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31)
- 2023(7232)
- 2022(5979)
- 2021(5452)
- 2020(4417)
- 2019(9578)
- 2018(9556)
- 2017(17499)
- 2016(9117)
- 2015(9991)
- 2014(9292)
- 2013(9170)
- 2012(8427)
- 2011(7665)
- 2010(7848)
- 2009(7157)
- 2008(7002)
- 2007(6217)
- 2006(5661)
- 2005(4826)
- 学科
- 济(38299)
- 经济(38275)
- 管理(34557)
- 业(31748)
- 企(27184)
- 企业(27184)
- 技术(18978)
- 中国(14297)
- 技术管理(12869)
- 方法(12128)
- 数学(9934)
- 数学方法(9839)
- 学(9635)
- 地方(9441)
- 农(9249)
- 环境(9013)
- 业经(8619)
- 土地(8167)
- 资源(7466)
- 发(6900)
- 理论(6809)
- 农业(6784)
- 划(6759)
- 和(6625)
- 城市(6539)
- 财(6351)
- 经济学(5868)
- 制(5696)
- 产业(5690)
- 银(5051)
- 机构
- 学院(128545)
- 大学(127198)
- 管理(53591)
- 济(51811)
- 经济(50524)
- 理学(45826)
- 理学院(45286)
- 研究(44762)
- 管理学(44630)
- 管理学院(44362)
- 中国(32953)
- 科学(28643)
- 京(28455)
- 所(21737)
- 中心(20675)
- 江(20465)
- 财(20406)
- 研究所(19846)
- 农(19701)
- 业大(19239)
- 北京(17626)
- 范(17395)
- 师范(17253)
- 院(17120)
- 财经(16476)
- 州(16400)
- 农业(15371)
- 技术(15295)
- 经济学(15293)
- 经(15020)
- 基金
- 项目(92122)
- 科学(74357)
- 研究(67123)
- 基金(66451)
- 家(58629)
- 国家(58176)
- 科学基金(51171)
- 社会(44318)
- 社会科(42205)
- 社会科学(42189)
- 省(37655)
- 基金项目(36191)
- 自然(32913)
- 自然科(32078)
- 自然科学(32071)
- 自然科学基金(31481)
- 划(31118)
- 教育(29350)
- 创(25962)
- 编号(25711)
- 资助(24298)
- 创新(23260)
- 发(21100)
- 重点(20714)
- 部(19343)
- 国家社会(18969)
- 成果(18892)
- 课题(18296)
- 制(17312)
- 业(17232)
共检索到1942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马宇佳
土地资源错配会对城市绿色技术创新产生重要影响。利用中国28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土地资源错配对城市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土地资源错配通过扭曲地方财政支出结构显著抑制了城市绿色技术创新,土地资源错配主要降低了高技术绿色专利,且对城市绿色技术创新的负向影响仅在中西部地区和规模较小的城市中存在。我国应完善财税制度和地方官员绩效考核机制,减少土地资源错配对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的直接影响,同时加大对欠发达城市绿色技术创新的政策支持力度。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勇刚
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在系统探讨土地资源错配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基于2003-2020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土地资源错配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直接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土地资源错配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表明地方政府以低价大规模供应工业用地的行为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产生不利影响;土地资源错配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显著为负,说明土地资源错配不仅抑制本地区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提升,还对周边地区绿色技术创新效率产生负向空间溢出效应,这意味着土地资源错配引发的空间溢出效应在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提升中发挥了重要的抑制作用;土地资源错配对不同区域城市、不同规模城市以及不同资源禀赋城市的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存在异质性,对特大城市的影响显著为正,对Ⅰ型大城市、Ⅱ型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的影响显著为负;且抑制了资源型城市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提升,但对非资源型城市的负向影响尚未凸显。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恭军
地方政府在城镇建设用地上的错配行为可能会影响地区雾霾污染。基于2011—2018年中国216个城市的数据,通过构建面板空间计量模型和动态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空间关联下地区土地资源错配对雾霾污染影响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门槛效应。研究发现:本地政府的土地资源错配行为带来的引资质量低下、交通出行增加等会直接加剧当地雾霾污染,而邻地政府的土地资源错配行为带来的雾霾污染,则会通过空间外溢显著加剧本地雾霾污染。本地政府的土地资源错配行为还会通过抑制技术创新而间接加剧本地雾霾污染,但邻地政府的土地资源错配行为通过技术创新渠道对本地雾霾污染的影响结果并不显著。土地资源错配对雾霾污染还存在明显的技术创新门槛效应,当地区技术创新超过一定水平时,土地资源错配对雾霾污染的影响会得到有效缓和。研究结果为地方政府解决“以地谋发展”和雾霾治理两难困境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继兵 张驰 田韦仑
