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33)
2023(11160)
2022(9598)
2021(8872)
2020(7828)
2019(18469)
2018(18487)
2017(36053)
2016(19889)
2015(22820)
2014(23066)
2013(22859)
2012(21406)
2011(19263)
2010(19457)
2009(18096)
2008(18015)
2007(16211)
2006(14019)
2005(12486)
作者
(60093)
(50372)
(49892)
(47745)
(32101)
(24454)
(22785)
(19657)
(19006)
(18149)
(17472)
(17094)
(16318)
(15948)
(15744)
(15671)
(15343)
(14862)
(14828)
(14668)
(12658)
(12640)
(12394)
(11515)
(11299)
(11288)
(11166)
(11159)
(10241)
(10176)
学科
(87185)
经济(87113)
(54668)
管理(54381)
(43635)
企业(43635)
方法(42067)
数学(37778)
数学方法(37116)
(24953)
地方(20569)
(20371)
中国(19395)
(19226)
业经(17033)
农业(16712)
技术(16703)
(14757)
贸易(14751)
(14386)
(14228)
理论(13228)
(12663)
环境(12510)
(11482)
财务(11430)
财务管理(11400)
(11207)
银行(11168)
(11020)
机构
学院(287565)
大学(287471)
(113201)
经济(110589)
管理(110575)
研究(97029)
理学(95170)
理学院(94011)
管理学(91985)
管理学院(91460)
中国(72642)
科学(64078)
(62060)
(55282)
(50988)
(49553)
(48383)
业大(48235)
研究所(46753)
中心(45910)
农业(43698)
财经(39650)
(38822)
北京(38403)
师范(38391)
(36159)
(35675)
(35160)
经济学(34079)
(33344)
基金
项目(194825)
科学(151278)
研究(138382)
基金(138202)
(121812)
国家(120839)
科学基金(102490)
社会(84864)
社会科(80380)
社会科学(80351)
(80088)
基金项目(73717)
自然(68422)
自然科(66773)
自然科学(66756)
(66058)
自然科学基金(65510)
教育(64259)
资助(57977)
编号(56621)
成果(45266)
重点(44361)
(42347)
(42310)
(40449)
课题(39846)
创新(38009)
科研(37940)
计划(37187)
大学(35566)
期刊
(123420)
经济(123420)
研究(78591)
中国(58553)
(48988)
学报(48832)
科学(45056)
(39213)
管理(38172)
大学(35959)
学学(33866)
农业(33195)
教育(30657)
技术(29071)
(22729)
金融(22729)
业经(21129)
财经(18858)
经济研究(18804)
(18619)
问题(16749)
技术经济(16385)
统计(16256)
(16135)
资源(15571)
(15024)
科技(14865)
(14834)
图书(14418)
决策(13408)
共检索到4233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朱方林  陆建珍  朱大威  
江苏省最具代表性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模式有宿迁市的家庭农场集群模式、盐城市的联耕联种模式和苏州市的土地股份合作社返租倒包模式。本研究从土地投入、劳动力投入、生产资料、机械与固定成本等四个投入要素,对这三种规模经营模式下技术效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水稻适度规模经营综合效率高于小农经营,规模效应显著,小麦规模种植效率下降,规模种植纯技术效率偏低,生产经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在人力资本投入偏低的情况下,资本投入作用不明显,家庭农场集群模式综合生产技术效率优势最显著。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朱方林  陆建珍  朱大威  
江苏省最具代表性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模式有宿迁市的家庭农场集群模式、盐城市的联耕联种模式和苏州市的土地股份合作社返租倒包模式。本研究从土地投入、劳动力投入、生产资料、机械与固定成本等四个投入要素,对这三种规模经营模式下技术效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水稻适度规模经营综合效率高于小农经营,规模效应显著,小麦规模种植效率下降,规模种植纯技术效率偏低,生产经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在人力资本投入偏低的情况下,资本投入作用不明显,家庭农场集群模式综合生产技术效率优势最显著。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江苏省农业现代化试验区领导小组  
江苏省农业现代化试验区组建于1987年,试验区域范围为苏南的无锡、吴县、常熟3县(市),试验主题是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建设。试验区建立以来,已经完成了第一、二阶段的试验,并取得了相应的试验结论。现报告如下: 试验背景和思路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高珊  徐元明  金高峰  曹明霞  
