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13)
- 2023(5703)
- 2022(4778)
- 2021(4156)
- 2020(3467)
- 2019(7496)
- 2018(7104)
- 2017(13118)
- 2016(7321)
- 2015(7580)
- 2014(7217)
- 2013(6986)
- 2012(6265)
- 2011(5658)
- 2010(5313)
- 2009(4750)
- 2008(4621)
- 2007(3840)
- 2006(3233)
- 2005(2608)
- 学科
- 济(26750)
- 经济(26717)
- 业(19585)
- 管理(19571)
- 企(14802)
- 企业(14802)
- 方法(14167)
- 数学(13135)
- 数学方法(13057)
- 农(7819)
- 学(7633)
- 财(7241)
- 贸(7065)
- 贸易(7064)
- 易(6913)
- 中国(6418)
- 业经(5919)
- 农业(5574)
- 环境(5185)
- 技术(4936)
- 务(4637)
- 财务(4635)
- 财务管理(4631)
- 企业财务(4435)
- 产业(4098)
- 制(4086)
- 出(3918)
- 划(3880)
- 壤(3850)
- 地方(3848)
- 机构
- 大学(104553)
- 学院(104020)
- 济(41308)
- 经济(40727)
- 研究(38148)
- 管理(37878)
- 理学(34372)
- 理学院(33948)
- 管理学(33193)
- 管理学院(33039)
- 农(30677)
- 科学(28303)
- 中国(26518)
- 农业(24895)
- 业大(24561)
- 京(21402)
- 所(21089)
- 研究所(20114)
- 农业大学(17147)
- 中心(16637)
- 财(16321)
- 财经(14100)
- 江(14075)
- 院(13655)
- 室(13587)
- 经济学(13277)
- 科学院(13166)
- 经(13108)
- 实验(13049)
- 省(13032)
- 基金
- 项目(82884)
- 科学(63948)
- 基金(62078)
- 家(59222)
- 国家(58789)
- 研究(48997)
- 科学基金(48571)
- 自然(35304)
- 自然科(34535)
- 自然科学(34517)
- 自然科学基金(33934)
- 基金项目(33639)
- 社会(32582)
- 省(32346)
- 社会科(31016)
- 社会科学(31007)
- 划(28361)
- 资助(24576)
- 教育(21627)
- 重点(19486)
- 计划(19429)
- 科技(17979)
- 创(17698)
- 部(17400)
- 发(17357)
- 科研(17247)
- 创新(16686)
- 业(16498)
- 编号(16173)
- 农(14722)
共检索到1330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吕长平 徐艳 成明亮
以鲁荷红、藏娇、脂红、胡红4个牡丹品种为试材,研究了土壤含水率对其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含水率的升高,牡丹叶片的脯氨酸(Proline)含量、叶片电导率、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升高;丙二醛(MDA)含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蛋白质含量、叶片相对含水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下降;SOD变化不稳定.高土壤水分胁迫下,牡丹的叶绿素合成受阻.总体而言,随土壤含水率的升高,牡丹叶片的游离脯氨酸含量、MDA含量、CAT活性3个指标的变化趋势比较一致,可作为牡丹耐土壤含水率的鉴定指标.
