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81)
- 2023(5546)
- 2022(4611)
- 2021(4129)
- 2020(3417)
- 2019(7432)
- 2018(6985)
- 2017(12779)
- 2016(7231)
- 2015(7533)
- 2014(7092)
- 2013(6821)
- 2012(6153)
- 2011(5471)
- 2010(5131)
- 2009(4717)
- 2008(4560)
- 2007(3856)
- 2006(3226)
- 2005(2528)
- 学科
- 济(24142)
- 经济(24113)
- 业(18748)
- 管理(18641)
- 企(14213)
- 企业(14213)
- 方法(12218)
- 数学(11221)
- 数学方法(11124)
- 学(8713)
- 农(7608)
- 财(6721)
- 贸(6661)
- 贸易(6661)
- 易(6516)
- 中国(5979)
- 业经(5632)
- 农业(5390)
- 技术(4761)
- 环境(4754)
- 务(4282)
- 财务(4281)
- 财务管理(4276)
- 企业财务(4076)
- 产业(3847)
- 壤(3842)
- 制(3841)
- 地方(3839)
- 土壤(3828)
- 划(3700)
- 机构
- 大学(101491)
- 学院(100763)
- 济(38504)
- 研究(38267)
- 经济(37933)
- 管理(37070)
- 理学(33379)
- 理学院(32978)
- 管理学(32294)
- 管理学院(32156)
- 农(31132)
- 科学(29291)
- 中国(26501)
- 业大(25588)
- 农业(24869)
- 所(21685)
- 京(21613)
- 研究所(20767)
- 农业大学(16981)
- 中心(16339)
- 财(14763)
- 院(14757)
- 室(14378)
- 省(14114)
- 江(14043)
- 实验(13917)
- 实验室(13258)
- 北京(13208)
- 科学院(12856)
- 业(12801)
- 基金
- 项目(81330)
- 科学(62163)
- 基金(59935)
- 家(58233)
- 国家(57793)
- 研究(48042)
- 科学基金(46847)
- 自然(34434)
- 自然科(33647)
- 自然科学(33632)
- 自然科学基金(33069)
- 基金项目(32633)
- 省(32221)
- 社会(30904)
- 社会科(29360)
- 社会科学(29350)
- 划(28305)
- 资助(23509)
- 教育(20770)
- 计划(19587)
- 重点(19207)
- 科技(18567)
- 科研(17229)
- 创(17116)
- 发(17067)
- 部(16554)
- 创新(16128)
- 业(16077)
- 编号(15929)
- 专项(14983)
共检索到1311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张远 李火根 蒋祥英 戴其生 张焕朝 宋宏林 张井义
以3个试验点杂交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tuLipifera试验林为材料,研究了土壤容重、p h值以及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全钾、速效钾及有机质质量分数等9个土壤因子对杂交鹅掌楸幼林生长量(1~8年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因子在不同地点、坡位与土层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杂交鹅掌楸幼龄期生长量在不同地点间以及地点内区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赵志新 乔瑞芳 季孔庶
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杂交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L.tulipifera5个家系1年生实生苗对土壤镉胁迫的生理响应与抗性。结果表明,在镉胁迫下,杂交鹅掌楸叶片失绿变黄,根系腐烂变黑,且高质量分数镉胁迫下植株受抑制程度越明显。随着镉胁迫时间延长,各家系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均出现了上升趋势,胁迫增加上升趋势更明显。在100mg·kg-1胁迫下,5个家系间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不一致;在200mg·kg-1胁迫下,5个家系SOD活性变化是先升后降,胁迫结束时,NEF11家系SOD活性下降最大,相比对照降幅为41.5%。采用隶属函数对上述指标进行...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尹增芳 樊汝汶
应用控制授粉、常规石蜡切片技术研究了中国鹅掌楸与北美鹅掌楸种间杂交后的胚胎发育过程。结果表明:(1)控制授粉后花粉正常萌发,并有较多的花粉管进入柱头,但花粉管在花柱内生长缓慢甚至解体;(2)花粉萌发6d后花粉管经花柱沟、珠孔塞和珠心冠原组织进入胚囊进行珠孔受精,20d时游离核胚乳细胞化,发育形成2~4个细胞厚的狭长组织,35d后可观察到球形胚;(3)随着胚和胚乳的发育,珠被发育形成种皮。授粉时,胚珠具2层珠被,外、内珠被均由外表皮、中层和内表皮组成;胚与胚乳发育期间,珠被各层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最终种皮由外珠被的外表皮细胞形成的膜层和中层细胞形成的气室以及内、外珠被内表皮细胞形成的硬化层组成;...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李纪元 田敏 李辛雷 范正琪 倪穗
