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38)
2023(10516)
2022(8793)
2021(8006)
2020(6508)
2019(14192)
2018(13813)
2017(26083)
2016(13913)
2015(15383)
2014(14857)
2013(14683)
2012(13563)
2011(12186)
2010(12564)
2009(11869)
2008(11507)
2007(10042)
2006(9053)
2005(8127)
作者
(38722)
(32736)
(32621)
(31101)
(20812)
(15318)
(14550)
(12304)
(12277)
(11735)
(11415)
(10874)
(10542)
(10395)
(10293)
(9862)
(9524)
(9390)
(9345)
(9210)
(8171)
(7886)
(7689)
(7636)
(7595)
(7274)
(7084)
(6684)
(6463)
(6322)
学科
(78081)
经济(78018)
管理(41832)
(33424)
(27193)
企业(27193)
(26035)
方法(25270)
数学(22319)
数学方法(22110)
地方(19571)
中国(17946)
(16275)
(16236)
业经(13813)
财政(12953)
地方经济(12714)
(12591)
(11648)
财务(11633)
财务管理(11588)
企业财务(11021)
(10563)
农业(10396)
环境(10372)
经济学(10342)
(10069)
(9923)
贸易(9918)
(9518)
机构
学院(199915)
大学(198081)
(91761)
经济(90161)
研究(70994)
管理(70984)
理学(61116)
理学院(60365)
管理学(59190)
管理学院(58829)
中国(53894)
(48492)
科学(41983)
(40455)
(36083)
财经(35243)
研究所(32276)
(31900)
中心(31184)
(30850)
经济学(30756)
(30101)
经济学院(27525)
业大(26436)
(26260)
师范(26035)
财经大学(25804)
(25591)
北京(24964)
农业(23430)
基金
项目(128916)
科学(102094)
基金(94805)
研究(94461)
(82345)
国家(81720)
科学基金(70085)
社会(63437)
社会科(60223)
社会科学(60208)
(49765)
基金项目(49379)
自然(43143)
教育(42816)
自然科(42157)
自然科学(42143)
自然科学基金(41346)
(41097)
资助(38463)
编号(37203)
成果(30328)
重点(29319)
(28472)
(28361)
国家社会(27238)
(26294)
课题(26050)
创新(24793)
教育部(24684)
科研(24358)
期刊
(109921)
经济(109921)
研究(64854)
中国(42119)
(41193)
学报(29499)
科学(28367)
(28002)
管理(26526)
大学(22716)
学学(21903)
经济研究(20231)
农业(19020)
财经(18817)
(17648)
金融(17648)
教育(16543)
(16349)
业经(16104)
技术(15452)
问题(13527)
(10833)
技术经济(10455)
统计(10184)
世界(10021)
(9484)
商业(9469)
国际(9174)
(8925)
(8923)
共检索到3105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倩  沈坤荣  
土地财政与大规模快速城市化相伴而生。土地财政给中国经济带来增长活力,但也产生资产泡沫化等负面影响。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目标函数不同,因此围绕土地财政展开多次博弈。由于市场化调控手段不足,中央政府不得已运用行政干预手段,在短期内有效稳定了房地产市场,但也引起经济的异常波动。本文对土地财政与行政干预的经济波动效应进行机理分析,利用2008—2016年98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第一,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和中央政府的行政干预都会加剧经济波动;第二,行政干预在短期内抑制了土地财政的波动效应;第三,投资波动是土地财政和行政干预影响宏观经济波动的传导路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赵扶扬  王忏  龚六堂  
本文通过对我国2008—2016年的数据整理发现,经济上升时,住宅用地价格与基础设施投资同步上升,但地方政府对企业的征税却反向变化,即存在地方税收政策的反周期现象;同时我们还发现,住宅用地价格在大小和波动上均显著大于工业用地价格。根据发现的特征事实,我们构建了一个反映中国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行为的DSGE模型。在本模型中,地方政府区分了住宅用地和工业用地、用税收收入和卖地收入为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并求解Ramsey最优财政问题。我们通过对模型的贝叶斯估计,从理论和数量上剖析了土地财政动态加速器机制,并发现这一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闫先东  张鹏辉  