基于我国2004—2018年275个地级市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金融科技、资源错配和城市绿色创新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结果显示:金融科技能够促进城市绿色创新,并具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和区域异质性。金融科技在发展初期能够改善资源错配程度,但当金融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会加深资源错配。在资本配置过度或劳动力配置不足地区,金融科技会缓解资本或劳动力错配程度,进而带动城市绿色创新;在资本配置不足或劳动力配置过度地区,金融科技会加深资本或劳动力错配程度,进而推动城市绿色创新。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叶宇平 王展祥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求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和经济绿色发展。因此,从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双重目标约束视角,分析土地资源错配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7—201 9年中国284个地级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土地资源错配显著抑制了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在经过一系列诸如更换解释变量、缩尾处理等稳健性检验与内生性分析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具体而言,土地资源错配的抑制效应是通过促进城市蔓延和降低城市绿色创新实现的,在中西部地区城市、非资源型城市和中型城市,其抑制效应更为明显。进一步分析发现,经济增长目标会强化土地资源错配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作用;环境目标强约束会显著削弱土地资源错配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作用,而环境目标弱约束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因此,需要进一步推动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构建市场化导向的绿色创新技术体系、加强官员考核的环境目标约束条件,以缓解土地资源错配程度,从而提高城市绿色发展效率。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陈艳春
中国政府建设的低碳城市是中国的绿色先行者,希望其在城市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效应。通过构建一个包含技术领先国——低碳城市——其他城市的三层模型,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研究低碳城市在绿色技术创新方面的示范效应。找出低碳城市发展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平衡其研发驱动的技术流入和对其他城市投资驱动的技术流出的关系。实证结果证实,低碳城市在其他城市绿色技术创新中发挥着技术中介作用,低碳城市的示范效应受到地区的异质性的调节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崔琪 张思思 马晓钰
数字经济赋能中国经济能够有效促进节能减排,助力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文章基于中国2011—2019年28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在使用与满足理论、创新扩散理论和六度空间理论的框架下,构建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门槛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探讨了数字经济、公众环境关注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结论表明:数字经济对绿色技术创新有明显的提升作用,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公众环境关注是数字经济赋能绿色技术创新提升的重要中介。数字经济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存在非线性递增的特征,并且具有“本地—邻地”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可为双碳目标下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的协同发展提供一定的边际经验支持。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兰冰 李焕杰
将技术创新、节能减排与绿色发展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准确识别节能减排视角下技术创新对中国城市层面绿色发展的影响效应和路径机制,并通过异质性分析探究不同特征城市之间绿色发展可能存在的机制差异。结果发现:①技术创新会对城市绿色发展产生促进作用,在替换模型估计方法、核心解释变量等对模型重新估计后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②节能效应、减排效应和产业升级效应是技术创新促进城市绿色发展的有效路径机制;③资源型城市、非环保重点城市、北方地区技术创新对城市绿色发展的影响效应更加明显,技术创新作用于绿色发展的路径机制因城市资源丰裕度、环境规制强度以及经济发展阶段不同而有所差异。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哲华 钟若愚
