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18)
- 2023(11661)
- 2022(9245)
- 2021(8564)
- 2020(6970)
- 2019(15954)
- 2018(16073)
- 2017(30743)
- 2016(16893)
- 2015(19186)
- 2014(19114)
- 2013(18795)
- 2012(16900)
- 2011(15494)
- 2010(15919)
- 2009(14817)
- 2008(14662)
- 2007(13230)
- 2006(12158)
- 2005(10935)
- 学科
- 济(75092)
- 经济(75019)
- 农(50060)
- 业(49373)
- 管理(40884)
- 农业(33331)
- 方法(28249)
- 企(28210)
- 企业(28210)
- 数学(25306)
- 数学方法(24760)
- 业经(22239)
- 中国(20108)
- 学(16600)
- 地方(15449)
- 发(15032)
- 制(13652)
- 农业经济(12560)
- 财(12218)
- 土地(12073)
- 发展(11674)
- 展(11660)
- 策(11351)
- 理论(11067)
- 贸(10779)
- 贸易(10769)
- 易(10500)
- 环境(10473)
- 体(10310)
- 技术(10100)
- 机构
- 学院(245661)
- 大学(240941)
- 济(97119)
- 经济(94999)
- 管理(91363)
- 研究(87972)
- 理学(78691)
- 理学院(77855)
- 管理学(75901)
- 管理学院(75531)
- 农(68388)
- 中国(67938)
- 科学(58063)
- 农业(52943)
- 京(52824)
- 业大(48160)
- 所(46589)
- 研究所(42608)
- 中心(41132)
- 财(39537)
- 江(39494)
- 农业大学(33361)
- 北京(32567)
- 范(32364)
- 师范(31942)
- 省(31224)
- 财经(31155)
- 院(31120)
- 州(30728)
- 科学院(28425)
- 基金
- 项目(168269)
- 科学(130838)
- 基金(120016)
- 研究(119425)
- 家(107684)
- 国家(106763)
- 科学基金(89679)
- 社会(74511)
- 社会科(70124)
- 社会科学(70099)
- 省(68587)
- 基金项目(62781)
- 自然(59190)
- 自然科(57699)
- 自然科学(57683)
- 划(56787)
- 自然科学基金(56603)
- 教育(53802)
- 编号(50013)
- 资助(49395)
- 成果(39259)
- 重点(38443)
- 发(38311)
- 农(36964)
- 部(36184)
- 课题(34527)
- 创(34477)
- 创新(32233)
- 计划(32218)
- 科研(31963)
- 期刊
- 济(115311)
- 经济(115311)
- 农(72409)
- 研究(65396)
- 中国(59024)
- 农业(49415)
- 学报(46681)
- 科学(42862)
- 大学(34992)
- 学学(33186)
- 管理(31103)
- 财(27685)
- 教育(26271)
- 业经(25863)
- 业(24084)
- 融(22657)
- 金融(22657)
- 技术(22363)
- 问题(16407)
- 经济研究(15736)
- 版(15492)
- 资源(15391)
- 农业经济(15111)
- 农村(14929)
- 村(14929)
- 业大(14769)
- 财经(14660)
- 世界(13034)
- 农业大学(12872)
- 经(12649)
共检索到3732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邓光娅 李岩 王丛玉
本文在分析了农村外源型和内源型两种工业化模式后,以苏南地区和珠江三角洲两个地区为例的分析了农村土地资源在两种模式中的不同作用。
关键词:
农村工业化 土地资源利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唐浩 陈奕沙 李明贤
农村最重要的资源是土地,发展农村集体经济需要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当前农村土地的资源潜力和市场潜力都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实践中,利用耕地资源发展集体经济的模式主要包括耕地流转中介模式、耕地股份合作模式和耕地共营制模式;利用宅基地(含住房)发展集体经济的模式主要包括中介流转模式和股份分成模式;利用存量和增量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发展集体经济的模式主要包括村集体自组织的土地联营公司模式和政府主导的土地整备模式。利用农村土地资源发展集体经济需要解决集体经济组织作为流转中介机构的能力问题以及流转过程中的“插花地”问题,在设置门槛条件的基础上,可以探索将宅基地使用权转让给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成员,允许增量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关键词:
农村土地资源 集体经济 土地制度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萍 刘辉
赶超战略常被人们称之为"GNP"增长率竞赛。日本和东亚国家战后经济腾飞的实践证明"赶超型"工业化是行之有效的,但建国后中国东北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型"工业化却引起众多非议。针对这种工业化模式,东北"赶超型"工业化的基本思路是遵循动态比较优势原则,通过重化学工业资源禀赋优势的动态化,使该产业从资源依赖型升级为技术依赖型,进而实现经济从生产要素数量扩张的粗放型增长向生产要素质量深化的集约型增长转变,以达到GNP的可持续高增长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陆彩兰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传统农耕方式和散居模式使得有限而又宝贵的土地资源未能产生应有的效益,无法维持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已经不再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现阶段我国要解决"保护土地资源与保障经济发展"的两难问题,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不仅要保证现有土地资源不减少,而且还要注意已经减少的土地能够被持续和高效利用。有效集聚耕地资源和建设用地资源,才能产生规模效益,从根本上提高土地资源总体利用效率,因而是我国农村可以考虑的土地发展模式。
关键词:
土地资源配置 传统模式 集聚 规模效益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萍
各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普遍经历了农村工业化的过程,但是不同国家农村工业化的背景和发展模式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本文认为资源禀赋条件和市场化程度是影响农村工业化发生阶段、发展模式及其产业结构特点的主要因素,不同阶段的农村工业化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存在差异。辽宁农村工业化应注重平衡市场和政策两种力量的作用,走混合型发展道路。
