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04)
- 2023(7974)
- 2022(6619)
- 2021(5786)
- 2020(4643)
- 2019(10285)
- 2018(10178)
- 2017(18522)
- 2016(10193)
- 2015(11477)
- 2014(11589)
- 2013(11541)
- 2012(11432)
- 2011(10666)
- 2010(10932)
- 2009(9909)
- 2008(9745)
- 2007(8993)
- 2006(8305)
- 2005(7925)
- 学科
- 济(49138)
- 经济(49101)
- 业(28996)
- 管理(26168)
- 企(20860)
- 企业(20860)
- 地方(17857)
- 中国(17424)
- 农(15817)
- 技术(14629)
- 方法(12489)
- 业经(12291)
- 学(11632)
- 农业(11354)
- 地方经济(10156)
- 发(10017)
- 数学(9979)
- 数学方法(9902)
- 贸(9123)
- 融(9121)
- 金融(9120)
- 贸易(9113)
- 银(8939)
- 银行(8915)
- 行(8802)
- 易(8749)
- 环境(8431)
- 制(8048)
- 技术管理(7919)
- 发展(7306)
- 机构
- 学院(153834)
- 大学(149388)
- 研究(65318)
- 济(62629)
- 经济(61159)
- 管理(52486)
- 中国(48448)
- 理学(43004)
- 理学院(42411)
- 科学(41767)
- 管理学(41670)
- 管理学院(41387)
- 所(36177)
- 农(35209)
- 京(35015)
- 研究所(32848)
- 中心(28535)
- 农业(27541)
- 江(26205)
- 业大(26111)
- 财(25933)
- 院(23613)
- 北京(23090)
- 范(22899)
- 省(22862)
- 师范(22649)
- 科学院(21266)
- 州(21101)
- 技术(20391)
- 财经(19417)
- 基金
- 项目(98816)
- 科学(76053)
- 研究(72115)
- 基金(67174)
- 家(61144)
- 国家(60585)
- 科学基金(49153)
- 社会(43305)
- 省(41319)
- 社会科(40960)
- 社会科学(40954)
- 基金项目(35249)
- 划(35035)
- 教育(31763)
- 自然(31165)
- 自然科(30378)
- 自然科学(30370)
- 自然科学基金(29789)
- 编号(29219)
- 发(29097)
- 资助(26834)
- 成果(23839)
- 重点(23813)
- 发展(22876)
- 展(22494)
- 课题(22410)
- 创(21565)
- 部(20624)
- 创新(20348)
- 计划(19703)
共检索到2578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史舟 徐冬云 滕洪芬 胡月明 潘贤章 张甘霖
土壤作为自然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是联系大气、水、生物等其它地理要素的重要枢纽,其信息的快速准确获取研究对现代地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介绍卫星、航空、无人机和地面不同平台搭载的不同类型传感器的探测原理;总结国内外基于星地传感技术的土壤信息快速获取方法及其在土壤属性预测和制图中的应用;阐述现代土壤信息获取在土壤地理学中的应用情况;展望当前土壤星地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土壤信息 遥感 近地传感 土壤地理学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赵仪 孙盛楠 严学兵
氮素是蛋白质、核酸、叶绿素等物质的主要组成成分,是限制生态系统功能的主要因子;氮循环作为土壤生态系统元素循环的核心之一,将草地生态系统与社会、环境联系起来,尤其是氮的投入对于草地生产力的高低至关重要。但是,土壤氮素的损失会降低环境质量、影响人类生活。因此,研究草地土壤氮循环对维持草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Citespace软件,对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2010-2020年草地土壤氮循环方面文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国内外在氮循环方面的研究呈不断上升趋势,国内外研究需进一步加强合作以提高文章质量。此外,本文系统综述了生物因子(植物、微生物)、人类活动(放牧、火烧、开垦、刈割等)和非生物因子(大气氮沉降、增温与CO2浓度升高、降水)对草地土壤氮循环过程的影响。基于上述背景,对未来亟待研究的问题进行探讨和展望,提出要注重全球变化因子耦合作用下,对草地土壤氮循环区域尺度上的长期研究,完善氮循环模型,实现草地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阎长顺 李一军
本文首先分析介绍了国内外卫星在成本预测领域的各自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之上,又给出了各自今后的发展趋势及未来总的方向,希望能给从事卫星项目管理及技术人员以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
卫星成本预测 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吴景社
