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96)
2023(5805)
2022(4842)
2021(4329)
2020(3557)
2019(7746)
2018(7288)
2017(13419)
2016(7632)
2015(7972)
2014(7492)
2013(7267)
2012(6669)
2011(5877)
2010(5600)
2009(5130)
2008(4964)
2007(4123)
2006(3613)
2005(2943)
作者
(25543)
(21676)
(21545)
(20066)
(13608)
(10855)
(9306)
(8537)
(8114)
(7632)
(7404)
(7050)
(7040)
(7027)
(6893)
(6770)
(6465)
(6460)
(6329)
(6087)
(5828)
(5376)
(5125)
(4988)
(4831)
(4745)
(4701)
(4649)
(4513)
(4447)
学科
(25125)
经济(25090)
(20433)
管理(20086)
(15261)
企业(15261)
方法(12402)
数学(11372)
数学方法(11291)
(8455)
(8383)
(8234)
(8196)
税收(7902)
(7871)
(6676)
贸易(6676)
(6529)
中国(6257)
农业(6141)
业经(5950)
技术(4977)
环境(4851)
(4682)
财务(4675)
财务管理(4671)
企业财务(4443)
(4219)
收入(4101)
地方(4030)
机构
学院(106502)
大学(106483)
(39924)
研究(39902)
经济(39312)
管理(37806)
理学(34079)
理学院(33669)
管理学(32935)
管理学院(32792)
(32621)
科学(30405)
中国(27375)
农业(26385)
业大(25652)
(22721)
(22027)
研究所(21525)
(17937)
农业大学(17863)
中心(16987)
(15497)
(14915)
财经(14783)
(14427)
(14402)
(13931)
实验(13848)
科学院(13701)
(13626)
基金
项目(83642)
科学(63560)
基金(61452)
(59331)
国家(58876)
研究(49336)
科学基金(47873)
自然(34947)
自然科(34153)
自然科学(34133)
自然科学基金(33567)
基金项目(33370)
(32879)
社会(31711)
社会科(30119)
社会科学(30110)
(28842)
资助(24138)
教育(21357)
计划(19907)
重点(19480)
科技(18796)
(17767)
(17471)
科研(17441)
(17034)
(16777)
创新(16758)
编号(16613)
(15498)
期刊
(35759)
经济(35759)
学报(31763)
(28281)
研究(25736)
科学(24414)
大学(21705)
学学(21426)
农业(19135)
中国(16600)
(12247)
管理(11273)
(11033)
业大(10132)
农业大学(8333)
林业(7962)
(7605)
科技(7120)
经济研究(6968)
业经(6663)
财经(6640)
(6257)
金融(6257)
自然(5807)
中国农业(5789)
(5760)
技术(5692)
(5602)
(5365)
资源(5224)
共检索到1415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垂帆  林静雯  李莹  刘爱琴  
【目的】基于林地除草导致的草甘膦残留问题,通过杉木盆栽探究杉木对土壤残存草甘膦的形态学和生理学响应,分析土壤残存草甘膦对杉木养分吸收的影响机制,为林业生产中草甘膦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为杉木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参考土壤残存草甘膦含量在培养基质中添加不同浓度草甘膦(0、2、5、10、20、50 mg·kg(-1)),通过盆栽试验,测定杉木对草甘膦的形态学和生理学响应,分析草甘膦对杉木养分吸收的影响机制。【结果】草甘膦对杉木幼苗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在高浓度草甘膦处理下,杉木幼苗生物量增量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江志标  俞勤民  
