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20)
- 2023(8785)
- 2022(7162)
- 2021(6491)
- 2020(5608)
- 2019(12154)
- 2018(12057)
- 2017(23198)
- 2016(12520)
- 2015(13541)
- 2014(13454)
- 2013(13452)
- 2012(12341)
- 2011(10975)
- 2010(11393)
- 2009(11266)
- 2008(11306)
- 2007(10550)
- 2006(9575)
- 2005(8757)
- 学科
- 业(78682)
- 企(62536)
- 企业(62536)
- 济(57797)
- 经济(57724)
- 管理(51230)
- 农(44104)
- 农业(29414)
- 业经(26488)
- 方法(21803)
- 财(20083)
- 务(16184)
- 财务(16182)
- 财务管理(16173)
- 企业财务(15298)
- 技术(15135)
- 数学(14376)
- 数学方法(14317)
- 划(13680)
- 策(13464)
- 制(12985)
- 学(12532)
- 环境(12318)
- 中国(12146)
- 和(11639)
- 体(11267)
- 理论(10688)
- 企业经济(10362)
- 技术管理(10040)
- 经营(9984)
- 机构
- 学院(191815)
- 大学(181937)
- 济(83824)
- 经济(82485)
- 管理(79848)
- 理学(68503)
- 理学院(67962)
- 管理学(67304)
- 管理学院(66977)
- 研究(58018)
- 农(50056)
- 中国(48408)
- 农业(37961)
- 京(36848)
- 财(36549)
- 科学(34803)
- 业大(33894)
- 江(30869)
- 所(29463)
- 财经(29143)
- 中心(27554)
- 研究所(26451)
- 经(26297)
- 经济管理(24727)
- 经济学(24318)
- 州(23584)
- 农业大学(23144)
- 北京(22256)
- 商学(21983)
- 经济学院(21969)
- 基金
- 项目(122722)
- 科学(98073)
- 研究(91845)
- 基金(90085)
- 家(77300)
- 国家(76426)
- 科学基金(67248)
- 社会(61408)
- 社会科(57741)
- 社会科学(57724)
- 省(50736)
- 基金项目(48479)
- 自然(42354)
- 自然科(41251)
- 自然科学(41238)
- 自然科学基金(40549)
- 划(39408)
- 教育(38715)
- 编号(37838)
- 资助(34566)
- 业(33514)
- 创(28751)
- 农(28698)
- 成果(28484)
- 发(27952)
- 部(26960)
- 重点(26696)
- 创新(25948)
- 制(25596)
- 国家社会(25280)
- 期刊
- 济(105333)
- 经济(105333)
- 农(54840)
- 研究(50443)
- 农业(36921)
- 中国(36238)
- 财(30948)
- 管理(29979)
- 学报(28617)
- 科学(27830)
- 业经(25414)
- 大学(22497)
- 学学(21894)
- 业(19149)
- 融(18275)
- 金融(18275)
- 技术(16550)
- 财经(14578)
- 问题(14379)
- 经济研究(13693)
- 农村(13520)
- 村(13520)
- 农业经济(13459)
- 经(12631)
- 技术经济(12057)
- 世界(11545)
- 版(11069)
- 教育(10789)
- 经济问题(10250)
- 现代(10098)
共检索到2868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依艳丽,女,1961年6月生,辽宁省沈阳人,1991年获得沈阳农业大学博士学位,1995年晋升为沈阳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2000年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0年获批为二级教授。土壤学学术带头人、农业环境保护研究团队带头人。曾任土地与环境学院工会主席、副院长,辽宁省八届、九届、十届政协委员,第九届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现任中国土壤学会副秘书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聂颖
依艳丽,1961年6月生,博士,沈阳农业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农业环境保护学科学术带头人;兼任中国土壤学会副秘书长、《土壤学报》编委;辽宁省第八、九、十届政协委员;辽宁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九届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沈阳市政府参事,沈阳市政府决策咨询为会员委员。
关键词:
沈阳市 依艳丽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孙宝鼎 刘佳
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对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而通过政策措施鼓励农民采用环境友好型技术是控制农业污染源头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调查发现,德国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产生了较好的影响。本文介绍了德国农业生态补偿方式和环境保护措施,以期为中国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一定的借鉴和经验支持。
关键词:
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补偿 环境保护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姜飞燕
在分析中国农业环境保护法制建设中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的农业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的先进经验,进而提出了完善中国农业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的对策。这对建立具体规范的中国农业环境保护制度,以及改善农业环境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农业环境 法制建设 环境公益诉讼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莉 沈贵银
在农业生产快速发展、农产品供给日益丰富的同时,农业农村环境也受到一定影响。为了减少农业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我国出台法律法规、制定生产标准、推广环保技术、开展优质安全产品认证、给予直接补贴等。实践中,这些政策措施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直接规制乏力、技术推广难度大、环保产品市场发育不足、经济激励作用小等问题,需要根据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和经营主体的新特点,完善相关政策措施。
