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99)
- 2023(7982)
- 2022(6564)
- 2021(5803)
- 2020(4596)
- 2019(10044)
- 2018(9880)
- 2017(19021)
- 2016(10598)
- 2015(11114)
- 2014(10835)
- 2013(10841)
- 2012(9938)
- 2011(9104)
- 2010(8861)
- 2009(7800)
- 2008(7492)
- 2007(6785)
- 2006(5998)
- 2005(4962)
- 学科
- 济(44670)
- 经济(44624)
- 农(44260)
- 业(36978)
- 农业(29288)
- 管理(26464)
- 企(16125)
- 企业(16125)
- 方法(15445)
- 业经(14709)
- 数学(14374)
- 数学方法(14303)
- 环境(12313)
- 中国(10507)
- 学(10272)
- 农业经济(9795)
- 贸(9396)
- 贸易(9395)
- 发(9238)
- 易(9229)
- 财(8889)
- 制(8881)
- 村(8874)
- 农村(8868)
- 地方(8690)
- 发展(7467)
- 展(7466)
- 收入(7239)
- 及其(7148)
- 策(7100)
- 机构
- 学院(151451)
- 大学(145168)
- 济(64895)
- 经济(63907)
- 管理(57987)
- 农(57511)
- 研究(52247)
- 理学(51771)
- 理学院(51273)
- 管理学(50448)
- 管理学院(50231)
- 农业(44531)
- 中国(39935)
- 业大(36977)
- 科学(35499)
- 京(28883)
- 农业大学(28093)
- 所(27756)
- 研究所(25803)
- 中心(24920)
- 财(23896)
- 业(22165)
- 江(21664)
- 经济管理(20180)
- 财经(19748)
- 省(19681)
- 科学院(18988)
- 经济学(18699)
- 经(18226)
- 院(17420)
- 基金
- 项目(111686)
- 科学(87245)
- 基金(82215)
- 研究(76000)
- 家(74920)
- 国家(74217)
- 科学基金(62274)
- 社会(50351)
- 社会科(47406)
- 社会科学(47393)
- 省(45725)
- 基金项目(45182)
- 自然(41547)
- 自然科(40570)
- 自然科学(40556)
- 自然科学基金(39844)
- 划(37550)
- 农(32671)
- 教育(31637)
- 资助(30772)
- 编号(29784)
- 发(25803)
- 重点(25086)
- 业(24145)
- 部(24139)
- 创(23773)
- 计划(22945)
- 创新(22277)
- 科研(21971)
- 国家社会(21348)
共检索到2086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方华军,杨学明,张晓平,梁爱珍
碳主要在通气状态下释放出CO2以温室效应的形式影响全球变化。当前,农田土壤固碳过程是土壤碳循环研究中的一个前沿领域,其中农田土壤再分布过程能否导致土壤固碳已引起科学上、政治上以及社会上广泛的兴趣。本文从不同的尺度阐述土壤再分布过程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分别阐述土壤侵蚀和再沉积过程在全球碳循环,陆地碳库研究中的作用,土壤侵蚀与农田景观土壤有机碳动态、活性组份以及碳通量之间的关系,土壤再分布过程引起的土壤固碳机理。在此基础上指出今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秀霞 倪晋仁
土壤侵蚀是影响区域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它受气候、地形地貌、土壤、植被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为寻找流域上土壤侵蚀的主导影响因子,收集了黄河流域气候、地形、植被、土壤等数据,通过引入信息熵原理分析了各个影响因子与土壤侵蚀的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在黄河流域1∶10万地图比例尺条件下,各因子对土壤侵蚀影响的大小排序为:①水蚀区,加权降雨量>地形起伏度>植被覆盖度>土壤类型>沟壑密度;②风蚀区,地形起伏度>风蚀气候因子>植被覆盖度>土壤类型>沟壑密度;③冻融区,沟壑密度>地形起伏度>气温变化率>植被覆盖度>土壤类型。该研究在定性变量和定量变量之间建立了定量的空间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给出了影响黄河流域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冻融侵蚀的主导性因子,可为流域土壤侵蚀过程研究和水土保持决策提供参考。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江叶枫 孙凯 郭熙 叶英聪 饶磊 李伟峰 李婕 王澜珂
研究不同侵蚀程度下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的影响因素对指导耕地利用和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江西省兴国县耕地土壤有机质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侵蚀程度下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变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着侵蚀程度的加深,兴国县土壤有机质含量呈下降趋势。不同侵蚀程度下土壤有机质含量差异显著(P剧烈侵蚀(37.78%)>重度侵蚀(34.88%)>极强度侵蚀(34.44%)>无明显侵蚀(34.38%)>轻微侵蚀(28.91%)。在无明显侵蚀和轻微侵蚀时,高程和剖面构型是影响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的主要因子。在中度
