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9)
- 2023(1812)
- 2022(1727)
- 2021(1610)
- 2020(1423)
- 2019(3466)
- 2018(3340)
- 2017(6835)
- 2016(3797)
- 2015(4306)
- 2014(4550)
- 2013(4592)
- 2012(4255)
- 2011(3864)
- 2010(3959)
- 2009(3730)
- 2008(3649)
- 2007(3289)
- 2006(3000)
- 2005(2653)
- 学科
- 济(18912)
- 经济(18902)
- 管理(10406)
- 业(9901)
- 企(8106)
- 企业(8106)
- 土地(7903)
- 方法(7656)
- 数学(6896)
- 数学方法(6770)
- 学(5974)
- 农(4736)
- 经济学(3961)
- 财(3691)
- 地方(3596)
- 中国(3509)
- 问题(3384)
- 农业(3213)
- 环境(2979)
- 业经(2956)
- 制(2927)
- 资源(2905)
- 和(2862)
- 发(2666)
- 策(2357)
- 务(2237)
- 财务(2228)
- 财务管理(2222)
- 划(2213)
- 生态(2132)
- 机构
- 大学(57279)
- 学院(56591)
- 管理(23211)
- 济(21512)
- 经济(20956)
- 研究(20938)
- 理学(19604)
- 理学院(19379)
- 管理学(19024)
- 管理学院(18943)
- 中国(16115)
- 科学(14629)
- 京(13484)
- 农(13253)
- 所(11401)
- 业大(11102)
- 农业(10607)
- 研究所(10530)
- 中心(9825)
- 财(9594)
- 江(9221)
- 北京(8300)
- 省(7988)
- 院(7967)
- 财经(7729)
- 范(7492)
- 师范(7409)
- 农业大学(7116)
- 州(6992)
- 经(6921)
- 基金
- 项目(39422)
- 科学(30288)
- 基金(27440)
- 研究(26755)
- 家(24896)
- 国家(24705)
- 科学基金(20452)
- 社会(16318)
- 省(16202)
- 社会科(15474)
- 社会科学(15463)
- 基金项目(14506)
- 自然(13950)
- 划(13790)
- 自然科(13566)
- 自然科学(13562)
- 自然科学基金(13259)
- 教育(11938)
- 资助(11700)
- 编号(10653)
- 重点(9167)
- 部(8794)
- 成果(8459)
- 发(8427)
- 计划(8314)
- 科技(8031)
- 课题(7962)
- 创(7565)
- 科研(7529)
- 创新(7167)
共检索到854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建武 卢静 王忠
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由以往农业用地扩展到城市用地范畴,应包括三个层面的涵义:一是土地产出高效化,即不断增加对存量土地投入,提高土地利用率及产出率,使土地产出最大化;二是土地利用布局和结构合理化,即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之间高效协作,使城市健康高效发展;三是土地利用效益的综合化,即城市土地利用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姜仁荣 李满春
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是一个基于时空尺度的动态概念。基于前人的研究,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给出了区域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概念的界定,提出了其评价的思路,并从其概念出发逐层派生出其评价指标体系,这对于区域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区域 土地资源 集约利用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鹏军 彭建
城市土地的高效集约化利用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也是近年来国内外城市土地利用研究热点之一。该文在简要回顾我国城市土地高效集约化利用理念历史发展的基础上 ,分析了城市土地实施高效集约化利用的迫切性 ,并对城市土地高效集约化利用的内涵作了初步探讨。同时 ,采用目标法构建了我国城市土地高效集约化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 ,认为该指标体系由两大主目标、七大子目标和 2 1个具体评价指标共同构成
关键词:
城市土地 高效集约化利用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树海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正日益受到政府和有关专家、学者的重视,但对其往往有不同的理解。本文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探讨,以节约土地并体现经济、社会、环境三者协调统一为出发点,构建了一套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分析了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进行评价的意义和过程。
关键词:
城市土地 集约利用 评价 指标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谢敏 郝晋珉 丁忠义 杨君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城市土地管理的核心,正确认识其内涵,建立科学的集约度评价指标体系是城市土地管理决策的必要前提。运用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对城市土地利用集约要素直接和间接投入的双重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任何能够增加土地投入水平、提高土地产出效益的城市土地利用行为或措施均应纳入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范畴;同时构建了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从城市建成区、城区用地类型区、宗地3个空间尺度,由土地投入水平、土地利用强度、土地利用效率3个方面的指标共同构成,较好地体现了城市土地不同空间层次的区位特点和不同用地类型的差异。
关键词:
城市土地 集约利用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乔陆印 周伟 曹银贵 刘斌 辛学磊
通过对CNKI数据库中有关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总结层次分析法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过程中常用的评价指标及指标的权重分布,进一步完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文章所给出的评价指标体系是运用综合统计分析的方法构建的,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以为后续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提供指标体系的参考。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周伟 曹银贵 乔陆印
研究目的:利用具有问题诊断、现状分析、模式评价和政策指导的评价方法分析西宁市土地集约利用变化特征。研究方法:采用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法对西宁市西部开发以来城乡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变化进行量化评价。研究结果:(1)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法可用于土地集约利用的评价,其优势在于从机理上考虑了评价对象具有多因素和系统性的整合性,指标值计算减少了主观因素的影响,且评价结果数图结合;(2)单项指标显示,西宁市城乡建设用地扩张及集约利用水平提高的主要驱动力是经济增长因素,即属于经济驱动型;城乡建设用地扩张主要表现在城镇规模的增长,农村居民点规模变化不大;(3)西宁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总体呈增长态势,且前阶段的增...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董光龙 苏航 郑新奇 刘润润 薛景丽
