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77)
- 2023(14185)
- 2022(12378)
- 2021(11617)
- 2020(9679)
- 2019(22545)
- 2018(22608)
- 2017(43231)
- 2016(23700)
- 2015(26732)
- 2014(26979)
- 2013(26440)
- 2012(24420)
- 2011(22020)
- 2010(22310)
- 2009(20242)
- 2008(19512)
- 2007(17220)
- 2006(15171)
- 2005(13482)
- 学科
- 济(99105)
- 经济(99010)
- 管理(63340)
- 业(62198)
- 企(50658)
- 企业(50658)
- 方法(43634)
- 数学(38023)
- 数学方法(37341)
- 中国(28019)
- 农(26415)
- 地方(24856)
- 学(22545)
- 业经(22250)
- 财(20146)
- 农业(17828)
- 理论(16905)
- 贸(16836)
- 贸易(16821)
- 易(16245)
- 制(15986)
- 和(15600)
- 技术(15498)
- 环境(15230)
- 银(15121)
- 银行(15073)
- 融(14667)
- 金融(14666)
- 行(14510)
- 发(13703)
- 机构
- 学院(332842)
- 大学(331940)
- 管理(130584)
- 济(127789)
- 经济(124837)
- 研究(114331)
- 理学(112669)
- 理学院(111373)
- 管理学(109050)
- 管理学院(108467)
- 中国(84933)
- 科学(73972)
- 京(72466)
- 所(58704)
- 农(57465)
- 财(56801)
- 研究所(53675)
- 业大(51989)
- 中心(51520)
- 江(49326)
- 北京(46444)
- 范(45684)
- 师范(45210)
- 财经(45196)
- 农业(44820)
- 院(41805)
- 经(40964)
- 州(40705)
- 技术(37760)
- 经济学(36976)
- 基金
- 项目(227905)
- 科学(177801)
- 研究(164827)
- 基金(162403)
- 家(142495)
- 国家(141295)
- 科学基金(120547)
- 社会(100520)
- 社会科(95143)
- 社会科学(95117)
- 省(90937)
- 基金项目(85881)
- 自然(80196)
- 自然科(78324)
- 自然科学(78303)
- 自然科学基金(76828)
- 划(76779)
- 教育(76326)
- 资助(68416)
- 编号(68197)
- 成果(55020)
- 发(52049)
- 重点(51634)
- 部(48837)
- 课题(47913)
- 创(47185)
- 创新(43961)
- 科研(43653)
- 计划(42076)
- 大学(41703)
- 期刊
- 济(143571)
- 经济(143571)
- 研究(97792)
- 中国(66964)
- 学报(54900)
- 农(52595)
- 科学(50376)
- 管理(48992)
- 教育(42345)
- 大学(40995)
- 财(40796)
- 学学(38518)
- 农业(36956)
- 技术(31158)
- 融(28622)
- 金融(28622)
- 业经(25257)
- 经济研究(22913)
- 财经(21020)
- 业(19491)
- 图书(18846)
- 问题(18257)
- 经(17862)
- 科技(17172)
- 理论(16557)
- 技术经济(16529)
- 统计(15483)
- 实践(15321)
- 践(15321)
- 商业(15111)
共检索到4935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叙勇 李保国 刘焕龙
以洛川黄土剖面为例,在系统地观测和描述土壤微形态特征的基础上,确定了评价古土壤发育的土壤微形态指标体系,建立了土壤微形态发育指数模型。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春梅 王文斌 Didier Lesueur 张永发 薛欣欣 罗雪华 李晓波
【目的】研究海南不同母质发育橡胶林土壤理化性状和土壤微生物量分布特征,分析不同母质之间肥力差异,探究影响橡胶林土壤肥力的环境影响因素,旨在为海南不同土壤条件下橡胶林施肥管理和土壤质量提升提供参考。【方法】以海南四大成土母质(花岗岩、玄武岩、变质岩和浅海沉积物)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取样和相关性分析、冗余分析等统计方法,对不同母质条件下橡胶林土壤含水量、有机碳等13项理化指标和微生物碳等微生物指标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不同母质发育橡胶林土壤在物理性状、化学成分、微生物量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整体上玄武岩理化指标和微生物量含量最高,其理化性状与微生物特征优于其他3种母质。主成分分析表明,不同母质土壤肥力综合得分分别为1.90(玄武岩)、1.88(浅海沉积物)、1.59(变质岩)、-5.37(花岗岩),影响土壤肥力的主要因素是微生物量氮(MBN)、微生物量碳(MBC)、含水量、土壤温度、有效氮等指标。冗余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与土壤理化性状之间具有极显著差异,影响微生物量含量的主要理化因子为土壤含水量、pH、全钾、土壤温度、全磷、有效氮等。【结论】说明橡胶林土壤微生物和土壤理化性质之间关系密切,并且不同母质土壤肥力的影响因素有所不同,因此在橡胶林土壤质量评价与管理等研究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不同母质与其他耕作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和理化性状的变化特征及其耦合关系。
关键词:
母质 理化性状 微生物生物量 相关性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韩炳宏 牛得草 贺磊 任运涛 吴让 傅华
生物土壤结皮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分布较为广泛,约占陆地总面积的40%,生物土壤结皮是支撑该区生态系统主要的生物表面特征,在改善生态环境和草地土壤养分调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自1960年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其生态功能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对生物土壤结皮演替机制及其微生境土壤养分变异特征的研究尚不明确。为此,本文就国内外该领域近50年来的研究进展和成果进行了详细阐述,以期了解生物土壤结皮发育对土壤肥力的作用过程;同时,也为研究干旱半干旱区退化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提供一定的科学思路。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青华 高尔明 马新明 王红灿 孙治安 尹飞 刘斌 任键 王琪
