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89)
2023(14797)
2022(12344)
2021(11424)
2020(9719)
2019(21837)
2018(21048)
2017(40504)
2016(21749)
2015(23932)
2014(23370)
2013(23147)
2012(21177)
2011(18507)
2010(18031)
2009(16093)
2008(15673)
2007(13229)
2006(11102)
2005(9338)
作者
(61478)
(51695)
(51017)
(48733)
(32397)
(24672)
(23199)
(20169)
(19747)
(18052)
(17430)
(17248)
(16207)
(16012)
(15991)
(15890)
(15486)
(15266)
(14858)
(14563)
(12889)
(12476)
(12171)
(11823)
(11774)
(11343)
(11248)
(10943)
(10298)
(10258)
学科
(92879)
经济(92784)
管理(66568)
(61877)
(51053)
企业(51053)
方法(42960)
数学(38635)
数学方法(38215)
(34070)
(23506)
中国(22483)
业经(19552)
(18251)
(18129)
财务(18094)
财务管理(18039)
地方(17551)
企业财务(17218)
(16843)
(15990)
贸易(15988)
(15576)
农业(15437)
技术(14453)
产业(13874)
财政(13725)
环境(12738)
(12385)
(11952)
机构
大学(295923)
学院(295652)
(125496)
经济(123400)
管理(118039)
理学(103710)
理学院(102651)
管理学(100861)
管理学院(100362)
研究(97904)
中国(72983)
(62690)
科学(61592)
(60612)
(54969)
业大(48875)
(48630)
财经(47742)
中心(46065)
研究所(44400)
农业(43790)
(43763)
(42689)
经济学(39793)
北京(36627)
经济学院(36361)
(36162)
财经大学(35803)
(34202)
师范(33660)
基金
项目(214175)
科学(169634)
基金(159501)
研究(148132)
(142229)
国家(141131)
科学基金(121605)
社会(97761)
社会科(93106)
社会科学(93083)
基金项目(85034)
(83116)
自然(81355)
自然科(79559)
自然科学(79533)
自然科学基金(78154)
(70539)
教育(67349)
资助(64540)
编号(55633)
重点(48358)
(47692)
(45715)
(45664)
创新(42804)
科研(42349)
国家社会(42091)
成果(41972)
计划(41065)
教育部(40713)
期刊
(126350)
经济(126350)
研究(81539)
中国(56350)
(52466)
学报(52292)
(47870)
科学(46778)
管理(41854)
大学(39564)
学学(37956)
农业(32530)
技术(23937)
财经(23504)
(22806)
金融(22806)
经济研究(22275)
教育(21541)
业经(20979)
(20333)
(17357)
问题(17047)
(15127)
科技(14477)
统计(14445)
技术经济(14147)
(13644)
业大(13631)
商业(13529)
财会(13480)
共检索到4215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宋德勇  陶相飞  
利用2004~2016年我国地级市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检验发现,土地财政会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房价间接影响产业升级。一方面,土地财政能够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土地财政也会推动房价上涨,抑制产业升级。分区域对比发现,房价越高的地区,土地财政对产业升级的抑制作用越强。以房价作为门槛变量,发现土地财政与产业升级关于房价存在着双门槛。当房价较低时,土地财政对产业升级具有促进作用;随着房价上涨,土地财政对产业升级的影响会不断变小;当房价过高时,土地财政对产业升级具有抑制作用。因此,政府应该缩小土地财政的规模、降低对土地财政的依赖,积极出台措施抑制房价上涨,提高土地财政的利用效率。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安勇  王拉娣  
通过将财政分权、土地财政及房价纳入同一逻辑框架,剖析了财政分权对房价的作用机制,并以2005~2014年中国70个大中城市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以及中介效应检验法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对城市房价具有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且作用力度存在区域差异,财政分权对东部城市房价的推动作用明显强于中西部城市;土地财政在财政分权与城市房价之间发挥了正中介效应,且其占总效应的比重高达57.41%。据此对平抑城市房价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安勇  王拉娣  
通过将财政分权、土地财政及房价纳入同一逻辑框架,剖析了财政分权对房价的作用机制,并以20052014年中国70个大中城市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以及中介效应检验法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对城市房价具有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且作用力度存在区域差异,财政分权对东部城市房价的推动作用明显强于中西部城市;土地财政在财政分权与城市房价之间发挥了正中介效应,且其占总效应的比重高达57.41%。据此对平抑城市房价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琦   王琴梅  
