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26)
2023(13999)
2022(11783)
2021(10852)
2020(9048)
2019(21031)
2018(20854)
2017(40787)
2016(22391)
2015(25286)
2014(25548)
2013(25020)
2012(22952)
2011(20642)
2010(20443)
2009(18701)
2008(18232)
2007(15826)
2006(13965)
2005(12153)
作者
(66005)
(54882)
(54439)
(51992)
(35091)
(26307)
(24601)
(21671)
(21059)
(19586)
(18988)
(18657)
(17360)
(17237)
(16992)
(16929)
(16438)
(16171)
(15845)
(15637)
(13707)
(13537)
(13331)
(12534)
(12234)
(12138)
(12119)
(12092)
(11058)
(10898)
学科
(94836)
经济(94727)
管理(63545)
(61079)
(50174)
企业(50174)
方法(45350)
数学(39710)
数学方法(39266)
(25420)
中国(24065)
(22275)
(22271)
业经(20799)
地方(18774)
农业(17194)
(15209)
(15192)
贸易(15186)
理论(15047)
(14644)
(14467)
(14323)
环境(14270)
财务(14250)
财务管理(14219)
技术(13966)
企业财务(13556)
(12501)
银行(12454)
机构
大学(325668)
学院(321471)
管理(128997)
(124970)
经济(122269)
理学(112488)
理学院(111231)
管理学(109188)
管理学院(108639)
研究(107256)
中国(77634)
(69832)
科学(68879)
(56356)
(54623)
(54068)
业大(50654)
研究所(49783)
中心(47929)
(46464)
财经(46448)
(43787)
北京(43609)
师范(43373)
农业(43050)
(42384)
(39167)
经济学(37604)
(37592)
师范大学(35345)
基金
项目(226659)
科学(178234)
基金(164694)
研究(163534)
(144324)
国家(143163)
科学基金(122709)
社会(102847)
社会科(97420)
社会科学(97392)
(88197)
基金项目(87753)
自然(80826)
自然科(78938)
自然科学(78917)
自然科学基金(77473)
教育(75043)
(75003)
资助(67962)
编号(66197)
成果(53559)
重点(50820)
(50068)
(47692)
(46371)
课题(45693)
科研(43610)
创新(43309)
教育部(42589)
国家社会(42150)
期刊
(132068)
经济(132068)
研究(91420)
中国(58905)
学报(54038)
科学(49594)
(49424)
管理(44573)
(40791)
大学(40297)
学学(37788)
教育(35185)
农业(34505)
技术(26901)
(24367)
金融(24367)
财经(22173)
业经(21809)
经济研究(20683)
(18752)
图书(18002)
问题(17922)
(17621)
科技(15725)
资源(15643)
技术经济(15622)
理论(15503)
(15404)
现代(14256)
实践(14247)
共检索到4558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向东  龚健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是个热点研究话题,然而现有研究基本都属于"土地集约利用静态评价",结果具有很强的初始依赖性。文章认为,应开展土地集约利用动态评价,亦即土地集约化利用评价;"土地集约化利用评价"是依据土地生产率的变化来评判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存在集约化度评价和指标体系评价两种方法;土地利用集约化度可被定义为是土地生产率的提高对产出增长的贡献率,据此可将土地利用分为完全粗放化、高度粗放化、粗放化主导、二元平衡、集约化主导、高度集约化、完全集约化等模式。实证研究发现:12003—2013年度,中国超大城市、特大城市、中大城市、中小城市和小城市的土地利用都属于集约化主导模式,集约化分值分别为66.64、65.83、62.15、63.36和62.46,而中国大城市土地利用接近于二元平衡模式,集约化分值为49.82;2中国城市土地集约化利用存在2003—2006、2007—2010和2011—2013年三个明显的波动周期,但不同规模城市之间在周期长度和波动幅度方面显著不同。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鹏军  彭建  
城市土地的高效集约化利用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也是近年来国内外城市土地利用研究热点之一。该文在简要回顾我国城市土地高效集约化利用理念历史发展的基础上 ,分析了城市土地实施高效集约化利用的迫切性 ,并对城市土地高效集约化利用的内涵作了初步探讨。同时 ,采用目标法构建了我国城市土地高效集约化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 ,认为该指标体系由两大主目标、七大子目标和 2 1个具体评价指标共同构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廖喜生  
文章针对集约化利用土地的新进产业或已有产业类型进行逻辑归类,通过最高、最低和平均水平分别获得参数矩阵,再结合不同的土地集约化利用程度和产业结构差异控制程度下的各个关联参变量,并按照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基于可拓展的随机性的环境影响评估模型STIRPAT的产业结构之间关联验证,结果证实:东部区域的产业结构与土地集约化利用关联强度最高;中部区域的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相对较高;各产业的土地集约化利用程度主要受制于人口和产业用地政策及保护性因素,这些因素成为制约其拓展土地集约化利用率的关键;相反土地总面积和耕地保有量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季凯文  孔凡斌  钟静婧  
利用DEA评价模型,从"低碳集约化"的全新视角,考察和测度了2011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利用效率及其改进。结果表明,在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理念的指引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低碳集约化利用效率整体表现较为理想,区内多数县(市、区)兼顾了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和低碳化利用。但是,区域土地面积、公路总里程、社会就业人数等投入的冗余程度较高,地区生产总值、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资质级建筑企业总产值的产出不足问题较为突出,土地低碳集约化利用效率尚有较大改进空间。为此,建议按照区域功能定位的要求,将用地结构优化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合理规划用地规模和要素投入,倡导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推动土地开发利用方式从...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林耀奔  叶艳妹  杨建辉  
研究目的:分析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化与生态化协调性的内涵及机理,为城市土地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建议。研究方法:典型相关分析、协调性评价模型。研究结果:通过构建协调性评价模型,发现全省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化和生态化水平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在2013年后土地利用生态化水平滞后于集约化水平;11个城市各时序阶段上的空间异质性明显,2016年处于协调发展状态的占82%,舟山市的协调发展度全省最高为0.83。研究结论:浙江省城市土地政策的制定要兼顾土地利用的集约化与生态化特征,严控城市建设用地无序扩张,还要研究各城市的经济发展阶段和资源禀赋情况,重视城市土地利用政策的差异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邵华  徐国彬  张晋丽  
