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99)
- 2023(10194)
- 2022(8480)
- 2021(7505)
- 2020(5984)
- 2019(13357)
- 2018(12823)
- 2017(23630)
- 2016(13122)
- 2015(14130)
- 2014(13923)
- 2013(13674)
- 2012(12880)
- 2011(11900)
- 2010(11863)
- 2009(10786)
- 2008(10520)
- 2007(9252)
- 2006(8334)
- 2005(7615)
- 学科
- 济(57116)
- 经济(57053)
- 业(34062)
- 管理(32847)
- 企(24234)
- 企业(24234)
- 中国(19063)
- 地方(18694)
- 农(18376)
- 方法(18072)
- 数学(15739)
- 数学方法(15608)
- 业经(14091)
- 农业(12985)
- 学(12597)
- 财(12443)
- 贸(11727)
- 贸易(11716)
- 易(11309)
- 地方经济(10546)
- 发(10394)
- 环境(10331)
- 银(9951)
- 融(9946)
- 金融(9946)
- 银行(9906)
- 技术(9636)
- 行(9623)
- 制(9526)
- 产业(8022)
- 机构
- 学院(188817)
- 大学(185454)
- 济(76568)
- 经济(75096)
- 研究(74195)
- 管理(66335)
- 理学(56863)
- 理学院(56103)
- 管理学(55066)
- 管理学院(54746)
- 中国(54369)
- 科学(49642)
- 农(46922)
- 京(40815)
- 所(40521)
- 研究所(37294)
- 农业(37250)
- 业大(35609)
- 财(32726)
- 中心(32256)
- 江(29254)
- 院(26677)
- 省(26186)
- 北京(26023)
- 财经(25607)
- 范(25363)
- 师范(24939)
- 科学院(24480)
- 农业大学(23612)
- 州(23350)
- 基金
- 项目(130542)
- 科学(101080)
- 基金(92995)
- 研究(88179)
- 家(85758)
- 国家(84999)
- 科学基金(69956)
- 社会(56141)
- 省(53287)
- 社会科(53215)
- 社会科学(53201)
- 基金项目(49403)
- 自然(46774)
- 自然科(45676)
- 自然科学(45661)
- 划(45576)
- 自然科学基金(44843)
- 教育(38654)
- 资助(36611)
- 发(34837)
- 编号(33452)
- 重点(30557)
- 创(27788)
- 计划(27409)
- 部(26917)
- 发展(26533)
- 展(26106)
- 创新(26067)
- 成果(25763)
- 科研(25355)
共检索到2887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培 蔡焕杰 王健
利用2008~2009年度田间小区冬小麦灌溉试验资料,研究了不同水分胁迫程度、不同水分胁迫时期对冬小麦生理生态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剧,冬小麦株高、叶绿素、干物质积累以及籽粒产量受到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拔节中期是冬小麦需水较为敏感时期,此时水分胁迫对冬小麦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及产量具有重要影响;而灌浆中后期水分胁迫对冬小麦千粒重影响较为严重。因此,冬小麦拔节期允许轻度的水分胁迫,而灌浆期则应尽量避免任何程度的水分胁迫。且适当减少小麦灌溉次数和灌水量对产量影响并不大,并能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石岩 林琪 位东斌 于振文 余松烈
在温室盆栽和池栽防雨旱棚条件下,研究了土壤水分胁迫对冬小麦耗水规律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土壤水分胁迫加剧,干物质积累减少,子粒干物质来自贮藏同化物的比例上升,产量下降,产量构成三因子中穗粒数、亩穗数下降均极显著,而千粒重下降较少。随水分胁迫加剧,拔节前耗水量占总耗水量的比率增高,从播种到拔节期,耗水量占总耗水量的比例愈高,拔节后植株衰老死亡愈早,产量降低就愈大。中度水分胁迫下,虽然水分生产率和经济系数提高,但其综合效益均低于轻度胁迫和对照,且轻度胁迫下,其综合效益表现最高。因而可以认为相对含水量60%为冬小麦正常生长发育并形成高产的下限指标,可做为制定节水栽培措施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冬小麦,土壤水分,胁迫耗水规律,产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高志红 陈晓远 刘晓英 罗远培
为揭示土壤水分胁迫对冬小麦生长的后效影响及其规律,利用盆栽试验对供试冬小麦设置13种供水处理,测定作物株高、叶面积、冠干重及产量,研究水分胁迫对上述生理指标的后效影响。结果表明,中度水分胁迫对株高的后效影响大于重度水分胁迫,在重度水分胁迫下,除C5-A外,当前影响均大于后效影响;前期中度水分胁迫对叶面积的后效影响大于当前影响,后期则相反,重度水分胁迫对叶面积的当前影响大于后效影响;水分胁迫对冠重的后效影响大于当前影响;水分胁迫对冬小麦穗数的后效影响基本上表现为正效应,而对每穗粒数、千粒重、产量及WUE的后效影响则全部为负效应,拔节至孕穗阶段中度水分胁迫抽穗期复水的处理产量最高,达到对照的62%...
