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58)
- 2023(15070)
- 2022(12592)
- 2021(11143)
- 2020(8901)
- 2019(20158)
- 2018(19198)
- 2017(37254)
- 2016(19825)
- 2015(21408)
- 2014(20794)
- 2013(20740)
- 2012(19532)
- 2011(17930)
- 2010(17907)
- 2009(16370)
- 2008(15669)
- 2007(13498)
- 2006(12316)
- 2005(10766)
- 学科
- 济(111814)
- 经济(111717)
- 管理(57893)
- 业(50215)
- 方法(42493)
- 数学(38772)
- 数学方法(38565)
- 企(38391)
- 企业(38391)
- 中国(26196)
- 地方(25834)
- 农(24358)
- 学(22357)
- 财(20970)
- 环境(19899)
- 业经(19565)
- 农业(17252)
- 贸(15645)
- 贸易(15636)
- 地方经济(15137)
- 易(15035)
- 制(14992)
- 融(13428)
- 金融(13426)
- 发(13211)
- 和(13017)
- 经济学(12880)
- 资源(12790)
- 划(12769)
- 银(12193)
- 机构
- 大学(291176)
- 学院(290970)
- 济(134804)
- 经济(132454)
- 管理(110749)
- 研究(104828)
- 理学(96538)
- 理学院(95389)
- 管理学(94022)
- 管理学院(93494)
- 中国(77115)
- 科学(63509)
- 京(60567)
- 财(57262)
- 所(52479)
- 农(51736)
- 研究所(48056)
- 财经(47054)
- 中心(46950)
- 江(46426)
- 业大(44962)
- 经济学(44123)
- 经(43043)
- 农业(40651)
- 经济学院(39871)
- 院(38396)
- 北京(36723)
- 范(36463)
- 师范(36015)
- 财经大学(35219)
- 基金
- 项目(204927)
- 科学(163205)
- 基金(153393)
- 研究(142849)
- 家(136185)
- 国家(135158)
- 科学基金(115994)
- 社会(97911)
- 社会科(93213)
- 社会科学(93187)
- 基金项目(82007)
- 省(79072)
- 自然(75029)
- 自然科(73224)
- 自然科学(73202)
- 自然科学基金(71908)
- 划(66733)
- 教育(63151)
- 资助(61224)
- 编号(53050)
- 重点(46853)
- 发(45938)
- 部(45898)
- 创(42500)
- 国家社会(42452)
- 创新(39967)
- 成果(39964)
- 科研(39214)
- 教育部(39198)
- 人文(38116)
- 期刊
- 济(146943)
- 经济(146943)
- 研究(85086)
- 中国(53534)
- 学报(48644)
- 农(45519)
- 科学(45382)
- 财(41579)
- 管理(38646)
- 大学(35893)
- 学学(34599)
- 农业(30610)
- 融(25683)
- 金融(25683)
- 经济研究(25469)
- 财经(24483)
- 业经(22302)
- 经(21201)
- 技术(21158)
- 问题(20674)
- 教育(17521)
- 资源(16783)
- 业(16159)
- 技术经济(15384)
- 贸(14937)
- 统计(14109)
- 商业(13741)
- 世界(13553)
- 策(13203)
- 现代(12957)
共检索到4237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璐 张斌 夏秋月 董捷
【目的】碳排放效率问题对于“双碳”目标实现有重要意义,揭示土地资源错配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并深入探究其作用路径,为从土地资源配置视角促进区域绿色低碳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文在分析土地资源错配影响碳排放效率的理论基础上,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探讨了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2004—2020年土地资源错配对碳排放效率的空间效应与作用机制。【结果】(1)土地资源错配对碳排放效率的间接效应远大于直接效应,土地的偏向性配置对邻地城市负外部性危害更大;(2)不同区位和城市规模,土地资源错配及其空间项的作用系数差别较大;(3)土地资源错配对碳排放效率具有复杂的作用机制,可通过抑制创新能力、延缓产业结构升级和阻碍新型城镇化等中介路径降低区域碳排放效率。【结论】因此,应加快推进土地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强化区域合作共赢观念和协同治理能力以提高区域碳排放效率;加大技术创新支持力度、优化产业结构、积极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未来提升碳排放效率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田红宇 关洪浪
[目的]研究数字经济对粮食生产碳排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在“双碳”目标下为中国粮食生产实现低碳可持续发展找准减碳动能和路径提供参考。[方法]文章基于2011-2019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市粮食种植统计数据,运用碳排放系数法从化肥、农药使用等6个碳排放源测度碳排放水平,基于动态面板模型考察数字经济对粮食生产碳排放的影响,进一步采用中介效应模型从“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视角考察其减碳机理。[结果](1)数字经济发展显著降低了粮食生产中的碳排放水平,数字经济每提高1%,粮食生产碳排放强度下降7.8%,经过稳健性检验结果仍然可信;(2)数字经济在粮食生产中的碳减排效应存在明显的异质性,一是在中东部地区、粮食主产区和产销平衡区其减碳作用更大也更显著,二是在地形平坦的平原的减碳效应明显大于土地禀赋稍差的山地、丘陵地区,三是2015年实施的化肥“零增长”政策显著强化了减碳效果;(3)粮食生产技术进步的“技术效应”和粮食种植规模化、专业化的“结构效应”,是数字经济削减粮食生产碳排放的重要作用机制。[结论]作为新兴关键生产要素,数字经济快速延伸和渗透到粮食生产环节,可以有效提升粮食生产技术水平和种植规模化、专业化水平,进而推动粮食生产低碳高质量发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及添正 邓宏兵 张天铃
