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30)
2023(4908)
2022(4030)
2021(3843)
2020(3189)
2019(6892)
2018(6984)
2017(13831)
2016(7527)
2015(8218)
2014(8076)
2013(8227)
2012(7323)
2011(6887)
2010(7054)
2009(6775)
2008(6764)
2007(6208)
2006(5628)
2005(4922)
作者
(21425)
(18840)
(17964)
(17319)
(11130)
(8854)
(8026)
(7176)
(6983)
(6409)
(6352)
(6093)
(5692)
(5687)
(5580)
(5371)
(5354)
(5313)
(5072)
(5018)
(4728)
(4548)
(4494)
(4388)
(4239)
(4233)
(4167)
(3847)
(3759)
(3725)
学科
(44166)
(35561)
经济(35540)
农业(29366)
(29117)
管理(16632)
业经(12566)
土地(11025)
农业经济(9824)
方法(9672)
(9409)
(9084)
农村(9078)
(9048)
企业(9048)
环境(8955)
(8656)
数学(8576)
数学方法(8502)
中国(7547)
地方(7485)
发展(7300)
(7293)
(6994)
(6895)
劳动(6891)
农业劳动(6286)
收入(6239)
人口(6201)
(6082)
机构
学院(109542)
大学(102611)
(46556)
经济(45701)
(43489)
管理(42860)
研究(37878)
理学(37572)
理学院(37199)
管理学(36478)
管理学院(36321)
农业(32760)
中国(30968)
业大(25910)
科学(24471)
(21913)
农业大学(20211)
(19552)
中心(19027)
研究所(17764)
(17522)
(17373)
经济管理(15664)
(15285)
(14692)
(14488)
师范(14404)
财经(13888)
科学院(13678)
(13621)
基金
项目(75608)
科学(59745)
研究(57390)
基金(54658)
(47878)
国家(47369)
科学基金(40188)
社会(37429)
社会科(34859)
社会科学(34851)
(31320)
基金项目(29600)
(26506)
(24939)
自然(24838)
编号(24811)
自然科(24041)
自然科学(24037)
自然科学基金(23562)
教育(23491)
资助(20623)
成果(18420)
(18151)
(16921)
重点(16735)
课题(15837)
国家社会(15600)
(15433)
(15376)
(15315)
期刊
(60054)
经济(60054)
(49637)
农业(33705)
研究(26713)
中国(26313)
科学(18332)
业经(18064)
学报(17805)
(15190)
大学(14276)
学学(13986)
农业经济(13341)
农村(12972)
(12972)
(11394)
(11349)
金融(11349)
资源(9587)
问题(9406)
管理(9102)
农村经济(8835)
(8241)
经济问题(7768)
世界(7758)
教育(7593)
技术(7571)
社会(6943)
社会科(6549)
社会科学(6549)
共检索到1623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振  刘会敏  余斌  
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快速扩展使农用地保护面临巨大挑战,从经济机制上防止土地过度非农化尤为重要。该文对土地非农化生态价值损失过程机制进行了理论探索,建立了价值损失估算方法,并以江汉平原为例进行案例分析。研究表明:单纯的市场机制没有考虑土地非农化造成的生态价值损失,无法实现土地资源最佳配置,非农化规模偏大;土地非农化生态价值损失巨大,1987-2010年江汉平原因此累计损失73 692.11万元,人均承担49.25元;不同类型土地的生态价值损失强度有所差异,每公顷的自然保留地、水域、林地、草地、耕地非农化价值损失分别为2.459 8万元/a,2.036 7万元/a,1.2...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文杰  刘丹  巩前文  
科学估算农业生态服务价值损失及其空间分布差异有益于客观评价城镇化的社会经济影响,理论支撑集约、绿色新型城镇化发展。参照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估算耕地非农化造成的农业生态服务价值损失,并结合不同时段的社会发展系数进行修正。测算结果表明:2001—2016年耕地转为建设用地造成的农业生态服务价值损失理论值达1 066.59亿元,现实值约476.25亿元,其中农业生态系统保持土壤功能价值现实损失达107.54亿元。耕地征收导致的农业生态服务价值均值现实损失地域分布从大到小依次为东部、中部、东北部和西部,从省域尺度来看,江苏、云南和浙江的累计耕地生态服务价值现实损失量最多。耕地转为建设用地的热点地区已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应尽快完善多元化耕地保护补偿制度,重点推进中西部地区人的城镇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娟  南灵  
