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14)
2023(5718)
2022(4804)
2021(4535)
2020(3708)
2019(8400)
2018(7846)
2017(15517)
2016(8404)
2015(9251)
2014(9110)
2013(8998)
2012(8470)
2011(7167)
2010(7221)
2009(6640)
2008(6727)
2007(5999)
2006(5245)
2005(4467)
作者
(20631)
(17393)
(17081)
(16774)
(10982)
(8298)
(7887)
(6675)
(6499)
(6333)
(5839)
(5752)
(5559)
(5488)
(5446)
(5156)
(5061)
(4959)
(4897)
(4806)
(4173)
(4055)
(4055)
(4031)
(3890)
(3801)
(3738)
(3588)
(3441)
(3382)
学科
(33842)
经济(33684)
管理(29302)
(25223)
(22629)
(19827)
企业(19827)
方法(14602)
财政(14540)
(13329)
(12021)
数学(11378)
数学方法(11327)
中国(11182)
(10905)
贸易(10905)
(10787)
(10139)
(9866)
财务(9826)
财务管理(9770)
企业财务(9318)
(8455)
土地(7965)
出口(7779)
出口贸易(7779)
(7779)
业经(7621)
地方(7566)
(7413)
机构
大学(110875)
学院(109676)
(49991)
经济(49123)
管理(42826)
理学(37131)
理学院(36736)
管理学(36278)
管理学院(36069)
研究(35498)
(35041)
中国(27926)
财经(23450)
(22431)
(21369)
科学(19194)
经济学(17489)
财经大学(17219)
(16932)
(16797)
中心(16747)
经济学院(16051)
(14571)
研究所(14428)
北京(13583)
(13580)
师范(13521)
业大(13321)
(12973)
(12274)
基金
项目(72932)
科学(58576)
研究(55809)
基金(55305)
(46690)
国家(46297)
科学基金(40721)
社会(40648)
社会科(37526)
社会科学(37511)
基金项目(29101)
(26863)
教育(25327)
自然(23468)
自然科(22972)
自然科学(22965)
自然科学基金(22565)
(22007)
资助(21928)
编号(21736)
成果(18613)
(17796)
国家社会(17530)
教育部(15910)
重点(15886)
(15791)
人文(15467)
(15293)
(14733)
课题(14614)
期刊
(54821)
经济(54821)
研究(37743)
(32920)
中国(27846)
学报(14773)
科学(14186)
管理(13990)
(13613)
财经(12561)
大学(12194)
学学(11491)
(10780)
经济研究(10305)
教育(9885)
农业(9015)
(9015)
金融(9015)
(8609)
财政(8609)
(8341)
问题(7881)
业经(7531)
会计(7484)
财会(7059)
技术(6533)
国际(5644)
世界(5384)
(5361)
(5032)
共检索到1743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杜春林  张新文  张耀宇  
分税制改革以来,土地财政已经成为地方政府增强财力的重要来源,与土地财政相伴的是地方政府大规模的征地拆迁行为。按照相关规定,地方政府应将一部分土地出让收益用于补助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事业。那么,预算外土地出让收益对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事业的补偿是否带动预算内的社会保障支出的增加呢?文章在模型估计及数据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发现,虽然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对社会保障支出存在补给效应,即土地财政对社会保障支出具有刺激作用;但由于受地方政府自利性与公共性的影响,土地财政对地方政府社会保障支出的补给效应仍存在诸多问题,未来我国对"土地换保障"的硬性规定势必要进一步明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庞凤喜  潘孝珍  
财政分权体现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间的财政权力分配关系,财政分权效应假说认为,在我国现行的财政管理体制下,以不同标准衡量的财政分权度指标对地方政府的基本公共产品提供行为存在不同的影响。本文利用1998-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探讨了收入分权度和支出分权度对地方政府社会保障支出规模影响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收入分权度与地方政府社会保障支出规模成负相关,支出分权度与地方政府社会保障支出规模成正相关。此外,本研究还发现地方政府的社会保障支出存在库兹涅茨倒U曲线现象。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志刚  
中国已经构建了相对完善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事权以及财政支出责任划分不清、地方政府独立财权尚未实现、转移支付未能解决地区间财力均衡等问题,限制了地方政府在资源配置和满足辖区居民需求偏好方面主体优势的充分发挥。本文从地方政府视角出发,尝试梳理中国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凤月  张忠任  
本文从我国社会保障领域政府间责任划分和社会保障支出结构出发,对我国社会保障支出中的中央和地方关系及总体差异水平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使用泰尔指数方法分析了我国社会保障支出的三大区域间差异、区域内差异及其差异贡献率。测算结果显示:总差异和区城内差异基本呈下降趋势,区域间差异平缓,略有上升趋势,总体差异主要由区域间差异影响。最后就如何缩小由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所导致的社会保障支出差异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宏  张向达  
基于"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完善覆盖全民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设定,本文针对现阶段全国及各地区的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与社会保障覆盖率水平进行了测算与比较,并利用2011—2018年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进行了计量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的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与覆盖率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地区与区域性差异,而且呈现出继续维持乃至持续扩大的态势,距离完全意义上的"全民覆盖"也有着较为显著的差距。当前应在保持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持续增长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明确目标差距、完善顶层设计和优化支出政策来加快推动和确保"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目标的最终实现。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李一花   丁文文   骆熙   张滕滕  
提升地方政府债务支出效率是落实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内在要求,也是防风险、稳增长的重要途径。本文以2012—2018年全国238个城市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了财政透明度对地方政府债务支出效率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调节效应。研究发现,一方面,提升财政透明度能直接改善地方政府债务支出效率,同时其作用受审计监督力度的正向调节;另一方面,提升财政透明度还能通过控制债务规模、优化债务支出结构,间接改善债务支出效率。异质性分析发现,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财政透明度较高、财力水平较低、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地区以及非东部地区的影响更为凸显。同时,2015年新《预算法》实施对财政透明度的积极影响亦有显著推动作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该结论依然成立。本研究为地方政府进一步提升财政透明度以改善地方政府债务支出效率提供经验证据和启示。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易顺  彭仁贤  韩江波  