本文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城市土地集约化利用设想,并对此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分析,最后总结出了集约化利用城市土地的5条途径,即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用地结构合理、布局紧凑;提高现有土地利用效率;房地产业经营方式应由粗放转向集约;运用经济、法制手段制约土地利用方式。
[期刊] 改革  [作者] 田代贵  罗伟  
【背景】2005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要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健全在依法、自愿、有偿基础上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有条件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幸强国  白云升  
我国小城镇发展迅猛 ,小城镇建设的土地集约化利用的重要性越来突出。小城镇建设必须贯彻实施“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小城镇建设的土地集约化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 ,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当前我国西部大开发的热潮中 ,必须坚持小城镇建设土地集约化利用的原则。在我国小城镇建设中 ,依法实施土地管理是小城镇土地集约化利用的法制保障。加强土地管理的科学化 ,特别是加强土地信息系统建设是实现小城镇建设土地集约化利用的重要条件。当前 ,应该建立小城镇建设土地集约化利用的指标体系 ,总结小城镇建设土地集约化利用的成效和经验。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楚明钦  
二战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生产性服务业,而在中国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处于全球价值链高端的生产性服务业将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中国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城市建设用地的急剧扩张,造成了耕地面积的大量减少,同时带来了城市土地的粗放利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可以在有限的土地上提高产出效率,带来土地的集约化利用。应进一步深化生产性服务业体制改革,调整工业企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用地结构,以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带动我国城市土地的集约化利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荀文会  王雨晴  李洪涛  
城乡结合部是城乡争夺的核心地域,土地利用问题活跃而复杂,因此开展城乡结合部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研究基于"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提出城乡结合部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总体思路,从中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设计了一套适合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特点的指标体系,并以沈阳市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该评价体系和方法对于开展城乡结合部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具有重要借鉴意义,评价结果可以指导城乡结合部土地管理实践工作。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家庭  季凯文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土地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对于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但是,总体而言,中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效率并不高。本文运用DEA模型方法对中国典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中国典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总体效率低下的原因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冬  
在实现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城乡统筹发展的语境之下,农村土地集约化经营是实现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有效途径。土地的适度规模整合、农村劳动力质量的提高以及先进科学的管理方法是实现我国农村土地集约化发展的三大条件。文章从对阻碍农村土地集约化经营的困境分析入手,结合农村土地集约化经营的意义探寻满足农村土地集约化经营条件的法治应然之路。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龙禹桥  吴文斌  余强毅  胡琼  陆苗  陈迪  
耕地集约化利用是人类作用下的一种耕地发展模式,对于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供给保障、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作用,开展耕地集约化利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论文基于文献回溯和综合概括的方法,从科学内涵、描述指标、时空格局探测、归因分析、环境效益评估等方面对国内外耕地集约化利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总结和评述,并提出了未来耕地集约利用研究的重点方向。从现有的研究进展来看,耕地集约化利用研究呈现如下特点:1)集约化利用的科学内涵既涉及到社会经济层面,也涉及到自然地理层面,不同学者从不同学科角度逐渐丰富其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姜仁荣  李满春  
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是一个基于时空尺度的动态概念。基于前人的研究,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给出了区域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概念的界定,提出了其评价的思路,并从其概念出发逐层派生出其评价指标体系,这对于区域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谢敏  郝晋珉  丁忠义  杨君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城市土地管理的核心,正确认识其内涵,建立科学的集约度评价指标体系是城市土地管理决策的必要前提。运用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对城市土地利用集约要素直接和间接投入的双重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任何能够增加土地投入水平、提高土地产出效益的城市土地利用行为或措施均应纳入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范畴;同时构建了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从城市建成区、城区用地类型区、宗地3个空间尺度,由土地投入水平、土地利用强度、土地利用效率3个方面的指标共同构成,较好地体现了城市土地不同空间层次的区位特点和不同用地类型的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