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05)
- 2023(1949)
- 2022(1821)
- 2021(1663)
- 2020(1379)
- 2019(2926)
- 2018(2928)
- 2017(5220)
- 2016(2875)
- 2015(3011)
- 2014(2934)
- 2013(2814)
- 2012(2751)
- 2011(2567)
- 2010(2544)
- 2009(2615)
- 2008(2271)
- 2007(1975)
- 2006(1799)
- 2005(1667)
- 学科
- 济(9877)
- 经济(9872)
- 管理(9158)
- 环境(8487)
- 业(5836)
- 学(5427)
- 企(4939)
- 企业(4939)
- 划(4509)
- 规划(3845)
- 环境规划(3755)
- 壤(3638)
- 土壤(3625)
- 方法(3347)
- 资源(2909)
- 和(2820)
- 生态(2692)
- 数学(2657)
- 数学方法(2627)
- 财(2212)
- 发(2167)
- 贸(2136)
- 贸易(2136)
- 易(2107)
- 农(2100)
- 区域(2080)
- 域(2080)
- 中国(2079)
- 世界(1961)
- 关系(1930)
- 机构
- 大学(41782)
- 学院(41671)
- 研究(18851)
- 济(15145)
- 经济(14853)
- 科学(14233)
- 中国(13641)
- 管理(12874)
- 所(11059)
- 理学(11040)
- 理学院(10817)
- 管理学(10588)
- 农(10516)
- 管理学院(10512)
- 研究所(10496)
- 京(10107)
- 农业(8422)
- 业大(8297)
- 中心(7592)
- 科学院(7250)
- 环境(7176)
- 院(7046)
- 北京(6398)
- 资源(6382)
- 室(6359)
- 江(6162)
- 范(6056)
- 财(6011)
- 师范(6000)
- 实验(5954)
共检索到609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核心和最珍贵的自然资源,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土壤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关键元素及有毒有害物质循环等)在连接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等圈层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近年来,人类正面临着全球环境的剧烈变化,如全球变暖、降水格局改变、氮沉降增加、臭氧层破坏、酸雨危害、生物多样性减少、荒漠化和土地退化、微塑料污染等。全球环境变化会对土壤生态系统产生不利的影响,
关键词:
土壤生态系统 土壤碳氮 环境变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旭博 孙楠 徐明岗 张文菊 李建伟
农田土壤碳库对缓解气候变化、保证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日益加剧的气候变化对农田土壤有机碳库演变的潜在影响受到广泛关注。全球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温度、降雨和大气二氧化碳(CO2)浓度的改变,会通过影响净初级生产力(NPP)、外源碳投入和有机碳分解速率等因素改变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另外,气候变化也会通过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和种植制度等农业措施改变生态系统碳循环。综述国内外农田土壤碳库演变对气候变化影响的研究成果表明,到21世纪末,中国气温将会升高3.9—6.0℃,降水有望增加9%—11%。至2050年,气温和降水的变化会造成中国农田系统碳投入相比1980年降低2.3%—10%(小麦、玉米和水稻平均值)。相...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航天进入减速与着陆技术是利用减速和缓冲装置, 通过特定的控制手段, 使高速进入地外天体或再入地球大气的航天器或其他飞行器按预定的程序和目的安全着陆的技术。 对于进入/返回式航天器而言, 航天进入减速与着陆技术是决定整个航天任务成败的关键, 是促进空间技术发展必不可少的核心技术, 对我国航天科技发展以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 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 我国的航天进入减速与着陆技术从无到有, 从弱到强,
关键词:
着陆技术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付刚 沈振西 张宪洲 余桂荣 何永涛 武建双
草地是陆地生态系统主体生态类型之一,其土壤呼吸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过程之一,草地土壤呼吸的动态变化将直接影响全球碳平衡。相对于其他陆地生态系统,草地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更为迅速。因此,在全球变化的趋势下,草地土壤呼吸将首先受到影响。本文综述了全球变化下CO2浓度上升、全球气温升高、全球降水增多、放牧、草地农垦以及土地利用管理措施(施肥、灌溉)的草地土壤呼吸响应。土壤呼吸对大气CO2浓度上升和全球气温升高的响应都存在增加、减少和无显著变化3种情况,这与大气CO2浓度上升和全球气温升高引起的土壤含水量、土壤N的可利用性等因素的改变与否有关。土壤呼吸Q10受到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降水、土壤深度、土壤有机碳、海拔高度、土地利用方式和时间尺度等因素的影响。降水增多一般可以促进土壤呼吸,但降水引起的温度以及土壤通透性的降低也会导致土壤呼吸的降低。因放牧强度、频度和方式的差异,放牧对土壤呼吸的影响出现增加、减少和无显著影响的不同结果;人工剪草对土壤呼吸及其各组分的影响也存在差异。草地农垦后,土壤呼吸增强,土壤碳损失约为20%~50%。施肥对土壤呼吸的影响有增加、减少和无显著影响,因肥料种类和施用剂量等而异。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灌溉会促进草地土壤呼吸。但是,目前全球变化对草地土壤呼吸的综合影响尚不清楚,因此深入探讨草地土壤呼吸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等仍是今后努力的主要方向。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正>王小芬,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是教育部新世纪人才,中国生物发酵协会酵素分会理事。美国耶鲁大学微生物系出站博士后,掌握国际领先的微生物发酵技术,负责创新131县域低本高质有机农业工程技术体系,建立了有机农业生产技术土壤-肥料-种植闭环体系。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单强
2016年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关键节点。世界经济正在寻找新的增长动力,我国经济也处于转型升级的历史关口。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幕拉开,新的经济增长点也随之启动。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单强
