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413)
- 2023(20926)
- 2022(17849)
- 2021(16381)
- 2020(13674)
- 2019(31231)
- 2018(30563)
- 2017(58229)
- 2016(31429)
- 2015(35048)
- 2014(34687)
- 2013(34263)
- 2012(31785)
- 2011(28710)
- 2010(28798)
- 2009(26564)
- 2008(25200)
- 2007(21951)
- 2006(19399)
- 2005(17052)
- 学科
- 济(130430)
- 经济(130302)
- 管理(88318)
- 业(86274)
- 企(69356)
- 企业(69356)
- 方法(56762)
- 数学(49857)
- 数学方法(49266)
- 中国(39648)
- 农(37788)
- 财(32937)
- 地方(32205)
- 业经(29749)
- 融(29518)
- 金融(29515)
- 银(28379)
- 银行(28308)
- 学(28199)
- 行(27257)
- 农业(25939)
- 制(24978)
- 贸(23513)
- 贸易(23493)
- 易(22731)
- 务(20852)
- 财务(20766)
- 财务管理(20726)
- 环境(20584)
- 理论(20007)
- 机构
- 大学(442090)
- 学院(441793)
- 济(176563)
- 经济(172780)
- 管理(171973)
- 研究(151711)
- 理学(148844)
- 理学院(147113)
- 管理学(144396)
- 管理学院(143607)
- 中国(117734)
- 科学(95574)
- 京(94676)
- 财(80356)
- 农(80161)
- 所(76633)
- 中心(70837)
- 业大(70175)
- 研究所(70128)
- 江(64770)
- 财经(64634)
- 农业(62855)
- 北京(59576)
- 经(58961)
- 范(58144)
- 师范(57456)
- 院(55213)
- 经济学(53602)
- 州(53026)
- 经济学院(48565)
- 基金
- 项目(307630)
- 科学(240605)
- 基金(222606)
- 研究(219333)
- 家(196618)
- 国家(194982)
- 科学基金(166390)
- 社会(138708)
- 社会科(131557)
- 社会科学(131522)
- 省(120262)
- 基金项目(118011)
- 自然(109702)
- 自然科(107102)
- 自然科学(107073)
- 自然科学基金(105133)
- 划(101831)
- 教育(100475)
- 资助(91702)
- 编号(88550)
- 成果(70318)
- 重点(69393)
- 发(68084)
- 部(67065)
- 创(63615)
- 课题(61054)
- 创新(59415)
- 科研(59256)
- 国家社会(57526)
- 教育部(56967)
- 期刊
- 济(190037)
- 经济(190037)
- 研究(126097)
- 中国(89365)
- 学报(76134)
- 农(73685)
- 科学(68122)
- 管理(61429)
- 财(59936)
- 大学(57053)
- 学学(54006)
- 农业(50137)
- 融(49224)
- 金融(49224)
- 教育(46055)
- 技术(37200)
- 业经(32897)
- 财经(31260)
- 经济研究(30294)
- 经(26795)
- 业(25199)
- 问题(24987)
- 图书(22460)
- 科技(21690)
- 版(21607)
- 资源(21223)
- 技术经济(20335)
- 理论(20333)
- 业大(19917)
- 商业(19709)
共检索到6522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新智 周韩梅
城乡融合发展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土地资源作为经济发展活动的载体,其优化配置是促进城乡关系进一步融合的关键纽带。通过成渝地区土地资源配置与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土地资源配置对城乡融合发展特别是城乡经济融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土地资源配置对城乡社会融合发展具有抑制作用;农用地边际收益的提高对城乡融合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非农用地边际收益的增加对城乡融合发展具有较小的抑制作用;在政府干预下,土地资源配置、农用地边际收益和非农用地边际收益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作用明显缩小。在城乡融合发展和土地资源约束日益加大的新形势下,提高土地市场化配置,增加农用地边际收益,是切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丁焕峰 张蕊 周锐波
研究目的:探究城市更新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内在作用机制,以期为中国在"十四五"时期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战略提供参考路径。研究方法:基于资源配置的视角,从经济、社会、空间三个维度构建城市更新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采用渐进性双重差分法和交互项分析探究二者之间的动态演化机制。研究结果:(1)城市更新显著促进了城乡融合发展,作用效果介于0.7%~1.0%,但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分异;(2)城市更新从城乡空间融合、经济融合和社会融合三个方面推动城乡融合发展;(3)城市更新对城乡融合的影响主要基于要素空间流动效应、产业升级效应以及人居福利效应三个方面发挥作用。研究结论:城市更新是一种资源要素空间配置、部门配置和绿色配置的优化过程,通过破除要素在城乡之间双向自由流动的障碍、加快产业置换与重构的步伐、着力建设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何琴
本文以2013-2022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对数字经济与城乡融合发展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将资本配置作为中介,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对资本配置在其中所起的中介作用进行检验,然后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对所收集的样本数据进行回归,获得本研究的研究结论。在此基础上,通过区域异质性分析,验证我国各地区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在城乡融合发展中起到了明显的积极的作用;数字经济在城乡融合发展中的作用存在着一定的地域差异,其对东部地区的推动作用比中西部地区要大。从资本配置的角度看,数字经济正在为城镇和农村之间的生产联系和要素配置创造新的动力,优化了资本配置,使其更有效率,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缩小了城乡之间的差距,从而促进了城乡关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太文 武小龙