关键词:
土壤含水率 牡丹 生理生化指标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建丰 帖西宁 杨潇 王瑞 刘晶 张天福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与理论分析,探究4种不同土壤初始含水率条件下深层坑渗灌土壤水分运动规律。结果表明:初始含水率对入渗特性有显著影响。相同入渗时间,初始含水率越大,累积入渗量越小,入渗率也越小;而湿润锋运移距离随初始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加;初始含水率越大,湿润体也越大,且相同位置的含水率也越大。建立了改进的Kostiakov入渗模型,以及初始含水率与湿润锋运移距离的幂函数关系,对所建模型进行验证,精度较高。
关键词:
土壤初始含水率 深层坑渗灌 入渗 湿润锋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侯小改 段春燕 刘改秀 尹伟伦 王华芳
以盆栽牡丹朱砂磊为试材,研究了5种土壤相对含水量(SRWC)对牡丹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水分胁迫程度的增加,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逐渐下降,表观量子效率(AQY)、CO2羧化效率 (CE)、光饱和点降低;光补偿点及CO2补偿点升高。干旱胁迫下,光合速率的下降是气孔因素与非气孔因素双重作用的结果:轻度干旱胁迫下(土壤相对含水量55%-40%)气孔限制是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而严重干旱胁迫下(土壤相对含水量20%)非气孔限制是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牡丹光合作用的最适SRWC为70%左右。
关键词:
牡丹 土壤相对含水量 光合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宇瑞
基于电流 -电压四端法的“polar- dipole array”形式 ,以壤土作为研究对象 ,对土壤含水率和土壤盐分与土壤电导率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在土壤盐分和含水率 2个相关因素中 ,土壤盐分对土壤电导率的影响较土壤含水率要大得多
关键词:
土壤电导率 土壤含水率 土壤盐分 测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韫 李响 张帆 廖苑如
采用生长箱培养法,分别研究700与350μmol/mol CO2浓度下红松幼苗水分生理特征和土壤含水率变化。研究表明:1)初始土壤含水率相同,相同条件培养5 d后高浓度CO2培养苗木土壤含水率较高;2)土壤含水率没有显著差异时,高浓度CO2培养导致苗木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地上部含水率下降,水分利用效率和叶水势升高;3)随着土壤含水率产生差异,高浓度CO2培养苗木的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和叶水势没有发生显著变化,而低浓度CO2培养苗木的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下降,水分利用效率与叶水势升高不显著。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赛音朝格图 马文娟 塔娜
为探究土壤表层的含水率随土壤温度变化的规律,以呼和浩特地区的日光温室室内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土壤水分-温度传感器测试土壤含水率和土壤温度,采用Gaussian函数多峰拟合和线性拟合方法对土壤温度与含水率的关系进行拟合分析。结果表明:在3个试验区域的不同深度土层内,土壤含水率随土壤温度的变化均呈现线性变化规律,且越接近土壤表层,线性关系越显著。通过拟合方程得到的含水率计算值与实测值相对误差小于5%。本研究对日光温室内土壤环境的监测与控制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日光温室 土壤含水率 土壤温度 线性拟合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小蓉 蒲波 李浩 王昌桃 赵燮京
通过在成都平原稻油轮作田2种秸秆覆盖栽培模式与传统栽培模式的4年定位试验,进行了油菜土壤含水率与油菜产量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油菜全生育期,覆盖处理土壤含水率含量均极明显地高于翻耕不覆盖处理(CK),而免耕覆盖处理的土壤含水率又明显高于翻耕覆盖处理。油菜苔花期,覆盖处理比翻耕不覆盖处理(CK)的土壤含水率增加4.7%~29.8%,而免耕覆盖处理的土壤含水率又比翻耕覆盖处理高5.4%~13.0%;覆盖处理的油菜单株角果数极显著多于翻耕不覆盖处理(CK),增加2.0%~13.1%,而免耕覆盖处理又比翻耕覆盖处理增加1.6%~5.6%;覆盖处理的油菜产量比翻耕不覆盖处理(CK)的增产幅度为3.3%...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石庆兰 赵燕东
根据时域反射技术原理,研制了测量土壤含水率的一种新型传感器。实验结果表明,其测试精度符合用户需要。
关键词:
土壤含水率 测定 时域反射法 传感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丽玲 张建丰 高瑞 吴叔赢