关键词:
土壤水分胁迫 冬小麦 生长 后效应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晓青 冯浩 王冬林 余坤 左亿球
【目的】探讨不同砾石覆盖量对农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以及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方法】设置不同的砾石覆盖量(0,2,4,6和8kg/m2)处理,通过连续2年大田试验,探讨不同覆盖量对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和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随覆盖量的增加农田0100cm土层土壤贮水量增大,砾石覆盖对土壤水分的影响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冬小麦苗期8kg/m2(S8)砾石覆盖量0100cm土层土壤贮水量较对照增加10.09%和11.92%(P<0.05),灌浆期差异不显著,成熟期增加8.87%和9.08%(P
关键词:
砾石覆盖 冬小麦 土壤贮水量 生长发育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宋新颖 邬爽 张洪生 林琪 穆平
为研究水分胁迫条件下不同类型冬小麦品种生理特性的变化特点,在干旱胁迫和正常水分条件下对不同抗旱类型冬小麦品种(青麦6号、鲁麦21、良星99、烟农21、烟农24、济麦22)的旗叶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旗叶在开花后干旱胁迫下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保护酶系统SOD、CAT和POD活性均降低,而可溶性糖含量和丙二醛含量均升高,而且这种降低和升高的幅度随生育进程而增大。旱地品种青麦6号和烟农21在干旱胁迫下旗叶的可溶性糖含量高于其他品种且上升幅度快,青麦6号和鲁麦21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SOD、CAT和POD活性均高于其他品种且下降幅度缓慢,而丙二醛含量均低于其他品种且随着生育进程积累速...
关键词:
小麦 干旱胁迫 花后 生理特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冯广龙 罗远培 杨培岭 刘建利
1993~1994年冬小麦管栽水分试验结果表明,初生根与次生根生长量、数量及分枝能力基本与土体水量呈正相关,胁迫程度愈深,受抑程度愈大。初生根特别是一、二次根及其分枝数具有很强抗逆能力,水量愈大,三、四次根数愈多。次生根尤其是其数量对土水环境极为敏感,当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间持水量(以下简称“田持”)60%时,受到严重抑制。胁迫后复水,使初生根三次根数量增加,根系活性延长,对次生根的激励作用更大。前期胁迫愈严重,促进效果愈明显。初生根细长,一直发挥着重要功能,冬前根系功能主要由它完成。次生根粗短,数量大,需消耗较多物质和能量,通过促根实现增产应慎重。起身到抽穗阶段,特别是孕穗期水分对根系调控效果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姚宁 宋利兵 刘健 冯浩 吴淑芳 何建强
【目的】为了探究不同生长阶段水分胁迫对旱区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通过2012—2013和2013—2014两个生长季在遮雨棚人工控水试验,对比分析不同分段受旱条件下冬小麦的株高、叶面积指数、生物量、物候期和产量等生理生态指标的动态变化过程。【方法】试验将冬小麦整个生育期划分为越冬、返青、拔节、抽穗和灌浆5个主要生长阶段,每相邻两个生长阶段连续受旱,形成4个不同的受旱时段水平(D1—D4),根据小麦生育期的需水量,设置灌水定额分别为40和80 mm两个水平(I1和I2),共形成8个处理,每处理3次重复,在遮雨棚内采用裂区试验布置,此外在旁边设置1个各生育期全灌水的对照处理。【结果】在冬...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晓远 高志红 罗远培 刘晓英
利用温室管栽试验,研究水分胁迫效应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苗期水分胁迫,拔节期与开花期复水能激发冬小麦根、茎、叶、冠生物量显著增长,三叶至分蘖期控水的处理绿叶面积日增量最大;前期一直干旱灌浆期复水能明显减缓植株的衰老速率。冬小麦前期经受中度或重度水分胁迫,拔节期复水后增产效果最大,前期经受中度水分胁迫,开花期复水后水分利用效率最高。确定土壤含水量占田间持水量55%为冬小麦分蘖期水分胁迫效应增产节水的水分临界指标。
关键词:
冬小麦 水分胁迫效应 生长发育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武玉叶 李德全