本文在一个包含金融加速器的新凯恩斯动态一般均衡模型中引入土地财政和政府隐性担保融资机制,借此考察在土地财政体制下土地价格的波动特征、驱动因素和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机制,同时使用2004Q1到2016Q1的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对模型进行贝叶斯估计。方差分解的结果表明,在样本期间,土地需求冲击、土地供给冲击和货币政策冲击是驱动中国土地价格变动的主要因素,货币政策冲击和土地供给冲击是引起短期土地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土地需求冲击在长期中驱动了土地价格波动。数值模拟结果发现,土地财政对宏观经济波动具有放大效应,正向的土地需求冲击将推高土地价格,并通过抵押约束机制引起宏观经济波动,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将放大该效应,并进一步对土地价格形成正向反馈,从而引起宏观经济更大的波动;在土地财政体制下,正向的土地供给冲击有助于抑制土地价格上涨,并减少宏观经济波动。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丁骋骋  傅勇  
中国经济改革经历多次"放权—收权"的周期循环,这不仅体现在财政改革上,也体现在金融改革上。文章从财政—金融交织的视角,探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在逻辑及其宏观绩效。研究发现,建国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与地方在反复博弈中形成财政分权和金融集权的体制框架,由此影响到地方政府行为和资源配置,并最终改善了宏观经济运行。中央一方面通过财政分权激励地方为经济增长而竞争;另一方面为限制地方竞争的金融杠杆及其引发的经济过热,在金融体制上仍维持相对集权以保留调控抓手。中央与地方在财政金融体制设计上的成功,可以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宏观绩效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经济周期的平稳化趋势,给出有力解释。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高然  龚六堂  
本文将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行为纳入到一个DSGE模型框架中,刻画和分析其在经济波动的传导中所扮演的角色。我们运用中国宏观数据对模型进行了估计,识别出房地产需求冲击是导致房地产市场波动的主要冲击,并对模型在该冲击下的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行为的存在,一方面会显著地放大房地产市场的波动,另一方面会将房地产市场的波动传导到实体经济,放大消费、投资和产出波动。同时,模型产生的脉冲反应与来自VAR的实证证据实现了较好的匹配。在此基础上的福利分析表明,土地财政带来了显著的社会福利损失,且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程度越强,福利损失越大。而政府通过土地供给政策的运用,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过程。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高然  龚六堂  
本文将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行为纳入到一个DSGE模型框架中,刻画和分析其在经济波动的传导中所扮演的角色。我们运用中国宏观数据对模型进行了估计,识别出房地产需求冲击是导致房地产市场波动的主要冲击,并对模型在该冲击下的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行为的存在,一方面会显著地放大房地产市场的波动,另一方面会将房地产市场的波动传导到实体经济,放大消费、投资和产出波动。同时,模型产生的脉冲反应与来自VAR的实证证据实现了较好的匹配。在此基础上的福利分析表明,土地财政带来了显著的社会福利损失,且地方政府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慧珺   傅春杨   王忏  
本文构建包含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两地区多部门波动模型,分析了地方政府竞争机制在房产需求冲击传导和溢出中扮演的角色。研究表明:单个地区的房产需求冲击首先通过房地产部门传导至该地区财政收入,导致当地公共支出波动。在两级政府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地方政府有动机开展对公共支出和人力资本的竞争,因此,另一地区的公共支出也会同向波动,产出、消费等宏观经济变量同步受到影响,冲击带来的影响随之溢出。脉冲响应结果显示:地区间竞争的机制将可以传导和放大整体经济波动。更换居民效用函数形式、在非房地产部门引入工业用地作为生产要素等稳健性检验均不会改变结论。此外,基于现实情况,本文还在模型中引入了劳动力供给时长的内生决策、劳动力的行业间配置、央地税收分成等拓展机制,阐释了拓展机制对模型结果的影响。这一研究将为地区间竞争机制如何影响中国经济波动提供新的视角,也为推动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许佩倩  
经济周期波动是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客观现象,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特别是跨国公司全球性的产业链布置,对各国经济增长带来了极其深刻的影响,经济波动出现了波动缓和化、周期同步化、矛盾虚拟化、外部作用扩大化等新的趋势。本文分析和探讨了在全球化背景下,经济波动的新趋势、影响经济波动的新因素和熨平经济波动的新手段。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卢学英  白文周  
