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26)
2023(8764)
2022(7382)
2021(6934)
2020(6103)
2019(13825)
2018(13478)
2017(28114)
2016(14841)
2015(16656)
2014(16488)
2013(16793)
2012(16163)
2011(14279)
2010(14395)
2009(13497)
2008(13573)
2007(12082)
2006(10544)
2005(9623)
作者
(40801)
(33935)
(33832)
(32718)
(21518)
(15967)
(15577)
(12996)
(12847)
(12320)
(11410)
(11403)
(10864)
(10646)
(10529)
(10440)
(9903)
(9826)
(9744)
(9601)
(8606)
(8243)
(8202)
(7757)
(7720)
(7617)
(7429)
(7199)
(6684)
(6547)
学科
(72347)
经济(72279)
管理(46128)
(45384)
(35639)
企业(35639)
方法(33731)
(30840)
数学(30793)
数学方法(30654)
中国(21232)
(19103)
(17045)
(15250)
财务(15245)
财务管理(15192)
业经(14775)
地方(14700)
企业财务(14588)
财政(13406)
(12751)
贸易(12743)
(12390)
(12387)
银行(12375)
农业(12073)
(12007)
产业(11896)
(11708)
(11631)
机构
大学(214874)
学院(212738)
(99699)
经济(98030)
管理(84280)
理学(72455)
理学院(71759)
管理学(70967)
管理学院(70583)
研究(69980)
中国(57067)
(56528)
(45466)
财经(41278)
科学(37729)
(37426)
(34063)
经济学(32866)
中心(32427)
(31782)
财经大学(30440)
经济学院(30200)
研究所(29800)
北京(29072)
(29029)
业大(26838)
(25672)
(25013)
师范(24822)
(24400)
基金
项目(134496)
科学(107524)
研究(101927)
基金(100251)
(85227)
国家(84587)
科学基金(73423)
社会(68152)
社会科(65081)
社会科学(65071)
基金项目(52778)
(50273)
教育(45724)
自然(44133)
自然科(43075)
自然科学(43066)
自然科学基金(42365)
(41959)
资助(41601)
编号(40913)
成果(34145)
(31871)
重点(29940)
(29639)
国家社会(29425)
(28052)
教育部(28036)
人文(27473)
课题(27132)
(26579)
期刊
(108320)
经济(108320)
研究(69455)
(46617)
中国(42638)
管理(30807)
学报(26980)
科学(26428)
(25059)
(23733)
金融(23733)
大学(21957)
财经(21738)
学学(20638)
经济研究(19208)
(18713)
业经(17513)
农业(16594)
教育(16243)
技术(16228)
问题(15635)
(13625)
理论(11394)
统计(11329)
技术经济(11301)
商业(11117)
会计(10570)
国际(10511)
实践(9991)
(9991)
共检索到3281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陶长琪  刘振  
将土地因素引入C-D生产函数时,发现其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存在非一致性。基于此,选取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2002—2013年的数据,以土地出让性收益和土地税收性收益作为转换变量,构建PSTR模型,考察土地财政对我国各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土地财政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存在非线性效果,对东部和中部地区来说,当土地出让性收益分别低于其临界值时,土地财政促进产业结构趋于合理,而分别高于这两个值时,土地财政会抑制产业结构的合理演进;同样,土地税收性收益也存在这样的临界值。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陶长琪  刘振  
将土地因素引入C-D生产函数时,发现其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存在非一致性。基于此,选取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2002—2013年的数据,以土地出让性收益和土地税收性收益作为转换变量,构建PSTR模型,考察土地财政对我国各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土地财政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存在非线性效果,对东部和中部地区来说,当土地出让性收益分别低于其临界值时,土地财政促进产业结构趋于合理,而分别高于这两个值时,土地财政会抑制产业结构的合理演进;同样,土地税收性收益也存在这样的临界值。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甘行琼  蒋炳蔚  
本文将税收政策分为总量和结构两个方面,采用面板门限模型实证分析我国税收随市场化水平变化对产业结构转型的非线性作用。结果表明随着市场化程度加深,税收总收入对产业结构转型的作用呈U形;第二产业税负具有正向作用、第三产业的税负具有反向作用,且作用强度呈阶段性变化;流转税对产业结构转型作用呈U形,所得税的作用是先反向、后正向、再反向。对此,建议在未来适当时机,降低第三产业税负,适度提高第二产业某些行业税负,促进短期的宏观调控目标与中长期的结构优化目标之间的平衡。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振  王秀芝  
政府对产业结构升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探讨财政科技支出效率对地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机制,通过改进的三阶段DEA方法测算我国各省份的财政科技支出效率。研究发现,整体上,财政科技支出效率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作用始终是正向的,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作用短期内不明显,但在长期内会产生负向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财政科技支出效率可通过经济增长以及创新资源集聚提升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且对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影响不同。相较于东部地区,提高财政科技支出效率可以显著推动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相较于中西部地区,则能显著推动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据此,地方政府应摒弃不良的科技支出理念,打破地区间市场保护局面,加强预算监督和统筹兼顾各地区的科技支出效率,力求降低各类风险。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志安  李梦涵  
基于中国2001—2014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矩估计实证分析方法,通过支出角度和自有收入角度来构建财政分权指标体系,探讨财政分权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效果。研究结论表明:从全国层面来看,财政分权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从地区层面来看,东部地区的财政分权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与全国作用效果保持高度一致。中西部地区作用效果则不然,该地区的财政分权对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提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提高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最后,依据实证结论提出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浩天  李鑫  
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的分权体制在激励地方财政体制改革的同时也推动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财政分权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我国的产业结构却开始出现了失衡的现象。本文采用2005-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财政分权与产业结构失衡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从总体上看,财政分权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加剧了我国的产业结构失衡,但是收入分权与支出分权有着不同的效应。从地区来看,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失衡程度受财政分权影响大于中东部地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浩天  李鑫  
