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05)
2023(12175)
2022(10645)
2021(9886)
2020(8398)
2019(19065)
2018(18846)
2017(36202)
2016(19969)
2015(22096)
2014(21773)
2013(21572)
2012(19590)
2011(17504)
2010(17043)
2009(15482)
2008(14887)
2007(12675)
2006(10853)
2005(9054)
作者
(60146)
(49967)
(49626)
(46903)
(31691)
(24175)
(22238)
(19822)
(19074)
(17532)
(16999)
(16786)
(15815)
(15595)
(15481)
(15341)
(15205)
(14882)
(14313)
(14114)
(12901)
(12153)
(11947)
(11283)
(11259)
(11108)
(11031)
(10914)
(10125)
(10027)
学科
(73457)
经济(73376)
管理(55474)
(53279)
(44093)
企业(44093)
方法(36874)
数学(32205)
数学方法(31867)
(20196)
(18840)
(18550)
中国(18174)
业经(16576)
地方(14695)
(14528)
贸易(14520)
(14101)
农业(13643)
技术(12629)
环境(12368)
(12316)
(12141)
财务(12083)
财务管理(12067)
理论(12058)
(11999)
企业财务(11437)
(10656)
(10362)
机构
大学(279932)
学院(277694)
管理(111529)
(103645)
经济(101386)
理学(98454)
理学院(97341)
管理学(95498)
管理学院(95037)
研究(93269)
中国(66124)
科学(63648)
(59296)
(55303)
业大(50479)
(48037)
研究所(44867)
(44279)
农业(44096)
中心(41913)
(38411)
财经(36931)
北京(36777)
(35332)
师范(34843)
(33867)
(33760)
(31398)
技术(30054)
农业大学(30001)
基金
项目(205284)
科学(158958)
基金(148411)
研究(141392)
(133220)
国家(132150)
科学基金(111730)
社会(87238)
社会科(82589)
社会科学(82562)
(80807)
基金项目(80505)
自然(76964)
自然科(75150)
自然科学(75125)
自然科学基金(73756)
(69074)
教育(64059)
资助(60458)
编号(56334)
重点(46183)
(43805)
成果(43563)
(43095)
(42962)
计划(40663)
科研(40357)
创新(40082)
课题(38397)
大学(37154)
期刊
(104658)
经济(104658)
研究(74173)
学报(55988)
(49245)
科学(47438)
中国(46140)
大学(40735)
学学(38915)
管理(37688)
农业(34391)
(31442)
教育(26627)
技术(21438)
(19171)
金融(19171)
业经(18370)
(17376)
经济研究(17021)
财经(16883)
业大(16140)
科技(16084)
(14987)
(14234)
图书(14182)
问题(13908)
理论(13367)
林业(13327)
农业大学(12996)
资源(12732)
共检索到3786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涛  张建丰  杨艳芬  程慧娟  李剑  
为了揭示土壤容重对深层坑渗灌入渗量的影响规律,通过室内均质土模拟试验,采用非线性回归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了以土壤容重为参数深层坑渗灌的Kostiakov和Philip改进模型,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入渗时间相同时,入渗量随着土壤容重的增大而减小;Kostiakov入渗模型和Philip入渗模型都适用于模拟深层坑深灌的入渗过程,相关系数均在0.99以上;建立的2个改进模型计算精度均很高,效率系数分别为99.7%和99.9%。相比较而言,深层坑渗灌的Philip模型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计算精度较高且模拟效果好,可作为计算深层坑渗灌入渗量的有效模型。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建丰  帖西宁  杨潇  王瑞  刘晶  张天福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与理论分析,探究4种不同土壤初始含水率条件下深层坑渗灌土壤水分运动规律。结果表明:初始含水率对入渗特性有显著影响。相同入渗时间,初始含水率越大,累积入渗量越小,入渗率也越小;而湿润锋运移距离随初始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加;初始含水率越大,湿润体也越大,且相同位置的含水率也越大。建立了改进的Kostiakov入渗模型,以及初始含水率与湿润锋运移距离的幂函数关系,对所建模型进行验证,精度较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涛  张建丰  张江辉  
