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61)
2023(5917)
2022(4928)
2021(4324)
2020(3608)
2019(7831)
2018(7451)
2017(13528)
2016(7702)
2015(8004)
2014(7633)
2013(7428)
2012(6813)
2011(6017)
2010(5762)
2009(5241)
2008(5078)
2007(4412)
2006(3750)
2005(3026)
作者
(25527)
(21591)
(21482)
(19975)
(13345)
(10638)
(9328)
(8520)
(8216)
(7476)
(7394)
(7062)
(7058)
(6937)
(6721)
(6578)
(6554)
(6443)
(6271)
(6103)
(5726)
(5315)
(5038)
(5003)
(4786)
(4762)
(4693)
(4664)
(4471)
(4399)
学科
(26622)
经济(26589)
管理(21382)
(20742)
(15982)
企业(15982)
方法(13078)
数学(11935)
数学方法(11846)
(8405)
(7784)
(7714)
(7146)
贸易(7146)
(6995)
中国(6693)
业经(6376)
农业(5926)
环境(5141)
技术(5124)
(4901)
财务(4896)
财务管理(4891)
(4683)
企业财务(4657)
地方(4225)
产业(4144)
(4101)
(3978)
银行(3926)
机构
大学(108118)
学院(107890)
(41611)
经济(40889)
管理(39571)
研究(39535)
理学(35327)
理学院(34903)
管理学(34146)
管理学院(33988)
(31491)
科学(28991)
中国(27661)
农业(25551)
业大(25308)
(22487)
(21762)
研究所(20619)
农业大学(17453)
中心(17423)
(17024)
(15199)
(14400)
(14399)
财经(14298)
(13809)
北京(13486)
科学院(13332)
(13308)
(13186)
基金
项目(83921)
科学(64387)
基金(61987)
(59158)
国家(58713)
研究(50449)
科学基金(48255)
自然(35021)
自然科(34251)
自然科学(34231)
基金项目(33736)
自然科学基金(33655)
(32890)
社会(32702)
社会科(31103)
社会科学(31091)
(28943)
资助(24347)
教育(22343)
重点(19709)
计划(19596)
科技(18115)
(17860)
(17616)
(17532)
科研(17369)
编号(17250)
创新(16827)
(16569)
(15007)
期刊
(38962)
经济(38962)
学报(30299)
(27586)
研究(24427)
科学(23516)
大学(21226)
学学(20884)
农业(18736)
中国(18267)
管理(12522)
(12516)
(10389)
业大(9652)
农业大学(8148)
(7637)
(7246)
金融(7246)
经济研究(7129)
科技(7078)
业经(6943)
林业(6798)
财经(6689)
技术(6530)
(5687)
中国农业(5621)
自然(5613)
问题(5553)
教育(5374)
资源(5343)
共检索到1441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万佐玺  易咏梅  杨兰芳  孙益军  余展深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设定的土壤施硒范围内,魔芋叶含硒量为2.648~343.946μg/g,球茎含硒量为1.560~101.906μg/g,呈现叶大于球茎的规律,均与土壤施硒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魔芋叶、球茎的吸硒量分别为0.012~1.906mg/pot、0.142~9.731mg/pot,呈现球茎大于叶的规律,亦均与土壤施硒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魔芋叶、球茎的吸硒量占每株魔芋总吸硒量的比例分别为7.89%~16.38%、92.11%~83.62%,这表明球茎的吸硒能力大于叶;魔芋对土壤施硒的利用率为7.26%~15.47%,与某些条件下植物对磷肥的利用率相当。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兰芳  丁瑞兴  