采取盆栽与大田试验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了潮土与砂姜黑土两种土壤类型玉米根系生长发育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潮土玉米根系在前期生长发育较好 ,长度、干重及活力较高 ,后期衰减时间较早 ,但幅度较小 ,根系主要集中分布于 0~ 2 0cm土层 ,下扎较浅 ,深层根量较少 ;砂姜黑土玉米根系在中后期生长发育较好 ,且根系长度、干重及活力增降幅度较大 ,整个根系在土壤中分布较均 ,下扎较深 ,深层根量较多
关键词:
潮土 砂姜黑土 玉米根系 生长发育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喜英 籍贵苏
通过对两个谷子品种在不同生育时期的根系取样,研究了其根重、根长在土壤中分布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谷子平均根深在130cm左右,0~20cm土层中根系表面积占总根系表面积的80%以上;谷子早期生成的次生根一般向土壤深层生长,而后期生成的根系扎得较浅,也是谷子中后期生长的主要根群。根据测定结果,建立了谷子根系生长的动态模型。
关键词:
谷子,根系,模拟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克俭 张饮江 郑东勇
本文对海鳗性腺的形态与组织结构及发育周年变化进行了研究。海鳗卵巢由许多紧密排列的卵巢叶片构成,精巢则由许多精巢叶片构成。整条卵巢或精巢的外部无被膜包裹。组织学观察表明,卵巢在5月下旬后陆续发育成熟,精巢在4月下旬陆续发育成熟。5月下旬进入繁殖期,6月~7月为繁殖盛期。随后,产过卵的个体进入恢复期并重新发育。组织学与扫描电镜观察显示,海鳗的精子头部呈镰刀形,有一较短的尾部。
关键词:
海鳗,性腺,形态学,组织学,扫描电镜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卜崇峰 蔡强国 张兴昌 马力
土壤结皮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普遍存在的地被物,在土壤—水分—植被系统演变过程中发挥重要的生态功能。在阅览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回顾了近几十年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土壤结皮的研究工作成果,总结了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主要结论有:1)在自然界,土壤结皮的两大类即生物结皮和物理结皮往往同时存在、相互影响,目前缺乏对两类结皮发育关系的认识;2)土壤结皮的发育具有明显的过程复杂性和空间分异性,其生态作用在不同区域的表现不一,甚至有相反的情况发生;3)部分地区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相关研究工作起步较晚,迫切需要认识结皮对土壤侵蚀、生态水文等过程的作用。需加快相关研究进程,为精准侵蚀预报模型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为合理保护与利用土壤结皮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土壤结皮 发育 生态功能 述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亚丽 李友丽 陈青云 郭文忠
随着人们对蔬菜品质的要求提高,蔬菜重金属污染逐步引起人们的关注。选取重金属污染范围广,对植物危害程度大的铅、镉、铬3种重金属,分别从3种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形态特征,在蔬菜中迁移分布规律,对蔬菜的毒害作用及复合污染的交互作用几个方面概述了蔬菜铅、镉、铬污染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蔬菜的安全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铅 镉 铬 蔬菜 生长 迁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慧杰 冯瑞云 刘晶 刘跃鹏
长期传统耕作导致土壤紧实形成犁底层,是影响农田土壤质量和作物生长的关键障碍因子之一。为解决这一问题,于2013年4月-2016年4月在山西运城南花农场开展为期3年的大田试验,对比研究垂直微孔深松技术和传统耕作方法产生的土壤环境效应以及对棉籽品质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垂直微孔深松耕技术使犁底层的土壤硬度由7 849.1 k Pa降低到991.4 k Pa,土壤容重降低;在≥30 cm土层中,土壤N、P、K及有机质含量和含水量增加显著;垂直微孔深松耕棉田籽粒数从1.56粒/层增加到1.82粒/层,籽指平均增加
关键词:
棉花 垂直微孔深松 种子品质 土壤效应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汉民 刘松涛 曹雯梅 马丽 房卫平
通过盆栽和田间试验,主要研究保水剂对土壤和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的保水剂含量在0.030%~0.100%内,土壤表面蒸发明显降低,pH值趋于酸化;保水剂的用量在30~45 kg/hm2,能够明显提高棉花的产量,增产幅度达10%以上,对纤维品质没有影响,株高增加3.8~10.2 cm,铃数增加5.7万~9.4万个/hm2,铃重增加0.1~0.19 g;并且以穴施最经济有效。
关键词:
保水剂 土壤 棉花 生长发育 产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樊金拴 陈原国 李凯荣 马创奇
以1年生西洛3号核桃品种的实生苗和18年生高接大树为材料,进行盆栽和野外定量控水试验。结果表明:1)随土壤含水量增加,叶片的气孔开度、栅栏组织/叶肉组织比值、叶片厚度、主脉厚度增大,下表皮气孔密度、表皮细胞密度减小。2)核桃生长的关键需水时期是4、5、6月份。随着生长进程的推移,树体的需水程度逐渐降低,抗旱性能不断增强。3)核桃叶水势的日进程是8:00—14:00逐渐升高,到14:00达到最大;此后,14:00—18:00又逐渐下降。季节性变化特点是从5月份开始就逐渐下降,而且为不可逆的变化。4)在核桃生长期内,叶绿素含量随生长进程的更替而逐渐增加,尤以4月份增幅最大。在同一时期内,叶绿素含量...