【目的】探究不同土壤容重条件下深层坑渗灌土壤水分的运动规律。【方法】以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方程为基础,建立深层坑渗灌的数值模拟模型,采用Galerkin有限单元法进行数值求解,用5种不同土壤容重的试验资料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结果】容重不同的5种土壤在不同时刻湿润锋的模型值均略小于实测值;非边界上土壤含水量模型值的相对误差为1.98%,边界上土壤含水量模型值的相对误差为10.97%,且上边界的模型值普遍偏小,下边界的计算值普遍偏大;基于研究资料建立了土壤含水量的上、下边界修正方程。【结论】该模型结合修正方程,可以作为一种预测深层坑渗灌条件下土壤水分运动及其含水量分布的有效方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建丰  杨潇  吴叔赢  帖西宁  王瑞  
为探讨深层坑渗灌双灌水器土壤水分入渗特性,采用Hydrus-2D软件,建立深层坑渗灌双灌水器条件下的土壤水分运动模型,并通过机理试验对比分析,推求模型参数。结果表明:水平、垂直向上以及垂直向下3个方向湿润锋的拟合结果和实测结果的误差分别为1.28%,3.73%和4.04%,观测点土壤含水量拟合结果与实测结果的平均误差为9.1%,说明所建模型模拟的湿润锋和土壤含水量精度较高。在此基础上,采用该模型分析了湿润体内的土壤水分运动过程,结果表明,随入渗时间的增加,土壤水分运动速度逐渐变慢。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佘冬立  刘营营  刘冬冬  徐翠兰  曲欣  陈友林  邓凌云  俞双恩  
为探明土壤容重变异对海涂围垦区粉砂土水分入渗性能及变化过程的影响,该文通过室内土柱一维垂直入渗试验,比较分析了围垦区粉砂土和南京菜地黄棕壤不同容重下土壤水分入渗率、累积入渗量及湿润锋等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容重对2种试验土壤入渗过程有较大影响,表征土壤入渗能力的稳定入渗速率、累积入渗量和湿润锋深度均随容重增大递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模拟2种土壤入渗过程的考斯加科夫模型中,表征初始入渗速率的参数K值随容重增大递减,而表征入渗能力衰减速度的参数α随容重增大未表现出显著差异。简略的Philip入渗方程的幂级数解可以很好地拟合2种土壤湿润锋深度随时间变化过程,拟合的参数λ和x变化规律表明随着容重的增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郑存德  程岩  
以耕地棕壤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的方法研究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对不同容重土壤基本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质处理显著地提高了土壤的孔隙度、持水量,显著降低了土壤容重,使土壤调节水、肥、气、热能力显著提高。高容重土壤有机质调节至4%~5%即可以获得比较理想的结果;低容重的土壤有机质调控上限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有机质含量在1.5%左右肯定制约玉米生长,研究认为有机质含量至少调到3%以上。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费良军  贾辉  孙廷容  
通过肥液 (KNO3 溶液 )室内入渗试验 ,模拟研究了地下水位为 70cm条件下肥液连续入渗与间歇入渗特性及土壤和地下水中NO-3 的运移分布规律。结果表明 ,由于表土致密层的形成 ,肥液间歇入渗较连续入渗具有土壤入渗能力降低、土壤NO-3 分布均匀及地下水中NO-3 浓度低等特点。该结论为波涌灌条件下氮素有效利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潮海  李胜利  王群  郝四平  韩锦峰  
采用桶栽方法,探讨了下层土壤容重对玉米根系生长及吸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容重的增加,玉米根条数、根干重、根长和根系活力都呈现减少的趋势,且容重越大,减少的趋势越显著。玉米总根量和气生根数量随着整个土层平均容重的增加而降低。受土壤容重影响,根系在不同土层之间的生长具有一定的补偿效应,但作用有限,不足以弥补下层容重过大对根系造成的不良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姚宝林  李光永  李发永  