采用客土苗床, 对1 年生杉木实生苗进行了施肥试验。结果表明: 化肥、有机肥和化肥有机肥混施3 个用肥水平一致的处理的杉木苗生物量、根系活力和叶绿素质量分数分别是不施肥对照处理的2-05 , 1-60 , 2-11 倍, 1-24 , 1-75 , 1-44 倍和1-35 , 1-40 , 1-52 倍。施足有机肥后再加一定量化肥仍有改善苗木生理性质的作用。施肥还很好地维持了地力。施用有机肥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和全氮质量分数。所有施肥处理均明显使土壤有效养分增加。表4 参7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家琛  陈钢  戴嘉豪  范福金  曹光球  曹世江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光质下杉木幼苗叶绿体超微结构、光合色素含量及光合相关参数,揭示杉木幼苗对不同光质的响应差异,为杉木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年生优良无性系020扦插苗为材料,利用LED智能调光台为人工光源,设置白光(CK)、红光(R)、蓝光(B)、红蓝光(R:B=1:1)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叶绿体结构,并测定光合参数和光合色素。【结果】白光、红蓝复合光处理下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高于红光处理和蓝光处理。其中,白光处理比红光处理分别高130.61%、204.05%、112.14%,比蓝光处理分别高37.80%、31.34%、49.91%,而红蓝复合光处理比红光分别高89.02%、176%、51.09%,比蓝光处理分别高13.07%、18.96%、6.81%。白光处理和红光处理下幼苗叶片胞间CO_(2)高于蓝光处理和红蓝复合光处理。其中,白光处理比蓝光和红蓝复合光处理高6.32%、5.10%,红光处理比蓝光和红蓝复合光处理高4.18%、3.01%。光合色素在红蓝复合光处理下最低,分别比其余3种处理低27.81%、26.51%、15.52%。叶绿素比值在红光处理下最低,分别比其余3种处理低3.32%、1.90%、3.79%,而在红蓝复合光处理下最大,并显著高于其余3种处理。观察叶绿体超微结构得出,红蓝复合光下细胞壁更加完整平滑,基粒、基质片层及其结构更加完整。【结论】不同光质处理下杉木幼苗光合特性存在较大差异。蓝光以及掺杂一定比例的红蓝光是杉木幼苗良种壮苗的理想光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汪星星  陈钢  孟芳芳  朱琴  范福金  曹世江  
【目的】为明确杉木优良无性系对光质的响应特征,为杉木苗木的高效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杉木优良无性系020为材料,设置白光(W)、红光(R)、蓝光(B)、红∶蓝=1∶1(1R1B)4个光质处理,研究光质对杉木幼苗生长、光合生理的影响。【结果】1)随着杉木幼苗新叶的发育,不同光质处理下杉木幼苗新叶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类胡萝卜素差异逐渐增大。随着杉木幼苗发育阶段的延长,各种光质处理间叶绿素a的差异性达到显著水平(P0.05),白光处理下类胡萝卜素总体较高,尤其是在杉木幼苗发育前期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1),红光处理次之;3)在杉木幼苗新叶发育过程中,与其他处理相比,白光处理下促进了杉木幼苗新叶气孔的开放、使得进入叶片中的CO_2增多,从而使得C_i、T_r增加,同时也伴随着P_n的升高,红光处理下杉木幼苗新叶G_s低于其他各个处理,而C_i仅次于白光处理;红蓝组合光处理下G_s仅次于白光处理,但是C_i却低于其他各个处理。【结论】白光对杉木幼苗的光合特征、光合色素以及荧光特征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雷梅  甘子莹  谭世广  宋秀玲  上官翰婷  丘清燕  
