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29)
- 2023(16794)
- 2022(14560)
- 2021(13721)
- 2020(11633)
- 2019(26520)
- 2018(25931)
- 2017(49964)
- 2016(27355)
- 2015(30485)
- 2014(30243)
- 2013(29615)
- 2012(27119)
- 2011(23951)
- 2010(23714)
- 2009(21387)
- 2008(20936)
- 2007(17596)
- 2006(15057)
- 2005(12565)
- 学科
- 济(102208)
- 经济(102089)
- 管理(80090)
- 业(74578)
- 企(62297)
- 企业(62297)
- 方法(50477)
- 数学(44374)
- 数学方法(43749)
- 财(37274)
- 农(28197)
- 中国(26488)
- 学(25584)
- 业经(22352)
- 务(20740)
- 财务(20668)
- 财务管理(20608)
- 地方(20335)
- 企业财务(19579)
- 制(19350)
- 农业(18594)
- 贸(18500)
- 贸易(18490)
- 易(17963)
- 理论(17218)
- 技术(16434)
- 环境(16142)
- 和(15833)
- 银(14768)
- 银行(14696)
- 机构
- 大学(378366)
- 学院(375737)
- 管理(148891)
- 济(143140)
- 经济(140148)
- 理学(130772)
- 理学院(129286)
- 管理学(126665)
- 管理学院(126013)
- 研究(123847)
- 中国(90821)
- 科学(82166)
- 京(79563)
- 财(71062)
- 农(68726)
- 业大(62923)
- 所(62676)
- 研究所(57807)
- 中心(56960)
- 财经(54849)
- 农业(54408)
- 江(53545)
- 经(50070)
- 北京(49015)
- 范(48532)
- 师范(47911)
- 院(45372)
- 经济学(42980)
- 州(42704)
- 财经大学(41016)
- 基金
- 项目(271420)
- 科学(211800)
- 基金(197383)
- 研究(190155)
- 家(175476)
- 国家(174070)
- 科学基金(148433)
- 社会(118962)
- 社会科(112678)
- 社会科学(112646)
- 省(106126)
- 基金项目(105652)
- 自然(100418)
- 自然科(98101)
- 自然科学(98067)
- 自然科学基金(96279)
- 划(90430)
- 教育(87659)
- 资助(80931)
- 编号(76086)
- 重点(61050)
- 成果(59926)
- 部(59067)
- 发(56523)
- 创(56497)
- 科研(53180)
- 创新(52828)
- 计划(51894)
- 课题(51859)
- 大学(50009)
- 期刊
- 济(146637)
- 经济(146637)
- 研究(103140)
- 学报(69443)
- 中国(68794)
- 农(61035)
- 科学(60604)
- 财(57489)
- 大学(51749)
- 管理(51214)
- 学学(49229)
- 农业(41945)
- 教育(37068)
- 技术(30751)
- 融(26949)
- 金融(26949)
- 财经(26051)
- 业经(24769)
- 经济研究(23919)
- 经(22193)
- 业(21081)
- 版(20348)
- 科技(19456)
- 问题(19428)
- 业大(18741)
- 图书(17924)
- 资源(17384)
- 技术经济(16930)
- 理论(16930)
- 财会(16050)
共检索到5277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一花 乔敏 董旸
土地财政是"财政分权"与"政绩竞争"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土地财政影响预算内支出结构的研究发现,土地财政并没有减轻预算内投资建设的激励,"重投资、轻服务"的支出结构也没有得到矫正,这对建立全口径预算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出严峻挑战。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牛星 吴冠岑
基于1999-2009国土资源年鉴的数据,对省级层面上土地财政的规模进行了详细分析。这期间各地区土地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的均值基本在0.18-0.38左右,各地区差异不太明显;而土地出让金相当于财政收入比重则从0.11-0.80不等,地区差距较大,土地抵押金与财政收入之比则是上海为最高(3.83),最低的为黑龙江(0.09),将各地土地财政占财政收入的比值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进行分析,全国各地区土地财政大多数都处于中等程度。
关键词:
土地财政 规模 区域比较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金全 陈润东
在面临如亚洲金融风暴、全球金融危机和新冠肺炎疫情等巨大负向外部冲击时,我国逆周期的财政政策能产生明显的效果。为厘清经济周期和财政政策的关系,文章首先运用汉密尔顿滤波方法估计我国的产出缺口和财政周期,然后运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从宏观层面测度我国经济周期和财政政策周期之间的时变交互影响,最后运用非线性的面板工具变量局部投影模型从省级维度测度经济周期和财政周期视角下的财政支出乘数。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从宏观层面看,亚洲金融风暴、全球金融危机和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等事件对我国经济周期的负面冲击促使财政政策逆周期扩张,而财政周期扩张对经济周期复苏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第二,从省级层面看,地方财政支出乘数在经济紧缩时期更高,这个规律对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区域同样适用;第三,无论是从宏观层面还是省级层面,顺周期财政政策都有较高的时间占比,而顺周期的财政政策是引致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重要政策因素;第四,我国地方政府实施的财政政策可能没有对居民消费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而投资乘数却保持较高水平,这表明我国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乘数效应主要通过投资渠道实现。文章结论对理解我国经济周期和财政政策周期之间的关联机制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同时也指出财政政策逆周期调控的必要性以及未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从而更好地引领居民消费的迫切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何加明 杨潇
财政幻觉(Fiscal Illusion)是存在于世界各国的一种经济现象。文章将财政幻觉理论和我国实际相结合,对财政幻觉的表现形式和财政幻觉的影响因素从理论和现实角度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显示:税制结构、通货膨胀率和地区发展水平是影响财政幻觉的重要因素。通过带协变量的财政幻觉模型测算出2007—2015年我国地方财政幻觉指数,结果发现,东、中部地区属于悲观幻觉区域,而西部地区属于乐观幻觉区域。最后,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基础上,基于财政幻觉相关影响因素从税制结构调整、合理调控通货膨胀水平、促进地区均衡发展三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谭锐 黄亮雄 韩永辉
文章从土地财政的视角对保障性住房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阻碍进行了研究。文章认为,保障房实物建设与土地财政发生抵触的根本因素在于土地。保障房用地的无偿供应一方面减少了政府可获得的土地出让金,另一方面加重了地方发展的财政压力。因此,政府会在逐利动机和财政压力的驱使下或明或暗地规避保障房土地的供应。文章利用105个城市的相关数据对此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财政压力比逐利动机更好地预测了城市政府规避供地的行为。与大多数呼吁彻底改革现行分税制的政策建议不同,文章提出,在现状难以改变的情况下,降低土地因素抑制保障房建设成效的可行办法是淡化对保障房供地的要求,更多地通过其他措施推进建设工作,如住房保障的货币化和...
