霄鸿
【目的】研究根区注射平衡追肥处理对渭北旱塬苹果品质、产量及养分利用的影响,为渭北旱塬苹果水肥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在陕西渭北旱塬苹果园,于施用6 000 kg/hm2基肥(NPK总养分为1 350 kg/hm2)的基础上,以当地常用追肥处理(沟施追肥1次+根区注射追肥2次,果树全生长周期NPK养分投入为2 557 kg/hm2,其中追施的NPK总养分为1 207 kg/hm2,追施的N、P2O5、K2O用量分别为374,145,688 kg/hm2)为对照(CK),探讨根区注射平衡追肥处理(根区注射追肥4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丙智 王桂芳 秦晓飞 张林森 韩明玉 张黎
【目的】研究沼液和钾肥配合施用对苹果园土壤理化特性和微生物数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沼液在陕西渭北旱塬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0年生礼泉短枝富士为试材,研究施用沼液和沼液与钾肥配施对苹果园土壤理化特性、微生物数量、果实品质的影响,筛选单施沼液和沼液配施钾肥的施用剂量。【结果】追施沼液可使土壤容重降低、孔隙度增加、碱解氮和速效钾的含量升高。其中沼液100kg/株处理的土壤容重比对照降低了10.6%,土壤孔隙度增加了7.6%;沼液50kg/株+钾肥1kg/株配施处理的土壤速效钾含量比对照增加了20.5%。沼液配施钾肥均可增加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其中沼液100kg/株处理的细菌、真...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昌勋 谢宗周 潘志勇 彭抒昂
选取南北向种植的红肉脐橙结果树,设置白三叶草生草处理组和清耕种植对照组,生草栽培5a后(2015年),测定果园土壤速效矿质元素的变化,同时分析生草栽培4~5a后(2014-2015年)脐橙果实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生草栽培5a后橘园土壤速效P和有效Fe的含量显著提高;生草栽培显著增加了单果质量、果形指数和可食率,其中,单果质量第4年增加15.71%,第5年增加28.98%;果皮厚度下降0.28mm(2014年)和0.18mm(2015年);果形指数提升了0.04;可食率提升2.3%(2014年)和2.1%(2015年);生草栽培对红肉脐橙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含量等内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礼 陈克玲 何建 关斌 李洪雯 王建辉 刘建军
为探讨低温贮藏下塔罗科血橙的抗氧化活性及变化规律,揭示影响其抗氧化能力的原因,采用ABTS、DPPH和FRAP法对血橙选系2#和8#持续开展了20周抗氧化能力测定,并测定血橙中的花青苷含量。结果显示,在低温贮藏下,2#和8#血橙的ABTS抗氧化当量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在第8~20周期间,均维持在显著高于前6周的水平,分别达到贮藏前的3.981~5.141和5.110~8.843倍。表明低温贮藏诱导显著提高了血橙的ABTS抗氧化活性。低温贮藏中,花青苷含量也呈显著上升趋势,并与各自ABTS抗氧化当量上升的趋势均呈极显著相关(P
关键词:
血橙 低温贮藏 抗氧化 ABTS 花青苷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惋瑾 王若水 肖辉杰 王百田 张克斌 刘青青 郭冰寒
【目的】为提高荒漠沙地植被的存活率和覆盖度,本文以毛乌素沙地西南缘的沙木蓼为研究对象,通过施用鲜海带生物酶解有机液肥,研究其对沙地土壤理化性质和沙木蓼生长及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梯度的鲜海带生物酶解有机液肥对沙木蓼进行1年的试验,利用土壤水分测定仪测量土壤含水率,凯氏定氮法测定土壤全氮含量,重铬酸钾滴定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公式法计算群落物种多样性。【结果】(1)该有机液肥有效地增加了土壤0~10 cm层的含水率,且施用冲施肥研究区的土壤含水率较叶面肥研究区的高10.6%。(2)土壤0~20 cm层的全氮和有机质的含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并在施肥量为15 mL/m~2时,达到最高,与对照间差异显著(P<0.05),且冲施肥的效果要比叶面肥更优。(4)该有机液肥增加了沙木蓼群落的物种组成、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结论】鲜海带生物酶解有机液肥能够增加毛乌素沙地土壤水分与养分的含量,促进沙木蓼的生长,有助于毛乌素沙地植被的恢复,更好地发挥其生态效益。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国基 闫超群 麻雨桥 谢顺 顾欣 曹莹 黄士新 黄显会
