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80)
2023(8882)
2022(8064)
2021(7734)
2020(6449)
2019(15137)
2018(15161)
2017(29568)
2016(16092)
2015(18096)
2014(18159)
2013(18044)
2012(16427)
2011(14732)
2010(14456)
2009(13062)
2008(12414)
2007(10413)
2006(8998)
2005(7638)
作者
(46294)
(38386)
(37809)
(36083)
(24336)
(18353)
(17166)
(15192)
(14567)
(13527)
(13329)
(12762)
(12036)
(11926)
(11738)
(11545)
(11505)
(11329)
(10855)
(10745)
(9539)
(9238)
(9062)
(8631)
(8541)
(8501)
(8483)
(8322)
(7619)
(7605)
学科
(63299)
经济(63232)
管理(45085)
(42268)
(35330)
企业(35330)
方法(30110)
数学(26052)
数学方法(25763)
(16365)
(16348)
中国(14931)
(14416)
业经(13437)
地方(12679)
农业(10974)
理论(10640)
(10637)
(10406)
贸易(10402)
环境(10153)
(10074)
技术(9868)
(9746)
(9347)
财务(9289)
财务管理(9273)
土地(9066)
企业财务(8788)
教育(8750)
机构
大学(224631)
学院(222060)
管理(93610)
(83635)
理学(81884)
经济(81678)
理学院(80979)
管理学(79611)
管理学院(79225)
研究(73064)
中国(52875)
(48634)
科学(47587)
(36466)
(36302)
(36132)
业大(35788)
研究所(33637)
中心(32998)
北京(30618)
(30606)
财经(29897)
(29777)
师范(29529)
农业(28678)
(27278)
(27064)
(25368)
师范大学(24061)
经济学(23499)
基金
项目(160128)
科学(125279)
研究(116733)
基金(115775)
(100947)
国家(100114)
科学基金(85968)
社会(71392)
社会科(67553)
社会科学(67532)
基金项目(62797)
(62290)
自然(57515)
自然科(56120)
自然科学(56109)
自然科学基金(55066)
(52918)
教育(52812)
编号(48651)
资助(47259)
成果(38565)
重点(35207)
(34965)
(33491)
(33185)
课题(32544)
创新(30872)
科研(30733)
项目编号(29881)
大学(29675)
期刊
(88311)
经济(88311)
研究(62524)
中国(40699)
学报(36148)
科学(34145)
(32694)
管理(32410)
大学(26603)
(25256)
学学(24872)
教育(24378)
农业(23446)
技术(18579)
业经(14967)
(14943)
金融(14943)
图书(14176)
财经(13336)
经济研究(13201)
理论(11998)
科技(11675)
问题(11572)
(11436)
资源(11368)
实践(11336)
(11336)
(11159)
情报(10685)
技术经济(10452)
共检索到3108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邵晓梅  刘庆  张衍毓  
土地集约利用是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在对国内外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疏理的基础上,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研究表明,未来土地集约利用应加强4个方面的研究:①在研究视角上,区域产业结构与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耦合关系有待于深入探索;②在研究内容上,土地集约利用标准体系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研制力度仍不能满足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迫切需求。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状况调查标准、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标准和审核标准体系的制定工作急需开展;③在研究尺度上,应加强开展多层次、分区域,包括大城市以外的中小城市、小城镇和农业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④在研究方法上,改变传统的定性分析和简单的定量分析,积极开展基于GIS技术、系统动力学模型、人工神经网络等现代方法、模型和技术的融合和应用研究。研究结果和结论将对促进我国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研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小风  黄贤金  陈逸  陈志刚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了解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机理、过程和效应,有助于优化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缓解资源环境约束带给城市发展的压力以及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文章从3个方面对国内外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①研究尺度,包括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②研究内容,包括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和相关理论、集约利用评价、集约利用驱动机制、集约利用效应、集约利用途径;③研究方法,包括统计分析和计量分析方法、基于过程的动态模型方法、G IS空间分析方法和其他研究方法。最后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认为在研究尺度上,应加强多尺度、多层次、时间序列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天明  杨桂山  万荣荣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缓解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土地需求与耕地保护矛盾的根本途径,也是促进我国城市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未来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进行了展望,指出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应重视以下几个问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界定和具体的研究目标相结合;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与RS、GIS技术手段相结合;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与城市土地利用的具体问题相结合;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成果和土地利用管理相结合。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戴尔阜,吴绍洪  
