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03)
2023(12891)
2022(11308)
2021(10401)
2020(8655)
2019(19963)
2018(19910)
2017(38807)
2016(20987)
2015(23542)
2014(23807)
2013(23836)
2012(21999)
2011(19981)
2010(20053)
2009(18564)
2008(17705)
2007(15329)
2006(13815)
2005(12283)
作者
(61804)
(51420)
(51051)
(48911)
(33052)
(24735)
(23219)
(20143)
(19660)
(18259)
(17620)
(17559)
(16482)
(16376)
(15949)
(15889)
(15113)
(14815)
(14814)
(14545)
(12695)
(12659)
(12289)
(11746)
(11549)
(11415)
(11268)
(11094)
(10493)
(9866)
学科
(106634)
经济(106535)
管理(59801)
(52452)
(42430)
企业(42430)
方法(40227)
数学(35027)
数学方法(34682)
地方(25697)
中国(25485)
(23643)
(23011)
业经(20213)
(19125)
农业(16074)
环境(15725)
(15404)
地方经济(15254)
(14523)
理论(14383)
(13808)
贸易(13797)
(13224)
(12516)
(12134)
经济学(12051)
资源(12030)
技术(11810)
(11660)
机构
大学(305680)
学院(303212)
(128055)
经济(125226)
管理(121073)
研究(107110)
理学(104501)
理学院(103261)
管理学(101572)
管理学院(101012)
中国(77768)
科学(66651)
(66267)
(54771)
(53915)
研究所(49240)
中心(47063)
(46695)
财经(44349)
业大(44277)
(44218)
北京(41959)
(40627)
师范(40318)
(40274)
(39365)
经济学(38896)
农业(36294)
(35853)
经济学院(34708)
基金
项目(207916)
科学(163112)
基金(150961)
研究(150833)
(131484)
国家(130463)
科学基金(112014)
社会(95926)
社会科(90901)
社会科学(90875)
基金项目(80824)
(79992)
自然(72850)
自然科(71013)
自然科学(70999)
自然科学基金(69668)
(67277)
教育(67253)
资助(61832)
编号(61108)
成果(48861)
重点(46097)
(45386)
(45082)
(42057)
课题(41673)
国家社会(39440)
创新(39312)
科研(39048)
教育部(38731)
期刊
(146449)
经济(146449)
研究(92962)
中国(57475)
学报(46809)
科学(45014)
管理(44520)
(41958)
(39775)
大学(34611)
学学(32587)
农业(29094)
教育(28601)
技术(25863)
经济研究(23520)
(22632)
金融(22632)
财经(21789)
业经(21785)
问题(20256)
(18722)
图书(16949)
资源(16410)
技术经济(16105)
理论(14788)
现代(14543)
(14442)
科技(14134)
实践(13297)
(13297)
共检索到4499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蔡晶  吴柏钧  吴玉鸣  
基于Romer资源约束的经济增长尾效理论,采用纳入时空效应的空间面板计量经济模型,对土地资源对长三角都市圈16个城市经济增长尾效进行了测算研究。结果发现:土地资源对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尾效约束平均约为1.8%,土地的抑制作用导致长三角都市圈城市经济增长年均减少1.8%,高于现有研究中土地资源对我国整体经济增长尾效的约束水平;由于各城市自然资源禀赋不同、经济发展阶段迥异,土地资源约束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尾效也存在差异;考虑纳入邻近城市时空效应的经济增长对本城市经济增长的不可测因素的影响,可获得更为准确的土地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尾效值,为我国大都市圈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效率提升及城市可持续增长提供决策支持依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贾德铮  高汝熹  
本文以长三角都市圈为例,使用1981—2010年长三角16个城市的GDP数据,分别构建了协整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考察长三角都市圈城市间的空间关系。结论认为,长三角都市圈城市间存在较强的空间竞争合作关系,形成"两线两圈"式的空间效应体系;此外,上海在区域内的影响力不足,与周边城市的竞争效应多于合作效应。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徐岚  
本文通过构建迈尔奎斯特生产力经济增长指数,运用二阶段线性规划技术估算反映区域经济前沿的距离方程,分析长江三角洲16个城市的综合实力和重要经济指标,并分析它们因规模效应和科技进步所引起的在水平上存在差异的内在动因,从而为区域内各城市的联动和职能分工提供战略指导。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小龙  
“增长三角”这一名称由新加坡现任总理吴作栋于1989年首先提出,也有将其译作“成长三角”或“增长三角洲”的。由于这种“增长三角”是以经济发展为目标的,又是出现在亚洲(当然不排除将来在非洲、拉美出现),故完整的叫法应为“亚洲经济增长三角”。但国际上对“增长三角”这一概念尚无完全一致的定义。如认为它是一种“自然形成的经济地带”、“次区域经济区”、“小区域经济区”、“扩展的城市地区”等等。虽然叫法各异,但就近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金云  
依据相关经济发展数据,筛选较具代表性的相关经济指标,利用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综合评估长三角22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将其划分为六大梯次;在此基础上,利用Fish判别分析对新加入8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定位分析。结果显示,扩容后的长三角经济圈内各城市之间的差距越发明显。最后为长三角经济圈城市的发展提出了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家庭  
依据建立的土地资源尾效测算模型,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从区域维度和时间维度对我国内地31省区经济增长中的土地资源尾效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分析了土地资源尾效存在区域差异的原因。研究发现:①不同地区的土地资源尾效值整体差异较大;②不同地区的土地资源尾效值随时间变化差异较大;③人口增长率的提升、土地资源的弹性系数较高和资本的弹性系数较高是土地资源尾效存在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志锋  杨少丽  