【目的】开展了泰地罗新注射液的体外抗菌活性及对仔猪感染副猪嗜血杆菌的保护作用研究。【方法】体外抑菌活性中,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以泰拉霉素为对照,测定泰地罗新对副猪嗜血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支气管败血性波氏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在对仔猪感染副猪嗜血杆菌的保护作用中,选择菌量为1×10~(10) CFU·mL~(-1)的副猪嗜血杆菌细菌悬液0.5 mL·kg~(-1)bw作为攻毒剂量,进行腹腔注射,复制病理模型。将泰地罗新以2、4、8 mg·kg~(-1)bw 3个剂量,泰拉霉2.5 mg·kg~(-1)bw单次肌肉注射,治疗人工感染副猪嗜血杆菌的仔猪;在病死猪病料病原菌分离与鉴定中,挑取分离纯化后的副猪嗜血杆菌菌落进行基因组DNA提取,针对副猪嗜血杆菌16sRNA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PCR扩增后检验目的 DNA片段碱基序列长度。【结果】体外抑菌结果显示,泰地罗新注射液对副猪嗜血杆菌、支气管败血性波氏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及多杀性巴氏杆菌的MIC分别为0.06—8.00、0.06—8.00、0.25—1.00、2.00—32.00μg·mL~(-1),MIC50分别为0.5、2.0、4.0、0.5μg·mL~(-1),MIC90为2、8、16、1μg·mL~(-1),结果表明,泰地罗新注射液对副猪嗜血杆菌、支气管败血性波氏杆菌抑菌效果较强,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抑菌效果较弱;DNA目标片段PCR扩增结果显示,PCR扩增目标片段长度均与文献报道中预测条带一致,特异性片段长度为820bp左右,结果表明,病死猪只均死于副猪嗜血杆菌感染;体内治疗试验结果显示,泰地罗新注射液低、中、高剂量组增重分别为(2.5±0.2)、(2.9±0.2)、(2.9±0.3)kg,死亡率分别为40%、0、0,有效率分别为40%、100%、100%,治愈率分别为40%、100%、100%;泰拉霉素注射液组增重为(3.0±0.2)kg,死亡率为10%,有效率为90%,治愈率为80%;感染不给药组增重为(2.1±0.1)kg,死亡率为70%。结果表明,泰地罗新注射液高、中剂量组与泰拉霉素对照药物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均能迅速的减轻临床症状,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泰地罗新低剂量组治疗效果与感染不给药组相当,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泰地罗新注射液按4 mg·kg~(-1)bw临床推荐给药剂量,可有效治疗由副猪嗜血杆菌感染引起的猪呼吸道疾病。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雷安淇 李秋爽 李艳 邹英宁 吴强盛
为探究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和内生真菌对脐橙果实品质和土壤性状的影响,对8年生田间栽培的枳砧伦晚脐橙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caulospora scrobiculata、Diversispora spurca、D. versiformis和内生真菌Piriformospora indica,分析了伦晚脐橙果实品质和根系/根际土壤性状。结果显示:接种树的根系真菌侵染率为23.2%~27.4%,比未接种树显著提高了17%~38%;共生真菌接种显著提高了脐橙坐果量、果肉质量和单果质量,分别提高了65%~152%、20%~36%和13%~34%;减少了果实硬度(22%~39%),对果实色差、纵横径、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含量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因真菌菌种而异。此外,共生真菌还显著提高了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以及有机碳、有效磷、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含量,分别比未接种提高了23%~31%、4%~26%、53%~147%和10%~138%,但抑制了速效钾含量。相关性分析表明,根系真菌侵染率与果实糖组份、可溶性固形物、易提取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含量、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有机碳和有效磷呈现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共生真菌通过根系侵染促进果实糖分积累,并通过提高土壤结构和肥力等改善土壤环境。综合分析,D. spurca对果实外观品质、糖组分以及土壤结构和肥力的促进效果最突出。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闫超群 黎健业 张申 谢顺 胡浪 顾欣 曹莹 黄士新 黄显会