关键词:
不同侵蚀程度 土壤有机质 红壤丘陵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越 罗志军 赵杰 江春燕 冉凤维
【目的】研究土壤有机质中不同侵蚀程度与各类影响因素的相互关系对于农业发展和土地地力保护有着深远意义。【方法】以江西省崇义县为研究对象,从侵蚀程度和土壤有机质两方面分析两者的相互关系与空间变异。【结果】崇义县的土壤有机质随着侵蚀程度的加深而呈下降趋势。不同侵蚀程度下土壤有机质含量差异显著(P轻微侵蚀(34.01%)>重度侵蚀(33.83%)>中度侵蚀(33.66%)>极强度侵蚀(19.67%)。【结论】土壤侵蚀较为严重的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越低。地形因子中坡度和高程是对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明显的正相关系;土壤结构性因子中成土母质和土壤结构与土壤有机质有明显的正相关系。
关键词:
侵蚀 农业 土壤有机质 空间变异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正国 周清波 王仰麟 张小飞
随着气候变化对农业系统的影响不断加剧,为保障粮食安全,必须掌握变化中的自然与人文因素,判别农业景观中可调整的关键机制,依据未来的可能情景,尽早订定农业景观优化方案。本研究以土壤侵蚀问题为切入点,整合相关的环境因子,构建农业景观对土壤侵蚀适应性的研究框架。基本思路为首先通过目前气候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研究,为不同时空尺度上土壤侵蚀发生、发展趋势提供理论依据;其次,从增强未来农业景观对土壤侵蚀适应能力的角度,详细讨论景观类型、空间配置和管理措施等与土壤侵蚀的关系,以提高农业景观优化配置的针对性;最后,为科学评价农业景观对土壤侵蚀适应的程度,基于Agent模型原理设计土壤侵蚀模拟模型,通过不同土壤侵蚀情景下景观类型、结构、空间配置和管理措施等的适应性分析,为有效提升区域农业景观的土壤抗侵蚀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农业景观 土壤侵蚀 适应机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马骞 于兴修 刘前进 吕国安
【目的】研究土壤侵蚀强度空间格局与坡度、土壤、降雨、植被覆盖和土地利用等影响因子的动态变化关系,揭示沂蒙山区土壤侵蚀规律。【方法】以TM影像、地形图、土壤图和气象资料为源数据,综合运用GIS和RS技术,获取沂蒙山区坡度、土壤可蚀性K值数据以及1986年、1995年和2005年的年降雨侵蚀力、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和土壤侵蚀强度数据;通过对研究区山地丘陵地带进行子流域划分,以子流域为单元,选取土壤侵蚀强度指数、平均坡度、土壤可蚀性指数、平均年降雨侵蚀力、平均植被覆盖度和土地利用结构指数,并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土壤侵蚀强度空间格局与其主要影响因素的动态变化关系进行分析。【结果】随着植被覆盖度的增加以...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红兵 许炯心 颜明
本文在总结了人为加速侵蚀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了人口增长、政策导向、经济发展和土地利用变化4个方面社会经济因素对土壤侵蚀的影响,概述了国内外对影响土壤侵蚀的社会经济因素的研究方法。在以上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后研究需要深入的3个方面:多学科交叉研究、社会经济学模型研究和区域差异化研究。
关键词:
土壤侵蚀 社会经济因素 进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朱颂茜 林敬兰 林文莲
公路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弃土、弃渣是一种主要的土壤侵蚀源。福建省山多、山高、山陡,地形复杂,修建高速公路,路基的高填深挖施工过程形成大量的裸露坡面、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弃土石方、山谷间的高位挂坡等工程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非常严重。如何采取合适的植物措施进行高速公路边坡的快速植被恢复值得研究探讨。调查表明:无防护措施的弃碴场的水土流失侵蚀模数是有防护措施弃碴场的2925倍;无防护措施且不集中挂坡堆放弃碴的流弃比是有防护措施且集中堆放弃碴的16 5×104倍;典型挂坡的土壤侵蚀量是邻近未扰动山坡地约70倍。因此,对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治的研究工作非常重要。
关键词:
高速公路 建设过程 土壤侵蚀 监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郎南军 郑科 温绍龙 袁春明 郭玉红