研究目的:依据全国国家级非高新开发区数据样本,对非高新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进行定量分析。研究方法: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结果:只有5个指标的因子荷载小于0.3,未能很好地解释其对应的潜变量;其他的因子荷载均在0.3和1之间,很好地解释了其对应的潜变量,指标选取较合理。土地利用状况和管理绩效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8,偏高。研究结论:用地效益评价指标选取得较好,用地结构的评价指标次之,管理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欠佳。整体来看,非高新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总体比较合理,只有个别指标的归类需要优化,该指标体系能够客观合理地评价开发区集约利用程度。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梅 曲福田
研究目的:构建模型,对工业内部不同行业企业用地进行土地集约利用定量化评价。根据定量化评价结果并结合 昆山市实际情况提出产业调整和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的途径与措施。研究方法:统计分析法和特尔菲法。研究结果:昆山 市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产业导向是大力发展电子及相关高技术密集型产业,适当促进食品、服装、皮革、金属发展;适当抑 止纸制品、化工、交通、塑胶行业扩张;适当引进机械生产。研究结论:必须根据各行业土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值的大小 和资源消耗情况,进行产业调整和制定鼓励和抑制有关产业发展的政策。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马玉梅 马晓林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尤其是大规模扩招的推行,用地矛盾也不断突出。高校教育用地的集约利用程度成为各方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国土资源调查评价"十二五"规划》确定的重点工作任务。2011年,国土资源部选取了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吉林大学、浙江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6所高校进行第一批高校教育用地集约利用评价试点,颁布了《高校教育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技术指南(试行)》,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宋婉静
本研究以中国全域为研究区,从经济发展因素、社会发展因素、生态保障因素3方面构建中国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研究区2001—2015年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2001—2004年,土地利用不集约情况下集约度日益下降;2005—2015年,土地利用集约度不断提升,在2015年土地利用集约度水平达到峰值。(2)在15年的研究时间中,中国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从Ⅳ级优化为Ⅱ级。2001—2010年中国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为Ⅳ级,即土地利用不集约;2011—2012年中国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提升为Ⅲ级,即土地利用基本集约;2013—2015年中国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一步提升为Ⅱ级,即土地利用集约。(3)综合分析土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经济因素在评价中起主要作用,房地产投资完成额、地均固定资产投资额、财政支出、地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影响中国土地节约利用水平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土地集约利用 综合评价 障碍因素 中国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周伟 曹银贵 袁春 王静 乔陆印
研究目的:分析兰州市市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系统的熵变情况,剖析该系统的综合发展度与协调发展度,确定兰州市市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及变化情况。研究方法:采用耗散结构理论和模糊物元模型评价兰州市土地集约利用状况。研究结果:(1)兰州市市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系统有序性偏低,受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熵的影响很大;(2)系统综合发展度在不断提高,并且各要素层之间的协调度水平比较高;(3)对兰州市市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影响较大的指标是绿地比例、征用耕地比例、单位建设用地产值;(4)兰州市市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系统的欧式贴近度在不断增加,表明集约利用水平在不断提高。研究结论:运用耗散结构理论与模糊物元分析方法可以清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红梅 王小伟 谭洁
从长沙市城市土地利用状况入手,确定了包括4个准则层、15个要素层、31个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在对评价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后,运用综合评分法评定出长沙市2000—2004年的土地集约利用状况处于基本集约利用状态。最后对评价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
城市土地 集约利用 评价指标 长沙市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尹君 谢俊奇 王力 张贵军 郭庆十
论文建立了以遥感数据为主要数据源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对城市土地利用遥感影像(IKONOS)特征进行分析,介绍评价指标遥感信息解译方法。在以遥感为主结合调查获取所有指标信息的基础上,应用综合评价和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进行评价,通过评价结果比较,发现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能够反映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复杂非线性关系,是一种可行的评价方法。因此,论文构建基于遥感和人工神经网络(ANN)作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方法体系,并应用其对石家庄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评价。实践证明,这种体系构建评价方法更具时效性,实用性更强,工作更快捷、方便,评价结果更为客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