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44)
- 2023(10075)
- 2022(8112)
- 2021(7535)
- 2020(6420)
- 2019(14519)
- 2018(14155)
- 2017(27069)
- 2016(14399)
- 2015(16335)
- 2014(15953)
- 2013(16259)
- 2012(14864)
- 2011(13487)
- 2010(13421)
- 2009(12882)
- 2008(13106)
- 2007(11493)
- 2006(10260)
- 2005(9716)
- 学科
- 济(76576)
- 经济(76495)
- 业(75001)
- 企(69589)
- 企业(69589)
- 管理(60022)
- 方法(32438)
- 业经(26674)
- 数学(24847)
- 数学方法(24762)
- 财(23779)
- 农(23739)
- 中国(19705)
- 务(18307)
- 财务(18297)
- 财务管理(18287)
- 农业(17351)
- 企业财务(17325)
- 技术(16082)
- 和(14626)
- 制(14453)
- 策(14396)
- 划(14156)
- 贸(13533)
- 贸易(13524)
- 易(13269)
- 企业经济(11954)
- 体(11935)
- 环境(11494)
- 经营(11381)
- 机构
- 学院(219459)
- 大学(215366)
- 济(106383)
- 经济(104972)
- 管理(91351)
- 理学(78037)
- 理学院(77328)
- 管理学(76662)
- 管理学院(76251)
- 研究(74351)
- 中国(62389)
- 财(46721)
- 京(46273)
- 科学(41433)
- 财经(37771)
- 所(37174)
- 农(36851)
- 经(34622)
- 经济学(33472)
- 研究所(33446)
- 中心(33111)
- 江(32481)
- 经济学院(30273)
- 业大(29596)
- 北京(29345)
- 农业(29042)
- 财经大学(27919)
- 商学(26549)
- 院(26382)
- 商学院(26316)
- 基金
- 项目(141122)
- 科学(114544)
- 基金(107456)
- 研究(104461)
- 家(93049)
- 国家(92278)
- 科学基金(80957)
- 社会(71989)
- 社会科(68545)
- 社会科学(68526)
- 基金项目(56025)
- 省(52413)
- 自然(50362)
- 自然科(49125)
- 自然科学(49111)
- 自然科学基金(48365)
- 教育(45094)
- 资助(43833)
- 划(43286)
- 编号(39819)
- 业(34205)
- 部(33178)
- 创(32288)
- 国家社会(31786)
- 重点(31268)
- 发(31239)
- 成果(30146)
- 创新(29403)
- 中国(28698)
- 教育部(28571)
- 期刊
- 济(120007)
- 经济(120007)
- 研究(65193)
- 中国(44718)
- 管理(38976)
- 财(38765)
- 农(34582)
- 科学(31205)
- 学报(27228)
- 农业(24490)
- 大学(21184)
- 业经(20195)
- 学学(20159)
- 技术(20038)
- 财经(19732)
- 经济研究(19450)
- 融(18893)
- 金融(18893)
- 经(17323)
- 业(16590)
- 问题(15837)
- 技术经济(14784)
- 世界(14474)
- 贸(13855)
- 资源(12760)
- 教育(12359)
- 国际(11950)
- 现代(11609)
- 财会(10414)
- 统计(10364)
共检索到3346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力行 黄佩媛 马光荣
尽管资源错配与生产率的关系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但文献却少有关于土地资源错配对生产率影响的研究。中国各地大规模的开发区建设,导致大量稀缺的土地资源被低效利用,在降低企业进入门槛的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生产效率损失。本文利用城市层面和行业层面的数据,估计了以低地价、协议出让方式为主的粗放型土地出让方式所导致的土地资源错配对中国工业企业间生产率差异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一个城市以协议方式出让的建设用地比例越高,其工业企业间的资源配置效率越低,且此效果对土地依赖程度高的行业更为显著。本文采用了多个替代的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并利用地形和官员任期作为工具变量,均得到了稳健的结果。
关键词:
土地资源错配 生产率 协议出让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静 彭飞 毛德凤
运用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采取Hsieh等的模型方法,实证分析了资源错配及其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国有、集体企业的资源错配较为严重,港澳台、外商企业则较低;中西部地区资源错配程度高于东部,中部高于西部;重工业企业资源错配高于轻工业。从企业TFP发展潜力来看,如果有效消除资本要素和劳动要素错配,全部工业企业的总量TFP可提高51%以上,其中国有和集体企业的总量TFP有望分别提高45%和18%以上。
关键词:
要素错配 资源错配 TFP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斌开 金箫 欧阳涤非