土壤施硒盆栽试验设置 6个处理 ,其施硒量分别为 0 ,0 5 ,1 0 ,5 0 ,10 0 ,16 7mg/kg。叶面施硒盆栽试验亦设6个处理 ,分别用含硒 5 0和 10 0 μg/mL的Na2 SeO3 溶液 ,在 3个生长时期内喷施。结果表明 ,在土壤施硒条件下 ,烤烟各部位的含硒量均与土壤施硒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植株含硒量多少依次为根、叶、茎 ;而在叶面施硒条件下则为叶、根、茎。无论土壤施硒还是叶面施硒 ,富硒量均以叶最多 ,说明烤烟烟叶的富硒能力最强。因此 ,在低硒土壤施硒以生产富硒烟是可行而有效的 ,叶面施硒效果优于土壤施硒 ,且以中期 (2 1~ 2 3叶 )喷...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铁梅  韩杰  李宝瑞  刘阳  刘博伟  张同成  李华为  
采用不同含硒量的硒肥进行燕麦土壤施硒的田间试验,研究硒施入量对硒在燕麦中的分布、燕麦产量、燕麦品质及硒在燕麦中存在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1)土壤施硒可以明显提高灌浆期和成熟期燕麦茎和籽粒中硒的含量。2)土壤中施加硒10~80mg/kg时,燕麦株高和产量均比空白组有所增加。在施硒量为40mg/kg时,燕麦株高和产量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25.3cm和7.51kg。而后随着土壤中施加硒量的增加,燕麦株高和产量均比空白组有所下降。3)灌浆期施硒量为10~80mg/kg时,茎和籽粒中粗蛋白的含量较对照组高,而粗纤维的含量较对照降低。施硒量超过80mg/kg时,燕麦中粗蛋白和粗纤维含量较对照组未有显著变...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木  胡承孝  赵小虎  孙学成  谭启玲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钼、硒互作对2茬连作小白菜的产量和钼、硒含量以及土壤钼、硒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钼、硒互作能提高第1茬小白菜的产量,对第2茬小白菜的产量影响不大;钼、硒互作能促进2茬小白菜对钼的吸收和累积,有效态钼在2茬小白菜种前土壤中均保持较高的含量,因此可以满足2茬小白菜富钼的需求;钼、硒互作同时促进2茬小白菜对硒的吸收,但是在第1茬小白菜采收后土壤中的水溶态硒和交换态硒的含量出现大幅降低,因此只能满足第1茬小白菜富硒的需求。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雪  沈方科  张增裕  潘柳疏  程浩  顾明华  阳继辉  韦燕燕  
【目的】研究硒肥和土壤类型对水稻产量、品质及硒在稻株中分布的影响,为富硒稻米生产提供技术参考。【方法】在3种类型土壤(紫色土、青紫泥、小粉土)上,开展施用不同水平亚硒酸钠(0.50和1.00 mg/kg)的水稻盆栽试验,并以不施亚硒酸钠作对照处理,分析土壤硒形态、水稻各部位中硒积累特征的差异。【结果】不同土壤类型和施硒量均显著影响水稻土壤硒形态及水稻各部分硒的含量(P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廖青  邢颖  梁潘霞  黄太庆  江泽普  
【目的】研究富硒栽培技术,筛选富硒能力强的甘薯品种,使甘薯硒含量达到地方标准要求,为改善广西甘薯品质提供参考。【方法】以广西主栽的10个甘薯品种为材料,在大田土壤含硒量0.38 mg/kg自然条件下,研究不同甘薯品种自然富硒能力的差异;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于薯块膨大期采用土施、喷施、土施+喷施3种方式对甘薯植株进行施硒处理,分析3种施用方式和不同施用量对甘薯成熟期薯块硒含量及甘薯产量的影响。【结果】不同甘薯品种成熟期薯块硒含量变幅为0.00310.0137 mg/kg,不同甘薯品种茎叶硒含量均高于薯块硒含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穆婷婷  张福耀  李志华  刘璋  田岗  
