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51)
- 2023(15010)
- 2022(12928)
- 2021(12150)
- 2020(10003)
- 2019(23109)
- 2018(23189)
- 2017(43705)
- 2016(24371)
- 2015(27417)
- 2014(27930)
- 2013(27366)
- 2012(25575)
- 2011(23222)
- 2010(23421)
- 2009(21387)
- 2008(20788)
- 2007(18363)
- 2006(16356)
- 2005(14589)
- 学科
- 济(99741)
- 经济(99634)
- 管理(67240)
- 业(61972)
- 企(50003)
- 企业(50003)
- 方法(38931)
- 数学(33044)
- 数学方法(32618)
- 中国(29617)
- 农(27643)
- 地方(26109)
- 学(24939)
- 业经(22492)
- 财(21732)
- 农业(18600)
- 制(18540)
- 和(17107)
- 理论(16886)
- 环境(16635)
- 银(16093)
- 银行(16039)
- 贸(15827)
- 贸易(15813)
- 技术(15559)
- 融(15536)
- 金融(15528)
- 行(15446)
- 易(15223)
- 发(15044)
- 机构
- 大学(343038)
- 学院(342449)
- 管理(132682)
- 济(129571)
- 经济(126392)
- 研究(123069)
- 理学(113113)
- 理学院(111730)
- 管理学(109709)
- 管理学院(109096)
- 中国(91492)
- 科学(79644)
- 京(76543)
- 所(64130)
- 农(62876)
- 财(59264)
- 研究所(58471)
- 中心(55258)
- 业大(54435)
- 江(52709)
- 农业(49272)
- 北京(48990)
- 范(48458)
- 师范(47935)
- 财经(46426)
- 院(45321)
- 州(43048)
- 经(42042)
- 省(39309)
- 技术(39266)
- 基金
- 项目(233003)
- 科学(180569)
- 研究(169671)
- 基金(164131)
- 家(144759)
- 国家(143491)
- 科学基金(120933)
- 社会(102937)
- 社会科(97269)
- 社会科学(97240)
- 省(93346)
- 基金项目(87177)
- 自然(79340)
- 划(78742)
- 教育(77488)
- 自然科(77335)
- 自然科学(77312)
- 自然科学基金(75849)
- 编号(70766)
- 资助(67685)
- 成果(58081)
- 发(53252)
- 重点(52535)
- 课题(50071)
- 部(49959)
- 创(47774)
- 创新(44537)
- 科研(44170)
- 计划(43087)
- 项目编号(42618)
- 期刊
- 济(151472)
- 经济(151472)
- 研究(101946)
- 中国(77220)
- 学报(58781)
- 农(57752)
- 科学(53453)
- 管理(49180)
- 教育(45041)
- 财(43277)
- 大学(42735)
- 农业(40215)
- 学学(39730)
- 技术(30818)
- 融(29591)
- 金融(29591)
- 业经(26455)
- 经济研究(22986)
- 图书(21921)
- 财经(21567)
- 业(20838)
- 问题(19487)
- 经(18355)
- 资源(18050)
- 科技(17740)
- 理论(16418)
- 技术经济(16298)
- 版(16097)
- 现代(15296)
- 实践(15140)
共检索到5235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贵成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其永续利用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本文分析了土地资源的基本属性、土地资源永续开发利用的概念和内涵 ,土地资源永续开发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组建的必要性、基本原则、总体框架和衡量参数。
关键词:
土地资源 永续利用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姜仁荣 李满春
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是一个基于时空尺度的动态概念。基于前人的研究,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给出了区域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概念的界定,提出了其评价的思路,并从其概念出发逐层派生出其评价指标体系,这对于区域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区域 土地资源 集约利用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赖晓华 聂华
森林康养资源是森林康养的基础和最重要的依托。自2016年开始,森林康养资源开发利用评价成为林业、旅游、健康等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关注焦点。论述了森林康养资源开发利用的含义,基于资源开发利用影响因素,构建森林康养资源开发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在开发实践中正确认识森林资源,为设计符合市场需求的森林康养产品提供指导。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计算权重,选取资源禀赋、市场条件、开发建设条件作为准则层,康养价值、资源特性、环境质量、市场竞争、现有建设条件、开发者行为、政府行为、社会经济条件作为要素层,共界定22个指标层,构建森林康养资源开发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广西贺州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康养基地进行实例分析,发现评价结果符合该公园森林康养资源开发利用的实际,具体指标评价结果很好地反映了公园森林康养发展现状,证明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
森林康养资源 开发利用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赖晓华 聂华
森林康养资源是森林康养的基础和最重要的依托。自2016年开始,森林康养资源开发利用评价成为林业、旅游、健康等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关注焦点。论述了森林康养资源开发利用的含义,基于资源开发利用影响因素,构建森林康养资源开发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在开发实践中正确认识森林资源,为设计符合市场需求的森林康养产品提供指导。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计算权重,选取资源禀赋、市场条件、开发建设条件作为准则层,康养价值、资源特性、环境质量、市场竞争、现有建设条件、开发者行为、政府行为、社会经济条件作为要素层,共界定22个指标层,构建森林康养资源开发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广西贺州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康养基地进行实例分析,发现评价结果符合该公园森林康养资源开发利用的实际,具体指标评价结果很好地反映了公园森林康养发展现状,证明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
森林康养资源 开发利用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车义明
一、资源概况云南省磷矿资源得天独厚,主要集中分布在滇池周围,就资源数量和质量而言,滇池地区磷矿资源(简称滇磷)居全国之首。探明地质储量达41.87亿吨,其中P_2O_5≥30%的富矿储量达5.62亿吨,占全国的43.36%。矿床开采条件优越,矿体呈层状产出,覆盖层薄,倾角在15°~25°之间,非常适合露天开采。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世发
浅谈土地资源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经系刘世发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是一种特殊的农业生产资料,它以其独特的自然属性,直接参与农业生产过程,既是劳动手段又是劳动对象。显然,土地利用的状况如何,对农产品的获取影响极大。因此,按我国国情,正确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梦洁 王静 曲福田
土地利用评价的尺度包括微观、中观和宏观 ,其中县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是最适宜的候选中观尺度 ,在评价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县域经济的特点对县域土地利用的构成和动态变化必然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从而决定了县域土地资源利用可持续性的程度。遵循FAO提出的土地利用的生产性、安全性、保护性、可行性和可接受性等准则 ,确立了适宜于县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并以锡山市为例 ,从锡山市的具体情况出发 ,确定了适宜于锡山市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对锡山市 1985~ 1999年土地资源利用状况进行了评价 ,评价指标按土地可持续评价的要求将指标分为增长型、递减型、控制性、平稳型。...
