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00)
- 2023(15565)
- 2022(13561)
- 2021(12506)
- 2020(10602)
- 2019(24562)
- 2018(24122)
- 2017(48316)
- 2016(25734)
- 2015(28743)
- 2014(28440)
- 2013(28084)
- 2012(25658)
- 2011(22692)
- 2010(22461)
- 2009(20418)
- 2008(19684)
- 2007(16977)
- 2006(14555)
- 2005(12384)
- 学科
- 济(110967)
- 经济(110858)
- 管理(74346)
- 业(72302)
- 企(59929)
- 企业(59929)
- 方法(55023)
- 数学(48828)
- 数学方法(48163)
- 农(28271)
- 财(27879)
- 中国(25071)
- 学(23651)
- 业经(23378)
- 地方(21523)
- 农业(19021)
- 务(18401)
- 财务(18318)
- 财务管理(18275)
- 制(17992)
- 贸(17927)
- 贸易(17920)
- 企业财务(17371)
- 易(17354)
- 技术(16764)
- 理论(16483)
- 和(15765)
- 环境(15716)
- 产业(14431)
- 银(14208)
- 机构
- 大学(361783)
- 学院(360588)
- 管理(148038)
- 济(147502)
- 经济(144583)
- 理学(129637)
- 理学院(128295)
- 管理学(125926)
- 管理学院(125297)
- 研究(115287)
- 中国(85039)
- 京(75735)
- 科学(71621)
- 财(66113)
- 农(57180)
- 所(55997)
- 业大(55382)
- 财经(54507)
- 中心(53151)
- 研究所(51321)
- 江(50697)
- 经(49748)
- 北京(47002)
- 经济学(45360)
- 范(45182)
- 农业(44933)
- 师范(44717)
- 院(42736)
- 经济学院(41334)
- 州(41024)
- 基金
- 项目(256420)
- 科学(202870)
- 基金(188304)
- 研究(184772)
- 家(164099)
- 国家(162824)
- 科学基金(141470)
- 社会(117739)
- 社会科(111915)
- 社会科学(111887)
- 基金项目(99761)
- 省(99363)
- 自然(93369)
- 自然科(91208)
- 自然科学(91190)
- 自然科学基金(89569)
- 教育(84719)
- 划(83594)
- 资助(78980)
- 编号(74259)
- 成果(57992)
- 重点(57128)
- 部(56815)
- 发(54180)
- 创(53132)
- 课题(50198)
- 创新(49638)
- 科研(49501)
- 教育部(48969)
- 国家社会(48964)
- 期刊
- 济(150355)
- 经济(150355)
- 研究(100616)
- 中国(61811)
- 学报(56423)
- 科学(52563)
- 管理(52549)
- 财(50366)
- 农(50355)
- 大学(43256)
- 学学(41086)
- 农业(35059)
- 教育(33333)
- 技术(32148)
- 融(27157)
- 金融(27157)
- 财经(26045)
- 业经(25390)
- 经济研究(24923)
- 经(22303)
- 问题(19991)
- 统计(18797)
- 技术经济(18297)
- 业(17246)
- 图书(17212)
- 科技(17064)
- 策(16918)
- 理论(16902)
- 版(16444)
- 商业(16008)
共检索到5033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汪建 朱少云
以资产增值的视角研究土地集约利用及产业结构优化间的互动关系,采用DEA方法实证研究上海、江苏和安徽三省市2000~2007年土地集约利用的效率及Malmquist指数,经由静态和动态分析发现由于资产的增值效应,土地的集约化利用程度与产业结构优化呈正相关,同时土地利用存在集约边界,这对当前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韩峰 王琢卓 杨海余
本文以STIRPAT模型为基础,采用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就产业结构对土地利用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全国层面看,伴随产业结构构成效应和竞争效应的提高,城镇土地利用的集约化水平分别表现出显著的U型和倒U型曲线关系,且产业结构构成效应和竞争效应的提高均有利于土地集约利用。从地区层面看,现阶段东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水平仍未达到促进土地集约利用的有效区间;中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利于土地的集约利用;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对土地利用影响不显著。各地区产业结构竞争效应有利于城镇土地集约利用,其中西部地区多数省份的产业结构竞争效应指数最接近最优阀值,而中部地区偏离最优阀值最远。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徐磊 陈恩 董捷
在探讨产业结构优化与土地集约利用耦合机理的基础上,依据长江中游城市群31个城市2003、2008和2013年的指标数据,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描述了产业结构优化与土地集约利用协调关系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显示:长江中游城市群各城市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与土地集约利用协调度总体水平较好,协调类型以中度协调为主,且时间序列上表现为逐步提升,空间上形成以中心城市(武汉、长沙、南昌)为核心向外扩散逐渐减弱的演变形态;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与土地集约利用协调作用尚未形成显著的空间集聚或扩散效应,城市之间横向作用和关联较弱。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产业转型升级与土地集约利用协调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明斗 翁爱华
精准识别产业结构优化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协调状况,对于推动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协调国土空间规划及产业布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及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深入探究了2009—2018年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耦合协调水平及其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1)东北地区城市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逐年降低,且区域差异程度较大;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小幅上升,但不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2)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演变特征,并沿着哈大交通经济带的中心城市向两侧梯度递减。(3)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协调度分别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及稳步上升的演变态势。两协调度均以大连、哈尔滨等城市为中心向外辐射,呈现"多中心多圈层"的空间分布特征。(4)城市两系统协调度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但显著性逐年减弱,其中高—高聚集类型主要集中在辽中南城市群,低—低聚集类型集中在黑龙江东部城市群。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徐磊 陈恩 董捷