为探明影响指流入渗特性的主要因素,通过室内物理模拟试验研究不同上层土壤初始质量含水率对层状结构土壤中指流水分运移的影响。结果表明:湿润锋到达指流层的转折时间与上层土壤初始含水率的相关性较高,且呈对数关系;分别运用分段函数模型和连续函数模型对累积入渗量与时间的关系进行拟合,发现运用分段函数模型拟合的结果虽整体与实测值相关性较高,但是该模型在进行分段拟合时,由于分段点处的不连续性,与实际中层状结构土壤水分入渗不一致,而连续函数模型随着入渗时间的延长,模拟结果越接近实测值,且连续函数模型符合实际中层状结构土壤水分入渗的连续性,因此,连续函数模型适用于长历时的水分入渗过程。
关键词:
土壤 初始含水率 指流 优先流 入渗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谢杰 谭宏伟 郝晓峰 李贤军 熊幸阳 郑敏 全鹏
以白橡锯材为研究对象,采用平板热压机对其进行干燥处理,系统研究了初含水率对木材温变特性、干燥速率、干缩特性、干燥缺陷和微观构造的影响规律,探明白橡锯材的热压干燥特性。结果表明:热压干燥是一种高效快速的干燥方法,将初含水率为14%~75%的木材在温度为140℃、压力为0.1MPa的条件下干燥到2%以下终了含水率仅需120~210 min,木材干燥速率随着初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加;初含水率较高的木材在热压后会产生严重内裂和皱缩缺陷,当木材初含水率降至15%以下时,热压后无内裂缺陷产生,截面变形也明显减小;随着初含水率的增加,木材厚度干缩系数呈增加趋势,而宽度干缩系数则呈下降趋势。通过观察木材的横切面微观结构发现,高初含水率试件的内裂沿木射线生成,其早材大管孔部位可观察到明显压缩。
关键词:
热压干燥 白橡 干燥速率 干燥缺陷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薛杨 赵洋毅 段旭 曹光秀 杜玉雪
采用野外定位实测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西南典型红壤土石山区4种公路边坡护坡植物根系特征及其对同空间内土壤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木植物根系属V type垂直构型,草本植物为散生须根属M type团网构型,4种植物根系呈浅层化分布,代表根径均为细根,草本植物根系长度、干质量、表面积均大于灌木植物,且分布趋势均随土层加深而减少;根系分布与同空间内土壤水分显著正相关(P<0.01),根系表面积和根系干重等特性对土壤含水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影响,结构方程路径总系数达0.99,根系结构由粗根含量决定,且对土壤含水率存在系数-0.39的显著负相关,对根系特性和根系延伸范围存在总系数-1.50和-1.54的极显著负影响.草本植物对较浅或贫瘠的土壤边坡的适应性更好,其保持土壤水分的作用更好,而土层较深边坡建议选择灌草搭配的方式来达到保水固土的目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赞韶 曹雅宁 奥小平 沈佐 何力春
该文利用4年的实地观测资料,进行了石灰岩区宜林荒山春季土壤含水率预测研究。采用逐步回归方法,按隔候、隔旬两个预期间隔期,建立了阳坡、半阳坡、阴坡3个坡向,5、20cm两个土层的预测模型,平均精度94.8%。为了解决预测间隔期内产生降水对预测结果的影响,提出了用更正系数和降水量计算更正值的方法,对预测值进行更正.
关键词:
石灰岩,宜林荒山,土壤含水率,回归预测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殷哲 雷廷武 晏清洪 陈展鹏 董月群 庄晓晖
为提高近红外传感器测量的准确度,进一步理解不同标定模型对土壤含水率测量精度的影响。利用土壤表面的近红外反射光强来预测土壤含水率,通过归一化处理将反射光强转化为相对吸收深度和相对反射率,采用2种标定方法,分别建立土壤含水率与相对吸收深度之间及土壤含水率与相对反射率之间的线性模型与非线性模型。选取我国东北地区的黑土进行标定,并用独立的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吸收深度法的线性和非线性模型的预测值和实测值符合度较好。反射率法的线性模型和非线性模型对土壤的含水率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2.89%和2.95%,相对吸收深度法非线性模型的RMSE值明显大于其他3种模型,预测准确度最低。说明...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学勤 奥小平 何力春
利用4年观测资料,进行了晋东南石灰岩区宜林荒山春季土壤含水率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分析.土壤解冻至6月上旬雨季到来之前土壤含水率逐渐降低,为土壤水分的跑墒阶段,这段时间坡向间、土层间的年际变化较大.经对17个气象因子的筛选,以气温、空气绝对湿度、降水量等9个因子与土壤含水率相关最紧密,每个气象因子按前5天、前10天、前20天三个时段,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阳坡、半阳坡、阴坡的5cm和20cm两个层次土壤含水率与气象因子的回归方程,复相关系数均在0.9以上,平均精度94.7%.
关键词:
石灰岩山地 土壤含水率 气象因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