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44)
- 2023(13129)
- 2022(11718)
- 2021(11123)
- 2020(9685)
- 2019(22513)
- 2018(22588)
- 2017(44001)
- 2016(24335)
- 2015(27764)
- 2014(28229)
- 2013(28060)
- 2012(26092)
- 2011(23432)
- 2010(23510)
- 2009(21719)
- 2008(21491)
- 2007(19091)
- 2006(16290)
- 2005(14365)
- 学科
- 济(98976)
- 经济(98875)
- 管理(67048)
- 业(64445)
- 企(53189)
- 企业(53189)
- 方法(49281)
- 数学(43075)
- 数学方法(42634)
- 学(26624)
- 农(25739)
- 财(24185)
- 中国(23800)
- 业经(19814)
- 地方(19331)
- 贸(17599)
- 贸易(17592)
- 农业(17083)
- 易(17040)
- 理论(16844)
- 制(16496)
- 和(15696)
- 务(15628)
- 财务(15559)
- 财务管理(15524)
- 企业财务(14670)
- 环境(14582)
- 技术(14182)
- 银(13773)
- 银行(13710)
- 机构
- 大学(354239)
- 学院(351082)
- 管理(137720)
- 济(135723)
- 经济(132584)
- 理学(119724)
- 理学院(118309)
- 研究(117093)
- 管理学(116135)
- 管理学院(115507)
- 中国(85145)
- 科学(77205)
- 京(75618)
- 农(62836)
- 所(60829)
- 财(60368)
- 业大(57162)
- 研究所(55976)
- 中心(52991)
- 江(50759)
- 农业(49827)
- 财经(49163)
- 北京(47794)
- 范(47303)
- 师范(46809)
- 经(44572)
- 院(41796)
- 州(41275)
- 经济学(40554)
- 师范大学(37837)
- 基金
- 项目(240933)
- 科学(186654)
- 基金(172601)
- 研究(172493)
- 家(151430)
- 国家(150187)
- 科学基金(126993)
- 社会(104858)
- 社会科(99061)
- 社会科学(99031)
- 省(95148)
- 基金项目(92780)
- 自然(85078)
- 自然科(82991)
- 自然科学(82963)
- 自然科学基金(81440)
- 划(80513)
- 教育(79728)
- 资助(71831)
- 编号(71547)
- 成果(58177)
- 重点(54259)
- 部(52717)
- 发(50987)
- 创(49254)
- 课题(48971)
- 科研(46782)
- 创新(45991)
- 计划(45138)
- 大学(44963)
- 期刊
- 济(145509)
- 经济(145509)
- 研究(99229)
- 中国(61902)
- 学报(61847)
- 农(56098)
- 科学(54571)
- 管理(46960)
- 财(45912)
- 大学(45007)
- 学学(42322)
- 教育(38813)
- 农业(38806)
- 技术(29901)
- 融(26244)
- 金融(26244)
- 业经(23753)
- 财经(23521)
- 经济研究(22965)
- 业(20429)
- 图书(19904)
- 经(19886)
- 问题(19341)
- 理论(17558)
- 版(17477)
- 技术经济(17423)
- 科技(17217)
- 实践(16216)
- 践(16216)
- 资源(15532)
共检索到4975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其国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苏东涛 王芬棠 刘炳宇
养鱼稻田土壤学变化的研究苏东涛,王芬棠,刘炳宇(内蒙古自治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呼和浩特010010)稻田养鱼是一种充分利用稻田水面,土壤和生物资源,开展种稻养鱼、鱼稻共生、耕养结合的先进种养方式。目前,人们对水稻种植土壤学变化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而且研...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丽英 左文革
为全面了解国际土壤学界研究动态,把握学科发展方向,以SCIE中收录的3种土壤学综合类国际期刊2003—2012年刊载的论文为数据源,采用CAB农学与生物学叙词表,通过高频主题词共现聚类确定了近10年来土壤学的15个研究领域,利用战略坐标图揭示了各研究领域的学科地位,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比了前10个(TOP10)国家、前10名(TOP10)研究机构的实力和布局情况,并特别针对我国的核心研究机构和主题聚焦情况展开讨论,提出我国未来土壤学研究应加强的方面和重点布局的主题领域。
关键词:
土壤学 态势分析 主题共现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甘霖 朱阿兴 史舟 王秋兵 刘宝元 张兴昌 史志华 杨金玲 刘峰 宋效东 吴华勇 曾荣
作为土壤学和地理学学科的分支,土壤地理学是地球表层系统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研究内容是土壤的时空变化。土壤地理学研究对象从传统的土体向地球表层系统视角下的关键带转变,研究方法上全面走向数字化。本文综述了近20年来土壤地理学分支学科包括土壤发生、土壤形态、土壤分类、土壤调查与数字土壤制图等领域的研究进展,指出其发展趋势为:基础理论研究不断拓展、调查技术正经历变革、时空演变从过程观测走向模拟,同时探讨了土壤地理学的未来发展契机与面临的挑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小建
沿公司地理、农户地理和小尺度研究三个层面探索了中国经济地理学的微观研究。公司地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公司增长空间轨迹、公司空间结构、公司与环境关系等方面;农户地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农户自主发展能力研究、农户经济活动区位研究、农户发展环境研究、农户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研究;小尺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从地块角度研究人地系统、专业村与环境关系以及从点位角度构建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型。经济地理学的微观研究有利于抓住经济地理现象形成的基本单元和组成结构,探索地理过程以及揭示地理现象的形成机理。沿着上述三个层面进行深入探究,可望在中国特殊背景下的微观经济空间理论发展上有所建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郑冬子
单纯地建立在“人─—地”关系这个哲学范畴上的地理学属于经典意义上的地理学,它难以实现具有普适性的精确地理学原理的建立,缺乏科学预见性。本文根据地理学的区域特征,提出地理学应建立关于“时间─—空间”的物理哲学范畴,认为区域应满足两个条件:具有时空完备性以及充满着事件。本文还提出了区域的能量观,建立了时间─—空间与区域能量的等价公式:E/F=S·T,其实际意义是以较小的能量耗竭获得较大的区域增长。
关键词:
区域,哲学,时间,空间,能量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文佳 鲁大铭
自20世纪60年代行为主义革命以来,人文地理学研究开启了微观个体视角的探索,逐渐形成了具备典型微观人地关系研究范式的行为地理学研究。然而,当前研究对微观人地关系的探索仍然存在不足,理论上呈现宏观和微观尺度割裂的态势,已经成为限制微观人地关系理论发展和指导实践的主要障碍。因此,论文在总结当今行为地理学方法论进展的基础上,从本体论和认识论的角度梳理了区域主义、实证主义、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和结构主义等不同理论思潮下人地关系研究范式的基本特征,通过对比宏观和微观人地关系研究范式的差异,认为行为地理学研究范式具有探索微观人地关系的理论与方法论基础,可通过建立与其他研究范式的接口,立足人地关系研究微观化的基本内涵和目标,重构微观研究的人地观与方法论,并搭建从微观到宏观的跨尺度研究范式,以期为行为地理学和微观人地关系的发展给予启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周云龙 王艳 郑床木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民生的基石,是当今农产品国际贸易技术壁垒的主要内容。安全优质的农产品是生产出来的,土壤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状况。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农田土壤污染日益严重,目前,全国遭受不同程度污染的耕地面积已接近2000万hm2,约占耕地面积的1/5。中国耕地资源已经十分紧缺,不断蔓延的农田土壤污染不仅给农产品数量安全带来了挑战,也给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增加了难度。因此,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日益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时,土壤学科的发展必须顺应时代需求,及时调整研究重点,为促进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食品安全,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晨晨 顾成林 郑云鹏 杨绪华 陈季
表现性评价是一种注重过程的评价方法,它针对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来综合评价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文章运用问卷调查法筛选出表现性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表现性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权重计算。同时将其应用在土壤地理学野外实习具体表现性任务中,为后续完善土壤地理学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提供相关的帮助。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周佩玲 程杨 Mark W.ROSENBERG
