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142)
2023(18053)
2022(15544)
2021(14291)
2020(12257)
2019(28145)
2018(27786)
2017(53979)
2016(29512)
2015(33014)
2014(32712)
2013(32619)
2012(29799)
2011(26781)
2010(26847)
2009(25361)
2008(25611)
2007(22809)
2006(20457)
2005(18599)
作者
(85506)
(71350)
(70781)
(67343)
(45600)
(34087)
(32136)
(27711)
(27103)
(25658)
(24384)
(24215)
(22780)
(22762)
(22186)
(21598)
(21136)
(20977)
(20477)
(20411)
(17663)
(17634)
(17383)
(16273)
(15895)
(15884)
(15790)
(15736)
(14318)
(13980)
学科
(124948)
经济(124765)
(110262)
管理(103985)
(98710)
企业(98710)
方法(57919)
数学(47526)
数学方法(47095)
(41726)
(36520)
业经(35345)
(29940)
财务(29867)
财务管理(29824)
中国(29415)
企业财务(28468)
(28196)
农业(25379)
(23733)
技术(22163)
理论(21837)
(21773)
地方(21468)
(20586)
(20244)
贸易(20233)
(20072)
(19579)
环境(18698)
机构
学院(427929)
大学(427879)
(173896)
管理(173696)
经济(170266)
理学(149553)
理学院(147949)
管理学(145682)
管理学院(144892)
研究(137693)
中国(107466)
(91474)
(85553)
科学(83395)
(71545)
(69376)
财经(67888)
(64366)
业大(63421)
中心(62644)
研究所(62339)
(61743)
北京(57561)
农业(56111)
(52589)
经济学(52249)
师范(52117)
(51320)
财经大学(50406)
(49505)
基金
项目(283281)
科学(224327)
基金(207978)
研究(207254)
(180309)
国家(178754)
科学基金(155283)
社会(132271)
社会科(125441)
社会科学(125408)
基金项目(110238)
(109426)
自然(101364)
自然科(98954)
自然科学(98932)
自然科学基金(97259)
教育(94635)
(91595)
资助(85951)
编号(83990)
成果(67782)
(63441)
重点(62505)
(60104)
(58803)
课题(56713)
创新(55562)
教育部(54638)
(54607)
国家社会(54544)
期刊
(194441)
经济(194441)
研究(125583)
中国(83756)
(70420)
管理(67582)
(65586)
学报(65179)
科学(60996)
大学(49927)
学学(47102)
农业(45037)
教育(41900)
(39506)
金融(39506)
技术(36896)
财经(34450)
业经(32666)
经济研究(29527)
(29391)
(25787)
问题(25283)
技术经济(22471)
现代(20401)
理论(20374)
财会(20259)
图书(19656)
(19608)
科技(19373)
资源(19158)
共检索到6368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阎世平  李毅婷  韦庄禹  
土地资源配置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关系密切。本文利用2003-2020年全国296个城市的土地出让数据和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土地资源配置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土地资源配置效率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的正向依存关系,稳健性检验进一步验证了该结论;(2)土地资源配置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异质性特征,对中、西部地区企业和小企业的影响较大;(3)进一步分析发现:当市场化水平或企业研发创新强度更高时,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提升会更强。基于此,要提升引进企业质量,重点引进“专、精、特、新”的高效率企业,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加快推进土地出让市场化进程;完善多方合作的城市土地管理机制。
[期刊] 预测  [作者] 李凯  邹怿  
研究了金字塔控制结构对管理层持股与公司全要素生产率关系的影响。使用中国制造业国有上市公司的实证数据估计相应的面板数据模型,结果显示:现金流权越高,终极控制股东监督管理层的动机越强,管理层持股对公司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影响越大;终极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程度越小,终极控制股东越倾向获取现金流权收益,对管理层的监督也越强,增大了管理层持股对公司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影响。研究证明在金字塔控制结构下,现金流权与两权分离程度具有显著的治理效应,能改变终极控制股东的监督动机,从而影响管理层持股的激励作用。研究表明,管理层股权激励的推行必须与严格的监管相结合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其正向激励效应,降低其负向影响。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贺佳   王佳瑞   郭俊汝  
基于2007—2021年中国A股民营上市公司数据,分析了商帮文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商帮文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这一结论在使用工具变量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稳健。机制研究表明,商帮文化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降低企业代理成本和增加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来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拓展性分析表明,在法律制度环境和信任环境较差的地区,商帮文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更强。文章为评估商帮文化的影响作用提供了理论分析和证据支撑,也为探索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路径提供了一种思路。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王红建  王靖茹  吴鼎纹  
并购重组作为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重要方式之一,在助力公司转型升级及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资源配置视角实证检验行业并购活跃度对企业生产率以及生产率离散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行业并购活跃度通过“技术渠道”和“效率渠道”显著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其中,具体体现为对于目标企业和未参与并购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第二,行业并购活跃度能够显著抑制资源错配,表现为显著降低企业间全要素生产率的离散程度,上述发现在经过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拓展性检验发现:行业竞争程度较低或地区市场化程度较低时,行业并购活跃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更显著;同时行业并购活跃度能够促进该行业内僵尸企业的出清比例,并加剧低效率企业的融资难度。本文深刻揭示并购政策放松这一市场机制对于资源配置的作用,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指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新争  