“双碳”目标的提出对中国城市低碳转型速度与质量提出更高要求。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推进,数字经济日益成为推动城市低碳转型、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新引擎。基于2011—2021年我国31个省份(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中的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及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城市低碳转型的影响及绿色技术创新在二者间的中介效应。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有效推动城市低碳转型,且绿色技术创新在数字经济与城市低碳转型间发挥显著中介效应,在利用滞后一期被解释变量作为工具变量进行内生性检验,以及通过更换回归模型、更改样本量与更换控制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仍成立。数字经济对不同地区、不同等级城市低碳转型的促进作用具有异质性,对中部地区、普通地级城市低碳转型的促进作用更显著。在以城市规模为门槛变量情况下,数字经济对城市低碳转型的影响存在双重门槛效应,表现为边际递增的变化趋势。因此,我国在经济绿色转型关键阶段,应深挖数字经济发展潜力,优化城市绿色技术创新环境,差异化布局数字基础设施,优化城市间人口流动机制,以加速推进城市低碳转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崔琪 张思思 马晓钰
数字经济赋能中国经济能够有效促进节能减排,助力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文章基于中国2011—2019年28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在使用与满足理论、创新扩散理论和六度空间理论的框架下,构建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门槛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探讨了数字经济、公众环境关注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结论表明:数字经济对绿色技术创新有明显的提升作用,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公众环境关注是数字经济赋能绿色技术创新提升的重要中介。数字经济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存在非线性递增的特征,并且具有“本地—邻地”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可为双碳目标下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的协同发展提供一定的边际经验支持。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斌斌 严武 黄小勇
在理论分析信贷错配对不同环境规制执行标准地区的绿色技术创新差异性影响的基础上,基于信息熵构建地区信贷错配程度测算模型,并以我国2012—2016年省份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信贷错配程度的测算与实证检验。研究表明:信贷错配严重阻碍我国绿色技术创新;进一步提升环境规制标准将有助于降低信贷错配对环境规制较弱地区绿色技术创新的不利影响,但对环境规制较强地区的影响不显著。为此,应在尽快落实企业上市审批注册制改革、不断丰富绿色金融产品的同时,积极推进绿色技术创新风险分散机制的设计与开发;应在允许执行差异化环境规制标准的同时,完善并落实政府官员晋升"绿色绩效"考核制度;应在建立并完善绿色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与政府补贴配套机制的同时,引导社会资本向绿色技术创新研发资金转移。
关键词:
信贷错配 绿色技术创新 环境规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卢珂 李国敏
采用文献分析法和综合归纳法,从分析城市住房及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入手,剖析城市住房及土地资源绿色利用的现实必要性,进而探讨城市住房及土地资源绿色利用的有效途径——秉持绿色发展观,从制度层面建立城市基本住房制度体系,抑制非适度、非理性的城市住房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破解城市住房发展的资源瓶颈与环境困局。从技术层面构建低碳生态化城市住房土地绿色利用模式,加快城市住房建设的产业化和节能化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潘明清 谢清华 崔冉
基于资源配置视角,探究绿色金融与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和内在机制。研究发现:绿色金融有助于增强绿色技术创新能力,且该促进效应具有显著的区域异质性;从作用渠道看,绿色金融可以通过研发资本和研发人才两条传导机制增强绿色技术创新能力;从异质性效应看,劳动力与资本资源错配严重制约了绿色金融对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尤其是东部地区的抑制效应更强。进一步讨论发现,绿色金融、资源配置对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显著正向空间效应。研究结论丰富了绿色金融理论体系,为我国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促进绿色技术创新提供理论和经验依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阳镇 凌鸿程 陈劲
本文在构造“城市绿色发展关注度”指标的基础上,根据市级政府工作报告测度城市绿色发展关注度,采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考察城市绿色发展关注度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绿色发展关注度能够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存在环境规制、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响应与企业绿色投资三种作用渠道,且高管海外经历和媒体关注均正向调节城市绿色发展关注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本文证实了企业“感知”到绿色发展理念后会进行战略响应和资源配置方式调整。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月芳
加强绿色技术创新能够对我国环境质量改善以及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本文基于2001-2020年我国31个省相关数据,探讨环境规制、资源配置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有利于促进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环境规制和高效率资源配置的交互项与绿色技术创新显著正相关。据此,本文提出:要采取更强有力的政策和措施改善环境质量、提升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大绿色技术创新投入,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