关键词:
县域 土地资源 可持续评价 指标体系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姜云 吴立新 杜立群
地下空间是城市开发的重要自然资源,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容量评估的目的旨在把握城市所具有的地下空间可开发利用的总量和潜力,建立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是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容量评估的基础。本文分析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容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容量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容量评估的层次结构模型,依据该层次结构模型构造了各层次判断矩阵,并进行了层次单排序、层次总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经研究分析得到:地面空间类型、受已开发地下空间的影响程度、地震烈度、滑坡及崩塌、对工程有影响的地下水层数、受影响的地下水赋存类型及活断层等是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容量评估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静 濮励杰 张凤荣 郭旭东
该文从县域经济重要性的角度分析了县级尺度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和规划的重要意义。以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原理为基础 ,采用“多指标集合度量法”的概念和模型 ,构建了县级尺度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框架 ,具体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因子层和指标层等不同层次 ,目标层反映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总体目标 ,准则层反映土地可持续利用的 5个准则 ,即生产性、安全性、保护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接受性。以江苏锡山市为例 ,采用综合指数方法与单指标多角度评价方法相结合的方法 ,侧重于对每项指标的多角度分析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变化过程分析 ,评价了锡山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 ,论述了目前与将来影响锡山市土地...
关键词:
县级尺度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董光龙 苏航 郑新奇 刘润润 薛景丽
研究目的:依据全国国家级非高新开发区数据样本,对非高新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进行定量分析。研究方法: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结果:只有5个指标的因子荷载小于0.3,未能很好地解释其对应的潜变量;其他的因子荷载均在0.3和1之间,很好地解释了其对应的潜变量,指标选取较合理。土地利用状况和管理绩效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8,偏高。研究结论:用地效益评价指标选取得较好,用地结构的评价指标次之,管理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欠佳。整体来看,非高新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总体比较合理,只有个别指标的归类需要优化,该指标体系能够客观合理地评价开发区集约利用程度。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吕炎
首先对物流园区的定义及要素进行阐述,接着对物流园区土地开发利用常见的三种模式进行分析,并剖析了目前物流园区土地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及物流企业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
物流园区 土地资源 土地开发利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长凤 郎馥萌
在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及生态化建设的重要发展阶段,土地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就辽宁而言,现阶段,确立一个前瞻性的、科学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战略取向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结合辽宁土地开发利用中的战略目标、重点领域,依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我省土地开发利用的原则、战略取向等问题做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土地资源 开发利用 战略取向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任志远 岳大鹏 郭彩玲
在以最新TM彩色合成图像为主要信息源编制成的陕西省1∶50×104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基础上,对陕西省土地利用现状的八大类型,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研究了土地利用现状特征、结构格局和分布规律,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途径。此研究为有关部门决策和制定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指导农业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余海鹏 孙娅范 黄适富
重庆市作为我国第四个直辖市,包括原四川省的重庆市、涪陵市、万县市及黔江地区,幅员面积8.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001.78万,其中农村人口2442.35万,占总人口的81.4%。这一区域地处三峡库区、大巴山区和武陵山区,地形地貌复杂,社会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是全国18个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之一,也是三峡水库的主要淹没区。面临着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紧缺、经济欠发达、生产力水平不高的现实,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发展以增加农民收入、摆脱贫困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前提的可持续农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贾克敬 张辉 徐小黎 祁帆
开展区域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技术研究,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党中央提出的"五位一体"发展思路顺利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空间开发利用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对土地开发建设影响显著的因子,运用分步式算法测算适宜建设用地规模及分布,确定土地合理开发强度及分布区域,通过分析现状开发状态与合理开发状态之间的差异评价区域承载状况。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开展案例研究,结果表明:现状开发状态与合理开发状态之间的关系能够有效地反映土地资源承载开发利用的状态;同时以承载建设开发行为为明确承载对象,有显著的政策指向,为精细化、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