目的南疆塔里木盆地是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的极端干旱内陆河流域,是中国主要优质棉生产基地,覆膜及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缓解了棉花生育期水资源短缺矛盾,但冬春灌定额较高。探索膜下滴灌棉田不同地表覆盖模式和冬灌定额对春季休闲期土壤入渗特性的影响,为合理确定春灌定额和提高灌水效率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双环定水头土壤入渗仪进行土壤入渗试验,设计灌溉方式为冬灌定额200 mm和免冬灌两种;地表覆盖方式分为裸地(冬灌前拔掉棉秆、揭去残膜)、留秆(冬灌时棉秆不拔除,棉秆及残膜留在地里)和玉米秸秆覆盖(冬灌后在留秆棉田覆盖长度5—10 cm、厚度5 cm的玉米秸秆)3种,合计6个处理。比较各处理土壤入渗特性、模型模拟...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郑健  胡笑涛  蔡焕杰  康绍忠  王磊  
通过室内试验,对局部控制地下浸润灌溉不同处理下的土壤水分运动进行了观测分析,并用幂函数对不同处理下湿润锋入渗距离及入渗速率与入渗时间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拟合,用Kostiakov入渗模型建立了局部控制地下浸润灌溉中累计入渗量与累计入渗时间之间的关系,同时确定了局部控制地下浸润灌溉合理的技术要素组合范围。结果表明,所有处理条件下湿润锋的推移及土壤入渗速率与入渗时间均呈显著或较显著的幂函数关系;Kostiakov入渗模型能准确地描述局部控制地下浸润灌溉中累计入渗量与累计入渗时间之间的关系;局部控水浸润灌溉合理的技术要素组合为:淹没高度为7-9 cm,适宜开孔率为14%左右,灌水下限不低于70%田间持水...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郑存德  依艳丽  张大庚  徐龙超  
不同土壤容重不同,其稳定性也不同。土壤容重的变化会引起土壤调节水、气、热能力的变化,提高土壤的自动调节能力可以使土壤肥力水平得以提高并满足植物对生长因子的持续需求。为研究土壤物理性质对玉米高产稳产的影响机理,以耕地棕壤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不同容重对玉米根系生长指标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施用不同有机肥量及模拟不同耕作深度对玉米根系生长的调控效果。结果表明:在设计容重范围内,容重增加,根系生长指标都表现为下降,容重大于1.2 g/m3时,不同处理根系生长指标差异显著;当容重大于1.3 g/cm3时,不同处理根系活力差异显著。施用有机肥对高容重土壤调控效果更好,有机质含量为4%与5%的处理...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潮海  梅沛沛  王群  郝四平  
【目的】研究下层土壤容重对玉米植株N、P、K吸收和分配的影响。【方法】采用池栽试验,模拟大田不同土层容重实际存在状况,将池土分为3个层次,各处理上层(0~20cm)土壤容重保持一致,播前按照处理要求调整各个处理20~40cm、40~60cm两个土层的土壤容重。【结果】下层土壤容重对玉米N、P、K等营养元素的吸收有很大影响,其影响程度大小为K>P>N,这种影响在吐丝期表现尤为明显。N、P、K的积累量均随着下层土壤容重的增加而减小,而且处理间差异显著。N、P、K在各器官中的分配比例和转移率大小也受下层土壤容重的影响,特别是各个时期N、P、K在玉米生长中心中分配的比例随着土壤容重的增加而减少。不同层...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姚彬  刘振河  张佩仪  
根据顺义地区的土壤分布状况,选择典型小区,利用排水沟进行了地下水回补的入渗试验,分析了不同处理对入渗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该地区地下水回补效果明显。用最小二乘法拟合渗透系数,同时对某一处理的渗透系数进行回归显著性检验,效果显著,表明所得渗透系数值具有可靠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丽玲  张建丰  高瑞  吴叔赢  
为探明影响指流入渗特性的主要因素,通过室内物理模拟试验研究不同上层土壤初始质量含水率对层状结构土壤中指流水分运移的影响。结果表明:湿润锋到达指流层的转折时间与上层土壤初始含水率的相关性较高,且呈对数关系;分别运用分段函数模型和连续函数模型对累积入渗量与时间的关系进行拟合,发现运用分段函数模型拟合的结果虽整体与实测值相关性较高,但是该模型在进行分段拟合时,由于分段点处的不连续性,与实际中层状结构土壤水分入渗不一致,而连续函数模型随着入渗时间的延长,模拟结果越接近实测值,且连续函数模型符合实际中层状结构土壤水分入渗的连续性,因此,连续函数模型适用于长历时的水分入渗过程。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庚山  郭安红  安顺清  林日暖  任三学  
我国北方冬小麦生育期内干旱少雨,农业水资源紧缺,因此,由汛期降水形成的底墒,特别是土壤深层储藏的水分则成为小麦生长的重要水源之一。在中国气象局固城农业气象试验基地大型人工控制农田水分试验场,进行了提高底墒和土壤深层水分利用率,以肥促根觅水的旱作冬小麦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施肥深度在20~40cm范围内,能明显促进冬小麦中、下层根系的生长发育,扩大作物觅取水分和养分的土壤空间,有效地吸收和利用储藏在土壤深层的水分,从而能充分发挥土壤水库的调控作用,提高小麦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