自1990年印度农业研究会、美国农业部和美国Rodale研究所在新德里举行的首次国际土地持续利用研讨会上提出土地持续利用思想以后,国内外众多学者和研究机构对土地持续利用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在明确土地持续利用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本文回顾、总结了国内外土地持续利用研究进展:首先阐述了土地持续利用研究的目标和内容,其次从土地合理利用的系统分析、土地合理利用评价和综合研究模型三个方面论述了国际土地持续利用研究进展,并且对国内近年来土地持续利用的研究内容进行分类总结和评述,最后阐述了目前研究中的问题和今后研究展望。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超  许月卿  孙丕苓  刘佳  
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研究是土地科学和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学术命题,对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本文通过对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的概念内涵、识别与分类、评价研究等方面的梳理,明晰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的研究现状。目前,学者对土地利用多功能性内涵特征的认识基本一致;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的分类标准尚未统一;土地利用多功能性分析框架初步形成,评价指标体系尚不完善,评价方法较单一,应用研究相对薄弱;土地利用多功能性受自然、社会经济及政策等因素共同影响。未来,应构建多学科交叉的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研究内容框架,完善分类体系,深化评价研究并加强应用研究,从而为开展土地利用规划与土地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王璐  朱迎松  
采用文献资料法、归纳综合法、对比法,对国外土地利用规划中公众参与的理论研究和经验借鉴、土地利用规划公众参与的现状研究、完善土地利用规划公众参与的对策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并相应地提出几点建议:对国外研究要多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多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现状研究要更多体现特殊性以及规划的层次性;对策研究应以相应理论为支持,并对某一方面多加深入、重视实证。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婉晶  揣小伟  黄贤金  郭怀成  
研究目的:全面回顾当前中国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研究。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对比法,对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进展进行系统评述,梳理了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的理论、方法及评价流程。研究结果: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内涵的界定、不同空间尺度和不同级别的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和评价方法选择等问题有待深入研究。研究结论: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系统,建立综合、系统、高效、动态的评价方法体系,建立规划实施动态监测管理体系,促进规划实施评价在规划中的应用等是未来中国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研究的主要方向。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黄安  许月卿  郝晋珉  孙丕苓  刘超  郑伟然  
研究目的:对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评价研究可为协调土地科学、合理开发,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文献调研法。研究结果: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其概念和分类体系尚未达成共识,评价指标体系尚未统一,基于行政单元的中宏观尺度研究较多,微观单元落地化研究较少,评价方法较为单一,研究成果应用不足。研究结论:在全面推介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理论体系研究,构建多分类、多层次、多尺度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评价指标体系;借鉴已有的特定功能研究成果,加强微观尺度研究,并拓展评价研究成果应用。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谭琦川  黄贤金  
研究目的:基于对国内外大量研究成果的梳理,对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相互作用(LUTI)的复杂机理展开系统回顾与述评,并尝试提出未来亟需重点关注的研究领域与方向。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国内外实证研究领域及空间尺度表现出明显分异,部分研究结果亦呈现出差异化特征;国外热衷于引入多学科理论与方法构建LUTI一体化模型,而国内所引入的数学规划模型多停滞在理论分析与模拟层面,应用性相对有限,但近年来国内学者逐渐加强LUTI协调性评价,研究领域呈现出新特征。研究结论:全球可持续发展背景下,LUTI研究为实现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的协调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未来应加强对LUTI模型方法与互馈机理的研究,并深入探讨现代交通发展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机制,环境、社会因素亦应引起重视,国内学界则应注重本土性与应用性研究。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罗鼎  月卿  邵晓梅  王静  
