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33)
- 2023(13111)
- 2022(11682)
- 2021(11178)
- 2020(9461)
- 2019(21964)
- 2018(21997)
- 2017(42493)
- 2016(23411)
- 2015(26366)
- 2014(26539)
- 2013(26021)
- 2012(23831)
- 2011(21310)
- 2010(21428)
- 2009(19629)
- 2008(19299)
- 2007(16992)
- 2006(14622)
- 2005(12687)
- 学科
- 济(89604)
- 经济(89502)
- 管理(66053)
- 业(62704)
- 企(53412)
- 企业(53412)
- 方法(45891)
- 数学(40000)
- 数学方法(39238)
- 学(22921)
- 农(22671)
- 中国(22048)
- 财(21855)
- 业经(19078)
- 理论(17432)
- 地方(16778)
- 制(15699)
- 贸(15397)
- 贸易(15388)
- 易(14947)
- 农业(14924)
- 务(14625)
- 和(14598)
- 财务(14545)
- 技术(14518)
- 财务管理(14516)
- 企业财务(13766)
- 环境(13142)
- 银(13046)
- 银行(12999)
- 机构
- 大学(331130)
- 学院(330151)
- 管理(129419)
- 济(121300)
- 经济(118421)
- 理学(112824)
- 理学院(111520)
- 研究(108996)
- 管理学(108943)
- 管理学院(108369)
- 中国(79177)
- 科学(73187)
- 京(70958)
- 农(58574)
- 所(56399)
- 财(55083)
- 业大(54107)
- 研究所(51936)
- 中心(49464)
- 江(47586)
- 农业(46361)
- 财经(44835)
- 北京(44521)
- 范(43715)
- 师范(43209)
- 经(40727)
- 院(39476)
- 州(39187)
- 技术(37524)
- 经济学(35282)
- 基金
- 项目(230799)
- 科学(179681)
- 基金(166147)
- 研究(162515)
- 家(147177)
- 国家(146001)
- 科学基金(124270)
- 社会(98566)
- 社会科(93279)
- 社会科学(93250)
- 省(91340)
- 基金项目(87946)
- 自然(84922)
- 自然科(83022)
- 自然科学(82999)
- 自然科学基金(81438)
- 划(77580)
- 教育(76034)
- 资助(70394)
- 编号(65926)
- 成果(53245)
- 重点(52120)
- 部(49656)
- 发(48039)
- 创(47683)
- 课题(46072)
- 科研(44951)
- 创新(44436)
- 计划(44108)
- 大学(42668)
- 期刊
- 济(128467)
- 经济(128467)
- 研究(91315)
- 中国(60895)
- 学报(60141)
- 科学(53077)
- 农(52929)
- 管理(47428)
- 大学(44411)
- 学学(41989)
- 财(41301)
- 教育(39577)
- 农业(37033)
- 技术(30032)
- 融(24670)
- 金融(24670)
- 财经(21281)
- 业经(21039)
- 经济研究(20451)
- 业(19846)
- 经(18077)
- 图书(17738)
- 科技(17156)
- 版(16859)
- 问题(16410)
- 业大(16185)
- 技术经济(16127)
- 统计(15775)
- 理论(15659)
- 实践(14496)
共检索到4688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静 王田妮 孙金诚 门泉洁 朱志伟
本文在研究多氯联苯典型组分的环境过程机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影响多氯联苯生物有效性的土壤组成及环境因素、土壤生物因素,利用多氯联苯生物有效性的生物和化学两大检测方法,参照现有多氯联苯生物有效性的预测和评价模型,提出了建立土壤环境中典型PCBs的生物可利用性预测模型这一新的研究思路。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袁旭音 王禹 孙成 许乃政 陈骏
分析了太湖底泥中6种PCB同系物(PCB28、52、101、138、153、180),其中含量最高的为PCB52,平均为0.983ng/g,最低为PCB138,平均为0.104ng/g。表层底泥中,检出率最高的为PCB101,达100%,最低为PCB180,只有58.3%。太湖底泥的多氯联苯含量与底泥中有机质和营养元素几乎不相关,表明大气沉降可能是多氯联苯的重要来源。根据沉积物有关风险评价标准,太湖底泥测定的PCB总量尚未达到毒性评价的低值。尽管底泥中PCBs含量不高,但在底栖生物中可以富集,并通过食物链逐级传递,因而其潜在的危害性仍不容忽视。
关键词:
多氯联苯 环境效应 底泥 太湖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会 甘居利 贾晓平
多氯联苯(PCBs)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对动物体的危害早已引起全球广泛关注,为了解PCBs在中国近岸海域哺乳动物体内的积累状况,本研究采用Agilent 6890N型气相色谱仪、63Ni放射源-μECD检测器测定了广东红海湾银杏齿喙鲸(Mesoplodon ginkgodens)鲸脂中PCBs的含量水平、组成特征,并对其进行毒性评价。本研究结果对于探讨PCBs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以及保护野生水生动物具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银杏齿喙鲸鲸脂中共检出43种PCBs同系物,PCBs总含量平均为4.4μg/g(湿重),属污染相对较轻水平。PCBs组成以PCB87为主,相对含量为19.5%;其次是PCB153...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方展强 张凤君 郑文彪 马广智 伍育源 肖智
采用毒性实验的方法,定量地研究了多氯联苯暴露对剑尾鱼肝脏、卵巢及鳃组织中Na~+/K.+-ATPase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组织其Na~+/K~+-ATPase活性的高低存在明显差异。多氯联苯对剑尾鱼肝脏及卵巢的Na~+/K~+-ATPase活性有抑制作用但不显著;对鳃的Na~+/K~+-ATPase活性则显示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随暴露浓度和时间的增加而提高。3种组织中鳃Na~+/K~+-ATPase对多氯联苯显得更为敏感。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方昌阁 张才乔 夏国良 乔惠理 陈耀星
禽类的肉和蛋产品含有大量的脂肪 ,可蓄积高浓度的多氯联苯 ( PCB)和其他环境污染物从而影响动物和人类健康。试验选用鸡作为实验动物研究了 PCB对胚胎期卵巢发育和生殖细胞分化的影响 ,在入孵前将Aroclor12 54注入海兰种蛋的卵黄内 ,剂量分别为 0 ,1,10和 10 0 μg/枚。取出新出壳雏鸡的卵巢进行组织学研究。结果表明 :PCB处理后 ,鸡胚的孵化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 ,而且死胚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水肿 ;雌性雏鸡左侧卵巢横截面积、皮质厚度和皮质内的卵母细胞数均比对照组明显增加 ;只有个别的卵母细胞发生了核固缩和胞质空泡化。本研究表明 PCB干扰鸡胚卵巢的发育 ,首次揭示了 ...
关键词:
鸡 多氯联苯 卵巢 胚胎发育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黄健生 贾晓平 甘居利
以广东大鹏湾海域糙齿海豚(Steno bredanensisLesson)为研究对象,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了海豚8种组织中多氯联苯(PCBs)的含量。将海豚8种组织分别经皂化、萃取、净化、浓缩等处理后,用Agilent 6890N型气相色谱仪、DB-XLB型毛细管气相色谱柱(30 m×0.32 mm×0.50μm)、ECD检测器测定。共检测出43种PCBs同系物。结果表明,PCBs在海豚8种不同组织中的含量范围为19.6~1 326.3 ng/g组织,皮肤中比其余7种组织的PCBs含量(19.6~90.4 ng.g-1)高2个数量级,各组织中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皮肤、心脏、肌肉、肝脏、睾丸、胃、肾...
关键词:
多氯联苯 糙齿海豚 分布规律 毒性评价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胜利 余存祖 戴鸣钧
本研究发现,有机肥猪粪、牛粪和腐熟玉米秸秆具有一定的提供锌、锰能力;石灰性土壤施有机肥能显著提高土壤锌、锰的有效性;有机肥对土壤中锌、锰具有一定的活化能力;锌肥与有机肥配施可降低土壤对锌肥的固定能力,提高锌肥的利用率
关键词:
有机肥,锌锰,有效性,活化,固定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穆晓慧 李世清 党蕊娟
【目的】研究黄土高原主要农田土壤重金属Cd的形态与生物有效性的关系,为评价本区土壤重金属Cd污染程度及其生物有效性提供一定的理论与数据依据。【方法】以黄土高原自北向南采集的12个0~20 cm耕层土壤为供试土样,通过室内分析和盆栽试验,研究了黄土高原石灰性土壤中不同形态Cd的分布特征及其生物有效性。【结果】黄土高原农田土壤Cd各形态总体分布特征为:有机结合态Cd、铁锰氧化物结合态Cd>碳酸盐结合态Cd>交换态Cd>残渣态Cd,自北向南各形态Cd含量均呈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各土壤类型间铁锰氧化物结合态Cd及碳酸盐结合态Cd平均含量均表现为:干润砂质新成土<黄土正常新成土<简育干润均腐土<土垫旱耕...