20世纪90年代起,从西方医学地理学中发展出一门新的分支学科——健康地理学。在这一新学科框架下,地理学研究的重心逐步从关注疾病与诊疗服务向关注广泛意义上的健康与福祉拓展,一大批关于地方与疗愈过程的研究在过去的30年间迅速兴起并在地理学与社会科学领域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力。而这些关于疗愈的研究拥有一个共同的理论基点,即W. M. Gesler在1992年提出的“疗愈景观”这一概念,并在随后的发展中逐步发展出一套具有影响力的理论框架,成为当之无愧的健康地理学的重要理论贡献。疗愈景观相关研究在中国的地理学研究中鲜少提及。论文从本体论(即疗愈景观中的景观指什么)与认识论(即如何理解景观的疗愈性)两个方面对1990年代以来疗愈景观的理论发展过程和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疗愈景观概念借鉴了新文化地理学的结构主义和人本主义理论。后期受到地理学关系转向的影响,逐步发展成为健康地理学最具影响力的理论框架。关系视角下的疗愈景观研究受到非表征理论、行动者网络理论、移动转向等理论的深刻影响,逐步发展出了疗愈组合、赋能场所、疗愈移动、疗愈任务景观等分支理论。最后,文章总结了当前疗愈景观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新时期疗愈景观框架下的中国健康地理学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传康
一、作为软科学的地理学信息时代科学发展的特点是专门科学与交叉科学互相补充。交叉科学包括三方面:边缘科学、综合科学和横断科学。地理学在信息时代应从专门科学转变为一门综合科学。过去的综合是有明显联系的综合;现在还要求把没有表面联系的事实也综合起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许学强,张蓉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获得政治独立。以前由于受宗主国控制,经济结构单一,发展缓慢,多数处于落后待开发状态。现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仍大。如何缩小差距,引起了许多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的关注,促成了以发展为主题的研究方向,形成了发展经济学和发展社会学。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晓丹 张昀 张广才 安婷婷 杜立宇 关连珠
针对高等农林院校土壤学课程教学现状,将思维导图可视化思维线路引入土壤学课程教学中,将其与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复习和考前归纳等诸多环节深入融合,以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通过在土壤学课程教学中运用绘图软件或手动绘制,包括土壤矿物质、土壤有机质、土壤水和土壤空气等各章节内容的思维导图和整体课程内容的思维导图,探索思维导图的内涵及其在土壤学课程中的具体应用。选取课程内容的土壤组成部分为例,进行思维导图的制作示范,利用思维导图工具在教学中丰富和拓展教学内容,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同时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耿玉清 孙向阳 谭笑 王登芝
土壤学是高等林业院校中林学、环境、园林、水保、生物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作为土壤学重要教学环节的实习实验,可以给学生提供理论学习与生产、科研实践相结合的机会,同时也使学生独立从事专业工作的能力得到一定的锻炼。随着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调整以及学科的飞速发展,在土壤实习实验的教学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人才的培养。因此有必要对土壤实习实验的教学进行改革。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П.Н.斯捷潘諾夫 吟如
列宁和斯大林曾多次指出,在研讨苏维埃建设的经济问题时,有研究高等技术的必要。1931年,斯大林在其"论经济工作人员底任务"一文中写道:"已经是,而且早已经是面向技术的时候了。已经是抛弃那种过时的不干预技术的旧口号,而要自己成为专门家,成为谙通事情者,成为完全內行的时候了。"苏维埃经济地理学家完全有责任来研究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方面。全俄电气化计划和历届斯大林五年计划,就是经济与技术以及与地理概念有机结合的鲜明例证——例如,对苏维埃经济发展基础的经济——技术与经济——地理的按区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