探索不同生育期叶面喷施外源硒对谷子品质指标、籽粒硒含量的影响,明确谷子外源硒的最佳施用期,为富硒谷子的栽培种植提供科学依据。以3个不同生态型谷子,春谷长农35、夏谷冀谷20、抗除草剂杂交谷晋谷50为试验材料,田间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喷施清水为对照(CK),在苗期、抽穗期、灌浆期叶面喷施Na2Se O367. 84 g/hm2,研究各关键生育期在喷硒条件下,谷子不同生态型品种的品质性状、籽粒硒含量以及硒的累积、转运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生育期叶面喷硒处理均可以改善谷子品质,参试品种尤以灌浆期喷施硒对谷子品质性状改善最佳,晋谷50、冀谷20、长农35的赖氨酸含量分别增加0. 03,0. 05,0. 02百分点,叶酸含量增幅分别为2. 4%,7. 5%,5. 5%,灌浆期喷硒处理粗蛋白与对照间差异达到极显著(P 抽穗期>苗期>对照(CK),灌浆期喷硒处理谷子籽粒硒含量平均增加0. 250 mg/kg,是对照的8. 0~9. 9倍;灌浆期为提高谷子有机硒转化率和籽粒硒利用率的关键时期。晋谷50、冀谷20和长农35灌浆期喷硒处理后的有机硒转化率分别比对照提高13,13,10百分点,且与对照间差异显著(P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晋民  赵之重  沈增基  
采用不同浓度的Na2SeO3进行青花菜叶面喷施田间试验,研究青花菜对硒的吸收、转化特点,以及硒对青花菜产量、品质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施硒可显著提高青花菜的含硒量;青花菜总硒、有机硒、无机硒含量与施硒浓度呈正相关,同时随施硒量的增加,青花菜中有机硒的转化率不断提高,但至最高浓度(100 mg/kg)时转化率又有所降低。除硒浓度为0.1 mg/kg外,硒浓度对青花菜产量均呈负效应;另外,低浓度硒使青花菜中维生素C含量有所增加,并且一定硒浓度可提高青花菜的部分矿质营养水平。综合各因素,青花菜施硒量以不超过1.0 mg/kg为宜。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鸣凤  彭文勇  刘新伟  赵竹青  
为了解油菜对不同外源硒吸收利用的差异,以华油杂9号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硒源(硒矿、硒粉、硒酸盐、亚硒酸盐)对油菜生长及硒吸收累积规律的影响,分析土壤中残留硒的形态。结果表明:相比对照(不施用硒肥),不同外源硒对成熟期油菜籽粒、果荚、茎叶和根的生物量无显著影响;施用硒矿、硒酸盐和亚硒酸盐后,油菜籽粒、果荚、茎叶和根的硒含量均显著增加;施用不同形态硒后,油菜在不同生育期对硒累积曲线接近“S”形;施用硒矿后,油菜硒最大累积速率出现在花期,施用其他3种形态的硒肥,油菜硒最大累积速率出现在蕾薹期;施用硒酸盐后,油菜各器官的硒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中油菜籽粒硒含量高达44.56 mg/kg,硒酸盐、亚硒酸盐、硒矿、硒粉、对照处理的油菜各器官的硒含量依次降低;施用硒矿后,油菜籽粒硒累积分配比例最高,达23.20%;油菜收获后,硒酸盐、亚硒酸盐、硒矿、硒粉、对照处理中土壤残留有效态硒含量依次降低。综合分析,硒酸盐对油菜富硒的效果最强,亚硒酸盐次之,而硒矿也能显著的促进油菜籽粒富硒,硒粉则无显著的富硒效果。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鸣凤  彭文勇  刘新伟  赵竹青  
为了解油菜对不同外源硒吸收利用的差异,以华油杂9号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硒源(硒矿、硒粉、硒酸盐、亚硒酸盐)对油菜生长及硒吸收累积规律的影响,分析土壤中残留硒的形态。结果表明:相比对照(不施用硒肥),不同外源硒对成熟期油菜籽粒、果荚、茎叶和根的生物量无显著影响;施用硒矿、硒酸盐和亚硒酸盐后,油菜籽粒、果荚、茎叶和根的硒含量均显著增加;施用不同形态硒后,油菜在不同生育期对硒累积曲线接近“S”形;施用硒矿后,油菜硒最大累积速率出现在花期,施用其他3种形态的硒肥,油菜硒最大累积速率出现在蕾薹期;施用硒酸盐后,油菜各器官的硒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中油菜籽粒硒含量高达44.56 mg/kg,硒酸盐、亚硒酸盐、硒矿、硒粉、对照处理的油菜各器官的硒含量依次降低;施用硒矿后,油菜籽粒硒累积分配比例最高,达23.20%;油菜收获后,硒酸盐、亚硒酸盐、硒矿、硒粉、对照处理中土壤残留有效态硒含量依次降低。综合分析,硒酸盐对油菜富硒的效果最强,亚硒酸盐次之,而硒矿也能显著的促进油菜籽粒富硒,硒粉则无显著的富硒效果。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宋家永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叶面喷施硒肥对小麦花后旗叶中SOD活性、MDA含量、子粒含硒量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灌浆初期或中期喷施硒肥,均明显提高了小麦旗叶中SOD活性,降低了MDA含量;同时提高了小麦子粒中的硒含量,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小麦产量。利用小麦叶片喷施硒肥的方法生产富硒小麦通过食物链给人和动物安全补硒是一条安全可靠的新途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艳玲  潘根兴  胡秋辉  陈历程  