本文选取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总体样本数据和分东、中、西三个区域样本数据进行面板数据计量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全国范围内政府总支出对居民文化消费具有促进作用;从支出结构来看,基本建设支出对居民文化消费的作用不是十分明显,而科教文卫支出对居民消费具有很强的引致效用,行政管理支出对居民文化消费有微弱的挤出效应;分地区计量结果显示,中国财政支出与居民文化消费的关系存在着相当大的地区差异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何敏   朱铭来  
基于1998~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与长差分模型,研究社会保障支出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渠道。研究表明:社会保障支出显著促进共同富裕,不仅如此,社会保障支出还是实现共同富裕效应的长效机制。作用机制检验表明,省内社会保障横向转移支付是社会保障支出影响共同富裕的作用渠道。门槛检验结果表明,社会保障支出对共同富裕的促进效应随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而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倒U型”特征。据此,应持续优化社会保障制度支出结构,强化省内横向转移支付机制,着力提高社会保障统筹层次,探索建立省际间社会保障横向转移支付机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侯明  张贵凤  曲洋  
新时代背景下,社会保障与就业之间的相互联系更加紧密,也成为我国实现民生保障目标、提高全民生活幸福指数的重点关注对象。文章利用2008-2017年的相关数据,研究社会保障与就业之间的作用机理,选择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对社会保障与就业之间的相关关系展开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各省份就业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各省份社会保障与就业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关系。文章旨在建议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拓展社会保障覆盖面,从而促进就业质量和数量的发展,充分保障就业目标的实现,使社会保障与就业之间产生良性的互动互促关系。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新  刘星  
通过对我国各省市1999~2008年的面板数据协整检验发现,地方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与就业之间存在正向协整关系,各省市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对就业的促进效应呈现一定的差异性,中东部特别是东部沿海省市有一定促进效应,而西部省市不显著。总体看,我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对就业的促进效应不是特别明显,回归系数显著的省市,弹性系数也非常小,说明增加社会保障支出促进就业的机制目前在我国并不通畅,意味着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建议通过控制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等经济变量,可以实现我国社会保障和就业的良性互动。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冷毅  杨琦  
通过一个简单的序贯博弈模型,顺次分析了辖区封闭以及辖区间资本流动两种情况下地方政府间支出行为策略的机制和特征。通过比较发现,竞争会推动地方财政支出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力支持,这部分投入成为社会的先行资本,在过去一段时间中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刺激作用。但与此同时,竞争也容易引发地方政府对于公共服务类支出的忽视,降低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因此,有必要通过中央政府的权威性以及强大的宏观调控能力优势,引导和规制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在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之间进行科学平衡,促进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多长  张明进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出现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日益依赖土地出让收入的情况。本文对我国城镇化水平与土地财政依赖度的统计分析结果发现两者并不完全同步,并利用2000~2013年省会城市(包含直辖市)的面板数据,通过逐步回归分析证明城镇化在现阶段仍然加深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同时发现GDP增长率对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的影响最大,城镇化水平次之,地方政府财政自给率的影响相对较弱,服务化率的影响最弱。最后,在理论分析、实证检验以及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针对性地提出了减弱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筱欣  鲍捷  
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是调节收入再分配的重要手段,对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考察了财政社保支出水平与结构对贫富差距的影响、社会保障转移支付对城乡收入差距和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认为我国财政社保支出水平很低,且结构不合理,无法缩小贫富差距;社保转移支付能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而对农村居民收入的调节作用很弱,进而导致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农村居民收入地区差距的扩大。因此,财政社保支出的收入再分配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赵建国  李佳  
针对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特殊性,本文运用非线性STR模型重点考察了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经济增长效应的动态性。经验研究表明:两者关系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动态特征。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程度的负面效应,但由于缺乏弹性而影响较小。总体而言,财政社保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为中性偏负。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新  刘星  刘伟  
在分析了社会保障支出影响就业机制的基础上,运用时间序列经济计量技术,对1978~2008年我国就业量、社会保障支出、资本投入、技术进步和工资水平五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这五个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进一步的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社会保障支出、资本投入、技术进步和工资水平对就业量无Granger影响。其政策含义在于,应充分重视这五个变量之间的长期有机联系,控制好包括社会保障支出在内的经济变量,以实现社会保障与就业的良性互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