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14)
- 2023(15671)
- 2022(13102)
- 2021(12508)
- 2020(10133)
- 2019(23570)
- 2018(23235)
- 2017(44443)
- 2016(24303)
- 2015(27588)
- 2014(27584)
- 2013(27015)
- 2012(24813)
- 2011(22539)
- 2010(22411)
- 2009(20521)
- 2008(19874)
- 2007(17078)
- 2006(15050)
- 2005(13493)
- 学科
- 济(100149)
- 经济(100033)
- 管理(64126)
- 业(60909)
- 企(48611)
- 企业(48611)
- 方法(42931)
- 数学(36853)
- 数学方法(36454)
- 中国(29817)
- 农(28174)
- 学(23234)
- 业经(22477)
- 财(22093)
- 贸(20809)
- 贸易(20797)
- 易(20291)
- 地方(18802)
- 农业(18744)
- 制(17850)
- 理论(15938)
- 融(15839)
- 金融(15836)
- 银(15582)
- 银行(15538)
- 和(15516)
- 环境(15341)
- 行(14924)
- 技术(14115)
- 发(14012)
- 机构
- 大学(348319)
- 学院(343856)
- 济(141033)
- 经济(138231)
- 管理(133210)
- 研究(123127)
- 理学(115142)
- 理学院(113784)
- 管理学(111833)
- 管理学院(111226)
- 中国(92304)
- 京(75993)
- 科学(75860)
- 所(62087)
- 财(62057)
- 研究所(57109)
- 农(56499)
- 中心(53906)
- 业大(51050)
- 财经(50400)
- 江(48523)
- 北京(48513)
- 范(47527)
- 师范(47126)
- 经(46099)
- 院(44803)
- 农业(44319)
- 经济学(43322)
- 州(39310)
- 经济学院(39118)
- 基金
- 项目(236801)
- 科学(186366)
- 研究(174470)
- 基金(172602)
- 家(151354)
- 国家(150126)
- 科学基金(127509)
- 社会(110319)
- 社会科(104409)
- 社会科学(104380)
- 基金项目(91197)
- 省(89170)
- 自然(81684)
- 自然科(79772)
- 自然科学(79751)
- 教育(79354)
- 自然科学基金(78313)
- 划(76978)
- 编号(70700)
- 资助(70605)
- 成果(58710)
- 重点(53425)
- 部(53129)
- 发(51081)
- 课题(49183)
- 创(48638)
- 国家社会(45967)
- 创新(45468)
- 教育部(45357)
- 科研(44917)
共检索到5065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梦婧 吕悦风 吴次芳
研究目的:系统论述"土地退化中性"的概念内涵、理论框架、实践探索与潜在风险,为中国生态文明框架下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国土综合整治和美丽国土建设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1)土地退化中性理论围绕平衡机制构建,基于土地数量与质量"无净损失"这一具体目标,多措并举阻碍、减少与修复自然环境恶化,继而实现保障粮食安全、协调生态系统与人类健康发展的目标;(2)来自国外的经验证明,土地退化中性理论在实践中仍存在评价指标及参数选择标准化、土地规划与中性目标的有效衔接、政策法规与部门职能界限模糊、各类要素供给滞后、多方主体间利益协调等问题;(3)土地退化中性研究的国际经验,对于中国正在推进的国土空间规划、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国土综合整治以及耕地占补平衡机制创新等都有重要启示。研究结论:面对中国日趋复杂的区域性生态问题,可以借鉴土地退化中性理论和思想,统筹国土空间的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优化国土空间整治修复结构布局,促进建立更加完善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制度。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谢英荷 洪坚平 金志南 林大仪 赵景逵
在重建矿区生态系统的研究中,围绕矿区退化土地的复垦种植问题,从适生物种筛选、种植方式选择以及对退化土地培肥熟化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试验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据试验结果和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现状认为,把绿肥牧草,特别是豆科牧草作为矿区各类型退化土地复垦的先锋植物,是快速培肥熟化、恢复保护矿区土地资源和重建矿区生态环境的一项有效途径。
关键词:
矿区退化土地,复垦种植,生态系统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华 倪绍祥 张桃林
本文系统分析了退化土地评价研究的历史和方法 ,总结了退化土地的主要类型、分布和形成机理 ,最后概述了退化土地重建领域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退化土地 评价 生态重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菊 孙平军 罗宁 彭雅丽
基于CiteSpace和VOSviewer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对国内外城市收缩研究进展及其中国本土化进行系统梳理。结果表明:(1)国内外城市收缩研究的演进脉络具有高度趋同性,但形成背景和作用机理存在区域异质性,导致现有研究成果缺乏普适性,基于各国经验开展城市收缩的共性规律研究成为共识。(2)在时序上,研究呈现出以2010年为界点的阶段性特征,即2010年及以前的平稳起步阶段和之后的快速发展阶段;在空间上,研究主要集中于以德国、美国为主的欧美发达国家,中国发文量增幅大且关注度高;在内容上,国外研究视域更为深入细化,国内尚处于国外经验的引鉴阶段。(3)存在的共性问题是,收缩城市内涵及其识别体系缺乏统一标准,混淆城市收缩与收缩城市内涵,缺乏足够的数据支撑,从而将城市收缩看成是单纯的人口流失现象,局限于收缩城市本身而“就收缩城市论城市收缩”等。(4)从构建中国语境理论体系、加强不同发展语境比较研究、利用新技术挖掘多源数据支撑收缩城市多指标识别等方面,加强城市收缩研究的中国本土化思考,为中国城市收缩理论研究与规划实践提供依据,为世界城市收缩研究提供中国经验。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谭淑豪
草地是牧民基本的生计资产,也是中国北方的生态屏障。然而,严重的草地退化威胁着牧区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维持高度可变的、脆弱干旱环境中的自然资本是发展绿色经济的要求。本文梳理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草原牧区的主要牧业制度变迁,分析其对草地退化的影响及其路径,以探讨在现行草地经营制度下如何在不减少草地自然资本的情况下发展畜牧业。研究揭示,牧业制度变迁通过"分畜到户—牲畜增加—公地悲剧"、"分草到户/草地确权—草地细碎化—围栏陷阱"以及"三权分置/草地租赁—不完善契约/产权不安全—草地过度利用"三条路径影响草地退化。"交互规模"理论解释了草地细碎化对草地退化的影响机制。本文利用面上调研资料、定点观测数据以及自然试验证据支持了以上假说。研究表明,采用适合地区特点的确权方式、规范草地租赁市场以及减轻草地细碎化从而提高"交互规模",可更好地平衡牧业生产中的"劳动力—草地—牲畜—生产性资产—水资源",促进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雷静品 肖文发 刘建锋 白彦锋 刘昕
阐述国际社会对森林退化的定义和认识及我国森林退化的研究和评价进展,分析利用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体系评价森林退化的可能性,阐述森林退化与碳排放的关系,分析可能用于评价森林退化的指标,并提出我国今后森林退化领域的研究重点和方向。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李卓卓 黄劼 金磊
LibQual~(+TM)作为一个以用户为中心的图书馆评价体系,对于完善我国图书馆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推进LibQual~(+TM)中国化进程有助于其与国内评价体系的有机结合。本文梳理了LibQual~(+TM)发展进程及其指标的演化,对比分析国内外图书馆利用LibQual~(+TM)实践的特点,指出推进有中国特色LibQual~(+TM)所面临的困难,并提出相应破解之道。研究发现,LibQual~(+TM)指标的演变大致经历了5个阶段;LibQual~(+TM)在国外图书馆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体系更为成熟,而国内对于LibQual~(+TM)应用和研究比较分散,且不够深入,尤其是在公共图书馆应用方面;LibQual~(+TM)指标的自身缺陷、指标设置与我国图书馆发展的不匹配、我国图书馆专项经费相对不足等因素是制约LibQual~(+TM)中国化的关键性因素;为此,我们需要构建LibQual~(+TM)通用测评模型和发布模板,根据不同类型图书馆的专业性以及服务特点构建相应的本土测评体系,针对特定对象和目标构建特色测评体系。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桃林 王兴祥
定义了土壤退化的概念 ,分析了全球及我国土壤退化概况 ,总结了土壤退化的研究进展 ,最后提出了土壤退化科学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土壤退化 概况 进展 方向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卢金发
中国南方典型研究区50 年代和80 年代土地退化的对比分析表明, 近几十年来, 不同人类活动地区土地退化变化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 土地退化发展最严重的地区既不是人口密度较小和经济较落后的基岩山区,也不是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和土地开垦程度高的低丘岗地区, 而是人口增长速度较快, 经济不够发达的低山丘陵地区。