关键词:
核桃 叶片水分 土壤含水量 生长 结实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淑华 王渭玲 曹鲜艳 王静 睢少华
【目的】研究丹参根生长发育与温度、光辐射和土壤湿度的关系,建立丹参根生长发育预测模型。【方法】以紫花丹参为试材,通过小区试验测定其主根长、主根最大直径(主根粗)、根鲜质量、根干质量、根粗>3mm分根数及根含水量;测定丹参生长环境的温度、光辐射和土壤湿度,求出环境影响因子积,分别绘制丹参主根长、主根粗、根鲜质量、根干质量、分根数及根含水量与环境影响因子积的关系曲线,模拟其方程,建立丹参主根长、主根粗、根鲜质量、根干质量、根粗>3mm分根数及根含水量的预测模型,采用回归估计标准误差(RMSE)对所建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检验。【结果】丹参主根长、主根粗、根鲜质量、根干质量、根粗>3mm分根数及根含水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海燕 张丹 张瑜 青会 杨蒙岭 杨洋
研究了黑龙江省海伦市黑土区4种土地利用方式下黑土土壤的微形态特征,通过分析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微形态的影响,为今后合理利用黑土资源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黑土土壤粗颗粒矿物组合基本一致,主要是石英和长石矿物,偶有云母;人类耕作活动导致土壤侵蚀加剧,粒径较小的颗粒流失,表土层粗颗粒的特征值(面积、周长、等圆直径、长径、短径)变大。2天然草甸黑土的土壤孔隙度很少且孔隙以管道状为主;人类耕作活动影响的耕地、撂荒地、人工林地孔隙度较大,且孔隙形状不规则,呈堆集性孔隙;退耕还林及土地撂荒对孔隙结构有改善,孔隙度增加。3土壤形成物主要是粘土矿物,B层和C层还有一些呈絮状凝团和斑状的铁锰新生体;土壤有机物在A层...
关键词:
黑土 土壤微形态 土地利用方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朱彭玲 杜秉海 丁延芹 杜志兵 于素芳 陈强
【目的】了解中国新疆地区铁载体产生菌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育,为筛选高效铁载体产生菌提供依据。【方法】采用BOXAIR-PCR、16S rRNA PCR-RFLP和16SrDNA全序列分析方法对分离自新疆地区棉花根际土壤的铁载体产生菌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在BOXAIR-PCR分析中,68株供试菌分为11个遗传群;在16SrRNAPCR-RFLP分析中,68株供试菌分10个遗传群;代表菌株的16SrDNA全序列分析表明,供试菌分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肠杆菌属(Enterobacter)、不动细菌属(Acinetobacter)、芽孢杆菌属(Bacillus)、产碱杆菌...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丹 戴伟 王兵 李萍 邓宗付 赵超
通过对杉木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和过熟林5个发育阶段下土壤主要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的分析,探讨了杉木不同发育阶段对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密度、孔隙度、饱和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均受到林木生长的显著影响,这种影响在表层最强烈;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量、碱解氮含量和速效钾含量以及土壤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都表现出幼龄林阶段较高、其后开始明显下降且多数指标在近熟林阶段达到最低、成熟林阶段显著提高、至过熟林阶段达到整个生长发育最高水平的规律性变化。相关分析表明:土壤理化性质表现出的规律性变化与不同阶段下土壤微生物状况的改变密切相关。土壤有效磷含量仅在近熟林—成熟林阶段有显著增加,其他阶段变化...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发育阶段 土壤性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