以叶片及叶柄为外植体,建立了杂交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L.tulipifera成年树的离体培养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外植体在多种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组合的培养基上均能产生愈合组织。在MS+0.5 mg.L-1NAA+2.0~4.0 mg.L-16-BA的培养基上,愈合组织能分化产生不定芽。在MS+0.5 mg.L-1NAA+4.0 mg.L-16-BA的培养基上,外植体可不经过愈合组织而直接分化产生不定芽。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 MS+1.5 mg.L-1NAA。图2表2参13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婷婷 王鹏凯 张稼霁 施季森 成铁龙 陈金慧
【目的】探讨了不同浓度脱落酸(ABA)和玉米素(ZT)处理对杂交鹅掌楸体胚发生发育的效应,为杂交鹅掌楸大规模繁殖技术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5-5202基因型的杂交鹅掌楸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比较在体胚分化阶段单独添加ABA以及同时添加ABA和ZT对体胚分化的影响;通过体胚发生数量统计、体胚生长状况观察等筛选出诱导效率高、体胚发育正常的体胚分化培养基。【结果】1)在体胚分化培养基中添加ABA对体胚的分化及成熟具有促进作用,添加0.5~1.5 mg·L~(-1) ABA可加快体胚发育,且体胚形态正常;添加2.0~2.5 mg·L~(-1) ABA时,虽使体胚分化率明显提高,但畸形胚比例增加;低浓度ABA处理30天后转入光培养2周体胚即可成熟;而未添加ABA处理的体胚在同样条件下未完全发育成熟,体胚呈白色、子叶淡黄色。2)在体胚分化培养基中同时添加ABA及ZT能提高体胚分化率及促进体胚发育; 2.0 mg·L~(-1) ABA结合0.2~0.4 mg·L~(-1) ZT处理后光培养2周,体胚形态发育正常,子叶分化明显,胚根健壮,生长状况较佳;未经过ZT处理的体胚生长发育较慢; ZT浓度高于0.6 mg·L~(-1)时体胚生长发育受到抑制,不利于体胚分化及成熟。【结论】在杂交鹅掌楸体胚分化培养基中添加2.0 mg·L~(-1) ABA和0.2~0.4 mg·L~(-1) ZT能够进一步提高体胚发生效率,促进体胚正常发育。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金慧 张艳娟 吴亚云 王鹏凯 王光萍 施季森
植物磺肽素(PSK),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植物肽类生长调节物质,具有促进单细胞的分裂增殖等生理功能。以杂交鹅掌楸未成熟胚来源的体胚发生体系为材料,探索PSK-α在植物体胚发生中的作用。研究发现PSK-α能够促进细胞分裂和增殖,有利于胚性细胞的形成。在杂交鹅掌楸体胚发生初期添加0.1mg·L-1的PSK-α可提高未成熟胚的脱分化率并能有效改善培养细胞的状态;0.5mg·L-1的PSK-α能够促进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成和增殖;体胚形成后期添加0.8mg·L-1的PSK-α利于其正常发育以及再生植株的培养。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时留新 金融融 梁丛丛 翟华敏
为深刻了解杂交鹅掌楸的纤维和化学组成特性,系统分析了多年生杂交鹅掌楸在纵横向生长过程中的纤维形态及木材化学组成的变化,并与制浆造纸常用速生阔叶材(三倍体毛白杨、桉木)和马尾松就纤维形态与化学组成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杂交鹅掌楸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纵向纤维长宽比变大,壁腔比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生长8~9年的杂交鹅掌楸具有最佳的纤维形态特性;与其他造纸速生材相比,杂交鹅掌楸具有较低的抽出物含量,灰分含量低于1%,综纤维素含量高达82.39%,木质素和戊聚糖含量分别为22.71%和14.02%;同时,杂交鹅掌楸纤维具有接近马尾松的长宽比和壁腔比、细长且柔软的特性,是一种优良的造纸、木质纤...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金慧 施季森 诸葛强 黄敏仁
以杂交鹅掌楸幼胚为外植体 ,进行体细胞胚胎发生研究。比较了亲本基因型、发育阶段、培养条件、生长调节物质和渗透压等对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以 1 2MS培养基为基本成分 ,添加 2 0~3 0mg·L- 1 2 ,4 -D的培养基上能够成功诱导胚性愈伤组织。以蔗糖为渗透剂 ,提高渗透压有利于体细胞胚胎发生 ;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ZT 1 0~ 4 0mg·L- 1 对体细胞胚胎诱导最有效 ;ABA的使用能有效控制畸形胚的产生 ;基因型、幼胚发育阶段及光照条件对体胚发生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杂交鹅掌楸 体细胞胚胎发生 胚性愈伤组织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田敏 李纪元 范正琪
