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96)
2023(15645)
2022(13099)
2021(12319)
2020(10395)
2019(23611)
2018(22808)
2017(43663)
2016(23159)
2015(25235)
2014(24410)
2013(24280)
2012(22084)
2011(19395)
2010(18800)
2009(17105)
2008(16391)
2007(13287)
2006(11189)
2005(9516)
作者
(62783)
(52762)
(52212)
(49831)
(33132)
(25162)
(23833)
(20580)
(20096)
(18324)
(17968)
(17684)
(16361)
(16289)
(16266)
(16156)
(15731)
(15533)
(15216)
(14784)
(12883)
(12574)
(12416)
(11909)
(11859)
(11660)
(11251)
(11173)
(10524)
(10283)
学科
(91263)
经济(91168)
管理(66067)
(62046)
(48057)
企业(48057)
方法(44077)
数学(40087)
数学方法(39667)
(34028)
中国(27548)
(24298)
(19304)
贸易(19295)
(18885)
业经(18515)
(18356)
(18309)
(17492)
财务(17454)
财务管理(17399)
企业财务(16568)
地方(15804)
农业(15758)
财政(14037)
(13926)
银行(13889)
环境(13345)
(13187)
技术(13112)
机构
大学(311257)
学院(306913)
(133117)
经济(130839)
管理(122646)
理学(107453)
理学院(106292)
研究(104868)
管理学(104528)
管理学院(103970)
中国(81005)
(65415)
(64900)
科学(63729)
(53228)
(51062)
财经(49985)
中心(49285)
业大(47671)
研究所(46706)
(45972)
经济学(42456)
(42384)
农业(42091)
北京(39927)
经济学院(38539)
(38370)
财经大学(37452)
(37119)
师范(36651)
基金
项目(222371)
科学(176482)
基金(167296)
研究(156181)
(148866)
国家(147744)
科学基金(127013)
社会(104540)
社会科(99429)
社会科学(99405)
基金项目(88783)
自然(82917)
(82449)
自然科(81139)
自然科学(81116)
自然科学基金(79679)
(71198)
教育(69885)
资助(67300)
编号(60081)
(49948)
重点(49911)
成果(47071)
(46791)
(46376)
国家社会(46073)
创新(43964)
科研(43792)
教育部(42968)
人文(41464)
期刊
(130513)
经济(130513)
研究(86153)
中国(59071)
(53172)
学报(51952)
科学(47136)
(45864)
管理(41731)
大学(39348)
学学(37193)
农业(31260)
财经(24502)
(24303)
金融(24303)
经济研究(24034)
技术(23300)
(21156)
教育(21067)
业经(19860)
图书(18892)
问题(17839)
(17539)
(16206)
统计(15693)
(15183)
(14334)
世界(14107)
科技(13971)
资源(13937)
共检索到4424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斌  卢娟  
通过细化土地财政规模化、收益化和数量化效应,梳理3类土地财政特征对公共服务供给的影响机理,利用共同前沿DEA测算273个地级市公共服务评价效率,构建公共服务高级化、均等化指标体系,结合空间Tobit回归与分位数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土地财政规模通过刺激城镇化有利于公共服务供给效率与高级化,但阻碍了公共服务均等化;土地财政收益阻碍了公共服务供给,但通过催生土地金融促进效率提升;土地财政数量的直接效应不明显,但通过吸引外资可以提升公共服务供给高级化。土地财政规模的城镇化效应呈"U型"特征。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充  
在以创新驱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作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主要来源的土地财政对区域创新造成何种影响,是关乎中国经济转型和能否持续增长的的重大问题。首次利用中国土地市场网公示的2007-2014年间每一笔土地交易信息,构建地级市商住用地和工业用地出让数据,考察"土地财政"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构成土地财政的商住用地出让收入可以显著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第二,土地财政对创新的影响存在"补给效应"机制,即土地财政可以放松财政预算约束,补给科教支出;第三,土地财政对创新的影响存在"补偿效应"机制,即补偿低价出让工业用地的成本缺口,低价出让更多的工业用地来进行重点产业、高科技产业的招商引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鲁元平  张克中  欧阳洁  
本文利用中国267个地级市2002-2012年的发明专利数据,实证检验了土地财政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结果发现:(1)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显著阻碍了区域技术创新水平;(2)土地财政模式下的政府支出偏向、企业创新要素的"挤出效应"、对制度环境的负面影响是阻碍区域技术创新的重要机制;(3)土地财政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在区域、土地出让形式等方面存在显著异质性。基于上述结论,本文认为合理调整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逐步减轻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依赖,鼓励企业的创新要素投入以及营造良好的创新制度环境是促进我国技术创新的重要举措。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张智楠  