推动以新型经营主体为依托的粮食规模经营是实现中国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基于江苏省水稻规模经营主体调查数据,运用计量分析及DEA-Tobit模型,从主体差异、要素配置、管理营销等方面,实证检验规模经营综合技术效率的差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现阶段水稻规模经营的综合技术效率处于中等水平,分解后的纯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有待提升。规模经营带来了水稻投入成本、总收益及劳动生产率的同步上升,区域差异明显。规模差异比属性差异对综合技术效率及其分解效率的影响更为显著。家庭农场、合作社与企业对综合生产效率的影响依次上升。开展与自身能力相匹配的适度规模经营较为适宜。提高产品价格更能促进各类主体综合技术效率的提升。要素配置及管理经营能力对综合技术效率及其分解效率产生了较为显著的正效应。提高劳动力生产经验及稳定土地流转更有利于综合技术效率的改善。完善价格市场、政府引导技术推广和加大土地连片整治对各种效率的提高也起到积极作用。大力培育各类规模经营主体有助于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建立。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邹伟  张晓媛  
适度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研究经营规模对化肥使用效率的影响,并回答适度规模经营主体能否提升化肥使用效率、实现化肥零增长目标,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依据江苏省微观农户调查数据,在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算水稻种植户的化肥使用效率及各项要素产出弹性的基础上,利用Tobit模型进一步对化肥使用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高效利用化肥的对策。研究发现:江苏地区化肥使用效率平均值仅有0.53,大约有47%的化肥在使用过程中没有被作物有效吸收;土地经营规模对化肥使用效率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性,规模扩张前经营面积较大的农户在转入土地后,化肥使用效率提高,而规模扩张前小规模农户在转入土地后,化肥使用效率降低,化肥浪费现象严重。由此可见,江苏省化肥使用效率总体偏低,但在一定的条件下扩大经营规模有助于提高化肥使用效率。基于以上分析的政策启示为:应促进分工经济下农户化肥施用成本降低,引导小规模农户主动吸纳施肥环节的外包服务,从而减少"一次多量"的施肥倾向;加强精准施肥技术推广,降低农户"非意愿性"过度施肥;充分发挥规模经济效应,进一步推进适度规模经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惠春  管宁宁  杨军  
农业经营规模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分析了规模扩张下农业经营的交易成本变化趋势,提出了通过生产组织模式创新实现农业经营规模化的路径,并运用江苏农业龙头企业的典型案例佐证。研究表明,农业生产组织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可以促进农业经营规模化;传统的"龙头企业+农户"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生产组织模式无法彻底解决农业经营规模扩大与交易成本攀升的矛盾,当事人机会主义行为带来的高交易成本导致农业经营仍存在"成本—规模"困境;深度分工的农业全产业链生产组织模式使农业生产标准化和可复制,可以解决规模扩大引起的成本增加问题,进而促进农业经营规模化的实现。据此,本文提出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推进数字农业发展、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建设等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方林  朱大威  
农村宅基地制度为我国所特有的一项土地制度安排,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是农村"三块地"改革的破题关键。本文选取江苏省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区域的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典型案例,探讨在盘活途径、盈利模式、利益分配、带动农民等方面的经验与成效。围绕农村宅基地管理工作,提出了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有偿使用、放活权能、多元化盘活利用等方面的对策建议,以期探寻盘活利用的有效实现路径,为经济发达地区稳慎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提供借鉴。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何虹  钱添峰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需守住"适度""保护农民利益"以及"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三条底线,建构四个路径——结合产业结构及城镇化水平,适度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农地农用维护生态安全,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拓宽资金扶持途径,构建有利于农业规模经营的投融资制度;完善农地流转市场,健全农地规模经营配套措施。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洪庆  付永虎  徐霞  刘俊青  