以杂交鹅掌楸的叶片、叶柄、无菌苗的茎段及其芽基部切段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途径的器官发生及不定芽途径的直接器官发生培养。结果表明,多种外植体在诱导培养基上均能脱分化产生愈伤组织,其中无菌苗芽基部具有最高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愈伤组织在MS+6-BA 2.0 mg.L-1+NAA 0.5 mg.L-1和MS+6-BA 4.0 mg.L-1+NAA 0.5 mg.L-1的分化培养基上能分化出不定芽。部分外植体在MS+6-BA 4.0 mg.L-1+NAA 0.5 mg.L-1的分化培养基上直接分化产生不定芽。器官发生途径再生体系的建立为抗逆基因工程等工作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杂交鹅掌楸 器官发生 愈伤组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立盘 钟永达 杨爱红 李彦强 余发新
【目的】研究杂交鹅掌楸LhFB1基因启动子(pLhFB1)的活性,为研究该基因功能及相关机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染色体步移法(Genome Walking)克隆LhFB1基因上游5′侧翼调控区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PlantCARE分析其包含的顺式作用调控元件。构建pCAMBIA1300-pLhFB1重组载体,对本氏烟草幼苗期叶片进行瞬转注射和GUS染色表达。花序浸染法将重组载体转化至野生型拟南芥,GUS组织染色分析其在T_2代转基因植株开花期根、茎、叶和花组织中的表达量,并用qRT-PCR对GUS组织染色进行活性验证。【结果】pLhFB1启动子序列长1 780 bp,含有多个TATA-box和CAAT-box及压力响应、激素响应、光信号转导、代谢循环元件。瞬转结果表明,烟草叶片注射部位有蓝色斑点,说明启动子有活性。遗传转化结果表明,转pLhFB1启动子拟南芥根、茎、叶和花组织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蓝色,且根和茎中的蓝色斑块较深。qRT-PCR结果说明,pLhFB1启动子在拟南芥根、茎、叶和花组织都有表达,与GUS染色结果基本相符。【结论】克隆得到pLhFB1启动子序列,其在转拟南芥植株各组织中都有活性,但以根和茎中较强。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晓阳 李火根
以12个鹅掌楸种间杂交组合子代及其亲本自由授粉子代为材料,在分析各子代苗期生长性状及杂种优势表现的基础上,利用SSR分子标记检测鹅掌楸交配亲本的遗传距离以及杂交组合子代的杂合度,进而分析鹅掌楸苗期生长性状杂种优势与亲本遗传距离及子代杂合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鹅掌楸亲本遗传距离及子代杂合度与苗期生长杂种优势之间的相关性均未达显著水平,表明二者可能并非鹅掌楸杂种优势形成的主要原因。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郝自远 李火根 康昊 温小荣 胡永清 张井义 黄敏仁 凃峰 戴兆霞
[目的]北美鹅掌楸为优良的珍贵用材树种,研究其生长发育规律及生长性状早晚期相关对于北美鹅掌楸人工林高效培育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方法]本文利用树干解析的方法对江苏句容24年生的北美鹅掌楸人工林生长规律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胸径、树高和材积性状的年年相关分析以及早期选择效率评价。[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北美鹅掌楸胸径、树高从6 a进入快速生长期,持续到17 a,而材积则在1 10 a增长缓慢,12 a后进入速生期,生长速率在20 a达到最大,22 a后逐渐降低,林分接近数量成熟。生长性状的年年相关及早期选择效率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杨秀艳 季孔庶 王章荣 赖焕林
在不同生长季节,对19个杂交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Liriodendron tulipifera家系和2个对照家系苗木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力进行了测定,并对它们在家系间的变异以及与生长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种酶的活力表现出生长前期低于生长后期的趋势,并且在家系间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生长性状与SOD活力呈显著正相关,而与POD活力负相关不显著。鹅掌楸Liriodendronchinense与北美鹅掌楸Liriodendron tulipifera的SOD活性均较低,有84.2%的家系SOD活性较两亲本...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潘文婷 姚俊修 李火根
以鹅掌楸属树种5个自交组合子代为材料,以4个种内杂交子代及8个种间杂交子代为参照,以存活率、生长量等表型性状为评价指标,结合SSR分子标记信息分析鹅掌楸属树种自交衰退程度,并试图从SSR分子标记角度探究其遗传机制。结果表明,鹅掌楸属树种自交衰退明显。与种内异交及种间杂交子代相比,自交子代胸径、树高及存活率的衰退程度δ分别为:0.46,0.45;0.32,0.35;0.25,0.30。SSR检测结果显示,不同交配类型子代的纯合子比率由高到低趋势为:自交、种内交配、种间交配。同时,初步筛选出2个可能与鹅掌楸属隐性致死基因相关联的SSR位点。
关键词:
鹅掌楸属 自交衰退 SSR 隐性致死基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