关键词:
农村工业化 城市化 发展阶段 发展模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燕韡
农村工业化是在传统二元结构体制的历史条件下启动和发展起来的,是我国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一种特殊工业化形式,与"三农"问题密切相关。农村工业化实践的不断丰富和深化,其内生型的传统发展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与城市工业化加速融合的趋势。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推出和沿海地区产业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地区规模性转移,农民工跨省区远距离大规模流动,将转向分散型的省内流动或就近向小城镇转移。我国城镇化发展重心也随之下移,由过去的以大中城市为主逐步过渡到以小城镇为主。我国特有的农村工业化模式与小城镇化发展路径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将给中国农村带来美好的明天。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冯胜
托达罗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发展中国家城乡发展中的乡-城人口流动的问题,但在解决发展中国家亟待迅速增加农民收入和保持工业发展低成本的两难境地时还存在不足。日本的农村工业化战略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将托达罗模型的两部门假设拓展为三部门,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农村工业化 托达罗模型 拓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雅丽 张莉莉
在借鉴"推-拉"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全过程出发,构建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合力模型",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解释,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工业化 农村劳动力 合力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林孝丽 徐向阳
"稻-鱼"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模式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有积极的效果。从中国南方稻区的实践来看,这种模式使稻谷和水产品生产的生态足迹下降、生态容量扩大,从而生态盈余相应得到增加。这表明循环农业提高了农业生产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因而缓解了中国人多地少,特别是农业生产土地资源稀缺的生态压力。
关键词:
循环农业 水稻生产 土地利用 生态足迹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仇叶
不同于一般的农地制度创新,沿海农村的土地制度变迁属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范畴,其核心是土地开发权的界定问题。乡村工业化既推动了土地开发权从国家向集体转移,也影响了这一权利的配置方向。本文研究发现,不同乡村工业化模式形塑出不同的土地制度,珠三角的外资充裕型、苏南的外资竞争型、浙江的内生资本稀缺型工业化模式,分别产生了保护股民利益的土地共有制,强调政府统筹能力的土地集体所有制与有利内生资本积累的"公有私占"的土地制度类型,三者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区域性工业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这表明,评价土地制度的绩效,必须着重考虑具体的工业化模式。当前,中国正处于全球资本竞争与产业升级的重要时期,仍然需要发挥土地集体所有制统筹土地开发权的优势,为建立服务于工业发展的高水平公共服务体系提供保障,同时,也应当加强土地的再分配功能,保护农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权利,提高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制度合法性。
[期刊] 改革
[作者]
朱木斌
农村土地制度是我国土地资源配置中重要的制度安排。根据农村土地制度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层面不同将现有的纷杂的农村土地制度分为市场运行所必需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对土地市场间接干预的制度安排和对市场直接干预的制度安排三个层次。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是进一步完善第一、二层次的制度安排,逐步减少第三层次的制度安排。
关键词:
农村土地制度 制度安排 土地资源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复明
资源型经济是以资源开发为导向和动力的经济体系。从资源型经济演化的关键变量看,可分成收益增长、收益分配与使用、收益转化三个关键环节。资源繁荣对技术进步的挤出作用十分明显。所以,必须把创新因素作为关键要件,改变资源型经济的路径依赖,促进资源型经济的转型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强
我国发达地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其基本原因是这些地区农村工业化的模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即由原来“乡村办企业、自己用土地”的模式,转变为产业用地流转、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通过招商引资兴办企业的模式。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是农村企业经营模式转变和工业化方式进步在用地方式上的表现。适应农村工业化方式转型,完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是提高农村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基本保证,也是在发达地区实现耕地保护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农村工业化 集体建设用地 土地流转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郑勇军 董希望
中国农村工业化模式比较与政策选择研讨会综述郑勇军董希望(杭州大学金融与经贸学院)(《浙江社会科学》编辑部)改革以来,我国农村工业化高速推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农村非农产业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重要且最富生机的部门。但是,近几年来,伴随着农村工业化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