研究运用熵权法、SBM-Undesirable窗式分析法评估了2005—2016年江苏省农地集约与规模经营特征及其环境效率时空演变特征。结果显示:农地经营综合指数、集约度与规模度呈稳步增加的态势,综合指数呈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农业环境效率先降低后逐步上升,各投入指标与农业面源污染标排放量的缩减潜势总体呈"凸"字形特征,宿迁市、连云港市与淮安市是农业资源节约和污染减排总量控制的重点区域;将江苏省13个地级市划分为4种类型,并针对不同类型提出了相关发展建议。研究成果可为江苏省合理配置农业生产要素,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及改善农区环境质量提供理论与方法支撑。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朱福兴  上官敬芝  
一、引言相对于中央财政而言,由于地方财政支出是和平发展时期对居民基本利益最具直接影响的财政支出,因此自20世纪中叶以后的大多数国家,地方财政支出增长速度较中央(联邦)政府而言呈明显加快的趋势,许多国家的地方政府支出已超过政府国内总支出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卜卫兵  李纪生  
原料奶生产效率是影响乳品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而组织模式又是制约原料奶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农户家庭散养、奶牛养殖小区和现代化牧场是我国目前三种主要的原料奶生产组织形式。本文基于大量的调查数据,对上述三种原料奶生产组织模式及其经济效率和技术效率进行深入细致的实证考察,进而探索提高原料奶生产效率的组织化模式和发展方向。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建  诸培新  
农地流转按照组织主体的差异可以划分为村集体组织和农户自发流转两种模式,比较分析两种流转模式对农户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差异,对于指导中国农地流转模式选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江苏省四个县的农户调研数据,实证考察了村集体组织和农户自发两种类型农地流转对农户土地、劳动力和全要素生产效率的影响差异。研究表明,相对于自发流转的农户和未流转农户,村集体组织农地流转显著提高了农户土地、劳动力、全要素等农业生产效率;村集体组织农地流转在农地经营规模、合约稳定性和种植业结构调整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更有利于提高农户农业生产效率。计量研究发现,村集体组织下农户种植高效经济作物和农业生产人力资本投资的比例明显较高,成为提高转入户农业生产效率的主要作用机制。然而,本文并未证实农地自发流转对农户农业生产效率的显著影响,可能原因是自发流转的小规模和较短的流转期限不利于农户规模经营和长期生产投资,因而降低了农业生产绩效。政策启示是,要有效地发挥村集体对农户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引导作用,通过优化转入户土地流转规模、农业生产投资和种植业结构以最大化农户农业生产效率。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建  诸培新  
农地流转按照组织主体的差异可以划分为村集体组织和农户自发流转两种模式,比较分析两种流转模式对农户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差异,对于指导中国农地流转模式选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江苏省四个县的农户调研数据,实证考察了村集体组织和农户自发两种类型农地流转对农户土地、劳动力和全要素生产效率的影响差异。研究表明,相对于自发流转的农户和未流转农户,村集体组织农地流转显著提高了农户土地、劳动力、全要素等农业生产效率;村集体组织农地流转在农地经营规模、合约稳定性和种植业结构调整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更有利于提高农户农业生产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蒋费雯  罗小龙  
以空间生产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江苏南北共建园区的形成机制和治理模式。研究发现,政府主导下的制度建构和资本聚集加速了跨界区域生产关系和治理关系的形成,产生了园区的合作共建空间;共建园区封闭式、松散型和企业化的三种治理模式,因合作紧密程度、市场介入程度和独立性程度的差异,产生了不同的治理效果。基于园区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恩康  陆梦秋  陆玉麒  王毅  陈娱  黄群芳  
以江苏省13个地级市所辖县级区域为研究对象,利用2015年的行政区划格局、GDP、土地面积、常住人口及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数据,以面积表征区域空间规模并作为自变量建立三次函数模型,探讨了区域利润和空间规模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区域的适度空间规模。同时,借助经济学中有关边际利润的概念,定义并求解出不同区域的边际扩张系数。研究表明:(1)苏南各区域虽然在适度规模上略低于苏中和苏北地区,但其扩张度、利润峰值和边际扩张系数明显高于后两者,反映出江苏全省各区域在空间扩张价值上的南北失衡;(2)地级市所辖中心城区在扩张度、利润峰值和边际扩张系数方面显著高于县和县级市,表明高度集约化利用的城区在区域空间规模上强烈的扩张冲动与较高的扩张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