研究了叶面喷施Na2 SeO3 和自制生物硒肥对低硒土壤中大豆籽粒蛋白组分及其硒含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 :叶面施用含硒 180mg·L-1(施硒量为 2 0 0 g·hm-2 )的Na2 SeO3 和生物硒肥可使低硒土壤大豆硒含量达到 11~ 12mg·kg-1,而对产量没有显著影响。与对照相比 ,施硒后籽粒中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 ,而固体残渣降低。施硒不但提高了大豆水溶性蛋白含量 ,而且水溶性蛋白结合态硒上升 ,固体残渣结合态硒下降 ,故大豆对外源补充的硒有较高的生物利用效率 ;7S蛋白是水溶性蛋白中比较活跃的组分 ,施硒后其本身含量及含硒量均大幅度提高 ,显示出容易受外界环境硒浓度变化的特...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唐俊杰  肖孔操  段鹏鹏  李德军  刘永贤  
硒是人和动物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具有增强免疫、抗癌及抗衰老等功效,但同时也是一种环境毒素。外源施硒是提高作物硒浓度的常见措施,然而目前其对土壤生物活性方面的影响关注较少。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探讨了不同形态(亚硒酸钠、氨基酸螯合态硒)与水平(土壤硒含量3 mg/kg和6 mg/kg)硒肥施用对小白菜硒富集、土壤微生物群落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外源硒添加水平越高,小白菜硒富集效果越明显。同等硒添加水平下,亚硒酸钠处理小白菜硒富集的效果显著优于氨基酸螯合态硒处理。2)外源硒低量施用时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没有显著影响,高量施用时显著降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3)高低量亚硒酸钠施用对土壤β-乙酰葡糖胺糖苷酶(NAG)与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影响均不明显;氨基酸螯合态硒则是在低量施用时无影响而高量施用时显著提升土壤NAG、ALP酶活性。总体而言,外源施硒对小白菜硒富集的影响与硒形态和硒施用水平均密切相关,而对土壤生物活性的影响则取决于硒施用水平而非硒形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杜双田  辛亚平  阳经慧  陈德育  
【目的】研究亚硒酸钠对蛹虫草菌落形态、子座产量及子座硒含量的影响,旨在为富硒蛹虫草产业化开发提供依据。【方法】以蛹虫草菌株CM-003为试材,采用平板培养基探讨不同质量浓度(0,50,100,150,200,250,300,350,400和450mg/L)亚硒酸钠对蛹虫草菌落形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常规瓶栽法研究不同质量浓度(0,50,100,150,200和250mg/L)亚硒酸钠对蛹虫草长势、子座产量及子座硒含量的影响,并拟合了栽培营养液中亚硒酸钠质量浓度与蛹虫草长势评分、子座产量、子座硒含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结果】在平板培养基上,当亚硒酸钠质量浓度≤100mg/L时,蛹虫草的菌落形态...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郑阳  杨华  付忠军  蒋志成  黄永川  周茂林  
以喷施和拌种等方式对糯玉米进行硒处理,通过籽粒中硒含量及其营养物质含量、蒸煮品质、穗部性状、产量等分析,表明不同浓度、不同方式硒处理均可显著提高糯玉米籽粒的硒含量;淀粉、粗蛋白、粗脂肪、可溶性糖均有增加趋势;各处理间的穗部性状和蒸煮品质没有较大差异,田间产量随硒处理浓度增加而略有增加。结果说明一定浓度的硒处理不会影响糯玉米的品质,还具有一定的增产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