[目的]探究丛枝菌根真菌(AMF)和不同形态氮(NH_4~+-N、NO_3~--N)对杉木根际土壤氮(N)与磷(P)养分含量、相关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比的影响,为杉木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持。[方法]本研究以1年生杉木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实验,研究杉木幼苗在接种摩西球囊霉(G.mosseae,Gm)和添加不同形态N(NH_4~+-N、NO_3~--N)后根际土壤N、P养分含量及其相关酶活性与化学计量比的变化。[结果](1)AMF接种提高了土壤有效P含量,降低了土壤中硝态氮、铵态氮、可溶性有机氮以及全P含量,与NH_4~+-N处理相比,NO_3~--N处理下AMF对土壤N、P养分的调节作用更显著(p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秀华  李传涵  何绍江  
用 4种标准酚酸 ,即龙胆酸 (gentisinic)、香草酸 (vanillic)、丁香酸 (syringic)和香豆酸 (coumaric) ,每种酚酸设 6种浓度 (0 ,5 0 ,10 0 ,2 0 0 ,4 0 0 ,6 0 0mg/kg) ,分别对盆栽杉木幼苗土壤进行处理 ,在生长期间定期测定苗高 ,最后测定苗高、地上及地下部分生物量和鲜叶中叶绿素的含量。结果表明 :不同酚酸对杉苗生长均有抑制作用 ,但抑制作用的程度不同 ;同一种酚酸处理 ,浓度越高 ,盆栽幼苗株高生长、地上及地下部分生物量、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降低越严重 ;时间也是重要因素 ,受酚酸影响的时间越长 ,幼苗受到抑...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代林利  魏永平  张莜  曹光球  叶义全  赵建国  陈爱玲  
以1年生杉木优良无性系“洋061”作为试验材料,采用室内盆栽方法,在统一施同量复合肥的基础上,分析添加不同浓度石墨烯(30、25、20、0 mg·L~(-1))对杉木幼苗光合色素、叶绿素荧光特性及养分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石墨烯处理下杉木幼苗养分含量均表现为叶显著高于根和茎,全磷和全钾含量随培育时间的增加呈下降趋势;20 mg·L~(-1)石墨烯处理有利于杉木叶养分含量的积累,25 mg·L~(-1)石墨烯处理有利于杉木茎养分含量的积累,30 mg·L~(-1)石墨烯处理有利于杉木根养分含量的积累.不同浓度石墨烯处理下杉木叶绿素a(Chlorophyll a, Chla)、叶绿素b(Chlorophyll b, Chlb)、类胡萝卜素(Carotene, Car)含量,以及可变荧光值(variable fluorescence, Fv)、潜在活性(potential activity, Fv/Fo)均存在显著差异.与对照相比,石墨烯处理杉木光合色素和叶绿素荧光特性普遍较高,其中30 mg·L~(-1)石墨烯处理的初始荧光值(minimal fluorescence, Fo)、Fv和最大荧光值(maximal fluorescence, Fm)最高,20 mg·L~(-1)石墨烯处理的Chla含量和Fv/Fo最高,25 mg·L~(-1)石墨烯处理的Chlb、Car含量和光能转化效率(photochemical efficiency, Fv/Fm)最高.杉木幼苗全氮含量与全磷、全钾含量之间,Car含量与Chla、Chlb含量之间,Fo、Fm、Fv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5).表明一定浓度的石墨烯有利于杉木幼苗的养分积累及光合作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竣  巫流民  纪建书  李贻铨  陈道东  张瑛  
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Lamb.)Hook.]人工林土壤立地大多供P不足,杉木幼林施用磷肥肥效显著。李贻铨等认为施P、K肥能促进杉木幼林生长[1,2];叶仲节认为幼林施P肥初期有效,施N无效,施K还会出现负效应[3]。作...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建国  盛炜彤  熊有强  万细瑞  
