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10)
2023(6956)
2022(5848)
2021(5258)
2020(4430)
2019(9726)
2018(9323)
2017(17249)
2016(9780)
2015(10575)
2014(10072)
2013(9778)
2012(9247)
2011(8317)
2010(8147)
2009(7451)
2008(7249)
2007(6415)
2006(5577)
2005(4920)
作者
(33148)
(27690)
(27676)
(25948)
(17713)
(13706)
(12219)
(11054)
(10810)
(9733)
(9687)
(9229)
(9216)
(9017)
(8816)
(8798)
(8577)
(8302)
(8120)
(8067)
(7427)
(6851)
(6597)
(6431)
(6413)
(6168)
(6147)
(5970)
(5844)
(5836)
学科
(34497)
经济(34449)
管理(25580)
(25405)
(19177)
企业(19177)
方法(15998)
数学(14320)
数学方法(14177)
(11176)
(10539)
(9675)
中国(9562)
(8823)
贸易(8822)
(8608)
业经(7921)
农业(7672)
(6718)
技术(6151)
环境(6029)
地方(5883)
(5729)
财务(5726)
财务管理(5713)
(5524)
银行(5480)
企业财务(5447)
(5241)
金融(5239)
机构
大学(140517)
学院(138910)
研究(55298)
(53733)
经济(52696)
管理(49115)
理学(43200)
理学院(42611)
管理学(41637)
管理学院(41431)
(41350)
科学(39684)
中国(39231)
农业(33693)
(31559)
业大(31403)
(30997)
研究所(29557)
中心(24101)
(22365)
农业大学(21950)
(20899)
(19845)
(19791)
北京(19144)
科学院(18733)
(18537)
(18502)
财经(18087)
实验(16954)
基金
项目(103896)
科学(79673)
基金(75926)
(72660)
国家(72071)
研究(64060)
科学基金(58462)
自然(42474)
自然科(41506)
自然科学(41488)
(40869)
自然科学基金(40811)
基金项目(40565)
社会(40167)
社会科(38007)
社会科学(37994)
(36343)
资助(30660)
教育(28691)
重点(24584)
计划(24256)
编号(22756)
(22364)
科技(22280)
(22087)
(21976)
科研(21305)
(20662)
创新(20645)
(19021)
期刊
(53404)
经济(53404)
学报(38023)
(36750)
研究(35212)
科学(29735)
中国(27728)
大学(26418)
农业(25598)
学学(25560)
管理(16714)
(16009)
(14387)
业大(12124)
(10834)
金融(10834)
教育(10640)
农业大学(10300)
经济研究(9748)
(9222)
业经(9107)
技术(8821)
财经(8700)
科技(8181)
林业(7862)
(7451)
中国农业(7395)
问题(7280)
资源(6841)
自然(6717)
共检索到1984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华  王冬吟  朱德峰  
以内2优6号和Ⅱ优7954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土壤水分状况对水稻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内2优6号在轻度水分胁迫下产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在重度水分胁迫下产量显著下降15.2%。水分胁迫使Ⅱ优7954产量提高。内2优6号对水分胁迫较Ⅱ优7954敏感。中度水分胁迫下内2优6号干物重平均下降22.0%。水分胁迫使Ⅱ优7954干物重高于对照,轻度胁迫处理平均高8.4%,中度胁迫处理高4.7%。水分胁迫抑制内2优6号茎鞘物质向籽粒运转,促进Ⅱ优7954茎鞘贮存物质向穗部运转。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书强  郑桂萍  李金峰  薛菁芳  徐正进  
选用上育397和绥粳3号两个水稻品种,于分蘖期、穗分化期、抽穗后1~10d、抽穗后11~20d分别进行土壤水势为-30~-35kPa和-60~-65kPa的控水处理,研究了土壤水分对寒地水稻的生长发育、物质形成与分配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分蘖期控水对株高影响不大,土壤水势为-30~-35kPa时,使两个品种的茎数显著减少,上三片叶叶面积不同程度的降低。穗分化期控水使两个品种的株高显著降低,主要是极显著地降低了第二至第四节间的长度;土壤水势为-30~-35kPa时,上三片叶叶面积降低,而两个品种的茎数、穗数却极显著增加。抽穗前土壤水势为-30~-35kPa时,两品种在齐穗期茎、鞘、穗的干重均低于...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建昌  王志琴  朱庆森  
