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57)
2023(7725)
2022(6489)
2021(5880)
2020(4929)
2019(10783)
2018(10300)
2017(19701)
2016(10938)
2015(11326)
2014(11236)
2013(10959)
2012(9985)
2011(9040)
2010(8819)
2009(7950)
2008(8013)
2007(6954)
2006(5851)
2005(5109)
作者
(36012)
(30268)
(30094)
(28395)
(19270)
(15005)
(13245)
(11899)
(11406)
(10546)
(10527)
(9994)
(9886)
(9707)
(9602)
(9589)
(9207)
(8918)
(8749)
(8734)
(7960)
(7442)
(7224)
(6925)
(6834)
(6722)
(6579)
(6547)
(6239)
(6200)
学科
(40346)
经济(40299)
(31635)
管理(29661)
(25798)
企业(25798)
方法(21035)
数学(18428)
数学方法(18235)
(12454)
(11491)
(10917)
(9809)
贸易(9809)
(9598)
中国(9582)
业经(9309)
(7890)
技术(7679)
(7629)
财务(7623)
财务管理(7611)
农业(7463)
企业财务(7349)
(6740)
银行(6686)
(6311)
(6282)
金融(6281)
(6233)
机构
大学(158583)
学院(157406)
(61531)
经济(60460)
研究(57911)
管理(57579)
理学(51452)
理学院(50793)
管理学(49706)
管理学院(49446)
(42265)
科学(41690)
中国(40755)
农业(34202)
业大(33861)
(32743)
(32222)
研究所(30390)
(26357)
中心(24967)
农业大学(22865)
(22320)
财经(22277)
(21061)
(20556)
北京(19685)
(19559)
经济学(19399)
(19044)
科学院(18945)
基金
项目(119199)
科学(92255)
基金(88771)
(83962)
国家(83343)
研究(73107)
科学基金(68784)
自然(49265)
自然科(48237)
自然科学(48215)
社会(47596)
基金项目(47523)
自然科学基金(47430)
(46252)
社会科(45330)
社会科学(45317)
(40410)
资助(36075)
教育(32531)
重点(27806)
计划(26887)
(25426)
(25116)
编号(24867)
(24678)
科技(24604)
科研(24559)
创新(23652)
(23495)
国家社会(20867)
期刊
(56993)
经济(56993)
学报(41604)
研究(37575)
(36736)
科学(33198)
大学(29167)
学学(28569)
中国(25704)
农业(24770)
(19745)
管理(19184)
(13719)
业大(12771)
(11814)
金融(11814)
财经(11064)
经济研究(10728)
农业大学(10699)
(10369)
业经(9779)
(9441)
技术(9431)
林业(9345)
科技(9342)
教育(8449)
问题(8205)
中国农业(7429)
商业(7384)
自然(7147)
共检索到2105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佳丽  李洪波  张爱平  
为探究作物之间对土壤养分斑块利用的优先顺序及对作物根系吸收矿质营养的影响,选用玉米品种‘先玉335’为研究材料,设置根箱试验,在养分匀质和异质2种供养模式下设置5个延迟种植时间作为时间梯度对正常种植和延迟种植的玉米的地上部生物量、养分含量、根冠比(T/R)和根系长度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同一根箱内,延迟2~5d种植的玉米地上部生物量比正常种植的玉米在养分匀质供养环境中低28.4%~74.3%,在养分异质环境中低19.2%~193.0%。延迟种植玉米的根系生物量在养分匀质供养环境中随着种植时间的加长均无显著差异;而正常种植玉米的根系生物量在异质环境中随着延迟种植时间的加长有显著增加。因此,同一根箱内,延迟种植玉米的根冠比显著高于正常种植的玉米,根系总长度和体积与根系生物量的变化趋势类似。在同一根箱内,在匀质供养环境中,正常种植和延迟种植玉米的比根长和根系组织密度在不同种植时间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仅延迟5d种植玉米的根系组织密度在养分异质环境中显著低于正常种植的玉米。综上,玉米利用养分资源的先后顺序会引起地上部养分产生竞争,尤其是在养分异质环境中,玉米可以通过调整自身来适应养分和竞争环境。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宁  付亚军  邵靖  薛云云  