研究施肥对1年生(1a)与2年生(2a)杉木苗盆栽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磷营养亏缺的酸性黄红壤上,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1a苗木盆栽土壤pH值、全钾含量下降,全氮、水解氮、水溶性钙镁含量增加,全磷、有效磷、速效钾变化不明显。由于局部尿素浓度过大直接导致幼苗受伤,影响了成活率。而2a苗木的土壤则是全氮、水解氮、水溶性钙镁含量呈上升趋势,全钾、速效钾含量和pH值下降,有机质和全磷含量变化不明显。有效磷含量与pH值呈明显负相关,表明pH值下降导致闭蓄态磷活化,促进了2a苗木的生长。在氮、磷营养亏缺条件下,施磷量的增加使得1a苗木土壤全磷、有效磷、速效钾含量、pH值增加,全钾、水溶性钙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琪  张志军  李超  邹养军  
【目的】用不同砧木苹果盆栽嫁接苗进行干旱试验,以筛选出干旱条件下矿质养分高效吸收利用的砧木。【方法】以不同砧木(G11、G30、Gx、G935、Pajam2、Pajam1、T337、M9、M26和G41)的1年生"蜜脆"苹果嫁接苗为材料,研究2种水分(正常供水和中度干旱)条件下,不同砧木对"蜜脆"生物量积累、叶片养分(N、K、P、Ca和Mg)含量、植株养分积累及利用的影响。【结果】(1)与正常供水(对照)相比,干旱胁迫后,以T337为砧木的"蜜脆"苹果嫁接苗净生物量和相对生长速率下降幅度最小,分别降低64.26%和50.12%;以Pajam2为砧木的"蜜脆"苹果嫁接苗下降幅度最大,分别降低91.76%和86.51%。(2)与对照相比,"蜜脆"苹果嫁接苗叶片N、P、K、Ca、Mg含量受干旱胁迫影响下降幅度较大的砧木依次为G935(-9.33%)、M9(-35.70%)、G41(-27.59%)、G11(-29.63%)和G30(-24.07%);而以M26为砧木的"蜜脆"苹果嫁接苗叶片养分含量变化幅度较小。(3)与对照相比,干旱胁迫后,以Pajam2为砧木的"蜜脆"苹果嫁接苗N、P、K、Ca、Mg吸收通量下降幅度均最大,分别降低94.97%,95.97%,95.09%,94.62%和95.04%;而以M26和T337为砧木的"蜜脆"苹果嫁接苗养分吸收通量下降幅度较小。(4)与对照相比,干旱降低了大多数"蜜脆"苹果嫁接苗的N、Ca、Mg利用效率,下降幅度最大的砧木依次是Pajam1(-10.75%)、M9(-23.07%)和M9(-23.43%),而提高了植株的P、K利用效率,上升幅度最大的砧木依次是Gx(36.61%)和G41(20.92%)。【结论】不同砧木"蜜脆"苹果嫁接苗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程度不同,并且在干旱条件下具有不同的养分吸收利用能力。干旱条件下,以M26、Gx和T337为砧木的"蜜脆"苹果苗养分吸收利用能力较强,而以G11、G41和M9为砧木的"蜜脆"苹果苗养分吸收利用能力较弱。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康  谢源泉  林赵淼  刘正辉  王绍华  丁艳锋  
[目的]水稻僵苗是当前小麦秸秆还田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研究拟通过分析秸秆还田条件下氮肥对水稻幼苗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明确水稻僵苗的可能机制及应对措施。[方法]以粳稻品种‘宁粳3号’为材料,采用盆栽方式分别在秸秆还田和秸秆不还田下设置5种氮肥处理。测定不同处理水稻幼苗的分蘖、株高、干物质积累、根系活力以及营养元素含量。[结果]与对照(秸秆不还田)相比,秸秆还田下茎蘖数、株高、地上部干物质积累以及氮、磷和钾含量均显著下降。根系活力、地下部干物质积累以及氮、磷和钾含量分别比对照降低26.6%、8.1%、13.2%、20.8%和15.4%。秸秆还田条件下,增加施氮量促进水稻幼苗生长、干物质积累以...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于姣妲  夏丽丹  殷丹阳  周垂帆  
【目的】在南方酸性红壤中,低磷和铝毒是制约杉木人工林产量的重要因子。通过研究不同磷水平处理下,铝胁迫对杉木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规律,从而为阐明杉木适应自然环境中低磷富铝土壤机制提供基础数据,为我国酸性土壤杉木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和生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置0,0.16,0.32 mmol·L-13个浓度梯度的预培养,并在Al3+(0.1 mmol·L-1)和无Al3+(0 mmol·L-1)的环境中进行模拟胁迫试验,分析不同供磷处理下铝胁迫对杉木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标、元素吸收、根系各元素亚细胞分布规律以及透射电镜-X-射线能谱(TEM-EDS)下Al在各细胞器的分布的影响机制。