以中粳盐粳2号和杂交籼稻汕优63为材料,研究了在不同土壤水分状况下氮素营养对产量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结果表明:土壤轻度干旱(土壤水势为-30kPa)下,产量为高氮(450kg/hm2)>中氮(225kg/hm2)>低氮(0),当土壤水分充足(土壤水势为0)或土壤干旱较重(土壤水势为-60kPa)时,产量为中氮>高氮>低氮;增施氮肥后颖花数增加,但在土壤干旱较重的高氮水平下,结实率和千粒重明显降低;轻度土壤干旱下的中氮和高氮营养以及土壤干旱较重的中氮营养提高了根系活力、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及籽粒中的ATP酶活性,在土壤干旱程度较重的高氮营养下,结果则相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昌全  曾莉  卢俊宇  曾守鲁  张显仲  宋斌  李廷轩  张仁绥  
研究了淹水、田间持水量、60%田间持水量3种水分条件下水稻生长发育状况、蒸散量和产量。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含量与水稻产量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水稻蒸散量在淹水条件下为605毫米,60%~80%田间持水量条件下为347毫米,孕穗期和灌浆期日蒸散量大。土壤含水量在田间持水量以下时,土壤中无机氮以硝态氮为主,而水稻体内缺乏硝酸还原酶,这是造成水稻氮素营养障碍的重要原因。脯氨酸可作为水稻受水分胁迫的指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樊金拴  陈原国  李凯荣  马创奇  
以1年生西洛3号核桃品种的实生苗和18年生高接大树为材料,进行盆栽和野外定量控水试验。结果表明:1)随土壤含水量增加,叶片的气孔开度、栅栏组织/叶肉组织比值、叶片厚度、主脉厚度增大,下表皮气孔密度、表皮细胞密度减小。2)核桃生长的关键需水时期是4、5、6月份。随着生长进程的推移,树体的需水程度逐渐降低,抗旱性能不断增强。3)核桃叶水势的日进程是8:00—14:00逐渐升高,到14:00达到最大;此后,14:00—18:00又逐渐下降。季节性变化特点是从5月份开始就逐渐下降,而且为不可逆的变化。4)在核桃生长期内,叶绿素含量随生长进程的更替而逐渐增加,尤以4月份增幅最大。在同一时期内,叶绿素含量...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吴祖映  储家淼  唐明荣  柴世民  童祝平  
分析了青山湖季节性渍水区段枯水期土壤排水状况对池杉林分生长、气生根发育、干形及根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不同水分状况对池杉生长、气生根数量、树干形数及根系分布数量产生明显的影响。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邹俊亮  郭胜利  李泽  张芳  张彦军  周小刚  南雅芳  
地形和土地利用决定的土壤水分和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的空间分布格局为研究水碳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线索,但土壤水分的强变异性和SOC的相对稳定性对土壤水碳关系的研究提出了挑战。研究基于陆地水量平衡角度,选择雨季后土壤水分恢复期在晋西黄土丘陵小流域尺度进行了重复采样,按照3种地貌类型(沟底、沟坡、峁坡)和3种土地利用方式(农地、林地、草地)共布置37个样点,采集0~100 cm土壤样品测定土壤水分和SOC,探讨土壤水分与SOC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同一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水分和SOC总体上沟底>沟坡>峁坡;同一地貌类型下,土壤水分农地>草地>林地,SOC...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建伟  梁宗锁  韩蕊莲  
在适宜土壤水分、中度干旱和严重干旱 3种土壤水分条件下研究了刺槐苗木生长及水分利用特征。结果表明 :随着土壤含水量的下降 ,刺槐叶水势、叶含水量、生长速率、光合速率及单叶水分利用效率 (WUE)均显著下降 ;在整个生长季中刺槐枝条快速生长和干物质增加主要集中在 4— 6月份 ;适宜水分下总耗水量和总生物量均为最高 ,但总水分利用效率在中度干旱时为最高 ;刺槐最高耗水月、最高耗水日和一天中最高耗水时间段在 3种土壤水分下均有差异 ,在中度干旱和严重干旱下的最高耗水日出现的时间比适宜水分下的最高耗水日滞后一个月以上。刺槐的最大耗水月在 3种土壤水分下均在 7月份 ;刺槐日耗水进程在生长季多数月份呈...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彭显龙  刘元英  罗盛国  范立春  宋添星  郭艳文  
【目的】以寒地5个粳稻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实地氮肥管理的增产机理。【方法】2004和2005年,通过农民习惯施肥和实地氮肥管理的大田对比试验和不同SPAD阈值的小区试验,探讨实地氮肥管理对水稻群体质量、干物质积累规律和氮积累的影响。【结果】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实地氮肥管理使氮肥总量平均减少了33.8%,水稻成穗率平均提高了12.3%(P<0.05),灌浆期水稻叶面积指数提高了14.1%~27.6%(P<0.05),抽穗期以后水稻干物质增加了4.3%~29.1%,抽穗后干物重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产量平均增加了9.8%;抽穗后氮积累量增加了11.8%~55.1%(P<0.05...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新红  刘凯  徐国伟  王志琴  杨建昌  