【目的】土壤养分异质性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会对植物间的竞争关系造成影响。分析土壤养分异质性对入侵植物竞争能力的影响,可为其入侵危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入侵杂草节节麦Aegilops tauschii及其主要危害作物小麦Triticum aestivum为试材,设置同质性及异质性养分条件,结合de Wit取代实验方法,依据株高、叶面积及生物量等指标,探讨了土壤养分异质性对节节麦生长发育及其与小麦竞争关系的影响。【结果】(1)土壤养分异质性促进了小麦和节节麦幼苗株高、叶面积及单株分蘖数的增加,2种植物总生物量增加显著(P<0.05)。(2)种间竞争条件下,异质性土壤中节节麦的根冠比降幅最大,表明节节麦通过将更多的生物量分配至地上以加大对小麦的竞争抑制作用。(3)从竞争平衡指数可知:异质性土壤中节节麦的竞争平衡指数大于0,并较同质性土壤中略有增加,表明土壤养分异质性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节节麦对小麦的竞争作用。【结论】土壤养分异质性促进了节节麦幼苗的生长发育,并提高了其对小麦的竞争抑制作用。因此认为,土壤养分异质性会进一步加剧节节麦对小麦的危害程度。图5表1参46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郝鹏  李景文  丛日春  张楠  井家林  黄晶晶  
以干旱区植物苦豆子为研究对象,设置土壤异质性处理(均质、中间斑块和边缘斑块)和竞争处理(无竞争者和有竞争者)正交试验,每组10个重复,探讨苦豆子根系对土壤资源异质性和竞争的响应。结果表明:1)苦豆子根系的分布与延伸与竞争者的存在与否有关。在单独生长状态下,苦豆子采用"广布策略",即在不同的营养资源分布状况下,根系最大延伸,根系在各单位位置内出现的百分比都呈现出同样的模式,而与资源的分布状况无关;当竞争者出现时,原位植物的根系受到抑制分布在较小范围内,广布策略受到严重的影响。2)竞争者还使得原位植物根系的最大延伸与分布随着资源分布的不同而发生改变:土壤均质时,原位植物与竞争者的根延伸未重叠区域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郑存德  依艳丽  张大庚  徐龙超  
不同土壤容重不同,其稳定性也不同。土壤容重的变化会引起土壤调节水、气、热能力的变化,提高土壤的自动调节能力可以使土壤肥力水平得以提高并满足植物对生长因子的持续需求。为研究土壤物理性质对玉米高产稳产的影响机理,以耕地棕壤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不同容重对玉米根系生长指标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施用不同有机肥量及模拟不同耕作深度对玉米根系生长的调控效果。结果表明:在设计容重范围内,容重增加,根系生长指标都表现为下降,容重大于1.2 g/m3时,不同处理根系生长指标差异显著;当容重大于1.3 g/cm3时,不同处理根系活力差异显著。施用有机肥对高容重土壤调控效果更好,有机质含量为4%与5%的处理...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潮海  李胜利  王群  郝四平  韩锦峰  
采用桶栽方法,探讨了下层土壤容重对玉米根系生长及吸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容重的增加,玉米根条数、根干重、根长和根系活力都呈现减少的趋势,且容重越大,减少的趋势越显著。玉米总根量和气生根数量随着整个土层平均容重的增加而降低。受土壤容重影响,根系在不同土层之间的生长具有一定的补偿效应,但作用有限,不足以弥补下层容重过大对根系造成的不良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潮海  李胜利  王群  侯松  荆棘  
采用池栽方式对轻壤土、中壤土和轻粘土上玉米根系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质地土壤对玉米根系的形态、分布、生长具有很大影响。玉米根系弯曲度、平均根径的大小均为轻粘土>中壤土>轻壤土,轻壤土中玉米根系上部有更多的支根但下部支根较少;拔节期,玉米根系的垂直和水平分布在轻壤土中范围最广,轻粘土中最小。大喇叭口期之后3种质地土壤玉米根系的分布范围无明显差异。轻壤土、中壤土、轻粘土随着土壤中物理性粘粒的增加,根量在上层土壤中所占的比例加大。轻壤土中玉米根系生长表现为“早发早衰”,拔节期前,根系生长速率大于中壤土和轻粘土,吐丝期根量达到最大值,之后开始衰老。轻粘土玉米的根系则呈现出“晚发晚衰”,拔节期前...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秀珍  邱立春  