数字经济时代如何克服“生产率悖论”,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本文基于2010—2021年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水平与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U型关系,数字化转型初期存在“生产率悖论”。机制检验表明,创新策略选择和要素配置效率是导致数字化转型与全要素生产率U型关系的内生性根源,转型初期,数字化会降低企业的实质性创新水平和要素配置效率进而导致“生产率悖论”。拓展分析表明,较高的专业化和内部控制质量可以帮助企业及早摆脱“生产率悖论”区间,而当资本密集度过高或过低时,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递减性更加显著。因此如何合理地选择创新策略、提高要素配置效率、优化要素配置结构、强化专业化分工、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对于企业克服数字化转型中的“生产率悖论”至关重要。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韩民春   刘曈   袁瀚坤  
本文基于异质性企业理论框架,构建了包含数字服务贸易开放在内的企业生产决策模型,使用2014—2022年上市公司数据库中的制造业企业样本实证检验了数字服务贸易开放对制造业企业加成率的影响及内在机理。研究结论表明:数字服务贸易开放对企业加成率具有显著的正向提升作用;机制检验表明,数字服务贸易开放通过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提高企业生产率提升制造业企业加成率;异质性检验表明,数字服务贸易开放对不同特征企业的加成率具有非对称影响,数字服务贸易开放主要提升了非国有、东部及中部地区、成长期及成熟期制造业企业的加成率;调节效应检验表明,企业所在地区的制度环境强化了数字服务贸易开放对制造业企业加成率的促进作用。本文的政策意蕴是中国应积极推动数字服务贸易体制改革和创新发展,以更好发挥数字经济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赋能作用,在奋力实现制造业总量跨越的同时,力求“质效提升”。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许平祥  李宝伟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放缓的"生产率之谜"根源之一在于企业金融化行为,表现为企业越来越偏好配置金融资产。理论上,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对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储蓄"和"挤出"的双重作用机制。进一步地,基于2008—2016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采用GMM方法,实证了"生产率之谜"来自金融化假说的一个解释。实证结果显示:(1)金融资产配置与TFP二者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说明金融资产配置在"TFP增速下降"之谜中扮演了促进因子的角色;(2)金融资产配置的挤出效应大于储蓄效应,表明企业套利动机强于储蓄动机,意味着长期来看TFP增长动力趋于弱化;(3)对TFP作用大小随企业所有权性质呈现出较大差异,非国有制造业企业的"储蓄"效应更加显著,而国有制造业企业则更多的是挤出效应;(4)融资约束越小、杠杆率越高、机构投资者越集中、企业规模越大和托宾Q值越低的企业更加偏好金融资产配置,其通过"挤出"效应而对TFP的负向作用也越大。因此,警惕企业金融活动的过度化,并采用差别化的"疏""堵"结合的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制造业企业能"安心做好主业"。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力伟   吴传清  
基于2011-2021年长江经济带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采用OLS模型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五个维度识别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考察“市场—政府”外部因素对数字普惠金融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显示:(1)数字普惠金融显著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对上、中游企业的影响效果相对显著,对下游企业的影响效果相对有限。(2)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提升企业研发投入、推动数字化转型、强化企业绿色治理、扩展企业海外经营以及增加职工薪酬,有效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3)在“市场—政府”外部因素促进下,数字普惠金融的赋能效果显著增强。进一步提升长江经济带企业全要素生产率,需要加强数字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建;优化金融服务体系;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马建威   王绒绒   闫新创  
近年来,学界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经济后果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但就其与全要素生产率关系及二者作用机制的探讨却十分匮乏。着眼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产出成果,基于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及作用路径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履行能够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且在控制内生性、稳健性问题后该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融资约束在二者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环境不确定性会弱化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积极影响。同时,在非国有、相对清洁型企业中,社会责任履行对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研究结论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企业管理者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提供了借鉴。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邓宏   尹斯斯   马如飞  
