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58)
2023(10693)
2022(9502)
2021(8967)
2020(7430)
2019(17394)
2018(17059)
2017(32538)
2016(17862)
2015(19992)
2014(20233)
2013(19948)
2012(18136)
2011(16146)
2010(15810)
2009(14441)
2008(13875)
2007(11677)
2006(10050)
2005(8503)
作者
(51214)
(42439)
(41877)
(40088)
(26855)
(20482)
(19108)
(16925)
(16127)
(14995)
(14824)
(14109)
(13323)
(13242)
(13041)
(12805)
(12734)
(12449)
(12049)
(11961)
(10577)
(10323)
(10035)
(9622)
(9503)
(9411)
(9373)
(9231)
(8521)
(8479)
学科
(71221)
经济(71150)
管理(52350)
(48454)
(40943)
企业(40943)
方法(34514)
数学(30071)
数学方法(29690)
(18031)
中国(17453)
(17331)
(16972)
业经(15261)
地方(14628)
农业(12222)
理论(11850)
(11672)
(11479)
环境(11472)
贸易(11471)
(11263)
财务(11197)
财务管理(11175)
(11095)
技术(10966)
(10740)
企业财务(10609)
(10035)
教育(9838)
机构
大学(249870)
学院(247344)
管理(104650)
(93563)
理学(91572)
经济(91417)
理学院(90573)
管理学(88954)
管理学院(88529)
研究(80624)
中国(58585)
(53860)
科学(52163)
(40975)
(39826)
(39293)
业大(39197)
中心(36721)
研究所(36641)
(34238)
北京(33891)
财经(33699)
(33342)
师范(33078)
农业(30841)
(30694)
(30280)
(28279)
师范大学(26980)
经济学(26280)
基金
项目(178327)
科学(139873)
研究(129845)
基金(128433)
(111815)
国家(110897)
科学基金(95679)
社会(80187)
社会科(75939)
社会科学(75917)
(69972)
基金项目(69131)
自然(63666)
自然科(62131)
自然科学(62118)
自然科学基金(60944)
教育(59418)
(59015)
编号(53602)
资助(52920)
成果(42361)
重点(39349)
(38872)
(37193)
(36693)
课题(36472)
创新(34112)
科研(34099)
教育部(33007)
项目编号(32910)
期刊
(97749)
经济(97749)
研究(69884)
中国(46270)
学报(39038)
科学(36874)
管理(36226)
(34734)
(29564)
大学(29223)
教育(28963)
学学(27252)
农业(24900)
技术(21910)
业经(16581)
(16291)
金融(16291)
财经(14927)
经济研究(14887)
图书(14454)
科技(12982)
理论(12761)
(12673)
资源(12560)
(12498)
问题(12425)
技术经济(12332)
实践(12019)
(12019)
现代(11037)
共检索到3473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国强  郧文聚  
研究目的:把握未来土地质量评价研究的方向。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研究结果:(1)未来土地质量评价的基础理论研究应把适合中国国情的土地评价体系研究,土地质量时空演变规律、过程机理及其不同尺度的环境、产能效应,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地质量的影响及其调控等作为重点;(2)实践研究的重点应是现有评定成果的深化应用、耕地质量动态监测,土地健康与绿色产能研究,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经济发达地区和土地整理重点区域的耕地质量变化与监测调控研究。研究结论:未来土地质量评价研究将围绕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深化基础理论研究,加强实践应用研究,注重新技术应用,呈现出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国家层面的宏观研究与重点区域的微观研究...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杨鸿  
在过去的十年中.一系列大型公司丑闻和失败事件的出现,使得公司治理机制及内部控制成为21世纪初受到高度关注的商业问题。这些失败导致了对加强公司治理、风险管理以及内部控制的强烈需求。政府以及立法机关、监管机构以及标准制定机构在日益增加的压力下.开始采取措施以帮助阻止未来可能出现类似情况。旨在帮助公司改进其公司治理的新立法、新标准、新准则和新指南也相继出台.尽管这些标准和指南来源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的核心,即好的公司治理本质上需要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2006年8月,由国际会计师联合会下属的商务领域职业会计师委员会(PAIB)完成的《内部控制—当今发展回顾与评价》报告,对全球范围内有关内部控制的沿革和最...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建洁  
工程审价工作的简要回顾张建洁建设工程审价包括对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结算的审查,这是控制基本建设投资,提高投资效益的有效手段。政府对建设项目进行审价,意在解决“三超”,即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结算超预算的问题。这项工作在改革开放,即1987年之前,是...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佐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清理旧中国税制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的房地产税收制度。在计划经济时期,房地产税收制度名存实亡。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房地产税收制度逐步进行了改革。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现行房地产税收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亟待改革。本文提出了简化税制,优化结构;调整税基和税率;适当下放税权;适时修订税法;加强税收征管等主张。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欧阳进良  宇振荣  张凤荣  