本文将农地非农化过程中损失的生态服务价值分为2部分:农地非农化损失的农地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和新增建设用地负外部性造成的生态价值的降低。运用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当量因子表、替代成本法和防治成本法测算2000-2007年间农地非农化损失的总的生态服务价值。结果表明,研究期内陕西省共有51 640.06 hm2农用地实现了农地非农化,造成的生态价值损失达34.22×108元,平均每年损失4.28×108元。耕地非农化造成的生态价值损失占农地非农化损失的生态服务价值的一半以上,而农地非农化损失的土地则有95.21%转变为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和交通用地。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耿光飞  唐巍  许跃进  郭喜庆  
停电损失的估算模型是市场环境下电力系统可靠性研究的基础,在系统规划与运行中广泛应用。根据调研数据探讨我国常用的2种停电损失估算方法——产电比法和平均电价倍数法——的关系、特点和对农村电网的适用性。在分析供电企业、住宅类用户和农村工商业类用户停电损失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3类用户的停电损失估算模型。根据农村住宅类用户和工商类用户的特点,基于实际应用角度设计了调查问卷,并对问卷的具体内容做了详细论述。结果表明,当产电比法和平均电价倍数法这2种方法的估算值相等时,电价倍数与产电比成正比。对同一县市而言,产电比和电价倍数在几年内一般波动不大,在未知GDP和用电量等信息的情况下,采用电价倍数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明权  李龙  尹少华  
农地不仅具有基本的经济产出价值,同时还具有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由于其市场机制的缺陷,对农地资源价值认识不充分,将会导致农地征收过程中农地补偿标准过低和农民权益损失。基于农地资源三类不同的价值,分别运用了相应的计量模型对湖南省2005—2014年的10年被征收农地资源的价值进行了估算。结果显示,过去10年农地征收过程中,湖南省农地资源价值非市场价值损失高达56亿多元,并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因此,今后必须要重视农地资源的生态价值,提高农地资源的保护意识,更好地保障农民权益。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许信旺  
安徽省农业生态系统面临着人口、自然灾害、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压力。本文构建了农业生态系统经济损失的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估算出安徽省2002年农业生态系统经济总损失达22.05亿元,相当于当年农业总产值的1.67%,这一比例低于北京市和江苏省的比例。安徽省农业生态破坏损失值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丘陵区最为严重。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徐兆礼  陈华  
以中国南方近海某LNG接收站海洋工程分析和渔业资源调查数据为研究基础,评价该工程对附近海域渔业资源形成的物质损害。以此为案例,探讨中国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中渔业资源价值损失估算的基本方法。在现有科学条件下,对海洋工程引起渔业资源损失量进行精确计算暂时还难以实现,但可以寻求一个相对客观的方法,即首先要选择一个尽可能反映现场调查资料、符合生态学原理和渔业科学理论的评估方法。在此原则下,成鱼采用直接重量损失法评价;鱼卵、仔鱼和幼体采用长成推算法评价与采用的直接重量损失法相比较,"成长推算法"更具合理性。在长成推算法中,工程影响海域成体的平均体质量应通过不同物种各自尾数的比例和成体平均尾重加权平均求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永彬  白冰  刘昌新  王铮  
文章基于生产函数引入气候因子构建面板数据分析模型,从较细的时间尺度,研究了影响作物产量的关键生育期气候变量,并据此估算了气候变化对作物产量影响的长期趋势。研究识别出影响春玉米、夏玉米、冬小麦和春小麦单产的关键生育期气候变量及其影响方向和程度;同时计算发现气候变化对春玉米、夏玉米和春小麦单产的长期影响趋势显著,1985—2015年间降幅约为1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卢盛荣  易明子  