完善资源配置方式已成为新时期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城乡融合与共同富裕的关键路径。基于2002—202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从资源配置均衡性的理论视角出发,对“资源配置方式与城乡融合发展”之间的逻辑关联进行理论解释与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城乡之间的资源配置主要体现在经济要素、人力要素、政策要素、技术要素等方面,乡村公共事业的财政投入、乡村人才要素存在显著的非均衡配置,明显抑制城乡发展的融合效应;人口城镇化发展政策、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救济政策和农业技术开发对城乡融合发展起到正面的促进效应;地域开放程度亦有助于抑制城乡差距,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对此,需要进一步坚持农业农村的优先发展,强化财政支农力度、推动人才回流与乡村人才精英培育、引进现代技术赋能乡村,并在户籍政策、土地政策、反贫困政策等方面深化改革,真正达成城乡要素的双向流通与平衡配置,最终推动城乡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孙玉环 张冬雪 梁雨萩 丁娇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对于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13—2020年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77个区县为研究对象,构建评价体系并结合熵值法衡量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明确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流程,在此基础上,考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能显著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在克服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效应仍然稳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对城乡各系统层面融合也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主要基于环境效应和就业效应两个方面发挥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对东部和中部板块城乡融合发展均有正向促进作用,但是西部板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对城乡融合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自力 范纯 夏溢 祝翠丽
发展农村经济是未来我国经济增长的长期战略,城乡经济统筹发展、协调共进是推动社会和谐、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对当前广东地区城乡金融资源配置的情况进行分析,本文提出了对农村信用社进行综合化金融服务机构改革、建立农村金融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建立农村土地用益权的区域性证券化市场等改革创新思路,以期实现增加农村金融资源有效供给,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省内金融资源合理配置的目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谭鑫 曹洁
运用2003-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分析发现我国城乡融合存在经济融合优于生活融合、东部优于中西部的特征,并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和随机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劳动力、资本、技术要素集聚对城乡融合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劳动力、资本和技术对城乡经济融合产生了正向集聚效应,且劳动力市场化在欠发达地区能够显著且持续的改善城乡收入差距、农业资本投入对经济融合的影响在欠发达地区具有前置性、农业现代化技术提高对经济融合的影响在欠发达地区较弱。其次,劳动力、资本和技术难以对城乡生活融合产生显著影响,只有农业资本投入增加能够在当期显著提升欠发达地区的城乡生活融合水平。实证结果表明各地区要结合自身发展实际更有针对性的实施城乡融合发展举措。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文彬
加速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经之路,深度剖析城乡发展现状可知:高效集聚、科学配置发展资源正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质内容。当前,城乡发展失衡的典型病症表现为资源配置进程的异化,而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工作就是促进资源双向流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也在于高效充实农村发展资源。借助城乡融合发展实践及资源流动经验,有助于清楚认识城乡资源流动机理。既应营造低成本开放性的流动环境生态,并将精准界定资源价值作为流动基础;也要创建高互补共享型的资源流动机制,同时借助资源匹配化解要素短缺来保障资源高效流动。为此,应该通过全面掌握城乡资源状况、构建城乡一体化资源市场、科学诊断城乡差异性需求和推动发展资源适当向乡村倾斜等资源优化配置工作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飞翔 俞兆云 居励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开放经济运行过程中要素配置锁定效应的计量模型,实证分析1992—2006年期间在开放条件下资源重组过程中形成的工业结构偏差,定量检验锁定效应对工业结构偏差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显示国际贸易的扩展和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具有特殊的资源配置导向作用,一方面表现为开放条件下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持续地强化对初级要素资源的使用与积累,另一方面表现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仍然主要依赖于低层次生产要素投入的增长。
关键词:
锁定效应 工业结构变动 资源配置导向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世龙 马春燕 马尚平
