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54)
- 2023(9581)
- 2022(7989)
- 2021(7187)
- 2020(5884)
- 2019(13471)
- 2018(12851)
- 2017(25764)
- 2016(13671)
- 2015(15120)
- 2014(15208)
- 2013(15240)
- 2012(14512)
- 2011(13021)
- 2010(13579)
- 2009(12763)
- 2008(12716)
- 2007(11491)
- 2006(10523)
- 2005(9812)
- 学科
- 济(81684)
- 经济(81630)
- 管理(45864)
- 业(41813)
- 企(33921)
- 企业(33921)
- 财(28216)
- 方法(25644)
- 数学(22759)
- 数学方法(22567)
- 地方(21272)
- 中国(19171)
- 农(18059)
- 业经(14818)
- 制(14305)
- 学(14067)
- 地方经济(13703)
- 财政(13492)
- 务(13078)
- 财务(13059)
- 财务管理(13015)
- 企业财务(12383)
- 策(12382)
- 农业(12170)
- 贸(11213)
- 贸易(11205)
- 政(10973)
- 易(10824)
- 体(10741)
- 银(10421)
- 机构
- 学院(201790)
- 大学(199079)
- 济(101167)
- 经济(99368)
- 管理(77077)
- 研究(72299)
- 理学(65218)
- 理学院(64538)
- 管理学(63752)
- 管理学院(63339)
- 中国(56636)
- 财(53369)
- 京(40824)
- 科学(38600)
- 财经(38513)
- 所(35860)
- 经(34801)
- 经济学(32993)
- 江(32251)
- 中心(32154)
- 研究所(31552)
- 经济学院(29449)
- 财经大学(27909)
- 农(27645)
- 院(25949)
- 北京(25868)
- 州(24219)
- 范(24179)
- 师范(24055)
- 业大(23598)
- 基金
- 项目(122400)
- 科学(97720)
- 研究(92542)
- 基金(90474)
- 家(76999)
- 国家(76385)
- 科学基金(66230)
- 社会(63024)
- 社会科(60043)
- 社会科学(60030)
- 省(46354)
- 基金项目(46244)
- 教育(41081)
- 自然(39473)
- 自然科(38565)
- 自然科学(38558)
- 划(38009)
- 资助(37901)
- 自然科学基金(37873)
- 编号(36329)
- 成果(30351)
- 部(28146)
- 发(27959)
- 重点(27122)
- 国家社会(26937)
- 课题(25617)
- 创(24840)
- 教育部(24752)
- 性(24650)
- 人文(24416)
- 期刊
- 济(122841)
- 经济(122841)
- 研究(70414)
- 财(44997)
- 中国(42402)
- 管理(30796)
- 农(25647)
- 科学(24805)
- 学报(23836)
- 融(22020)
- 金融(22020)
- 经济研究(21929)
- 财经(20618)
- 大学(19246)
- 学学(18342)
- 经(17913)
- 业经(17611)
- 农业(17012)
- 技术(16759)
- 问题(15452)
- 教育(14596)
- 贸(13184)
- 技术经济(12116)
- 国际(11269)
- 统计(11264)
- 世界(11078)
- 策(10084)
- 经济管理(9736)
- 现代(9726)
- 经济问题(9659)
共检索到3274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华春 刘清杰
文章通过构建五种权重下的空间模型,考察"招拍挂"和协议出让等土地出让行为的策略互动及经济增长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出让行为存在竞赛到底的空间策略竞争;土地财政侧重以协议出让为主的引资策略竞争,土地出让面积相比于收入竞争更显著;经济增长在地理和资本流动相邻权重下存在空间互补效应,在人口流动相邻权重下为空间替代效应;土地出让收入刺激土地资源和资本流动相邻省份经济,抑制劳动力流动相邻省份经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毅 周彬
把宏观经济系统看成是一个动态的、随机性系统的观点是十分有益的,它是现在和过去各种冲击的反应。实践表明,用VAR模型分析宏观经济政策冲击是一个相当有效的方法,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可以进一步分析宏观经济系统中各变量的长期均衡关系。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龙 刘金全
利用2007—2018年的宏观数据,基于总量和结构视角,运用MS-VAR模型和SV-TVP-FAVAR模型分析我国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在经济适速增长阶段,总量上看,财政支出和税收都对经济增长具有负向冲击效应;结构上看,教科研支出和投资性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冲击效应,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值税、消费税和所得税对经济增长具有负向冲击效应。(2)在经济高速增长阶段,总量上看,财政支出和税收都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冲击效应;结构上看,教科研支出、投资性支出、增值税和所得税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冲击效应,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和消费税对经济增长具有负向冲击效应。为此,国家既要对特定产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又要对具体行业实行结构性优化。
关键词:
财政政策 总量调控 结构优化 时变效应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仇伟 潘新华
财政政策是调控宏观经济重要手段之一,明确它与经济增长之间内在联系,有利于在制定财政政策时有的放矢。本文基于1990-2009年经济数据,运用单位根检验、格兰杰检验及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我国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实证结果显示,财政政策各变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向因果联系和长期均衡关系。但从长远来看,财政政策有效性不够持久,且缺乏长期稳定的内在调节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贺俊 刘亮亮 张玉娟
文章扩展了Espinosa-Vega和Yip(1999)的模型,讨论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通过Hamilton函数法得到经济增长率与各参数的显式关系,并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了较好的结果。利用中国1991—2013年的宏观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实证结果佐证了理论结论的正确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余璇 沈满洪
研究海洋强国战略的政策效应对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基于1997—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在鲁宾反事实分析框架下运用合成控制法定量评估了海洋强国战略对沿海地区的经济增长效应,结果表明:总体来看,海洋强国战略促进了沿海地区经济增长,且这一影响具备统计上的显著性和时间上的持续性,估计结果显示,海洋强国战略对沿海地区2013—2018年人均GDP的年均贡献率为8.03%。分地区来看,海洋强国战略对沿海各省份经济增长具有异质性影响,其中,对江苏、山东、福建、浙江、广东和海南的经济增长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而对河北和广西的经济增长存在负向影响。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钟永红