【目的】以健康猪为研究对象,开展泰地罗新注射液在猪体内的药动学特征及生物利用度的研究,从而为泰地罗新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头健康猪,随机分为2组,按4 mg·kg~(-1)进行单次静注、肌注泰地罗新注射液,于注射后5 min、10 min、15 min、0.5 h、1 h、2 h、4 h、8 h、12 h、1 d、2 d、3 d、4 d、5 d、6 d、7 d、8 d、9 d、10 d、11 d、12 d、13 d、14 d、15 d进行前腔静脉采血,采用Phenomenex Luna C18(150 mm×2 mm,5μm)。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程序洗脱,流速0.25 mL·min~(-1),柱温为30℃,进样量5.0μL。样品自然解冻,准确吸取0.5 mL血浆于5 mL离心管内,加入2 mL乙腈,涡旋混匀,震荡10 min,8 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35℃下氮气吹干,1 mL复溶液复溶,过0.22μm微孔滤膜,LC-MS/MS检测分析。泰地罗新在4—1 000 ng·mL~(-1)的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4—0.998,检测限为2 ng·mL~(-1),定量限为4 ng·mL~(-1),该方法的相对回收率为87.91%—104.93%,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4—0.998。批内变异系数为2.12%—12.09%,批间变异系数3.92%—10.65%。该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可以用于泰地罗新在猪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泰地罗新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离子化;正离子模式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MRM),电喷雾电压(IS)为5500V;雾化气压力(GS1)为50psi;辅助气流速(GS2)为50 L·min~(-1),气帘气压力(CUR)为25 psi;离子源温度(TEM)为550℃;碰撞室压力(CAD)为6 psi。m/z→734.6/98.1和m/z→734.6/174.4。HPLC-MS/MS法检测猪血浆中泰地罗新的浓度。采用药动学软件Winnonlin5.2.1的非房室模型分析方法,计算有关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猪静脉注射给药后,AUC_(last)和AUC_(inf(pred))分别为(18030.30±7560.75)h·ng·mL~(-1)和(18795.31±7455.23)h·ng·mL~(-1)。t_(1/2)为(99.42±22.25)h,MRT为(81.71±12.15)h。肌肉注射给药后,C_(max)为(886.00±155.63)ng·mL~(-1),T_(max)为(0.51±0.30)h,AUC_(last)和AUC_(inf(pred))分别为(19702.05±6442.36)h·ng·mL~(-1)和(20840.08±6849.76)h·ng·mL~(-1)。t_(1/2)为(100.83±20.23)h,MRT为(81.80±9.44)h。绝对生物利用度为109.27%。【结论】泰地罗新肌注后在猪体内具有吸收迅速,分布广泛,达峰迅速,消除较慢,生物利用度高等特点,可在兽医临床上安全使用。
关键词:
泰地罗新 药动学 生物利用度 猪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泉 张淑康 徐燕 段振刚 周静
【目的】研究塔罗科血橙新系、血橙8号和血橙9号3个血橙品种矿质营养元素周年动态变化及其相关性,掌握其养分吸收规律,为血橙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全年不同月份采集的3个血橙品种叶片为材料,测定叶片中干物质率、全N、全P、全K、Ca、Mg、全B、Fe、Cu、Zn、Mn含量,于果实成熟期测定果实各营养元素含量,分析叶片、果实营养元素含量的吸收规律及其相关性。【结果】叶片中,干物质率整体表现为血橙8号>血橙9号>塔罗科血橙新系;全B、Fe、Cu含量变化规律相似,血橙9号的Fe含量达到最大值(78.30 mg/kg)的时间较其余2个品种早60 d;全K含量变化与全B、Cu相反,表现为成熟期和幼果期低、果实膨大转色期高;3个品种的全N、全P、Ca、Mg、Zn、Mn变化规律则有差异。果实中,血橙8号的干物质率、全N、全P、全K、Ca、Mg、全B、Cu和Mn含量最高,血橙9号为最低。相关性分析显示,叶片的全N含量与Ca、全B、Cu含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而全P与各元素含量的相关性均不显著(P>0.05);果实的干物质率与全P、全K、Ca、Mg、B、Cu、Mn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Zn含量与干物质率、全P、全K、Cu、Ca、Mg、全B、Mn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叶片全K、Fe、Zn、Mn含量与果实全P、全K、Ca、Mg、全B、Cu、Mn含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结论】果实发育前期(花期至幼果期),应以施用N、P、K复合肥及Ca、B、Fe、Mn肥为主;果实发育后期(膨大期至成熟期),注意补充P、K肥和Ca、Mg、Cu、Zn等微肥,平衡N肥的施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泉 羊炼 黄仁军 冯小华 何锦辉