在探讨产业结构优化与土地集约利用耦合机理的基础上,依据长江中游城市群31个城市2003、2008和2013年的指标数据,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描述了产业结构优化与土地集约利用协调关系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显示:长江中游城市群各城市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与土地集约利用协调度总体水平较好,协调类型以中度协调为主,且时间序列上表现为逐步提升,空间上形成以中心城市(武汉、长沙、南昌)为核心向外扩散逐渐减弱的演变形态;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与土地集约利用协调作用尚未形成显著的空间集聚或扩散效应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阚中华
苏北是江苏经济后发展地区,经济基础较弱,处于罗斯托经济成长理论所认为的经济起飞阶段。发展新型工业成为这一经济发展阶段的支撑点,选择优势主导工业产业发展是苏北工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通过DEA法分析梳理苏北工业产业结构优化措施与对策,为完善工业发展布局提供参考。
关键词:
工业发展 DEA 结构优化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换兆
从寻租理论出发,界定制度寻租的定义和形成条件,分析土地增值收益,构建土地集约利用、制度寻租与城市化、产业结构的关系模型。研究表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比例的提高有助于从压力方面推进土地的集约利用,从社会层面降低城市化成本,实现城市经济的集约式发展,改变城市经济增长方式,提升城市产业结构,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周四军 张平
结合中国国情构建基于凯恩斯宏观闭合的税收CGE模型,并设置四种模拟方案以测算不同增值税扩围改革方案对中国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全面实行增值税扩围改革,能够带动宏观经济发展,可以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力工具;对全行业实行统一税率也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税率选择不宜过高和过低。建议进一步加快增值税改革,尽可能地扩大增值税的征收范围,并对各行业征收统一的适中税率,以更好地发挥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调节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秋计 孔云峰 付梅臣 姚顽强
土地作为不可替代的稀缺经济要素,其空间位置的不可移动性、使用的排他性,决定了我们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必须集约利用。本文利用能值理论,分析整理区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结构变化,进而反映土地整理的土地集约利用效果。研究结果是土地整理工作较大地改善了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项目区总能值投入比整理前提高了25%,净能值产出率提高了11%,能值使用强度提高了25%,提高了土地生产力和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水平;暴露的主要问题是化肥的使用量较大,有机肥投入比例较低,建议应加大对农家肥的投入,提倡种植绿肥,以利于土壤有机质的保持,为农业持续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关键词:
集约 土地整理 能值 生态系统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黄莉 梁上坤 陈冬华
文章以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计提土地增值税准备金的会计政策选择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资产负债率越高的房地产上市公司,计提准备金的可能性越低;毛利率越高的房地产上市公司,计提准备金的可能性越高;并且,公司规模对计提准备金有正向作用,规模大的公司计提准备金的可能性越大。国际四大事务所审计和采用股权激励对是否计提土地增值税准备金有一定影响,但不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
关键词:
房地产上市公司 土地增值税 会计政策选择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强培
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对于可持续发展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提高至关重要。文章分析了江苏产业结构与土地利用结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土地利用 优化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顾湘 王铁成 曲福田
研究目的:对江苏省工业内部不同行业用地集约程度进行定量化评价,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统计分析法与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1)江苏省主要工业行业土地利用集约程度存在一定差异,不同指标反映的行业间差距明显(;2)江苏省的土地投入和产出水平均低于上海,具有提升空间(;3)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间工业行业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差异显著,为产业布局调整和产业梯度转移提供有力支撑。研究结论:将工业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参考依据,能够实现产业的优化调整与布局,有利于发挥地区产业比较优势,促进江苏生态大省的建设,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实现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娄洪 柳建光
我国增值税从生产型转为消费型改革的全面推行,对宏观经济增长和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效应值得关注。近年来,很多国内学者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行伟波(2007)从税收负担、税收收入等方面,通过对国外研究文献的综述分析了增值税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尹君 谢俊奇 王力 张贵军 郭庆十
论文建立了以遥感数据为主要数据源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对城市土地利用遥感影像(IKONOS)特征进行分析,介绍评价指标遥感信息解译方法。在以遥感为主结合调查获取所有指标信息的基础上,应用综合评价和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进行评价,通过评价结果比较,发现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能够反映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复杂非线性关系,是一种可行的评价方法。因此,论文构建基于遥感和人工神经网络(ANN)作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方法体系,并应用其对石家庄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评价。实践证明,这种体系构建评价方法更具时效性,实用性更强,工作更快捷、方便,评价结果更为客观。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史丹 吴仲斌
本文利用辽宁省14个地级市2000年-2015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描述性分析和计量回归分析,研究了辽宁省经济增长特点,以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产业结构升级、就业对辽宁省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2010年是辽宁省经济增长的拐点,是典型的第二产业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辽宁省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率有显著的正效应,经济高速增长和大幅下滑主要是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变动;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率有显著的负效应,有利于平抑经济波动;就业人数基本上负增长或零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