2016年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关键节点。世界经济正在寻找新的增长动力,我国经济也处于转型升级的历史关口。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幕拉开,新的经济增长点也随之启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玲 路婕 冯新伟 吕巧灵 韩春建 吴克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城郊耕地转为建设用地,在耕地数量逐年锐减的同时,耕地土壤环境质量随之变化。本文以郑州市为例,利用1989年~2003年统计资料和2003年采样分析数据,对郑州市耕地资源的数量和土壤环境质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郑州城市化的发展,郑州市耕地数量总体上呈持续递减趋势,年均减少耕地379.78hm2,年均耕地减少率为0.96%;各区耕地空间变化率相差显著,尤以惠济区耕地数量变化较大;未来耕地数量递减速度将进一步加快,耕地转为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郑州市东、北方向,符合郑州市的城市化发展方向。研究还表明,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市区扩张对土壤环境影响较为明显,重金属在土壤中...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潘根兴 成杰民 高建琴 刘世梁 郑金伟
以江苏省吴县市农地为例,研究了高强度经济开发下土壤环境中重金属元素的变化。结果表明,除Zn接近背景值外,Cu、Pb全量已超过背景值;工业快速发展地区土壤中Pb已显著高于农业环境;它们的有效态含量已达到丰富或过多的供应水平,且工业环境中显著高于农业环境中;重金属元素的活化率显示工业发展对土壤环境重金属元素的强烈污染冲击。这种20~30a尺度的土壤环境变化对水环境及食物安全和环境安全的潜在影响必须引起科学家和决策者的密切注意。
关键词:
土壤环境变化 重金属 高强度经济活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潘根兴 李恋卿 张旭辉
缓解碳汇饱和的碳固定及其机制是寻找陆地生态系统碳管理可持续战略的主要科学问题。土壤有机碳是地球表层系统中最大且最具有活动性的生态系统碳库之一。近年来 ,国际学术界在探讨温带森林、湿地和极地生态系统与土壤碳汇效应的同时 ,越来越重视农业土壤有机碳库的变化及其对陆地生态系统和大气CO2 的源汇效应 ,以及其在人类利用和管理与生态环境演变中的动态变化。西方国家已将固碳农业作为环境管理的导向。对土壤中有机碳固定作用的研究已应用颗粒分组13 CNMR或CPMAS NMR技术 ,揭示土壤有机碳的微团聚体分布、腐殖质的转化和分子结构变化及其与土壤矿物质结合机制的微观水平。土壤有机碳在生态环境变化和全球变化下...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碳固定 全球变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孙良杰 齐玉春 董云社 彭琴 何亚婷 刘欣超 贾军强 曹丛丛
全球变化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已成为当前全世界共同关注的焦点。草地分布十分广泛,且大多位于生态脆弱带,对全球变化响应十分敏感。当前,有关全球变化对草地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地上植被部分,对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关键参与者和草地碳源汇的重要调节者——土壤微生物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综述了全球变化因子,包括CO2浓度、气温、降水及氮沉降等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草地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影响的相关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对当前研究中的一些不足之处进行剖析,对未来研究需关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常建国 刘世荣 史作民 康冰 陈宝玉
按照5个土壤含水量(0·20、0·25、0·30、0·35、0·40kg·kg-1)和5个温度(15、20、25、30、35℃)梯度设计试验,对取自北亚热带-暖温带过渡区锐齿栎(Quercusalienavar.acuteserrata)天然林中0~20cm的原状土柱进行恒温培养和呼吸速率测定。结果表明:土壤温度、含水量及二者的交互作用都对土壤呼吸速率产生显著影响(P<0·01);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呈正相关,随土壤含水量增高的变化规律为单峰曲线,含水量为0·20~0·35kg·kg-1时土壤呼吸速率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0·35kg·kg-1时土壤呼吸速率最高,0·35~0·40kg·kg...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萌 何先进 吴鹏飞
为了查明土壤水分对土壤线虫的影响,采用室外土壤灌水和室内土壤淹水分别研究土壤线虫密度对淹水程度和淹水时间变化的响应。结果显示,室外灌水实验中,随着土壤含水率逐渐降低,土壤线虫密度先增加后下降,在土壤含水率为21.8%时密度最大;室内土壤淹水实验中,土壤淹水时间越长,分离出的土壤线虫个体数和类群数越少。这表明土壤含水率差异会影响线虫在土壤中的分布,土壤含水过高会造成土壤线虫死亡。因此,建议在采集用于分离线虫的土样时应避开暴雨天气,并且不要在积水区域采样。
关键词:
土壤线虫 土壤水分 淹水程度 淹水时间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苏东涛 王芬棠 刘炳宇
养鱼稻田土壤学变化的研究苏东涛,王芬棠,刘炳宇(内蒙古自治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呼和浩特010010)稻田养鱼是一种充分利用稻田水面,土壤和生物资源,开展种稻养鱼、鱼稻共生、耕养结合的先进种养方式。目前,人们对水稻种植土壤学变化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而且研...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晓娟 李春俭
不合理的农田机械作业会造成土壤紧实度增加,这不仅会改变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而且会使作物生长以及土壤生物活动受到影响,并增加温室气体排放,成为土地退化、作物产量降低及全球气候变暖的因素之一。本文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在土壤机械压实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探讨减轻土壤紧实度的可能方法和措施,为中国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合理使用农业机械,减少土壤机械压实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