关键词:
中国南方 土地退化 动态变化 人类活动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玉龙
从作物高产、优质以及节水 ,特别是防治土壤退化的角度 ,提出了水分是保护地生产中最为活跃和重要的因子 ,水分调控对保护地土壤退化有很多方面的影响 ;阐述了保护地生产中土壤水分管理的重要性 ;介绍了近年来保护地灌溉研究取得的一些成果 ;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今后保护地土壤水分管理的研究重点应包括 :主要栽培作物种类及品种的需水规律、土壤盐分积累特点和水分运动规律、水肥耦合效应原理及其技术等
关键词:
保护地 灌溉 土壤水分管理 土壤退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环 高丽 徐选国
文章首先从历史维度检视了社会经济在西方社会的发展脉络及其历史传统,试图揭示其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对中国推行社会经济有所助益;进一步反思了当下中国的社会经济研究和实践概况,尝试从促进社会公平、社区共同体重建以及注重参与、共治和共享发展等方面阐释社会经济在中国社会建设中的可为空间和可能路径。在理论借鉴和观点阐述中,波兰尼的社会经济思想从本体论层面具有深刻启示,突出了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导向;在方法论层面,依然需要结合中国特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结构,以探求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经济发展路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陆军 舒元
本文对长期货币中性的理论研究进行了回顾。通过使用格兰杰因果检验以及Fisher与Seater的长期导数的检验方法 ,作者发现中国在 1 978- 2 0 0 0期间 ,产出是货币供应量的格兰杰原因 ;长期导数检验的结果也表明 ,在中国长期内货币是中性的。因此 ,试图通过扩张的货币政策实现中国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是不可能的。货币政策的目标应该是为经济提供一个稳定的货币环境。
关键词:
长期货币中性 货币政策 中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泰岩 刘宇楷 王言文
2020年学者们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及其中国化的研究达到2003年以来的最高位,显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在中国经济学研究中的极端重要性,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新进展。主要有:一是阐释马克思《资本论》所揭示的基本原理和重要范畴及其现代价值,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提供理论基础和理论来源;二是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精准扶贫、国有企业改革、金融发展、绿色发展、全球经济治理等不同视角深入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三是从研究范式、劳动过程、价值运动过程、发展趋势等方面,对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一系列新变化进行深入研究;四是揭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科学内涵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如何把基本经济制度的巨大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国际治理效能的机制和途径,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进行深入系统的学理性研究;五是从逻辑主线、研究范式、理论框架、理论贡献等方面对中国经济学的理论体系进行了创新性研究。最后提出未来研究主要应该在揭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当代中国的科学价值和实践价值,以及构建中国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两个方面下功夫。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鲁德银
本文通过比较国内外揭示了我国土地城镇化的中国路径——土地国有化。分析了土地城镇化过程中的土地国有化路径特征与问题。提出了一条摆脱计划经济体制锁定,市场化与国有化有机结合,以法律规范征收各方利益和行为,实现社会公平和谐的土地城镇化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