发展数字贸易是建设贸易强国的重要内容。数字基础设施具有基础性和公共产品特性,可对我国数字贸易乃至出口贸易绩效产生重要影响。基于2002—2021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超效率SBM模型测度数字基础设施水平和出口贸易绩效,利用LSDV估计法分析数字基础设施对出口贸易绩效的影响与作用机理。根据特征事实,样本期内,我国数字基础设施水平的全国和地区均值基本呈逐年递增态势,仅2021年出现小幅下滑,且增长率及其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地区均值呈阶梯状分布,从东部到中部再到西部地区依次递减;出口贸易绩效的全国和地区均值呈上下波动态势,地区均值从东部到中部再到西部地区呈阶梯状递减态势,省份均值在东部地区普遍较高,在西部地区普遍较低,且三大地区内部省份间差异大小不同,东部地区差异最大,西部地区差异其次,中部地区差异最小。基准回归结果表明,数字基础设施有助于出口贸易绩效提升,且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对出口贸易绩效的提升作用具有空间异质性和时间异质性,在中西部地区强于在东部地区,在2002—2011年不显著,在2012—2021年显著;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数字基础设施能够通过空间溢出效应、产业融合效应、成本节约效应促进出口贸易绩效提升;门槛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对出口贸易绩效的提升作用具有非线性门槛特征,随着产业结构升级,其提升作用增强。因此,应加快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数字贸易基础;缩小数字基础设施地区差异,释放数字贸易红利;拓展大数据融合应用场景,驱动数字贸易高效发展。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贾婷月  王晓阳  司继春  田志伟  
文章使用我国28个省份2008-2016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了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最为重要的基本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支出对制造业升级的经济效应,及其区域异质性和技术进步阶段的非线性特征。研究发现,一般预算支出以及其中的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对制造业结构向高端化升级的经济效应呈现出很强的异质性和边际递减的特征,而这种特征主要来自于东部地区的两类财政支出的促进效应以及中西部地区的阻碍效应的共同作用;特别是在工业化进展缓慢且大量依赖转移支付的五个西部省份,基础设施支出与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均在2010年前后表现出对制造业升级由正转负的经济效应;随着创新型技术进步水平的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对制造业升级的促进作用会逐渐加强。在"减税降费"的大环境下,文章为财政支出效率的提高、制造业升级的区域政策设计以及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贾婷月  王晓阳  司继春  田志伟  
文章使用我国28个省份2008-2016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了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最为重要的基本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支出对制造业升级的经济效应,及其区域异质性和技术进步阶段的非线性特征。研究发现,一般预算支出以及其中的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对制造业结构向高端化升级的经济效应呈现出很强的异质性和边际递减的特征,而这种特征主要来自于东部地区的两类财政支出的促进效应以及中西部地区的阻碍效应的共同作用;特别是在工业化进展缓慢且大量依赖转移支付的五个西部省份,基础设施支出与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均在2010年前后表现出对制造业升级由正转负的经济效应;随着创新型技术进步水平的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对制造业升级的促进作用会逐渐加强。在"减税降费"的大环境下,文章为财政支出效率的提高、制造业升级的区域政策设计以及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施震凯  
本文基于卫星监测的PM2.5浓度数据,采用贝叶斯模型平均方法,从新方法、新视角和新维度衡量了交通基础设施对雾霾污染的影响效应。实证结果显示,交通基础设施存量的增长能够有效降低雾霾污染程度,即便是在考虑了诸多其他因素时,这种影响效应也能被显著地识别出来。在区分不同交通模式后,发现公路运输是雾霾污染的重要来源,但以铁路、轨道交通等为代表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则有效缓解了雾霾现象,这一结论在各地区间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孙政宇  龚刚敏  
产业多样化发展具有提高就业率、促进产业创新等重要作用,而在我国财政分权的制度背景下,土地财政会对城市产业发展形成产业结构刚性,可能抑制产业多样化发展。为此,基于空间杜宾模型,本文利用我国城市面板数据重点考察土地财政、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多样化的作用机制以及产业多样化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财政分权的制度背景,基础设施投资冲动导致土地财政抑制城市产业向多样化发展;同时,本地区的产业多样化对促进邻近地区产业多样化具有积极的影响。该研究结果对于政府提高就业水平、缓解社会内卷化等现象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冀雁龙  李金叶  赵华  