本文从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入手,采用大陆31个省级经济区近3年的截面数据,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各经济区城乡资源配置进行评价,并按主因子及综合得分进行排序,进而通过对各指标值的统计分析,从多方面揭示城乡资源配置状况,最后通过相关性研究及各经济区相关指标的综合比较分析,揭示城乡资源配置的特点和规律。实证研究显示:城乡资源配置不均衡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必然现象,但不同的发展模式对城乡资源配置产生着重大影响;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渐显,但在政府主导的资源配置中农村仍处于不利的地位。
关键词:
城乡资源配置 因子分析 发展模式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曹昌智 王玉梅
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加快市场经济发展曹昌智王玉梅一、土地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一)土地是生产力要素,必须遵循价值规律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土地是不可再生的珍贵的自然资源,其经济效益只有在空间组织中被赋予特定的功能,加以开发利用,才能得以实现,其...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齐心 邓苏昊 陈珏颖
基础设施建设与城乡融合发展均是推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本文基于2012—2022年18个省份中979个县域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空间计量模型和机制检验,检验了县域基础设施对城乡融合的影响效应、空间溢出效应及作用机制。实证结果显示,县域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将显著提高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空间效应分析结果显示,县域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将显著影响和提高邻县的城乡融合发展水平,且在短期和长期内,县域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将显著促进整体县域城乡融合的发展。机制分析表明,产业结构在基础设施对县域城乡融合的影响中或存在负面作用。基于以上结论,本文认为应加强体制机制建设,统筹推进全县基础设施一体化,推动建立基础设施县乡协同发展机制,进而强化基础设施对县域城乡融合的支撑作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荣增 黄月霞 何春
基于我国2004~2018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能促进土地利用效率提升,控制变量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能显著促进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政府干预程度及土地市场化水平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为负,外商投资水平与科技发展水平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不显著;城乡产业结构、城乡基础设施和城乡要素流动在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影响土地利用效率过程中表现为正向促进作用。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在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中要推动城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提升土地利用效率的对策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坤秋 龙花楼
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举措,土地市场则是实现城乡要素流通的重要渠道,也是连接城乡发展的关键纽带。本文阐释了城乡融合发展的科学内涵与本质特征,探究了土地市场对城乡融合发展的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量化分析了中国273个地级及以上行政单元土地市场与城乡融合发展的演进规律,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土地市场与城乡融合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以期从土地市场视角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一条可实现路径。结论如下:(1)城乡融合发展是城乡价值重塑的过程,旨在消除阻碍城乡发展的因素,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与平等交换,实现城乡发展要素回报趋同,本质是通过城乡互动互补实现城乡地域功能的整体优化。(2)土地市场对城乡融合的作用是利弊双轨的权衡,作用方向取决于土地市场是否是良性市场。城乡二元分配体制与社会融入受阻背景下,扭曲土地市场掣肘城乡融合发展。(3)2005-2013年中国土地市场稳步发展,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略低,土地市场规模、土地市场价格与土地市场化程度分别提升113.66%、274.09%与37.07%,59.34%城市的城乡融合发展水平下滑,二者反差明显,且均具时空分异特征。(4)现阶段,土地市场对城乡融合发展更多体现为滞碍作用,但土地市场对城乡融合存在"低水平陷阱",突破88.64%的抑制拐点,即可发挥土地市场对城乡融合的促进作用。重塑土地市场发展价值取向,加快推进土地市场化改革,探索人口—土地挂钩机制是后续工作的重要方向。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琴 丁可可 雷俐 郭莉滨
本文基于2011—2020年市级面板数据,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指标体系,并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检验数字基础设施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显著推动了城乡融合发展,同时该影响会因城市区位、城市规模及传统基础设施水平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机制分析结果表明,要素配置效率在数字基础设施与城乡融合发展之间发挥中介效应。为更好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提出要持续高质量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好要素配置效率的渠道作用,并且要因地制宜地设计数字基础设施发挥作用的配套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