环保财政支出是政府应对环境污染的重要规制手段,基于广东省21个地级市2010年-2016年的面板数据,以及采用DEA-Tobit模型进行两阶段分析的结果表明,广东省半数以上的地级市环保财政支出效率均值低于0.5,且存在效率下滑的迹象,各市之间也有显著效率差异。Tobit模型检验结果进一步显示出人均GDP与人口密度均对环保财政支出效率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财政分权与工业化水平产生了负面但不显著的影响。基于此,应系统检讨目前环保财政支出体系,改进投入产出函数,珠三角以外城市需规避传统治理路径,政府也需改革决策体
[期刊] 改革  [作者] 詹新宇  王蓉蓉  
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以满足辖区居民美好生活需要,是各级地方政府的重要职责之一。财税体制改革给地方政府带来的财政压力,会对其公共服务供给行为产生影响。在测度中国229个地级市公共服务质量与财政压力的基础上,构建系统GMM模型,实证分析地方财政压力对公共服务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地方财政压力对公共服务质量产生了非线性影响,当地方政府承压超过一定限度时,财政压力将显著降低辖区公共服务质量;实证结果因地区、城市规模不同而呈现异质性;不同种类公共服务间的质量差异,源于财政压力环境下地方政府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的行为。为此,应将财政压力控制在适度范围内,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努力实现地区间公共服务质量相对均衡。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淑燕  赵祚翔  
科技投入与地区经济增长有密切的关系。本文基于全国285个地级市2007—2019年的面板数据,应用空间计量模型探究了财政科技投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财政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财政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溢出效应和总效应均为正,但溢出效应并不显著。分区域来看,财政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表现出空间异质性,中部地区最高,东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较低,东北地区最低;分阶段来看,相较于2007—2012年,2013—2019年财政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表现为降低。此外,产业结构、金融发展水平对经济增长均表现出正向影响,而劳动力投入和交通通达度对经济增长表现为负向影响。最后提出了高度重视财政科技投入、发挥政策综合效应和优化创新创业环境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拓  李斌  余曼  
本文分别从财政和户籍视角对基本公共服务进行分类,构建理论框架探讨财政分权与户籍管制对各类公共服务供给的影响,测算了我国30个省2001—2013年各类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并运用动态空间自回归及面板门限模型对理论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经营性"公共服务层面;放松户籍管制有利于公共服务供给但对发达地区起反作用,严格的户籍管制会刺激"软"公共服务供给并加剧户籍层面的公共服务非均等化;财政分权的户籍效应促使地方政府放松户籍管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但对发达地区起反作用,从分类视角看则会抑制"软"公共服务供给。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薛钢  付梦媛  
本文基于财政激励的视角,以增值税的分成变化为核心,将税收分成、地方政府行为和全要素生产率纳入同一个分析框架,研究了中国财政分权下的税收分成制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通过测算2000—2011年的税收分成和全要素生产率数据,分析了税收分成方式的改变对地方政府行为的影响,并验证了其具体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传导机制。结果表明市县增值税分成比例的提高,客观上抑制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通过机制分析验证了增值税分成比例的提高会驱动地方政府追加生产建设领域的投资,而忽视了公共民生领域,从而降低了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分析还发现,对自有财力依赖度较高和第二产业占比较高的地级市更有动机改变其财政支出结构,会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更大的不利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余曼   李拓  
文章分类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285个城市2013—2020年的保障型和设施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行统计测度,在此基础上,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实证检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财政分权对推进共同富裕的影响。结果表明:保障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经济市场化改革对推动共同富裕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财政分权度的提升虽然有利于直接推动共同富裕,但会弱化保障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而对推进共同富裕产生间接的负面影响;设施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推动广义的共同富裕发展,其机制主要在于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经济增长虽然表面上促进了地区收入差距缩小,但由于经济增长对房地产的过度依赖导致其实质上制约了广义共同富裕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斌  李拓  朱业  