在系统揭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对旅游经济增长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基于2011—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评价指标,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显著促进旅游经济增长,内生性与稳健性检验均支持这一结论。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对国内旅游经济增长影响更大。分地区异质性检验显示:在东部地区、在长江经济带,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对旅游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机制检验表明: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地区带动效应,主要通过经济发展、技术创新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还具有产业驱动效应,能够正向影响旅游产业效率以及旅游产业结构对旅游经济增长的作用效果。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建平  葛扬  
织密城乡融合消费网络是破解新时代社会矛盾的主要抓手,本文运用空间面板计量经济模型从时间维度和区域差异探究土地融资、房价和城乡交通基础设施差距三者之间互动机制对城乡消费差距的作用机理。采用系统聚类算法,按照产业协调发展程度将我国省级行政辖区划分成两类。结果表明:(1)土地融资扩大了城乡消费差距;(2)由土地融资引起的城市房价上涨、城乡交通基础设施差距扩大对城乡消费差距具有显著正向影响;(3)土地融资、房价与城乡交通基础设施差距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且在不同区域不尽相同。因此,深刻理解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对于我国缩小城乡消费差距,实现城乡融合意义重大。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蒋冠宏  蒋殿春  
本文基于2000-2007年29个省区的21个行业数据,实证检验了地区基础设施、产业基础设施依赖对产业增长的影响,并构建倍差(different-in-different)非线性计量模型,利用"比较优势理论"检验了地区基础设施和产业优化配置问题。通过检验我们发现,交通、邮电信息类基础设施对产业增长有显著正向影响,而能源基础设施对产业增长影响不显著。进一步检验,我们发现交通基础设施和产业存在配置扭曲现象,而邮电信息基础设施与产业优化配置明显。最后,利用工具变量解决内生性问题后,本文结论仍然稳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杜金华  陈治国  
当前土地财政确保了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随着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的加大,社会对项目的整体实施效果要求越来越高,居民评价的重要性凸显。本文在分析土地财政影响城市基础设施供给满意度作用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基于CGSS微观数据,实证检验了土地财政与城市基础设施评价的关系,研究发现土地财政提高了居民对城市基础设施的评价水平,其对东部、发达地区和非市中心的居民评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究其原因,土地财政通过改善投资效率提高了居民评价,支撑的市政基础设施投资从效率方面提高了居民评价,发达地区和沿海地区充分发挥地理位置优势,把大量的土地财政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中,推动了经济增长和城市发展,提高了自身竞争力,改善了居民生活便利性,提高了城市基础设施社会评价。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沛  彭颖  
笔者采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在土地财政背景下探讨影响区域基础设施存量的主要因素。实证结果显示:从全国范围来看,财政融资和显性土地财政融资方式对地区基础设施存量的影响较大,由于土地财政融资的空间相关性和溢出效应,使得供给约束作用较明显;从东、中、西部地区的对比来看,显性土地财政融资对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影响大于西部,而隐性土地财政融资对东中西部地区均有显著影响。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汤玉刚  陈强  
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中国的基础设施存量迅猛增加,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文章试图为理解中国的基础设施改善机制提供一个整合的理论和实证框架。研究表明:财政分权体制的确立与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的启动是促成中国基础设施起飞的关键条件。分权化经济治理模式所产生的辖区间竞争与土地融资创新分别历史性地改变了基础设施的投资需求和供给能力,尤其在城市部门。进一步,我们详细分析了显性和隐性土地财政与城市基础设施提供之间的理论逻辑,并运用资本存量法和实物存量法两种方法对相关假说进行了初步实证检验,1999~200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提供了某些支持性证据。本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中国城市基础设施的增...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洁  左翎  宋玮奇  
分税制改革之后,我国中央与地方的事权与支出责任未实现有效匹配,不断增加的财政缺口使地方财政捉襟见肘,特别在新型城镇化的推动和政绩考核的双重压力下,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性日趋加大。另一方面,自1994年住房制度改革后,我国住房价格呈现一路飙升的非理性发展趋势,房地产市场进入繁荣发展阶段。文章剖析了土地财政对住房价格的影响机理,实证结果表明,财政支出的分权程度对土地财政和住房价格产生的影响是正向的,而财政收入的分权程度对住房价格产生的影响是负向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