为研究中耕深松对土壤蓄水及玉米根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应用沈阳农业大学工程学院研制的1HS-1.2型中耕深松机,在位于阜新县他本镇马蹄营子村的国家"863"项目试验基地进行了玉米中耕深松试验,通过深松前后土壤含水量变化及玉米长势的对比,研究了中耕深松对不同时期土壤含水量以及玉米根系生长发育和玉米产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中耕深松后土壤的水分含量比未深松土壤的水分含量明显增加,中耕深松后玉米根系的根长明显大于未深松根系的根长,中耕深松后玉米的产量每公顷增加幅度为21%。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金凤  康绍忠  张富仓  李志军  
【目的】研究不同的灌溉方法和灌水量对根区土壤微生物及作物生长的影响。【方法】利用盆栽试验对供试玉米采取3种灌水方式,即常规全部根系区域灌水(常规)、固定1/2根系区域灌水(固定)和交替1/2根系区域灌水(交替)。每种灌水方式设3种供水水平:充分灌水(充分)、轻度水分亏缺(轻度)、重度水分亏缺(重度)。测定土壤微生物数量、作物株高、茎粗及叶面积,记录每次灌水量。【结果】在同一灌水方式下,轻度的水分亏缺处理下土壤微生物数量占有一定的优势,有时甚至高于充分灌水处理。交替1/2根系灌水根系两侧土壤微生物数量分布均匀。作物充分灌水时,生长最旺盛,轻度亏缺次之,重度最次。【结论】轻度的水分亏缺能有效地改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才奎冶  刘晶淼  张正秋  梁宏  白月明  李世奎  
为研究土壤湿度对玉米根系生长分布的影响,本文基于辽宁锦州田间土壤湿度控制试验和根系观测实验,利用CERES-Maize作物模型的根系子模型,模拟了不同土壤湿度条件下玉米根系的生长分布情况,结果表明:1土壤湿度适宜条件下,根长密度(单位体积土壤内根的总体长度)模拟效果较好;2水分亏缺条件下,当三叶-拔节期水分亏缺,模拟效果也较好;但是,当拔节-吐丝期以及吐丝-乳熟期水分亏缺,模拟效果均相对较差。针对模拟效果相对较差的情况,发现了根系模型中根分布权重因子wr的计算存在一定的缺陷,即wr中的参数δ(根系分布负指数递减率参数)和参数Zmax(最大根系深度参数)始终为定值(δ=4、Zmax=200cm)...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日  刘利  吴春胜  马丽艳  
【目的】研究根系生长空间对玉米植株生长、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根箱限根的方法,使玉米根系生长空间分别为25,50,75和100 L/株。分别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和吐丝期取样,测定其生长和养分吸收状况,在生理成熟时测定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结果】与无限制根系生长空间(100 L/株)处理相比,限制根区体积在生殖生长阶段(大喇叭口期-吐丝期)使玉米地上部和根系干质量显著降低(P<0.05),在营养生长阶段(出苗-大喇叭口期)使玉米地上部干质量显著降低(P<0.05);在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阶段,使玉米植株氮浓度、含氮量和含磷量及氮养分比吸收率显著下降(P<0.05),但对磷养分比吸收率没有显著...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青华  高尔明  马新明  王红灿  孙治安  尹飞  刘斌  任键  王琪  
采取盆栽与大田试验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了潮土与砂姜黑土两种土壤类型玉米根系生长发育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潮土玉米根系在前期生长发育较好 ,长度、干重及活力较高 ,后期衰减时间较早 ,但幅度较小 ,根系主要集中分布于 0~ 2 0cm土层 ,下扎较浅 ,深层根量较少 ;砂姜黑土玉米根系在中后期生长发育较好 ,且根系长度、干重及活力增降幅度较大 ,整个根系在土壤中分布较均 ,下扎较深 ,深层根量较多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齐华  刘明  张卫建  张振平  李雪霏  宋振伟  于吉琳  吴亚男  
通过对不同深松方式土壤物理性状及玉米根系分布状况的分析,结果表明,隔行深松(T1)与行行深松(T2)不仅可有效打破犁底层,10~30 cm土壤容重和土壤紧实度显著降低,且T2对土壤容重和紧实度的降低作用大于T1;深松增强了土壤的透水性和蓄水能力,2种深松方式土壤水分差异并不显著;由于犁底层的存在,不深松(CK)的根系大部分集中在0~20 cm土层范围,且该土层的根干质量、根长密度和根系体积均明显大于T1和T2,而单株根系伤流强度则明显小于T1和T2;深松处理的根系不仅能更好地向深层土壤下扎,而且向植株两侧扩展的范围变大,20~50 cm土层根干质量、根长密度和根系体积T1与T2均明显高于CK;...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姝媚   李腾   张赛   徐洁   隋鹏  