 以粳稻武育粳3号为材料,研究了大田条件下不同氮素水平和土壤水分对水稻养分吸收及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器官的N,P含量随氮素水平的提高而增加;水层灌溉下各器官的N,P含量较节水灌溉的高,节水灌溉下营养器官的转运率高,K含量在各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氮素水平与节水灌溉对稻米的碾米品质无显著影响,垩白米率和垩白度随氮素和土壤水分的增加而提高;蛋白质含量与施氮水平呈正相关,在相同氮素水平下,节水灌溉的蛋白质含量较水层灌溉低,直链淀粉含量的变化与蛋白质相反;在氮素水平为300和450kg/hm2时,节水灌溉与水层灌溉的产量间无显著差异;节水灌溉的结实率和收获指数均高于水层灌溉。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晓远  罗远培  
以冬小麦品种北农 6号为材料 ,采用温室管栽试验 ,研究了土壤水分变动条件对冬小麦干物质增长分配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水分胁迫 1致使植株的干物质累积减少、产量降低 ,2对叶片干物质累积的影响大于茎鞘 ,3对穗干物质累积的影响小于茎鞘和叶片。因此 ,水分胁迫促进了光合产物向籽粒的调运。复水后 ,植株各器官的干物质累积和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形成了适应新水分条件的根、冠结构和功能。但是 ,不同时期恢复供水 ,对植株各器官干物质增长和产量形成的促进作用有所不同。拔节期复水对根重、叶重和穗重增长的促进作用都很大 ,其产量也是所有复水处理中最高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崔目义  高荣孚  
本文研究了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对2年生油松苗光合作用和生长的影响.并探讨了短期的土壤干旱处理对提高苗木抗旱的可能性.处理Ⅰ、Ⅱ、Ⅲ、Ⅳ的土壤含水量分别为14.5%、18.8%、27.1%和34.2%.处理Ⅰ的光饱和速率只占处理Ⅱ的88%,而处理Ⅰ的单株干重只有处理Ⅱ的60%,单株叶面积为45%.光饱和速率与单株干重的相关系数为0.87,而叶面积乘光合速率与单株干重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7.土壤干旱严重地影响了单株总叶面积.所用中偏重壤土上,最佳土壤含水量为20%左右.在土壤干旱过程中,处理Ⅰ的净光合比处理Ⅱ、Ⅲ、Ⅳ下降慢.在土壤含水量为10%左右时,各处理的净光合速率为零,而暗呼吸仍有正常值的...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仕军  闫瀛  张旭东  王铁良  王殿武  
在雨养农业区,探讨了玉米田间土壤水分和生长状况在不同耕作深度(15cm和25cm)条件下的变化情况。对不同耕作深度全生育期土壤水分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典型天气时土壤水分沿土壤剖面的变化情况,以及株高、茎粗、叶面积、产量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全生育期内两种不同耕作深度条件下,土壤水分随时间的波动趋势相似,但在较大降雨后(15mm以上),深耕区土壤水分增加值比浅耕区多,连续干旱时深耕区比浅耕区土壤水分消耗更快。整个生育期的土壤含水率,深耕区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差值比浅耕区大,在0~40cm深处相差3.04%,40~80cm深处相差最高达到4.75%。这说明深耕更有利于降雨入渗和土壤水分调蓄。生长状况...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于东升  史学正  
根据改进的彭曼公式估算出的年干燥度,依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修订方案)》中有关土壤水分状况的定量诊断指标,对我国的土壤水分状况进行估算,初步将我国划分为3个土壤水分区,6个土壤水分亚区,为我国土壤资源的定量评价与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彩玲  刘立龙  CHUNG Nghiem Tien  秦华东  赵泉  陈德威  徐世宏  黄敏  江立庚  
2013年早季和晚季,以吉优716为试验材料,盆栽条件下研究土壤水分对免耕水稻根系生长、形态的影响及其与地上部生物量积累和产量的关系。试验设3种土壤水分条件:W100、W85、W70,分别为水稻全生育期保持土壤饱和含水量的95%~100%、80%~85%、65%~70%。结果表明:W70处理土壤水分严重抑制了免耕水稻拔节期根系的生长,根干质量显著下降;土壤水分对抽穗期根系直径影响较大,对总根长、体积和根干质量影响不大;W70处理成熟期根系出现早衰,根长、根直径、表面积、总体积和根干质量均显著下降。土壤水分主要影响直径0.0~1.5mm根的生长,特别是直径0.0~1.0mm的根。不同时期各处理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