【目的】本文旨在测度生产性服务业微观企业集聚水平的基础上,分析其对于碳排放效率的影响方向与具体作用程度,为激发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环境正外部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首先,在集聚理论与熊彼特创新理论的基础上,从规模效应与技术效应两方面阐述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碳排放效率影响的作用机制。其次,从企业进入的角度出发,构建既反映宏观层面生产性服务业的“存量”集聚,又能体现微观企业进入动态性“增量”的生产性服务业复合加权集聚指数,并基于超效率SBM模型测算长江经济带碳排放效率。最后,建立动态空间杜宾模型与面板门槛模型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1)长江经济带碳排放效率具有明显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在时间维度上具有路径依赖特征,前一期碳排放效率对于本期碳排放效率影响较大,呈现“雪球效应”。(2)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碳排放效率之间存在正“U”型关系。无论是直接效应还是溢出效应,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碳排放效率的作用均会由负转正。相对于短期效应,长期效应更为显著。(3)产业结构、技术创新与市场化三大约束机制均表现出显著的单门槛特征。产业结构高级化、技术创新显著提升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碳排放效率的促进作用,而市场化水平的提升则有利于缓解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碳排放效率的不利影响。【结论】基于正“U”型曲线的分析结果,提出了基于影响机制与约束机制作用下,促进长江经济带低碳发展的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安勇
基于中国政治治理制度和土地制度,从理论上系统剖析土地资源错配对碳排放效率的内在影响逻辑,在此基础上借助Super-SBM模型对中国273个城市的碳排放效率进行测算,综合运用面板Tobit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土地资源错配对城市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土地资源错配抑制了城市碳排放效率提升,且这种负向作用在中西部城市、中小城市和资源型城市表现得更为突出。机制检验发现,抑制产业结构高级化转型、扭曲财政支出结构、阻碍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抑制企业绿色创新是四条重要的传导渠道。进一步分析表明,地方政府经济增长目标设定和财政压力会强化土地资源错配对城市碳排放效率的抑制作用,而绿色绩效考核机制则弱化了土地资源错配的负向影响。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帆 李亦男 朱青
经济集聚在提升区域经济水平的同时也会影响水环境质量。本文以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空间杜宾模型考察经济集聚对工业废水的减排效应并进行异质性检验,以此探索长江经济带工业废水污染治理的实现路径。结果表明:经济集聚对工业废水污染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其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因城市所处区域不同而存在差异。同时,不同的经济集聚特征也会使得减排效应因城市规模差异而产生差别。最后,本研究从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采用针对区域异质性特征的差异化治理策略、实施工业废水污染跨区域协调联动治理方案和构建全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长效机制。共促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马飒 杨万露 黄建锋
高水平开放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开放规模与质量、开放基础设施和开放潜力三个维度构建对外开放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Dagum基尼系数等多种方法对2004—2021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市对外开放水平进行了测度与分析。研究发现:(1)长江经济带的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且呈现“下游>中游>上游”的开放格局,上游地区的开放主要受制于开放规模与质量、开放潜力,中游地区则受制于开放基础设施,中游和上游地区三个维度的发展均落后于下游地区且开放潜力差距进一步扩大;(2)对外开放总体存在较大差异但呈缩小态势,超变密度替代区域间差异成为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上游和下游之间及上游区域内的开放差距最为明显;(3)对外开放的空间分散性持续增强,整体及上、下游区域均存在一定的极化现象,下游城市已形成高水平开放的空间高度集聚,大多数中游和上游城市则开放水平低且难以实现向上跃迁,中心城市的虹吸效应有所弱化。
关键词:
对外开放 区域差异 时空演变 长江经济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勇辉 沈波澜 胡舜 林森
采用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2003—2016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测度模型,绘制专业化集聚、多样化集聚及城市技术创新的时空演化趋势图,检验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创新的空间关联性,采用空间杜宾面板计量模型实证研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技术创新的直接效应与空间溢出效应,得到如下结果:(1)长江经济带各城市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多样化集聚程度以及技术创新水平均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与非均衡性,并且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2)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对本地城市技术创新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并通过空间关联对其邻近城市创新产生了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多样化集聚不利于本地城市技术创新发展,也对其邻近城市创新存在负向空间溢出。(3)从地理区位差异视角来看,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显著推动了内陆城市技术创新进步,而多样化集聚对其邻近城市创新产生了负向空间溢出效应;从经济发展地区差异视角来看,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显著推动了经济发达城市创新发展,但多样化集聚对经济发达城市创新产生了明显抑制作用。文章对于城市依托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促进自身技术创新水平提升、推动城市群跨地域创新活动开展,进而实现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治栋 秦淑悦
基于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通过Matlab2016测算了各城市的绿色效率值,并利用T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不同产业集聚对城市绿色效率的差异性影响。结果显示:就长江经济带整体而言,城市绿色效率值有所下降,区域发展不平衡;在产业集聚双重效应的共同作用下,产业集聚对城市绿色效率的影响并非单调递增或递减,其影响作用在不同产业存在差异;制造业集聚与城市绿色效率之间呈U型关系,云南、贵州、湖南、江西及安徽等地目前仍处在U型曲线的左下侧区域;服务业集聚对城市绿色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勇刚 罗海艳
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有力支撑。文章讨论了土地资源错配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内在逻辑机制,并利用中国城市和行业层面数据验证了相关假说。研究发现:(1)地方政府低价过度出让工业用地、高价限制性出让商业和住宅用地的"双二手"供地策略是土地资源错配的根源。(2)土地资源错配进一步强化了以中低端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刚性,抑制了产业结构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的转变,这表明土地资源错配的确是制约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因素。(3)土地资源错配对不同产业和产业内部升级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其促进了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但对生活性服务业和公共性服务业的影响并不显著。此外,土地资源错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效果呈现出明显的东、中西部区域分化以及显著的时序异质性,其中,对东部地区的影响显著为正,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则显著为负。
关键词:
土地资源错配 产业结构升级 供地策略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勇刚 罗海艳
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有力支撑。文章讨论了土地资源错配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内在逻辑机制,并利用中国城市和行业层面数据验证了相关假说。研究发现:(1)地方政府低价过度出让工业用地、高价限制性出让商业和住宅用地的"双二手"供地策略是土地资源错配的根源。(2)土地资源错配进一步强化了以中低端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刚性,抑制了产业结构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的转变,这表明土地资源错配的确是制约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因素。(3)土地资源错配对不同产业和产业内部升级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其促进
关键词:
土地资源错配 产业结构升级 供地策略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强