【结果】Al3+导致杉木幼苗体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丙二醛(MDA)等生理指标异常,随着供磷程度的增加,上述生理异常现象均得到有效的缓解。此外,随着供磷水平的增加,杉木幼苗根系中Al含量显著降低,而K、Mg、Zn和P的含量明显增加,叶片中Al、Mg、Ca和K的含量显著上升。TEM-EDS分析发现杉木幼苗根系细胞壁是铝聚集的主要场所,磷素能够促使铝向液泡转运,并在液泡当中沉积为黑色不溶颗粒。对根系亚细胞进一步分析发现,Al和P主要分布在杉木幼苗根系的细胞壁组分中,随着供磷水平的增加,根系细胞壁组分中的Al和P比例显著下降,而在可溶组分中显著增加,这说明P与Al同时向液泡转运,此外,K和Mg也出现类似的规律。【结论】铝胁迫对杉木幼苗根系的毒害作用较大,磷素的增加主要通过改变杉木幼苗细胞内抗氧化酶活性以及Ca、K、Mg和Zn的吸收和转运,并增加Al向液泡转运,降低Al在杉木根系细胞壁组分中的富集,以维持根系细胞壁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从而缓解Al对杉木幼苗造成的膜脂过氧化作用,降低Al对杉木幼苗的损伤。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振  陈智强  王讷敏  吴文景  马祥庆  吴鹏飞  
为探讨不同施磷方式对杉木光合系统的影响机理,以同一无性系杉木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盆栽模拟试验,以不施磷处理为对照,分别设置叶面施磷、根系施磷2种处理,分析不同试验时期杉木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参数、叶绿体超微结构以及磷素分配格局的变化.结果表明,参试苗木培养60 d时,不施磷处理下杉木叶片基础荧光参数显著大于叶面施磷与根系施磷处理,最大光学量子产量显著小于叶面施磷与根系施磷处理;试验持续至120 d时,叶面施磷与根系施磷处理下,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均显著大于不施磷处理,而根系施磷处理基础荧光参数显著小于叶面施磷与不施磷处理,最大光学量子产量显著大于叶面施磷与不施磷处理;随着试验持续时间的延长,叶面施磷与根系施磷处理叶绿体超微结构呈现一定程度的损坏,不施磷处理叶绿体较为饱满,但数量减少且向细胞中心移动.根系施磷能显著提高根部、茎部磷分配量,叶面施磷能显著提高叶部磷分配量.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昌晓  钟章成  
为模拟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水分变化特征,作者设置了常规生长水分条件(CK)、轻度干旱水分胁迫(T1)、土壤水饱和(T1)以及水淹(T3)4个不同处理组,研究池杉当年实生幼苗在三峡库区消落带水位变化条件下的光合生理生态响应机理和适应对策。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水分处理均显著影响池杉幼苗光合色素、叶片气体交换以及表观资源利用效率。池杉幼苗不仅具有耐水湿的特点,还具有一定程度的耐旱性。在消落带防护林体系建设中,池杉适宜栽植于土壤饱和水或渍水的环境中;在干旱环境条件下应注意浇水抗旱,使池杉保持正常的净光合速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婉身  陈惠  王晓丽  张健  罗承德  
用3 2 P示踪原子法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酸性条件下铝对 1年生杉木的根和叶磷吸收和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pH =3时 ,用酸铝处理根和叶后 ,根中3 2 P 无机磷增加到对照的 1 95 % ,叶片3 2 P 无机磷转运指数由 43 0降低到 2 0 0。根的P总含量中的各3 2 P 化合物比例发生较大变化 ,无机磷增加到对照的 1 75 % ,有机化合物、脂类化合物、DNA、RNA分别减少到对照的 5 5 % ,42 % ,36 % ,40 % ;叶中各3 2 P化合物的比例除DNA降低外 (82 % ) ,其它变化不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