市场信心变化是否会造成经济波动,如何选择财政调控策略稳定市场信心进而保持宏观经济稳定,文章利用矢量自回归模型和季度数据,在控制相关变量基础上对此进行的研究表明,市场信心变化对我国宏观经济的滞后影响非常显著,其中企业信心变化与消费者信心变化对宏观经济产生影响的时间路径存在明显差异,虽自1999年以来,积极财政政策对提振市场信心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作用效果在不同政策工具之间差异明显。紧缩性财政收入政策虽对市场信心具有反向抑制效应,但并不显著,扩张性支出政策虽在经济低迷时期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但成效在不同支出项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舒鹏  周少甫  
本文基于房产税立法稳步推进的政策背景,通过构建一个包含异质性住房、地方政府土地供给决策以及税收要素的多部门DSGE模型,刻画和分析了房产税征收对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行为以及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存量房产税政策能够显著降低房价与地价的均衡值,并有效抑制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行为;(2)降低地方政府对土地出让金的支配比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平抑房价与地价的波动幅度,但同时也会增加总产出向下偏离原稳态的持续时间,并促使土地财政行为由土地出让向土地抵押融资转变;(3)差异化的房产税政策能够对居民消费、商业投资以及总产出形成显著的正面效应,并有助于推动投资性房产向居住用途转移;(4)在土地资源持续减少的背景下,房产税政策实现产出效应的时点会被显著延后,土地抵押贷款逐渐成为地方政府的主要融资模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俊培  毛飞  
目前学界对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缺乏理论基础,用于指导政策实践令人担忧。连续和常态是研究宏观经济问题的理论前提和现实基础,而经济波动就是经济运行偏离常态,财政宏观调控的方向是使波动回落常态,由于当前经济处于比较接近常态的水平,因此财政政策就不应当再延续1998年开始的扩张性的政策,而应当逐渐退出。针对经济局部过热的情况和存在全面过热的趋势,应当采取“从紧”的财政政策。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邵东伟  陈静  
随着外部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矿业企业应合理控制投资规模,灵活调整投资方式,科学决策。本文在对传统的投资决策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实物期权方法的新思路,全面介绍了实物期权的概念、特点、优越性以及影响期权定价的基本因素和实物期权定价模型,并以内蒙古某矿业公司为例来分析矿业项目投资决策方法的选择。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邵东伟  陈静  
随着外部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矿业企业应合理控制投资规模,灵活调整投资方式,科学决策。本文在对传统的投资决策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实物期权方法的新思路,全面介绍了实物期权的概念、特点、优越性以及影响期权定价的基本因素和实物期权定价模型,并以内蒙古某矿业公司为例来分析矿业项目投资决策方法的选择。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欣  
英国深陷脱欧泥潭,经过3年多时间脱欧的前景居然更加难料。而英国的经济增长呈现出不断下滑的趋势,经济面临脱欧等多重挑战,未来增长预计会继续走低。在这种困难状况下,英国财政在面临可持续发展难题亟待解决的同时,又需要发挥稳定和调节经济的重要作用。如何实现财政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英国的做法对世界各国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胡永刚  郭长林  
在经济发生波动时,财政政策是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在中国尤其如此。通过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中引入以产出和通货膨胀为反应变量的财政支出规则,本文分析了财政政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引入财政支出规则后,除了通过财富效应影响居民消费,财政政策还能够通过居民预期改变其消费行为。不仅如此,财政政策的预期效应取决于其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的反应程度,只有当反应程度达到一定临界值时,预期效应才会显现,反应程度过大或过小都会使财富效应占据主导地位,最终导致财政政策扩张挤出居民消费。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对中国1996Q1—2011Q4的季度数据进行经验分析发现,财政支出在样本期内对产出具有明显的反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