该研究是根据曲周县的农业生产情况 ,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平台 ,初步选取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的地貌和土壤物理性质 ,地下水因子影响盐碱程度 ,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及其他生产条件等四类 1 4个指标 ,进行分析。并通过相关性分析和逐步回归 ,针对小麦、玉米、棉花、蔬菜 ,筛选和确定影响其生产、产量的评价指标体系 ,并对筛选的指标进行量化分级和指标权重的量化 ,对影响与制约土地生产力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土地评价及其分析得出 : ①同一因素对不同作物有不同的影响 ; ②同一地块对不同作物生产力综合评价等级不尽相同 ; ③不同等级土地的土壤有机质的变化量、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情况有一定...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国成  任迎新  
建国以来我国经历了与林业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4次重大自然灾害。从惨痛的教训中使我们从重森林采伐,轻生态建设中逐步醒悟过来,从不自觉到自觉的加大林业生态建设投入。“十五”期间林业生态建设投资956.15亿元,相当于1979~1990年投资4.89亿的195倍。但目前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尚不能满足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今后仍需加大对林业生态建设投入力度,建立多元投入制度,把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稳步推向深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财政部办公厅、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王桂娟  
进步时代的预算改革奠定了美国现代财政制度的基础,罗斯福新政开启了凯恩斯主义在美国政府经济政策中的主导力量,为了应对滞胀诞生了里根经济学,克林顿克执政期间完成了美国财政从巨额赤字到预算盈余的转变,小布什试图重振里根经济学,但最终以失败告终,并将美国经济拖入了百年不遇的大危机。从美国百年来的财政制度和政策变化趋势看,我们可以发现财政总量与支出结构变化的两个基本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宏观调控力度不断增强;社会性支出比重大幅提高。总结美国财政政策的经验,有几点值得我们关注:(1)财政政策服务于经济增长和就业;(2)寻求财政的可持续性;(3)财政政策的出台有时效性和终止期;(4)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贾康  
本文通过改革开放20年我国财政政策、财政体制的基本情况概述,阐述财政在发挥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作用。着重剖析1998年以来我国积极财政政策实施所带来的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成效,并对“挤出效应”、国债资金的使用效益、减税、国债风险等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贾康  
财税改革是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财政体制改革的脉络清晰可见:从"分灶吃饭"到"分税制",从建立健全政府公共收入体系,到公共财政导向下的预算管理改革与支出制度建设。在其中税制实现了从过度简化状况向多层次复合税制的演进,并配合财政分税分级框架的构建和适应宏观调控的要求,动态实施税收体系的不断改进完善。政府以财税工具实行宏观经济调控也逐步走向成熟。但深化财税改革及其配套改革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公共财政创新对全局综合配套改革的进一步贡献,也值得重视和期待。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湛志伟  
新中国财政伴随共和国成长,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弱变强,不断改革发展壮大的历程。回顾过去的七十年,新中国财政先后在恢复建国初期国内经济秩序、建设新中国工业化体系、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展现了"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历史使命和担当。根据当时面临的不同形势和任务,可以将新中国财政归纳为不同的发展阶段: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佐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房地产税的改革从1986年起逐步恢复对内资企业和中国公民的房地产征税,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时期(2006—2010年)实现房地产税的内外统一,经历了艰苦的发展历程,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展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时期(2011—2015年),中国房地产税的改革依然任重道远,主要内容应当包括简化税制、合理调整税基和税率、适当下放税权等措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佐  
自197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召开至2013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召开,35年以来中共中央已经先后召开八次全体会议。上述会议的召开对于中国的税制改革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其中包括促生了一系列的重大税制改革,并将指引中国下一步税制改革的方向。回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次三中全会与税制改革的发展过程,探讨今后中国税制改革的发展趋势,对于深化中国税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广谦  
20世纪 ,世界各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在理论研究方面同样如此。随着金融在经济发展中地位的迅速上升 ,经济学家对货币金融问题的研究倾注了极大的热情 ,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在 2 0世纪结束的时候 ,货币金融理论研究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研究体系 ,并且成为整个经济学理论体系和框架结构的重要支柱。本文在对 190 0年前后西方货币金融理论研究的基本状况进行简要归纳分析的基础上 ,比较全面地回顾了 2 0世纪西方货币金融理论研究的重要进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郭旭东,邱扬,连纲,刘康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ress-State-Response,PSR)"模式的土地质量指标体系是国际土地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土地退化的严峻形势要求建立能够衡量土地质量变化的指标体系。介绍了基于PSR框架的土地质量指标体系的来源、基本概念、评价框架和研究计划。介绍了国际土地质量指标研究计划中提出的养分平衡、产量差额、农业土地利用强度与利用多样性、土地覆被、土壤质量、土地退化、农业生物多样性、水质量、林地质量、牧草地质量、土地污染等11项土地质量指标。在总结、分析国内外土地质量指标体系研究的最新进展和研究不足基础上,提出未来我国有关部门在土地质量方面的研究趋势与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