关键词:
农业环境 环保政策 难点 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侃 栾胜基
工业文明所持有的机械世界观是生态危机的根源所在,也是农业环境问题的根源所在。生态危机的解决需要一种文明范式的转型。建立于有机世界观之上的生态文明借用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将人和自然放置于同一巨系统中进行考虑,旨在重构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视角强调农业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联性。农业作为人与自然环境交互界面上的活动,不仅仅具有生产功能,更具有生态功能。而自然环境不是单纯的基本农业生产资料的提供者,其同时也反作用于人类的生产生活。因此,未来农业环境保护需要采用主动保育的做法。一方面,制定相应的政策发挥农业对环境的正外部性;另一方面,对农业环境给予人文关怀,让其休养生息。
关键词:
机械世界观 生态文明 农业环境 主动保育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庆国
美国是世界上进行农业环境教育起步较早的国家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始,到今天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农业环境教育体系,主要包括中小学环境教育、高校农业环境教育、公众农业环境教育等,这一体系对美国治理农业环境问题、维护农业环境生态平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中蔚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世群 何秀荣 王成军
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关注,我国的农业环境保护政策正处于起步和完善的过程中,亟需学习他国成功经验。美国是世界上农业环境保护政策较完备的国家,本文介绍了美国农业环境保护政策的主要种类和基本内容,可以为我国相关政策制定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农业政策 环境保护 环境政策 美国 中国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龚燕飞 聂宏林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健康的重视,世界各国都越来越重视农业环境的保护和农产品质量。在过去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大量应用了对环境具有破坏作用的化学物质。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而且对于农业的生产和农产品的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在对德国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研究中发现,德国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不仅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而且也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通过借鉴德国在农业环境保护中的经验,可以为中国农业环境的保护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提高中国农业环境保护的效率。
关键词:
德国农业环境 保护 启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世群
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战略性问题。作为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美国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有着丰富的政策实践,值得中国学习。本文分析了2014年美国新农业法农业环境保护政策的主要内容。相比较2008年农业法,新农业法的调整主要体现在:1在保持支持力度稳定的基础上,大幅减少了政策项目种类。2进一步强化了在耕地项目的支持,保护储备项目和设施项目支出有所降低。3再次启动环境遵从条款,强化农业保险与环境保护政策的协同作用。
关键词:
美国 新农业法 环境保护 政策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昊 李世平 南灵
以山东、陕西和山西三省1 052份菜农微观调查数据为基础,基于农户公平性感知视角探索性地构建了农户农业环境保护意愿向行为转化的理论分析框架,并采用通径分析和贝叶斯非线性结构方程模型等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农户农业环境保护意愿向行为转化存在条件,当农户公平性感知较高时,意愿能显著转化为行为;反之,意愿对行为没有显著影响。农户公平性感知对行为的影响同时存在直接和间接效应,较低的公平性感知导致农户农业环境保护意愿高于行为。公平性感知对农户农业环境保护意愿向行为的转化存在显著的负向干扰作用。据此提出,在农户农业环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江晶 张文政
土壤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却又异常珍贵的资源。土壤孕育了植物,植物又为动物提供了食物来源,可以说,土壤为地球生态系统的存在、运行和发展提供了基本的物质支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猛,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大量的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也随之而来。无论是焚烧,还是填埋,这些垃圾和污染物的最终归宿都是土壤。而当土壤中的污染物积累量超过其承载能力时,土壤功能和土壤生态系统就会遭破坏。毫无疑问,这将对农业生产活动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是国家稳定的基本保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江晶 张文政
土壤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却又异常珍贵的资源。土壤孕育了植物,植物又为动物提供了食物来源,可以说,土壤为地球生态系统的存在、运行和发展提供了基本的物质支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猛,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大量的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也随之而来。无论是焚烧,还是填埋,这些垃圾和污染物的最终归宿都是土壤。而当土壤中的污染物积累量超过其承载能力时,土壤功能和土壤生态系统就会遭破坏。毫无疑问,这将对农业生产活动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是国家稳定的基本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