国外节水农业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中国农科院农田灌溉研究所吴景社节水农业技术包括选育耐旱作物与节水品种,改良耕作方法与栽培技术,推广地面覆盖技术和发展化学乳剂覆盖、抗旱剂、保水剂等物理化学节水技术。这些措施都具有节水增产效果,既适宜于灌溉农业区,也适宜于...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夏俊芳 许绮川 周勇
本文论述了旋耕机的发展过程及国内外的技术状况,探讨了旋耕技术在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等方面 的效果,分析了旋耕技术发展趋势。
关键词:
旋耕 落技术 现状 趋势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余乃言
以计算机、数据库、光盘、通信等为主要对象,对信息技术的处理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存贮技术、输入/输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作了简要叙述。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俊 刘洋 李伟勤
目前的BIM应用存在计算能力不足,应用范围有限和应用成本较高等问题,而基于云技术的BIM应用具有高效、成本较低和便于协同等优点。首先分析基于云BIM的基本构架与应用优势,然后分析基于云BIM的应用现状和现阶段应用的局限性,最后提出发展趋势:统一数据格式、全生命期应用、实现集成交付和企业知识管理,进一步提升和扩展基于云的BIM应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罗刚 乞建勋 张文泉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军 张秋虹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刘达朱 王本强 陈基湘
本文从政府环境审计作用的不可替代性和产生条件的成熟两方面分析了政府环境审计在我国的产生原因 ,并分析了政府环境审计的定义。以政府环境审计在我国处于探索阶段为线索 ,分析了目前已明确的几个理论与实务问题 ,以及我国政府环境审计未来的发展趋势。从量化的角度 ,探讨了政府环境审计对环境项目与政府的经济评价理论的运用。
关键词:
政府环境审计 现状 发展趋势 技术方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庄季屏
本文概述了国际土壤物理学的发展趋势和中国土壤物理研究前景展望。作为土壤学和物理学分支学科的现代土壤物理学,可定义为应用物理学的原理和方法描述土壤特性。探讨了土壤中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等过程的学科。从发展的趋势看,土壤物理研究的重点已逐渐从单纯的农业问题拓展到更为综合复杂的环境问题。新一代的仪器测试技术正在向快速、非接触性和原地测量三个方向发展。此外,随着随机方法的应用和计算机模型的普及,一系列新的方法论已可满足处理土壤非均质性和高度非线性现象的需要。根据我国国情,今后土壤物理研究的重点,首先是服务于稳定增产和农业持续发展;同时要积极开展非饱和带的溶质运移研究,以保护环境,防止污染。
关键词:
土壤物理 发展趋势 前景展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彭珂珊 ,张俊飙
(一)耕地资源现状“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说明土地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从全球来看,耕地约占陆地面积的1/10,可耕地面积增长甚慢,50年代初为180亿亩,60年代初达195亿亩,到1989年才达到240亿亩,目前较易开垦的后备耕地资源趋于枯竭,而人口的增长和工业的发展却加剧了耕地减少。一方面每年新增沙化面积5-7.5km~2,每年有7500-10500万亩耕地因侵蚀、盐渍沙化和三废污染等人为因素不能用于耕作;另一方面城市和工业交通占地增多。我国国土辽阔,由于人口众多,使人均占有各类土地资源的数量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目前我国耕地14.4亿亩,其中稳产高产田不足1/10,而盐碱地、红壤地、水土流失地、风沙干旱及涝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凤江 杜桂娟 杨姝 冯鹏远
草地畜牧业实际上是草地农业,或称为有畜农业的一个分支。它将生态系统中植物生产与动物生产两个生产层加以系统耦合,使之产生最大效益。分析了国内外草地畜牧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我国现代草地畜牧业的发展趋势和对策。
关键词:
草地畜牧业 现状 发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和 李紫琪 单以才 朱烨均 肖茂华
杂草防控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其中,化学除草方法存在作物药害、杂草抗药性和环境污染等诸多负面影响。而机械除草方法具有安全、环保、可持续发展等优点,是一种对环境友好的除草方式,也是现代可持续农业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综述了农田机械除草技术与装备的研究现状,分析了除草部件优化技术、杂草检测技术和对行识别技术等存在的不足,探讨了现有旱田和水田机械除草装备的特点,并对农业机械除草装备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展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