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48)
2023(2682)
2022(2266)
2021(2139)
2020(1863)
2019(3981)
2018(3923)
2017(6872)
2016(4101)
2015(4551)
2014(4541)
2013(4383)
2012(4395)
2011(3996)
2010(4168)
2009(3904)
2008(3979)
2007(3555)
2006(3306)
2005(3010)
作者
(14739)
(12646)
(12517)
(11928)
(7978)
(6107)
(5443)
(4883)
(4713)
(4562)
(4537)
(4367)
(4203)
(4147)
(4136)
(3866)
(3796)
(3695)
(3685)
(3663)
(3407)
(3282)
(3140)
(2962)
(2920)
(2856)
(2835)
(2798)
(2635)
(2566)
学科
(13181)
经济(13165)
管理(10470)
(8558)
(6798)
企业(6798)
(6632)
方法(5368)
(4416)
数学(4213)
数学方法(4111)
环境(4017)
(3707)
土壤(3694)
中国(3552)
(3444)
(3299)
及其(3107)
业经(3093)
农业(2952)
(2940)
理论(2849)
(2745)
(2735)
金融(2734)
银行(2728)
(2659)
(2611)
地方(2478)
(2455)
机构
大学(64456)
学院(63392)
研究(26573)
(20338)
经济(19802)
科学(19648)
管理(19242)
中国(18995)
(17989)
理学(16412)
理学院(16099)
(15662)
管理学(15554)
管理学院(15449)
(14734)
研究所(14610)
农业(14394)
业大(13147)
中心(11214)
(10795)
(10203)
(9653)
(9415)
(9266)
北京(9125)
师范(9117)
农业大学(9088)
科学院(9010)
(8924)
(8167)
基金
项目(44758)
科学(33884)
基金(32146)
(30904)
国家(30718)
研究(28398)
科学基金(24111)
自然(17469)
(17390)
自然科(17022)
基金项目(17018)
自然科学(17009)
自然科学基金(16679)
社会(16498)
(15841)
社会科(15464)
社会科学(15457)
资助(12987)
教育(12842)
重点(11293)
计划(10530)
编号(10377)
科技(10067)
(9630)
(9450)
成果(9274)
科研(9110)
(9030)
创新(8568)
课题(8169)
期刊
(23802)
经济(23802)
学报(18080)
(16758)
研究(16373)
科学(14380)
中国(14050)
大学(12575)
学学(12072)
农业(11491)
(7501)
管理(6854)
教育(6737)
(6199)
业大(5745)
(5435)
金融(5435)
(5074)
农业大学(4699)
技术(4095)
林业(4091)
资源(4031)
财经(3965)
科技(3757)
自然(3476)
(3395)
业经(3314)
中国农业(3262)
经济研究(3212)
问题(3120)
共检索到953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峰  
从规范的内容、规制形式等方面分析,土壤污染防治专门立法应当坚持效果导向,要与调整土壤污染源的大气、水、固体废物、化学品等上游制度,以及食品、人居安全等下游制度实现效力对接与协同,并超越当前效果乏力的实施模式。未来立法的效果导向实现需要围绕"土壤质量保持"这个核心,坚持在红线思维指导下确立国家、经营者和公众的权利(力)义务,区分底土与表层土壤的权利属性,创新我国土地权利结构。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峰  
从规范的内容、规制形式等方面分析,土壤污染防治专门立法应当坚持效果导向,要与调整土壤污染源的大气、水、固体废物、化学品等上游制度,以及食品、人居安全等下游制度实现效力对接与协同,并超越当前效果乏力的实施模式。未来立法的效果导向实现需要围绕"土壤质量保持"这个核心,坚持在红线思维指导下确立国家、经营者和公众的权利(力)义务,区分底土与表层土壤的权利属性,创新我国土地权利结构。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峰  
从规范的内容、规制形式等方面分析,土壤污染防治专门立法应当坚持效果导向,要与调整土壤污染源的大气、水、固体废物、化学品等上游制度,以及食品、人居安全等下游制度实现效力对接与协同,并超越当前效果乏力的实施模式。未来立法的效果导向实现需要围绕"土壤质量保持"这个核心,坚持在红线思维指导下确立国家、经营者和公众的权利(力)义务,区分底土与表层土壤的权利属性,创新我国土地权利结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有强  董红  
当前农地土壤污染已经成为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严重制约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法律手段是解决农地土壤污染问题的核心,但我国现行农地土壤污染防治立法明显存在不足,严重制约了其功能的有效发挥。完善农地土壤污染防治立法,需要制定一部统一的农地土壤污染防治综合性法律,修改现行法律的相关内容;补充农地土壤污染防治方面的立法空白;强化农地土壤环境管理机构的强制性手段,协调相关的利益关系;严格法律责任;改革农地土壤环境执法体制,从而为做好农地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董红  王有强  
耕地土壤污染是当前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严重制约了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法律是解决耕地土壤污染问题最有效的措施之一,但我国现行的耕地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存在不足,严重制约了其功能的有效发挥。完善耕地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应当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在借鉴国际社会有益经验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关措施。建议制定单行的《耕地土壤污染防治办法》,修改现行法律的相关内容;强化环境管理机构的强制性手段,协调利益关系;健全相关的配套性措施和救济机制;改革执法体制;严格法律责任,为耕地土壤污染防治事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有强  董红  
当前农地土壤污染已经成为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严重制约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法律手段是解决农地土壤污染问题的核心,但我国现行农地土壤污染防治立法明显存在不足,严重制约了其功能的有效发挥。完善农地土壤污染防治立法,需要制定一部统一的农地土壤污染防治综合性法律,修改现行法律的相关内容;补充农地土壤污染防治方面的立法空白;强化农地土壤环境管理机构的强制性手段,协调相关的利益关系;严格法律责任;改革农地土壤环境执法体制,从而为做好农地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有强  董红  