为了正确分析金沙江流域高原山地生态、经济和社会因子与土壤侵蚀的关系 ,该研究从宏观的角度 ,把长江上游金沙江流域高原山地看成是一个包括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的具有多层次、多因子、高维数、关联性、分散性、不确定性和主动性的开放式复合巨系统 .运用数学模型 (CCA)分析组成这一系统的自然生态子系统和社会经济子系统和土壤侵蚀变量元素集之间的典型关联关系 .结果表明 :人口压力、农业压力、森林资源破坏和薪柴重负是导致高原山地土壤侵蚀的典型相关因子 .为正确认识现实系统 ,有目的的协调各子系统的关系提供了科学依据 .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鹏 吴炳方 张磊 李伟萍 朱亮 张宁 钮立明
为详细了解水库建设期秭归县植被结构演变及土壤侵蚀风险情况,使用TM和SPOT等中高分辨率遥感数据获取的秭归县1992、2007年1:50 000土地利用分类、植被覆盖度、土壤侵蚀风险及1999~2007年SPOTVEGETATION NDVI等。利用景观格局方法研究植被景观格局演变,分析植被结构与土壤侵蚀风险变化特点。结果表明:1992~2007年,植被景观格局更加破碎,斑块离散程度变大,多样性提高,乔、灌等仍是优势类型,受不同人类政策的影响,不同类型植被类型景观特征响应表现出差异性。植被覆盖度得到改善,其中秭归中南部植被水平密度结构得到明显改善,对降低土壤侵蚀风险起到了积极作用。水库周边地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朱钟麟 陈一兵 林超文
从1996~1998三年的试验结果分析, 施NPK小区比施NP、NK和PK小区土壤流失量分别减少4% ,30% 和66% ,而径流量减少11% ,24% 和55% ;施NPK小区比施NP、NK和PK小区N流失减少20% ,32% 和55% ,P2O5减少21% ,39%和65% , 而K2O减少28% , 45% 和71% , 养分流失的主要载体是泥沙。施NPK小区比施PK、NK和NP小区的作物平均产量(原产) 分别增加484% 、31% 和14% 。在N、P、K三种大量元素中,紫色丘陵区最主要的肥料限制因子是N, 不施N作物生长十分不良; 其次是P, 不施P造成近20% 的减产; 而钾在此地...
关键词:
平衡施肥 土壤侵蚀 紫色土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朱洪芬 杨营 毕如田
土壤侵蚀作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本研究在GIS支持下,应用TM遥感影像提取土地利用和土壤侵蚀的相关信息,快速获得了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地面坡度、植被盖度、特殊侵蚀类型等土壤侵蚀因子空间信息,采用叠加分析法研究了繁峙县不同土地利用状况的土壤侵蚀规律。基于国家水利部制定的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快速完成了繁峙县土壤侵蚀强度的判定与分析。结果表明:繁峙县坡度大部分集中在5~15°之间,5°~15°坡度带土壤侵蚀面积最大,侵蚀面积约为2 255.37km2,约占整个繁峙县总面积的77.44%,但是这类土壤侵蚀程度较低,水土流失较少。25°以上侵蚀面积占总侵蚀面积的13.12%。中...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朱连奇 冯文峰 朱文博
随着地球信息科学的进步与发展,"3S"技术成为土壤侵蚀研究的有效工具。本文介绍了"3S"技术在土壤侵蚀研究中应用的途径和使用的限制条件,在对大量研究文献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国外学者利用"3S"技术主要集中在全球和区域土壤侵蚀调查、土壤侵蚀的生态效应等2个方面。而国内学者主要开展了区域土壤侵蚀调查、土壤侵蚀动态研究和土壤侵蚀模式的构建等3个方面的工作。指出目前和GIS技术结合应用最为广泛的土壤侵蚀模式是USLE和RUSLE,这两个模式都是基于统计的经验模式,缺乏充足的实测资料,精度不高;利用"3S"技术对于区域土壤侵蚀因子的研究缺乏与综合评价方法或模型间的协调。展望未来"3S"技术在土壤侵蚀研究中应用的可能趋势。
关键词:
3S技术 土壤侵蚀 动态监测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蔡强国,刘纪根
土壤侵蚀模型作为了解土壤侵蚀过程与强度,掌握土地资源发展动态,指导人们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管理和维持人类长期生存环境的重要技术工具,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本文总结了中国土壤侵蚀模型的主要成果,对经验统计模型、物理成因模型、国外模型在我国的应用方面作了详细的介绍。在总结和评价中国土壤侵蚀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土壤侵蚀模型应该注重的发展方向:(1)注重土壤侵蚀模型的理论研究,将从以侵蚀因子为基础的侵蚀预报向侵蚀过程的量化研究和理论完善,研究各侵蚀因子及其交互作用对侵蚀过程的影响,泥沙在复杂坡面以及不同流域尺度间的分散、输移和沉积作用;(2)加强对重力侵蚀、洞穴侵蚀机制的研究,加强对大中流域侵蚀模型的研究;(3)充分利用先进的RS、GIS技术,为侵蚀模型的研究提供大量的数据源,以利于对土壤侵蚀模型的检验。
关键词:
土壤侵蚀模型 主要成果 发展方向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史培军 刘宝元 张科利 金争平
在综合评述了国内外土壤侵蚀研究的最新进展基础上,综述了我们在内蒙古准格尔旗皇甫川流域和陕西安塞大南沟流域的研究成果,并进一步提出了探讨人类活动(主要是土地利用方式和水平)对土壤侵蚀的影响机理及过程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
土壤侵蚀 过程与模型 人类活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