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的分权体制在激励地方财政体制改革的同时也推动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财政分权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我国的产业结构却开始出现了失衡的现象。本文采用2005-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财政分权与产业结构失衡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从总体上看,财政分权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加剧了我国的产业结构失衡,但是收入分权与支出分权有着不同的效应。从地区来看,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失衡程度受财政分权影响大于中东部地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志安  李梦涵  
基于中国2001—2014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矩估计实证分析方法,通过支出角度和自有收入角度来构建财政分权指标体系,探讨财政分权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效果。研究结论表明:从全国层面来看,财政分权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从地区层面来看,东部地区的财政分权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与全国作用效果保持高度一致。中西部地区作用效果则不然,该地区的财政分权对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提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提高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最后,依据实证结论提出政策启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孙畅  曾庆均  
测算我国30个省区市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程度,分析省际差异与动态趋势。以产业结构优化(IND)为因变量、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度(LQ)作为核心解释变量,将外商直接投资(FDI)、经济增长水平(RGDP)、技术进步(TEC)、城市化水平(URBAN)作为控制变量,实证检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研究表明:2005—2013年间,我国各省区市的生产性服务业呈集聚发展态势,但省际间不均衡特征明显;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能显著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城镇化水平、经济增长亦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正效应,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连俊华   董庆前  
数字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本是产业升级的重要因素。本文实证分析数字经济、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并进一步以人力资本为门槛变量,考察数字化转型与产业结构升级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和人力资本均显著正向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数字经济与人力资本融合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促进效应,其中数字经济与高级人力资本融合对产业升级影响更为明显,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人力资本单门槛效应。基于此,为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要加快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提高人力资本水平,积极促进“人才链”和“产业链”深度对接,不断缩小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罗荣华  门明  何珺子  
本文基于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变系数固定效应模型,通过控制政府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额和人力资本等因素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实证分析了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效率和证券市场的发展对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效果。结果表明:第一,金融发展规模会降低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而金融发展效率提高和证券市场的发展有利于提高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第二,金融发展规模会提高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而金融发展效率的提高和证券市场的发展却降低产业结构高级化化程度。第三,现阶段,金融发展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而不是产业结构高级化。文章最后提出了有价值的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徐元栋  王考考  陆慧玲  
利用土地市场出让指标测度了2003——2013年我国省级土地市场化程度,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土地市场化程度对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土地市场化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呈倒U型关系,大部分省份还未达到或者远低于拐点值,土地市场化改革促进经济增长的动力仍可持续。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徐元栋  王考考  陆慧玲  
利用土地市场出让指标测度了2003——2013年我国省级土地市场化程度,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土地市场化程度对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土地市场化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呈倒U型关系,大部分省份还未达到或者远低于拐点值,土地市场化改革促进经济增长的动力仍可持续。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检  石大千  吴可  
通过将财政支出效率引入内生经济增长模型,构建了财政支出效率与产业结构的要素积累模型。结果表明,财政支出效率对产业结构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通过资本和劳动的积累引起了产业结构的变动,财政支出效率积累资本的效应大于积累劳动。同时,资本、劳动的产业效应明显大于财政支出效率积累要素的产业效应,表明一国产业发展的决定因素还是在于要素的原始积累,财政支出效率只是起到了促进作用。分地区结果表明,财政支出效率不仅具有要素积累作用,还引致了要素的流动,东西部地区要素从劳动密集型流向资本密集型,中部不显著。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充  
在以创新驱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作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主要来源的土地财政对区域创新造成何种影响,是关乎中国经济转型和能否持续增长的的重大问题。首次利用中国土地市场网公示的2007-2014年间每一笔土地交易信息,构建地级市商住用地和工业用地出让数据,考察"土地财政"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构成土地财政的商住用地出让收入可以显著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第二,土地财政对创新的影响存在"补给效应"机制,即土地财政可以放松财政预算约束,补给科教支出;第三,土地财政对创新的影响存在"补偿效应"机制,即补偿低价出让工业用地的成本缺口,低价出让更多的工业用地来进行重点产业、高科技产业的招商引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