当前农地土壤污染已经成为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严重制约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法律手段是解决农地土壤污染问题的核心,但我国现行农地土壤污染防治立法明显存在不足,严重制约了其功能的有效发挥。完善农地土壤污染防治立法,需要制定一部统一的农地土壤污染防治综合性法律,修改现行法律的相关内容;补充农地土壤污染防治方面的立法空白;强化农地土壤环境管理机构的强制性手段,协调相关的利益关系;严格法律责任;改革农地土壤环境执法体制,从而为做好农地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宏巍  
俄罗斯土壤污染防治立法有其自己的特色,通过研究总结出七点立法特点。中国的土壤污染形势严峻,现行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多采分散立法的模式,缺乏系统性、专门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既不能适应日益严峻的土壤污染形式,也不能满足对我国土壤污染保护的客观需求。因此,制定专门的《土壤污染防治法》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针对我国土壤污染立法现状,吸收俄罗斯土壤防治立法的先进之处,近而得出了构建我国专门的《土壤污染防治法》,树立整体的立法观念;制定明确的土壤保护标准及土壤污染防治标准;建立土壤污染预防制度和土壤污染修复制度;加强土壤的国家监督、国家监测和许可等管理制度;注重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以及信息公开,扩大公民的公众参与权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兴锋  
我国土壤污染总体形势严峻,土壤污染已对人体健康、土壤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然而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立法供给与系统性严重不足,现有立法呈现分散碎片的特征,存在明显的结构与功能缺陷,远不能满足土壤污染防治的现实需要。我国需要借鉴域外国家和地区土壤污染防治选进立法经验,在整体环境观指导下,运用系统论及其方法,实现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的系统化。我国需要修改《环境保护法》以实现对各环境介质的系统污染控制;需要制定专门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加强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系统规定土壤污染防治各项制度,统一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丹  魏鹏程  
随着我国快速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以及化肥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普遍施用,土壤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使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不确定性。本文首先对土壤污染的概念及我国土壤污染现状做了扼要的叙述,对我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律的现状进行了评述,结合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德国、美国和日本的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的经验和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了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应在现行立法的基础上,树立生态优先与生态整体观念,确立"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实际操作中对重污染区和退化严重的地区进行重点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与部门分工负责管理的行政管理体制,严格追究土壤污染的法律责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韩冬梅  金书秦  
文章指出土壤污染是一个长期、多因素、多来源的污染问题,我国目前的土壤环境保护存在政策发展滞后、缺少直接针对土壤污染管理的政策手段、相关部门职能分散、治理资金缺乏等问题。需要尽快完善土壤环境保护政策体系,划定土壤污染的红线,按照土壤污染类别和主体分类管理,对已有的实用技术进行评估,并尽快完善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的资金机制。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周芳  金书秦  
为了治理土壤污染,日本在强有力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形成了系统完整的政策体系和制度安排。本文系统梳理了日本土壤污染防治的政策体系,分析了日本土壤污染防治管理制度、体制及其效果。中国可以借鉴日本土壤污染防治经验,从健全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完善土壤污染防治制度、理顺土壤污染防治管理体制、加强执行和监管力度、加大资金和技术支持5方面完善土壤污染防治制度。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良  张维清  
土壤环境污染具有较强的隐蔽性、累积性和复杂性,其危害显现具有过程性,也易产生持续、深远的影响,这已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当前我国进入突发土壤环境事件高发期,环境风险也达到高位态势,但尚未出台关于土壤污染防治的单行法律,这与土壤污染的严峻态势及实际需求不相适应。土壤污染防治法律体系构建的进展已初步构建土壤污染的防治法律体系。除《环境保护法》有关于土壤污染防治的规定外,《农业法》《土地管理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良  张维清  
土壤环境污染具有较强的隐蔽性、累积性和复杂性,其危害显现具有过程性,也易产生持续、深远的影响,这已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当前我国进入突发土壤环境事件高发期,环境风险也达到高位态势,但尚未出台关于土壤污染防治的单行法律,这与土壤污染的严峻态势及实际需求不相适应。土壤污染防治法律体系构建的进展已初步构建土壤污染的防治法律体系。除《环境保护法》有关于土壤污染防治的规定外,《农业法》《土地管理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史丹  吴仲斌  
土壤污染防治中央财政支出主要包括土壤污染监测、重金属污染防治、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机质提升、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等方面,近年来力度逐年加大,但仍存在财政投入不足、部门各自为战、污染责任追究不到位、社会参与激励政策缺失等问题。建议立法明确责任主体、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强专项资金整合、设立土壤防治基金、实施财税优惠措施、引入污染防治PPP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