土地利用优化配置是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和环境逐步和谐的重要途径。科学的土地利用优化配置能充分发挥土地利用潜力、提高土地聚集效应、保持土地生态系统平衡。以往的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研究主要侧重土地利用数量结构的优化,却忽视了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的优化。尽管土地利用数量结构是土地利用合理配置的基础,但是在地域空间上分布不当,就会限制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影响土地资源配置的科学性和精确性。因此如何将各土地利用类型数量在地域空间上进行合理的落位,开展土地利用空间优化配置问题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全面地解释了土地利用空间优化配置的概念,系统介绍了国内外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并从地理学、景观生态学、系统工程和管理学、地理信息系统及遥感和数学模型应用、社会学和政策学等理论角度,对土地利用空间优化配置的发展方向和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促进土地利用空间优化配置研究的创新和深化。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姚小薇  王占岐  
为全面梳理我国城市群土地利用研究现状、促进并深化后续研究,采用文献法与归纳法分析我国城市群土地利用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目前我国城市群土地利用研究的主要视角集中在城市群土地利用问题诊断、土地利用变化与驱动力研究以及土地利用综合属性评价等方面,今后还需加强理论体系创新研究,拓展研究内容,拓宽研究尺度,并重视研究数据的积累与方法的准确应用。重点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对典型城市群的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研究和城市群腹地耕地保护研究等。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黄安  许月卿  郝晋珉  孙丕苓  刘超  郑伟然  
研究目的:对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评价研究可为协调土地科学、合理开发,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文献调研法。研究结果: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其概念和分类体系尚未达成共识,评价指标体系尚未统一,基于行政单元的中宏观尺度研究较多,微观单元落地化研究较少,评价方法较为单一,研究成果应用不足。研究结论:在全面推介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理论体系研究,构建多分类、多层次、多尺度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评价指标体系;借鉴已有的特定功能研究成果,加强微观尺度研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鲁春阳  杨庆媛  靳东晓  李新阳  文枫  
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一直是城市规划学和城市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合理的城市土地利用结构能促进城市功能发挥及用地效益提升,促进区域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本文在总结中国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演变、驱动机制、结构优化及动态模拟等方面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发现在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方面仍存在不足,有待深化。本文认为,未来中国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研究应从城市功能结构合理配置的角度,探究不同产业阶段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特征;不仅关注城市数量结构研究,更注重城市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的研究;研究方法从以静态为主向动态化转变,建立科学的土地利用决策支持系统;构建不同类型城市发展必须的功能性用地及用地比例的理论框架,为城市规划编制和优化用地空间布局提供依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周德  徐建春  王莉  
研究目的:总结和梳理中国近15年来土地利用冲突研究文献,分析土地利用冲突的研究现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和重点。研究方法:基于中国知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学术文献数据库,采用文献调研法。研究结果:当前中国土地利用冲突研究具有很多共同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土地利用冲突概念演变、类型与区域分布、原因及机制、评价与管理等4个方面。研究结论:在全面评析土地利用冲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未来应当重点关注5个方面的研究:(1)理论基础和整体分析框架研究;(2)评价指标体系和定量模型研究;(3)多尺度(微观—中观—宏观)综合研究;(4)区域土地利用冲突情景模拟研究;(5)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虹波  刘黎明  
土地资源的生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研究成为当前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的前沿课题。文章诠释了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概念,并且对当前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提出了将土地资源生态安全机理研究、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和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设计研究整合起来进行综合研究的体系框架,即在系统分析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影响机理的基础上,构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识别生态危机和生态安全的土地利用模式,设计生态安全条件下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和土地利用安全格局,这种整合研究将成为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的趋势。其中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生态安全标准的判定以及土地资源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仍是非常具有探索性的工作,也是未来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研究的主要研究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