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具有较强的地域差异性特征,这在我国三大外商投资密集区——长三角、珠三角及京津冀都市圈之间同样存在。文章利用三区域代表城市——上海、深圳和北京1987—2009年时间序列数据,对FDI对其经济增长以及公共服务、产业聚集、对外贸易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及比较,并将结论进一步扩展到三大都市圈。进而分析了FDI对三大都市圈经济增长影响的区域差异,检验了文章所提出的传导机制中FDI对公共服务、产业聚集以及对外贸易的影响效果。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余静文  王春超  
本文利用2003-2007年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圈所属省份的县市数据,使用断点回归法研究了城市圈的形成对城市圈整体经济绩效的影响以及城市圈驱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和路径。由于城市圈基本围绕中心城市而建立,与中心城市的距离远近是决定一个地区是否属于城市圈范围的关键因素,因此可以通过比较城市圈临界线附近县市样本,进而判断城市圈形成与其他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城市圈的形成主要通过"蒂伯特选择"机制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两个路径改善了城市圈区域的整体经济绩效;并且城市圈的形成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北京未能发挥增长极的作用带动京津冀城市圈区域的经济增长,而长三角城市圈和珠三角城市...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吴亚菲  孙淼  
该文采用长三角城市群26个地级市2004-2013年的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对区域经济增长和产业集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样本期内,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增长和产业集聚存在空间相关性;制造业的集聚程度对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增长有正向影响,而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程度则呈现负向影响。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吴亚菲  孙淼  
该文采用长三角城市群26个地级市2004-2013年的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对区域经济增长和产业集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样本期内,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增长和产业集聚存在空间相关性;制造业的集聚程度对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增长有正向影响,而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程度则呈现负向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韬  
城市、产业集群与城市群的协同发展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随着城市群的兴起,集聚经济的优势产生于"邻近空间"的交互作用中,应该构建包含"空间"维度的逻辑体系、法则和模型。产业结构变迁与产业集聚在创新驱动下形成生产要素、市场交易、服务等方面的多维度相互作用,最终体现在城市群整体层面的协同发展。基于规模、结构、职能和创新等方面的影响因素探析,利用长三角城市群2005-2015年工业、服务业增加值、FDI、资本存量、人口密度等数据,运用探索性地统计分析、空间权重矩阵、空间杜宾模型等方法,对城市群、产业集聚两大变量组进行了互动因素与强度的量化分析,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通过经济规模、结构、创新与服务四类因子,对城市产出效率产生了全面的促进作用;长三角城市群"空间—产业"已形成有效互动。未来要进一步提升产业集群的规模、结构效益与各类城市的分工效率,加强产业对城市群发展与繁荣的支撑作用,全面实现城市群内外价值链的多维良性互动,提升城市群的核心竞争力。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汪增洋  
城市经济对县域经济是否具有辐射带动作用,如何增强城市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基于增长极理论使用面板VAR模型实证检验了城市经济对县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研究发现,城市经济对县域经济具有显著的辐射带动作用,城市经济增长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随时间推移不断下降,城市经济结构升级对县域经济增长具有持续的促进作用。城市经济结构升级有利于城市经济增长,但城市经济增长却没有带来城市结构升级,需要通过政策干预促进城市经济结构升级,以更好地增强城市经济对县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于阳  朱云鹃  朱学星  
基于主要经济联系方向论,利用区域相互作用引力模型,以安徽省相关城市参与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建设为背景,计算了归入泛长三角地区的安徽六市与长三角地区核心城市——上海、南京、杭州的经济联系强度及经济联系隶属度。根据计算结果,对安徽六市进行了聚类分析,并提出了安徽六市参与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建设的"双圆模式"以及与其他城市进行经济合作的具体内容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叶晓陶  周云  田鹏许  
将房地产投资与城市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分为需求效应和供给效应,利用索罗的经济增长模型,对不同类型城市的房地产投资与城市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建模验证。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城市之间由于房地产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房地产投资与城市经济增长的关系有所不同;房地产投资对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方式与贡献程度存在差异;房地产投资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特征存在差异。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于津平  许小雨  
本文在揭示长三角两省一市经济增长方式的基础上,剖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长三角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本文研究表明:近二十年来,长三角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提高,但在投资高速增长的背景下,该区域粗放型经济增长的特征并没有根本改变。外商直接投资尽管也会通过技术外溢等途径促进技术进步,但由于其对国内投资的挤入效应推动了资本的扩张,因而尚未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形成显著的效果。实现长三角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应进一步提升本土创新能力和开放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