构建指标体系测度我国286个城市2002年-2012年的地区公共服务差异度和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分析公共服务均等化及民生财政支出影响城市化发展的机理;构建动态空间自回归及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地区公共服务差异、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及民生财政支出对城市化的影响。研究表明:地区公共服务差异是促进人口异地城市化的显著因素;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能有效促进本地城市化发展;民生财政支出通过作用于公共服务加强或抑制上述效应;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也是影响城市化的重要因素。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唐鹏  郭莉  
为了总结土地财政区域差异的基本特征,为深入推进地方财政转型提供参考依据,从土地财政与地方财政收支特征出发,选取评价指标,应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1999—2014年28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将样本数据划分为6种集群类型,并分别定义为:土地财政繁荣区、土地财政次繁荣区、土地财政发展区、土地财政萌芽区、土地财政潜力区和非典型土地财政区。总结各个区域土地财政特点发现:土地财政规模大小整体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较强的正相关,各区域之间的差异很大。并不是土地财政规模越大的地方,地方财政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度越高,土地财政收入与地方财政依赖度呈现负向关系。总体上土地财政规模越大,土地财政贡献率越高。但也存在例外。最后,围绕地方土地财政依赖度过高以及地方财政收支缺口过大的问题,提出了地方财政转型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倩倩  李金珊  
在以超效率DEA方法测算2011—2018年地级市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基础上,利用面板数据分析地方政府债务限额政策执行状况对财政资金配置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有效的地方政府债务限额政策执行通过宏观产业引导、投资依赖限制和市场活力激发驱动三大效应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地区差异不仅表现为常住人口规模小于100万的地级市以及非东部城市中地方政府债务限额政策执行状况对财政资金配置效率的影响不显著,还表现为具有高财政自给能力、高财政配置能力的地级市的相应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此外,地级市"一把手"的行政风格使得地方政府限额执行对财政资金配置效率产生不同的影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邓晓兰  鄢伟波  
将要素收入份额分解为要素价格扭曲、资本深化和要素偏向型技术,利用中国2002—201 4年243个地级市数据,实证检验了影响要素收入分配的两种分化力量及其传导路径:在中国式分权情景下,地方政府利用强大的权力和工具对资本要素展开竞争,提高了资本价格与资本边际产出的比值,从而提升了资本收入份额;而金融化则通过要素价格扭曲和要素偏向型技术提升了劳动收入份额。财政金融体制视角为中国要素收入分配机制提供了新的解释,并为劳动收入份额可能的上升通道提供了制度启示。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徐佳宾  孙晓谛  
本文阐述了工业效率的提升对增长极形成的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选用了城市区域贡献率水平、城市区域增长率水平和城市区域发展水平三个判定条件,运用核密度估计法对2001—2018年中国200个地级市,是否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极进行了筛选和识别。本文实证检验了工业效率提升对增长极形成的作用机制,发现工业效率的提升能够显著推动增长极形成,其作用的过程机理是工业效率的提升一方面直接推动增长极形成,另一方面通过产业结构的升级间接地推动增长极的形成。同时发现,道路基础设施和互联网基础设施是通过促进工业效率提升,间接影响增长极的形成。人口规模和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对增长极的形成也有显著正向影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余泳泽  王岳龙  李启航  
本文尝试将财政自主权、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效率联系,在我国财政分权理论框架下揭示地方财政自主权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在理论上,提出了"地方财政自主权越高,技术进步水平也越高,但随着经济性财政支出边际效率递减以及社会性财政支出的长期不足,财政自主权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正在减弱"的命题假说。在实证上,以1999—2013年230个城市数据,采用工具变量法检验了财政自主权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城市财政自主权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影响较弱,主要是对TFP组成中的规模效率(SE)和技术进步(TP)产生了较为明显的正影响;(2)财政自主权越高的城市,越倾向于增加经济性财政支出比重,而对于社会性支出则更有动机展开"逐底竞争";(3)财政自主权对全要素生产率构成中的规模效率(SE)和技术进步(TP)的影响呈现出减弱的趋势;(4)城市财政自主权的提高可以显著改进微观企业层面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