土壤水分胁迫下 ,抗旱性强的小麦品种昌乐 5号、北农 2号与抗旱性弱的济南 13、鲁麦 5号相比 ,渗透调节能力高 0 4 1~ 0 60MPa ,相对含水量少降 6 39~ 10 74个百分点 ,叶水势少降 0 19~ 0 63MPa。水分胁迫使小麦叶片光合能力下降 ,水分胁迫全过程下降平均百分数 ,抗旱性强的品种比抗旱性弱的品种光合速率少降 17 7%~ 2 2 5% ;气孔导度少降 2 1 0 6%~2 3 75%。小麦叶肉细胞叶绿体的超微结构发生变化且随水分胁迫的加重而加剧 ,但变化程度与小麦的抗旱性及渗透调节能力成负相关。胁迫导致叶绿体外形变圆 ,类囊体肿胀 ,片层间距加...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晓远 罗远培
以冬小麦品种北农 6号为材料 ,采用温室管栽试验 ,研究了土壤水分变动条件对冬小麦干物质增长分配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水分胁迫 1致使植株的干物质累积减少、产量降低 ,2对叶片干物质累积的影响大于茎鞘 ,3对穗干物质累积的影响小于茎鞘和叶片。因此 ,水分胁迫促进了光合产物向籽粒的调运。复水后 ,植株各器官的干物质累积和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形成了适应新水分条件的根、冠结构和功能。但是 ,不同时期恢复供水 ,对植株各器官干物质增长和产量形成的促进作用有所不同。拔节期复水对根重、叶重和穗重增长的促进作用都很大 ,其产量也是所有复水处理中最高的
关键词:
冬小麦 土壤水分变动 增长分配率 产量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於琍,于强,罗毅,刘敏华
通过设置不同土壤水分条件和不同生育期受旱处理,研究土壤水分条件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从器官水平上详细考察了水分条件对小麦物质积累、分配以及产量的影响,并建立产量和耗水量关系。在相对适宜的土壤水分条件,茎秆所占比例较小,为24%,穗部则占56%;而过度灌溉和水分亏缺条件下,茎秆所占比例较大,分别为36%和37%,穗部比例相对较小,仅为43%和48%。各种条件下均以茎秆对产量的贡献量大。相对适宜的土壤水分条件,茎秆对产量的贡献量最大,为0.308g/茎;水分亏缺条件下,叶鞘对产量贡献量较适宜土壤水分条件的叶鞘贡献量要大,分别为0.18克/茎和0.09克/茎;而过度灌溉条件下各器官对产量的贡献量均较小。根据实测产量和蒸散耗水量模拟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与蒸散耗水量的关系可知:禹城地区在现有的肥力水平和栽培管理措施下冬小麦的理论最大产量为6240kg/hm2,蒸散耗水量为473mm,而获得最高水分利用效率的蒸散耗水量为403mm。由于该地区地下水埋深浅,地下水对冬小麦生育期需水量的补给作用明显,试验年份冬小麦拔节期至成熟期地下水补给量占同期耗水量的22%。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韩希英 宋凤斌 王波 张磊
采用盆栽方法,测定了土壤水分胁迫下拔节期和抽雄开花期玉米叶片光合特性。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玉米叶片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平均水平与对照相比显著降低;抽雄-开花期下降幅度大于拔节期。光合速率下降主要受非气孔因素限制。水分胁迫改变了玉米叶片光合参数日变化规律。水分胁迫下,白单9的Pn,WUE,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和叶面积明显高于白单31。
关键词:
水分胁迫 玉米 光合特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石岩 林琪 位东斌 于振文
在池栽防雨旱棚条件下研究了土壤水分胁迫对冬小麦光合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土壤水分胁迫加剧,小麦旗叶光合速率下降,气孔导度降低,籽粒灌浆速率下降,从而导致产量降低;但是,轻度胁迫与水分适宜处理之间,上述生理特性和籽粒产量均无显著差异,这就为节水高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冬小麦,土壤水分胁迫,光合作用,产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建民 王玉平 于运华 罗诗铭
研究结果表明,晚播冬小麦在越冬期覆膜一段时间,可明显提高覆膜期间的温度,促进冬小麦幼穗分化、加快其生育进程,从而延长冬小麦中后期的生育长度,并取得增加穗粒数、提高千粒重、增加产量的效果。
关键词:
冬小麦 越冬期 覆膜 幼穗分化 生长发育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杭申 黄丕生
以杂交稻、粳稻、早稻品种为材料,研究在水分胁迫条件下稻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脂质过氧化的活性及叶绿素含量等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受水分胁迫后,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强,脂质过氧化提高。
关键词:
水稻 水分胁迫 膜脂过氧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