基于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2003-2014年数据,分别测算了长江经济带城市产业升级、生态环境优化和产业升级与生态环境优化耦合协调度指数,在此基础上,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实证研究了产业升级与生态环境优化耦合度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样本期间内长江流域城市产业升级综合得分显著低于生态环境优化综合得分,长江经济带城市属于产业升级滞后型;长江外围城市耦合度明显高于沿江城市,且纵向来看下游城市产业升级和生态环境优化耦合协调度不断提高,而中上游城市却有所降低;对产业生态耦合协调度影响因素的进一步研究发现,经济增长、研究与开发、制度质量是实现产业与环境优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产业结构、固定资产投资和外商直接投资降低了产业升级与生态环境优化耦合度,从全球产业链低端向产业链高端跃升、经济增长、制度优化是提高产业与环境耦合发展的关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强
基于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2003-2014年数据,分别测算了长江经济带城市产业升级、生态环境优化和产业升级与生态环境优化耦合协调度指数,在此基础上,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实证研究了产业升级与生态环境优化耦合度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样本期间内长江流域城市产业升级综合得分显著低于生态环境优化综合得分,长江经济带城市属于产业升级滞后型;长江外围城市耦合度明显高于沿江城市,且纵向来看下游城市产业升级和生态环境优化耦合协调度不断提高,而中上游城市却有所降低;对产业生态耦合协调度影响因素的进一步研究发现,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洪玮
在中国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下,城市层面金融集聚态势的增强能否有效激励绿色创新主体,推进绿色创新发展?本文采用长江经济带沿线108个地级城市2005—2019年面板数据,分析金融集聚对绿色创新的影响,并基于金融集聚因素和绿色创新基础支撑因素考察其中的非线性特征。研究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金融集聚促进了沿线城市的绿色创新,在替换变量、内生性处理以及纳入空间关联后结论依然成立;同时,长江经济带金融集聚对绿色创新的影响具有门限效应,当金融集聚、金融深化以及居民收入、创新型人力资本、环境规制程度和政府科技支持等基础支撑因素处于较高水平时影响更为突出;此外,长江经济带金融集聚对绿色创新的影响具有地区差异,下游城市群的正向影响最强,中游次之,上游无显著影响,中上游城市群较低的金融集聚和金融深化水平以及上游城市群较弱的环境规制程度和政府科技支持力度制约了金融集聚作用的充分发挥。未来应从金融集聚因素和绿色创新基础支撑因素双重发力,聚焦城市发展阶段和特征差异,有序梯次推进金融集聚高效支持绿色创新发展。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张泽义 罗雪华 杜家廷
地区间的市场分割不利于降低环境污染物排放,消除市场壁垒、加快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是提高环境治理绩效的重要路径之一。以长江经济带101个城市2015—2020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价格法测算样本城市与区域内其他城市的市场一体化程度,采用空气质量指数(AQI)衡量样本城市的空气质量,分析发现:区域市场一体化有利于减少城市的空气污染物排放,从而改善空气质量;区域市场一体化可以通过扩大市场规模、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技术进步等路径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环境规制强度提高和环境治理压力加大不仅可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而且能够强化区域市场一体化对城市空气质量的改善作用;区域市场一体化的城市空气质量改善效应以及环境规制强度和环境治理压力的调节效应,在下游地区比上游和中游地区更强。因此,应健全区域协作机制,破除地区间市场壁垒,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并建立完善绿色政绩考核体系,提高环境规制强度,充分发挥市场一体化与环境治理的协同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姜智强 刘伊霖 曾智 秦光远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要求做好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统筹与协调。利用2007—2018年长江经济带的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作为战略重要载体的财政环保支出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2007—2018年,长江经济带总体及上、中、下游地区的农业生态效率均呈上升趋势,2016年战略开始实施后的提升更为明显,运用双重差分法、合成控制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依然成立。从整体来看,财政环保支出促进了区域总体以及中、下游地区农业生态效率的提高,但抑制了上游地区农业生态效率的提高。分阶段来看,2007—2015年的财政环保支出抑制了区域总体农业生态效率的提高,但对上、中、下游地区的影响不显著;2016—2018年的财政环保支出提高了区域总体、中游和下游地区的农业生态效率,抑制了上游地区农业生态效率的提高。通过机制分析和检验发现,财政环保支出引起农业生态效率提高的动因在于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提高农业技术进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