【目的】调查分析重庆、四川两地引起塔罗科血橙新系炭疽病的病原及其遗传结构,以探索更精准高效的炭疽病防控方法,减少柑橘生产的经济损失。【方法】通过病菌形态学鉴定,以及PCR扩增ITS和GDPH基因序列分析,对我国四川和重庆两个主产区的塔罗科血橙新系进行了炭疽病病原鉴定及其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1)从四川、重庆采集的50份塔罗科血橙新系叶片、枝条和果实炭疽病菌疑似样品中总共分离到41个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菌株。2)依据培养特征、分生孢子形态和致病力差异,将病菌分为Ⅰ型、Ⅱ型、Ⅲ型和Ⅳ型共4个类型,不同类型菌株的占比分别为73.17%、17.07%、4.88%和4.88%。Ⅱ型和Ⅲ型菌株接种塔罗科血橙新系果实后的发病率达到100%,而Ⅰ型和Ⅳ型菌株接种塔罗科血橙新系果实后的发病率均为88.9%。其中,Ⅱ型平均病斑直径最大,为1.7 cm,而Ⅳ型菌株平均病斑直径最小,仅为0.6 cm,4个类型菌株接种塔罗科血橙新系果实后形成的平均病斑直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而不同菌株致病性的差异与菌株地理来源、分离部位无明显相关性。3)遗传多样性分析显示,以ITS为靶标无法有效揭示柑橘胶孢炭疽菌的遗传变异,而以GDPH为靶标则可将柑橘胶孢炭疽菌分为4个类群,其聚类结果与形态学分类结果及致病性测定结果一致。柑橘胶孢炭疽菌的遗传进化与地理来源、分离部位均没有明显相关性。【结论】明确了采集的川渝两地塔罗科血橙新系炭疽病病原菌为胶孢炭疽菌,不同类型的塔罗科血橙新系炭疽病菌菌株的形态特点和致病力存在差异,并且菌株存在遗传变异,为川渝两地塔罗科血橙新系炭疽病绿色高效防控和抗病品种选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自逵 陈小军 屠迪 胡兴平 朱中平
选取42日龄断奶仔猪90头,随机分为3组.第Ⅰ组注射生理盐水(3mL/头),第Ⅱ组、第Ⅲ组猪颈部肌内分别注射3、6mL/头复方黄芪多糖注射液,连用5d,观察临床表现及药物对仔猪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仔猪临床表现无异常;给药第3天,血液中RBC、PLT较给药前分别提高了14.05%、20.45%,差异显著(P0.05).给药第5天,血液中RBC、PLT较给药前分别提高了16.26%、20.86%,差异显著(P0.05);血清白蛋白分别提高1.31%、10....
关键词:
复合黄芪多糖 血液生理生化指标 断奶仔猪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义红 郭丽 任燕利 史建硕 李若楠 蒋龙刚 王丽英
为探讨施用生物炭对梨园土壤理化性质的改良作用以及对黄冠梨果实品质的持续影响,在河北省晋州市黄冠梨试验基地进行连续4 a的定位试验,以不施用生物炭处理为对照(CK),设置生物炭0.45(B1),0.90(B2),1.35(B3),1.80 kg/m~2(B4)4个处理,研究不同用量生物炭对土壤有机质、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电导率以及pH值的影响,并探究对黄冠梨成熟期果实品质的影响(如可溶性总糖、可滴定酸、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单果质量),为河北省黄冠梨园的高效施肥提供依据。连续4 a施用生物炭使土壤硝态氮含量显著降低,土壤表层(0~20 cm)的有机质含量、速效磷、速效钾及pH值有所上升,且生物炭对表层(0~20 cm)的影响大于20~40 cm土层。在B3处理时对土壤养分的改良效果最佳。对黄冠梨果实品质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呈上升趋势,可滴定酸呈下降趋势,B2、B3处理对黄冠梨品质的差异不显著。综合分析生物炭用量对土壤理化性质和梨果品质的影响,以0.90~1.35 kg/m~2为适宜施用量,考虑生物炭的经济成本,本试验条件下推荐用量为0.90 kg/m~2。
关键词:
黄冠梨 生物炭 土壤养分 果实品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晓荣 叶祥盛 赵竹青
采自全国30个地区的30个土壤样品经H2SO4-催化剂消解后,分别用流动注射法和凯氏定氮法测定全氮含量。通过样品测试数据的分析比较,证明2种方法所测全氮含量的结果一致。以NH4Cl(1 000 mg/L)为标准,回收试验表明,流动注射仪与凯氏定氮法的回收率也基本一致。比较2种方法可以得出:流动注射法适用性广泛、操作简便、数据可靠、分析效率高、消耗样品和试剂量少,适于大规模分析土壤氮含量。
关键词:
流动注射法 凯氏定氮法 土壤全氮 回收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