本文通过一个广义货币供应量、财政支出和国内生产总值三变量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考察中国1978—2005年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性特征。在应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研究它们之间的动态特性后发现:积极货币政策的经济增长效果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内均要强于财政政策,长期内,积极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一直有递减的正效应,但是积极财政政策由于挤出效应的影响,长期内对经济增长呈负效应。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脉冲响应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新建 王勇
财政支农对农业经济发展具有增长效应。利用1978-2008年江西农业经济和财政的数据,运用协整检验与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财政支农对江西农业经济的增长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财政支农支出对江西农业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为0.649。财政支农支出结构中对江西农业经济增长效应高低的次序依次为:以农村救济费、挖潜改造为主的其他支出最高,支援农村生产支出次之、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最差,农业基本建设支出不明显。
关键词:
财政支农 农业经济 增长效应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罗来军 赵鹏飞 徐震
运用地方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对中西部财政政策的经济效应问题及有关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得出了新的有意义的实证结论:中西部地区的财政政策对吸引外商投资具有显著的效果,但是对内资企业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都倾向于在劳动者质量较高的地方进行投资,并不显著地追求低劳动力成本;内外资企业都不适宜发展以出口为导向的外向型产业,而适宜发展满足当地国内市场需求的"内向型"产业。根据本文的结论,在中西部地区的出口导向的财政政策是不适宜的,在中西部地区发展出口加工活动和产业无疑会增加经济运行成本,并且比东部要受到更多的限制。在中西部地区的内外资企业应该以满足当地市场需求为目标,发展"内向型"产业,...
关键词:
中西部地区 财政政策 经济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娜
文章基于C-D函数认为新型城镇化发展通过资本投入、劳动力转移、创新效应影响经济增长。构建主效应模型和包含交互项的模型,基于2010—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混合OLS和FEM方法检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经济增长效应。结果表明:总体上,资本投入强化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经济增长效应,劳动力转移的边际作用正在减弱,创新效应尚未显现;分区域看,资本投入对促进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作用显著,劳动力转移有利于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邓沛琦
金融中介发展与工业经济增长之间理应存在一个良性互动发展的关系。文章基于1952~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TVP-VAR)模型,实证检验了金融中介发展与工业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显示,无论从总体效应还是时变效应上看,我国金融中介发展与工业经济增长之间并没有进入到良性互动发展状态,二者之间仍表现为以银行部门信贷资金主导的金融供给型发展模式。
关键词:
金融中介 工业经济 良性互动 时变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爱军 秦荪涛
进口贸易对省域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文章选取浙江1985~2008年的统计数据,运用弹性分析、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对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统计检验和计量分析。研究显示,进口贸易与浙江省经济增长二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进口对GDP的增长有滞后效应,时期越长,对GDP的贡献度越大,且呈逐期增强趋势。进口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应注重进口贸易规模增长,通过优化结构,提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梁英建
文章过建立面板模型,考察了1996—2016年我国财税收入对经济增长的真实效应。结果表明:总的来看,财税收入对我国经济增长存在正向效应,不同税种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并不相同。其中,流转税和财产税对区域经济增长表现出较为显著的负效应;所得税只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地促进作用;而资源税和行为税对不同地区具有相反的影响效应。
关键词:
财税政策 经济增长 面板模型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林春 孙英杰
财政分权在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基于此背景下,本文选择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20002015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和门槛面板模型,对财政分权与我国经济增长质量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一是财政分权对我国经济增长质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会因地区发展的差异性而表现出不同的促进效果;二是财政分权对我国经济增长质量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最后,针对上面结论,得出继续强化地区财政分权力度是实现我国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重要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黄涛珍 陈昕
运用中部地区1995~200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对外贸易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中部地区的出口增长拉动了地区经济增长;由于存在"为出口而进口"、缺乏技术人才等原因,进口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负向的影响;进出口的总量较小,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小,因此中部发展外向型经济具有很大的空间。
关键词:
对外贸易 经济增长 区域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