近年来,通过城市群规划重构区域发展格局,释放企业发展新动能,已成为国内外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文章基于2015—2021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以粤港澳大湾区规划作为准自然实验,使用双重差分法考察大湾区城市群规划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研究发现:(1)大湾区规划显著提高了区域内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在进行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2)相比之下,大湾区规划更大程度提升了外资及其他企业、中心城市企业和传统制造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3)从机制分析来看,大湾区规划主要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提高人力资本集聚来促进企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文章丰富了区域政策效应的研究,为制定区域发展战略和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供参考。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罗佳  张蛟蛟  李科  
我国数字经济产业的迅猛发展有目共睹。文章基于2008-2019年制造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利用企业专利数据识别数字技术创新情况,研究了数字技术创新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拥有数字技术专利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显著高于没有数字技术专利的企业,而且数字技术创新规模越大,越有利于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这表明数字技术创新能够促进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行业数字化程度越高,数字技术创新越能发挥积极作用。此外,国有制造业企业与西部地区制造业企业的数字技术创新对自身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更加明显。机制分析发现,短期内数字技术创新会导致企业运营成本上升,阻碍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数字技术创新还能通过提高企业创新效率与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而缓解劳动要素投入扭曲则是数字技术创新通过缓解企业资源错配发挥作用的主要渠道。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胡日东  曹婧博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供给结构变化不利于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但会促使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并通过对其他因素的影响促进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因此,人口老龄化与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是多种效应综合作用的结果,是非线性的,并有异质性表现。以2000—2019年沪深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为样本的分析表明:人口老龄化与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倒U型"非线性关系;现阶段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种促进效应在中部地区最为显著,东部地区次之,而在西部地区不显著;人口老龄化会通过提高劳动力成本、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和增加R&D投入等路径促进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应优化和完善人口、教育及劳动政策,积极发掘和创造人口红利,以弱化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结构的消极影响;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从依赖人口红利的要素驱动转向利用技术红利的创新驱动,进一步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任韬  张潇潭  
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基于中国2007—2019年的制造业上市企业公开财务数据,利用成本函数法测算微观企业及其所在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并进一步探讨企业产能利用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经济关联。回归结果显示,中国制造业上市企业中两项指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因果关系,产能利用率的改善有助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稳健性检验结果同样支持这一结论。进一步的分析结果显示,对于企业产能利用率而言存在门限值,使得这一正向关系仅在高于门限值时成立。本文从新的角度说明化解产能过剩相关举措的重要意义。政府应继续监测重点行业产能利用率水平,逐步完善市场调节机制,以从源头上减少大规模产能过剩形成的可能性,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春临  许薛璐  刘航  
政府补贴是实施产业政策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对资源配置的扭曲效应也日益凸显。相对于选择性补贴,竞争性补贴对市场秩序的负面作用较小,更有助于促进企业创新、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利用673家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竞争性补贴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结果显示:政府补贴在行业内的集中度越低,越有利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即竞争性补贴对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中,技术进步效率(TC)和规模改善效率(SEC)更容易得到竞争性补贴的正向贡献,而其对技术改善效率(TEC)为抑制作用。为推动供给侧改革和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春临  许薛璐  刘航  
政府补贴是实施产业政策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对资源配置的扭曲效应也日益凸显。相对于选择性补贴,竞争性补贴对市场秩序的负面作用较小,更有助于促进企业创新、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利用673家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竞争性补贴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结果显示:政府补贴在行业内的集中度越低,越有利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即竞争性补贴对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中,技术进步效率(TC)和规模改善效率(SEC)更容易得到竞争性补贴的正向贡献,而其对技术改善效率(TEC)为抑制作用。为推动供给侧改革和产业转型升级,我国应进一步深化产业政策实施手段的创新,注重竞争性普惠式的财税支持,减少政府对资源配置机制的过度干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