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和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当前中国政府面临的两大挑战,本文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不同于传统"以高房价刺激经济增长"的观点,本文发现不断上涨的住房价格是阻碍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因素,其原因是,高房价将导致资源错配,降低资源再配置效率,进而降低全要素生产率。2003年以来,中国住房价格快速上涨,全要素生产率增速和资源再配置效率则双双下降。基于中国微观工业企业数据库的研究发现,房价上涨1%,资源再配置效率下降0.062个百分点,全要素生产率下降0.045个百分点;高房价导致的企业利润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倒挂"机制是产生资源错配、资源配置效率降低的重要原因。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璇 王凯丽 司海涛
僵尸企业对社会资源的挤占扭曲了资源配置,不利于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提升。本文采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利用改进后的CHK方法对僵尸企业进行识别,考察僵尸企业对城市行业层面TFP的影响及机制。结果发现:僵尸企业资产占比和数量占比的增加会显著降低城市行业层面的TFP水平。在进行变换僵尸企业识别方法和TFP度量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以及运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样本进行估计之后,上述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分析发现,僵尸企业的资产占比和数量占比越大,城市行业层面上资源错配所导致的损失就越大。主要体现在:一是僵尸企业对资源的挤占降低了要素边际报酬,导致企业自身的生产效率低下;二是僵尸企业占比的增加降低了正常企业的生产率水平,导致其投入要素边际成本增加。因此,积极合理处置僵尸企业是有效化解产能过剩、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庆君
资源错配使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产生了结构性失衡和产能过剩等经济问题,本文从实际产出与最优配置条件下产出比较的角度出发构建错配指数,并进一步将资源错配具体分解成产业内错配与产业间错配,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40个行业的130367个企业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首先,我国工业企业的确存在比较明显的资源错配,如果达到最优的资源配置条件,我国工业企业的总产出将会明显上升;其次,我国工业企业资源错配与行业规模没有关联,而与企业的规模有正相关关系;再次,企业资源错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李苏苏 费俊俊 叶祥松
中国工业存在较为严重的资源错配问题已经成为学界共识,但资源错配在行业间还是行业内更为严重依旧悬而未决,行业间和行业内错配对总量生产率损失的影响如何也亟需深入了解。文章以Hsieh and Klenow(2009)模型框架为主体,引入Aoki(2008)的研究逻辑,建立一个同时分解行业间和行业内资源错配的分析框架,采用1999—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为样本,实证分析了行业间和行业内资源错配对行业TFP以及总量生产率的损失。研究发现:(1)资源错配指数和产出、生产率增长潜力在不同的行业部门间差异较大。在资源错配指数和TFP改善潜力上:重工业>轻工业;高技术型行业>低技术型行业>中等技术型行业;技术密集型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资本密集型行业;下游行业>上游行业;垄断性行业>竞争性行业。(2)要素错配降低了工业整体产出或TFP,即使不增加投入,通过有效消除行业间以及行业内企业间的资源配置扭曲,可使得工业产出提高21.5%。(3)资源错配使得工业TFP(对数值)损失了3.79,行业间的效率损失要高于行业内企业间的效率损失,行业间效率损失占总效率损失的53.08%,行业内企业间的效率损失占46.92%。研究明确了行业间与行业内的资源错配对工业总产出损失的影响大小,为中国工业界资源错配的论断提供了微观依据,也为中国工业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经验证据和理论指导。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曲玥
本文采用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对生产率的差异和配置效率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在静态方面,劳动生产率的分布更为均衡,其与企业规模的正相关关系也更强,因而劳动的配置优于资本。在动态方面,要素的错配主要体现在行业和所有制两个领域;在行业、区域和所有制三个领域上,劳动的配置损失为1%左右,而资本的配置损失约为20%。此外,源于要素在企业间流动的劳动配置改善可达13.6%,资本的配置改善可达628%以上。未来生产率的提高有待于资本市场改革的深化,为企业创造更好的制度环境。
关键词:
生产率 配置效率 工业企业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曹婧
随着地方政府土地融资模式从土地财政转向土地金融,土地的金融属性成为评估“以地谋发展”经济贡献的关键变量。本文使用2007~2015年全国税收调查微观数据和地级市土地融资数据,基于土地和金融资源双重错配的视角,考察土地金融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融资平台债务扩张引致的土地金融化显著抑制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这一效应在土地价格扭曲严重和非标债务占比较高的地区,以及非国有企业样本中表现得更为明显。机制分析表明,土地金融化一方面通过强化土地引资竞争,造成低生产率企业以低成本购置大量工业用地;另一方面使金融资源更多流向具有信贷优势的国有企业和以低成本占用土地的低生产率企业,由此产生的土地和金融资源配置扭曲不利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本文不仅拓展了已有文献关于土地出让影响资源错配与生产率损失的研究,也为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决策参考。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綦建红 尹达