为探明不同土壤温度对玉米苗期生长发育的影响,以‘郑单958’为材料,采用新型土壤增温设备进行盆栽试验,在玉米苗期分别设置25.0(CK)、27.5(T_1)、30.0(T_2)、32.5(T_3)和35.0(T_4)℃5个土壤温度处理,持续处理10 d,测定玉米苗期根系形态、拓扑结构以及各径级根系构型等参数。结果表明,与25.0℃(CK)相比,27.5℃的土壤温度处理可使玉米苗期的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分枝数、根尖数和分形维数均显著增加;随着温度的持续增加,增温对根系的生长发育逐渐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土壤温度达35.0℃时,上述6个指标均显著降低。土壤温度<30.0℃时,土壤温度的升高导致细根(≤0.5 mm)长度、表面积和体积占总根系的比例均显著升高,在30.0℃的土壤温度下,细根长度、表面积和体积分别占总根系的84.00%、64.79%和31.89%。当土壤温度升至35.0℃时,细根长度、表面积和体积占比均显著降低,而中等根(0.5~1.0 mm)和粗根(>1.0 mm)的占比均显著升高。当土壤温度为27.5℃时,玉米苗期的地上部干重和地下部干重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887 8 g和0.460 5 g,此时根冠比也达到最小值,为0.474 7。通过拟合土壤温度与玉米幼苗性状曲线可知,27.3~28.7℃的土壤温度最适于玉米苗期的生长。综上,土壤温度在25.0~30.0℃时,随着土壤温度的升高,玉米幼苗根系随之加长,细根占比增加,植株干重也随之增大,同时保持较低的根冠比;当土壤温度≥30℃,玉米根系生长受限,玉米幼苗细根占比减少,同时根冠比增加。土壤温度达到35℃时,玉米幼苗生长受到严重抑制。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思文  陈晓辉  蔡远扬  纪宗君  陈圆  朱齐超  余文慧  张福锁  吴良泉  
为探究酸性土壤甜玉米种植所需的适宜石灰用量。选取福建省平和县小溪镇典型的强酸性红壤(pH=3.91),以甜5号甜玉米先为供试材料,采用盆栽试验,设置石灰用量0g/kg(L0)、1.2g/kg(L1.2)、2.4g/kg(L2.4)、3.6g/kg(L3.6)和4.8g/kg(L4.8),研究不同石灰用量对甜玉米幼苗生物量、根系生长、养分累积、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石灰用量的增加,玉米幼苗株高、生物量(地上部+根系)、总根长、根面积、根体积、根系活力和养分(氮、磷、钾、钙和镁)累积量(地上部+根系)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以L2.4处理最佳;2)与L0相比,L2.4处理的玉米地上部和根系中氮、磷、钾、钙和镁累积量平均显著增加121.9%和186.7%;3)随石灰用量的增加,土壤pH、交换性钙含量、脲酶、蔗糖酶与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交换性酸和交换性铝含量降低,无机氮、速效钾、有效磷、交换性镁含量及酸性磷酸酶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4)玉米幼苗养分累积的差异受石灰施用、土壤pH、土壤酶活性、土壤养分和根系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各因素影响系数大小依次为:土壤pH(0.82)>根系(0.65)>石灰施用(0.61)>土壤养分(0.33)>土壤酶活性(0.28)。综上,合理施用石灰可以有效改善酸性红壤性质、提高土壤酶活性、促进玉米根系生长,提高植株养分累积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舰艇  关法春  仝淑萍  沙志鹏  边步云  程犇  
为探究"玉米田养鹅"对农田生态系统杂草多样性、土壤理化性质及玉米生长状况的影响,以林芝市八一镇章麦村试验田为研究对象,运用对比方法,研究玉米田养鹅(Raising geese in cornfield,RGC)和对照(Control,CK)土壤理化性质、杂草多样性及玉米生长的异同,旨在通过田间状态的描述和中间状态的研究,为以后优化玉米田调控措施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RGC处理有19种杂草,其中以菊科植物最多,对照组仅有9种。不同功能群杂草密度相差很大,双子叶一年生或越年生被子植物功能群杂草密度远远高于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