考虑到中国省际资本品与最终产品的价格可能存在差异,本文利用中国省际宏观数据,重新估算了1993~2008年中国各省份的实际资本边际报酬,推算均衡人均资本与产出,由此计算出产出无谓损失。研究表明,与名义资本边际报酬类似,我国各省份的实际资本边际报酬呈现人均产出较高的东部地区高于人均产出较低的中西部地区的状况。资本边际报酬的显著差异说明我国存在资本的无效率分布。据计算,资本无效分布造成的产出无谓损失大致占当年总产出的7%~10%左右。其中,近90%是由于政府干预下资本流动受阻造成的无谓损失,而由于投资价格水平差异造成的损失仅占1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许恒周  曲福田  郭忠兴  
农地资源不仅具有经济生产功能,还具有大气调节、涵养水源、保持土壤成分、休闲娱乐等多种生态功能,而在非农化过程中这些功能在市场中没有以价格的形式体现出来,没有包含在农地的现实价值中。因而,有必要对农地的非市场功能进行详尽的分类及价值估算。同时,将由于市场失灵而没能包含到农地总价值中的生态环境等非市场价值纳入到成本效益决策中,来减少市场失灵所造成的农地非农化的效率损失。通过对农地非市场功能的具体分类及量化,测算我国不同经济区域因市场失灵导致的农地非农化过度损失,结果显示,代表东、中、西部地区的江苏、湖北和甘肃省的农地非农化过度损失Ⅰ分别为31.58%、38.13%和43.85%,这为我国农地非农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谭喨  刘春学  杨树平  李发荣  
滇池的水污染问题已经严重影响昆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估算因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首先利用滇池外海8个观测点的水质监测数据,应用时空地质统计学模拟滇池水体各污染因子浓度的分布,并依据水质指标的浓度分布对滇池水质区域划分为北部、中部、南部3个区域,然后从饮用水、渔业、旅游、灌溉4种水体功能入手,结合詹姆斯"浓度—价值曲线"模型和污染损失率法分别对滇池每个区域的水污染经济损失进行估算。通过计算,2010年滇池水污染经济损失总计72.75亿元,其中北部、中部、南部区域的水污染经济损失分别为15.52、37.59、19.64亿元。从各区域的污染损失率来看,滇池水资源饮用水源功能已丧失,渔业功能部分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雅琦  张扬  
个人信息泄露事件频发,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个人信息泄露造成的损失巨大,量化该类损失可以为法律中民事赔偿提供估计的依据。文章基于概率统计的方法,提出了泄密率等一系列概念,并将损失分为法律责任损失和舆情损失两大类;针对不同的情况,通过概率估算,建立了相应的损失函数,并进行分级,同时提出了个人信息非法泄露的行为法律判罚和量刑的建议;最后通过一个较典型的个人信息泄密算例,详细说明了该方法的计算过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任平  吴涛  周介铭  
【目的】耕地资源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长期被忽视是我国耕地保护中最大的不足和缺陷,耕地非农化价值损失远远超过传统意义上的经济价值损失。耕地资源流失、非农化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对耕地资源非农化价值理论认知的缺失,是对耕地资源(保护)非农化价值构成、体系、方法等科学问题研究还不够透彻、不够深入,这是必须认识到的一个基础理论问题。通过构建耕地价值评价方法与模型,实现耕地资源(保护)非农化价值损失定量评价与模拟,以期为耕地保护、耕地补偿决策等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方法】以耕地资源价值分类为基础,运用收益还原法、等效替代法、市场价值法构建耕地资源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服务价值综合评价模型。耕地资源经济价值主要...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谭荣  曲福田  
研究目的:计算并比较现阶段全国以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和成渝四大经济带农地非农化配置方式的效率损失以及农地非农化的过度性损失,以期对这些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土地可持续利用之间关系的协调提供帮助。研究方法:通过边界生产函数模型,运用大陆31个省市的1989-1996年和1999-2002年共计12年的数据计算了农地非农化市场配置低效产生的效率损失和农地非农化过度性的损失。研究结果:虽然现阶段农地非农化市场配置效率损失在逐渐减少,但中国1989-1996年和1999-2002年阶段共计过度性农地非农化184234hm 2,占这两阶段农地非农化总数量的11.2%,其中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