基于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微观企业数据,该文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创新性地在企业集群视角下同时考察了FDI对外资企业生产率的直接影响和对本土企业生产率的间接影响,并进一步检验了规模、密度、资历等企业异质性特征对两种生产率效应的影响。结果显示,一方面,FDI直接提高了外资企业的生产率,且这一直接效应会随着集群内外资企业规模的增大而减小,并在公用事业领域和资本密集型行业中更为突出;另一方面,FDI间接提升了本土企业的生产率,集群中规模越小、资历越年轻的外资企业对本土企业的生产率带动作用更为显著;而在企业规模、生产基础、研发活动、资本存量等方面占据优势的本土企业吸收能力更强,更容易在集群中受益于FDI的间接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高凌云 屈小博 贾鹏
本文利用中国经济普查数据库中的全样本工业企业以及分布参数的极大似然估计和非参数检验,从总体和行业层面,具体估计、检验和比较了中国工业企业规模和生产率的异质性特征。结果显示:(1)中国企业整体上仍面临扩张约束,较大规模企业所占比重略小于目标状态;(2)部分规模较大企业的生产率水平实际不高,存在明显的资源错配问题;(3)总体和细分行业层面的生产率分布存在较大差异;(4)在细分行业层面,企业规模和生产率的分布并不能简单类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綦建红 尹达
基于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微观企业数据,该文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创新性地在企业集群视角下同时考察了FDI对外资企业生产率的直接影响和对本土企业生产率的间接影响,并进一步检验了规模、密度、资历等企业异质性特征对两种生产率效应的影响。结果显示,一方面,FDI直接提高了外资企业的生产率,且这一直接效应会随着集群内外资企业规模的增大而减小,并在公用事业领域和资本密集型行业中更为突出;另一方面,FDI间接提升了本土企业的生产率,集群中规模越小、资历越年轻的外资企业对本土企业的生产率带动作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邵宜航 步晓宁 张天华
从部门间资源配置的视角解释全要素生产率已经成为增长与发展研究的主要议题之一。本文沿用Hsieh and Klenow(2009)的思路,进一步结合中国实际,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对1998—2007年的资源配置状况进行了再测算。分析显示,这期间中国工业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呈现先改善后恶化的态势,其中企业规模对资源配置扭曲的影响最为显著,大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逐渐改善,而小型企业间的资源配置效率则逐渐恶化,二者的综合效应则使得中国工业企业间总体资源配置扭曲程度从2005—2007年呈现恶化趋势。此外,总体而论,金融市场等导致的扭曲损失大概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两到三倍,但2005年后,对大、中规模企业而言...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马永红 朱良森 郑京海
本文利用工业企业数据库数据,在规模差异条件下,采用回归分析法对企业生产率影响因素的贡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利润率、主营业务率、工资率对企业生产率的贡献始终显著为正,其中利润率贡献最大,随着企业规模增加而提高;负债率、研发、出口与补贴对企业生产率的贡献始终显著为负,其中研发与出口对企业生产率的负向贡献随企业规模增加而提高;管理费率对企业生产率的贡献,在规模较小的企业中为正向影响,在较大的企业中为负向影响。
关键词:
工业企业 生产率 规模差异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博 张耀宇 冯淑怡
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深入剖析地方政府土地出让干预对微观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土地价格扭曲为切入点,揭示地方政府土地出让干预对工业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机理,并使用2007—2014年工业企业微观数据构建中介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地方政府干预工业用地出让会造成土地要素价格的负向扭曲,进而导致工业企业生产率下降。分行业的异质性检验表明,相对于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这种负向传导影响在资本密集型行业中更为显著。对此,本文建议应继续深化土地要素市场配置、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等相关改革。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樊娜娜 李荣林
银行信贷歧视导致企业面临不同程度的融资约束,差异化的融资约束是资源误置的重要原因。通过构建融资约束差异影响生产率分布的理论模型,以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融资约束差异与生产率分布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间差异化的融资约束水平,扩大了行业生产率分布的离散程度,是造成资源误置的重要原因;融资约束差异对生产率分布的影响与行业融资依赖度有关,融资依赖度越高的行业,融资约束差异对生产率分布的影响越大。
关键词:
融资约束差异 资源误置 生产率分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