关键词:
黄土高原 Cd形态 生物有效性 小麦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田毅 张玉龙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施入过磷酸钙磷肥对土壤中外源铅的形态变化及其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加入过磷酸钙可使土壤中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结合态和有机结合态铅含量下降,残渣态铅含量增加,供试作物小白菜体内铅浓度明显降低;处理Ⅱ、处理Ⅲ、处理Ⅳ和处理Ⅴ分别为20.29,16.00,12.66,10.31mg·kg-1,与处理Ⅰ(26.68mg.kg-1)对照相比分别降低了6.39mg·kg-1、10.08mg·kg-1、14.02mg.kg-1和16.37mg·kg-1。不同过磷酸钙用量处理间土壤中铅形态含量、供试作物小白菜铅浓度差异达到了5%显著水平。
关键词:
土壤 铅 过磷酸钙 形态转化 生物有效性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任加云 李树峰
研究了4种质量浓度(0.5μg/L、1μg/L、10μg/L、50μg/L)PCB1254暴露下,栉孔扇贝(Chlamysferrari)消化盲囊和鳃丝7-乙氧基-3-异吩唑酮-脱乙基酶(EROD)、谷胱甘肽转移酶(GST)活力的变化。于实验开始后0、0.5d、1d、3d、6d、9d、15d、21d、30d取样测定,结果显示,除鳃丝EROD活力在低质量浓度(0.5μg/L和1.0μg/L)随时间变化不明显(P>0.05)外,其他各处理组PCB1254对栉孔扇贝消化盲囊和鳃丝的EROD都具有明显的激活作用,而且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低浓度(0.5μg/L、1.0μg/L)处理下,消化盲囊和鳃...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丽丽 张晶 方展强
以唐鱼卵黄蛋白原(Vtg)为检测指标,利用Native-PAGE电泳、唐鱼Vtg特异性脂蛋白染色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ELISA)技术分别检测了17β-雌二醇(E2)、壬基酚(NP)、多氯联苯(PCBs)、Cd2+、Zn2+及其混合物对唐鱼的雌激素效应。Native-PAGE结果显示,10μg/L、50μg/L E2水体暴露7、14 d均诱导雄性唐鱼体内合成了Vtg,E2对唐鱼的雌激素效应具有时间累积效应,并随浓度升高而增强。而ELISA检测结果则显示0.1、0.5、1.0μg/L E2 7、14 d和200、300μg/L NP 14 d暴露使唐鱼合成了Vtg。结果表明,NP、Cd2+、Zn2...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孙小雨 王祎哲 李旸 徐旭 周文礼 邵蓬 高金伟 窦勇 贾旭颖
为研究多氯联苯对海洋微藻的生理生态毒性,以湛江叉鞭金藻(Dicrateria zhanjiangensis)为研究对象进行7 d的六氯联苯(PCB_(153))胁迫实验,比较其生长、光合色素含量、谷胱甘肽S-转硫酶(GST)、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藻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PCB_(153)胁迫对湛江叉鞭金藻的生长、光合色素含量及抗氧化和解毒相关指标均有显著影响(P<0.05),且随着PCB_(153)浓度的增加,各实验组光合色素含量下降比例增大。PCB_(153)胁迫后各胁迫组藻细胞MDA含量显著增加;低浓度PCB_(153)(25 μg/L)胁迫则显著抑制2种酶活性。短期低浓度PCB_(153)胁迫会改变金藻细胞超微结构,使细胞器形态改变、聚缩,高浓度PCB_(153)胁迫则会直接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使细胞破裂,死亡导致细胞自溶死亡。PCB_(153)抑制叉鞭金藻的生长和光合色素合成,低浓度PCB_(153)激活抗氧化和解毒系统,提高其自我保护水平,高浓度PCB_(153)加剧脂质过氧化,破坏抗氧化和解毒系统正常功能,导致细胞破裂死亡。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陶贤继 魏华
采用活体注射和卵巢体外培养添加多氯联苯(PCB1254)两种方式研究了PCB1254对异育银鲫血清中和离体卵巢分泌睾酮及雌二醇的影响。注射PCB1254后,血清中睾酮浓度随作用时间延长而降低,随PCB1254浓度的增加而减小;血清中雌二醇随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加,随PCB1254浓度增加而增加。体外培养时卵巢时,培养液中雌二醇含量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增加,随PCB1254浓度增加而增加。结果表明PCB1254促进雌二醇分泌,抑制睾酮分泌。
关键词:
多氯联苯 异育银鲫 睾酮 雌二醇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锐 余涛 杨忠芳 侯青叶 曾庆良 马宏宏
湖北恩施是典型的富硒土壤分布区,在恩施市沙地乡采集了199件表层土壤样品以及60件玉米样品进行分析测试,旨在查明研究区硒元素含量特征,并分析硒生物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研究区表层土壤中硒含量的平均值为1.88 mg/kg,同时土壤中水溶态硒含量只占到总硒含量的0.04%~2.91%,处于相对较低水平。研究区内,有机碳含量对硒生物有效性影响很小,影响硒生物有效性的主要因素为土壤总硒含量和土壤pH值,碱性土壤中硒生物有效性更高。由于该区土壤主要呈酸性,且水溶态硒含量较少,导致玉米中硒含量整体处于相对较低水平,可以通过人为手段适当调控土壤酸碱性,提高硒生物有效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凌 张国印 张小龙 孙世友 耿暖 茹淑华 陈贵今
采用不同提取剂对蔬菜土壤中多种重金属元素的生物有效性,以及有效态重金属与全量重金属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土壤环境中,不同重金属元素间的生物有效性存在较大差异,依次为Cd>Pb>Hg>As>Cr,有效性系数较高的是Cd和Pb元素,分别为43.36%,6.57%,而Cr最低,仅为0.15%,表明土壤中有效态Cd、Pb容易发生迁移并被蔬菜吸收富集,存在较大的潜在生态污染风险;蔬菜地耕层土壤的有效态重金属与全量重金属呈高度显著线性相关的是Cd元素,其相关回归方程为Y=1.598 9X+0.046(n=108,R=0.866),呈显著线性相关的是Pb(R=0.769)和As(R=0.671...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