关键词:
保障性住房 土地财政 城市政府 住房政策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何代欣
振兴实体经济与实现财政转型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两项重要工作。从政策层面的供给侧改革切入,有助于厘清实体经济与财政转型的互动关系与内在机制。实体经济面临全要素生产率及投资收益率降低、区域分割与垄断导致市场边际增量减小、开放经济条件下消费溢出等严峻现实。财政转型亦遭遇为工业国打造的财政制度不适用、碎片化市场主体影响分税制财政体制运行、国际税收竞争与定价机制变化的冲击等结构性难题。研究认为应致力于实现实体经济与财政转型的有效互动。建议积极探索新经济下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稳妥推进现代财政制度建设、发挥产业政策
关键词:
实体经济 财税改革 供给侧 现代财政制度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何代欣
振兴实体经济与实现财政转型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两项重要工作。从政策层面的供给侧改革切入,有助于厘清实体经济与财政转型的互动关系与内在机制。实体经济面临全要素生产率及投资收益率降低、区域分割与垄断导致市场边际增量减小、开放经济条件下消费溢出等严峻现实。财政转型亦遭遇为工业国打造的财政制度不适用、碎片化市场主体影响分税制财政体制运行、国际税收竞争与定价机制变化的冲击等结构性难题。研究认为应致力于实现实体经济与财政转型的有效互动。建议积极探索新经济下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稳妥推进现代财政制度建设、发挥产业政策与金融改革的润滑作用。
关键词:
实体经济 财税改革 供给侧 现代财政制度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刘佳 吴建南
文章采用中国地市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分税制背景下的财政分权与转移支付对土地财政的影响。研究发现,地市级政府支出分权明显高于收入分权,存在财力和事权的不对等。收入分权与土地财政没有显著关系,支出分权与土地财政显著正相关,这说明分税制引致地方政府事权的不断扩大是引发土地财政的主要原因。政府间转移支付与土地财政显著负相关,这说明加大转移支付力度能有效缓解土地财政。上述关系还受到地域的影响,在西部地区影响关系最为显著。
关键词:
财政分权 转移支付 土地财政 地市级政府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兰 汪应宏 徐春鹏 王健 彭山桂
以广东省为例,利用2007-2013年地级市层面的面板数据,采用C-D生产函数模型和面板数据计量经济学模型,从财政分权和地方官员晋升考核机制两个制度因素视角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进行考察。结果表明:以分税制为代表的财政分权和以晋升锦标赛为特征的地方政府竞争均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产生负向影响;由于两者内在的交互影响,财政分权加剧了地方政府竞争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负向作用强度,这些结果在分别将其他控制变量加入模型时均稳健成立。调整中央—地方政府间财权—事权不对等的局面,改变集中于财政增收和经济增长的政绩考核方式是改善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可行制度安排。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兰 汪应宏 徐春鹏 王健 彭山桂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颖
2015年以来,地方政府债券在规范管理的同时融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本文根据新《预算法》实施后地方政府债券相关数据,通过回归分析得出地方政府债券规模扩大与企业税收规避呈正相关关系。其中,分组检验显示,对于融资约束强的企业和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两者关系更为显著。此外,当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券规模越大,下一年企业税收规避倾向越高。笔者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及金融市场发展形势提出了控制地方政府债券边际增量、建立地方税收与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动态平衡机制和优化金融市场相关税制结构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霍春辉 张银丹 田伟健
通过全国303个城市创新指数匹配当地市长和市委书记数据,考察了地方领导人任期对城市创新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市长任期对城市创新力的影响效应呈倒"U"型特征,当市长任期为4. 4年时,任期对城市创新力的影响效应达到最大,但市委书记任期对城市创新力的影响并不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在不同籍贯地、受教育程度、专业背景特征分组中,市长任期对城市创新力的影响效应存在显著差异;在晋升年龄限制假说下,对于晋升受年龄限制的市长组,其任期与城市创新力间关系的拐点值以及拐点右侧负向影响的程度皆高于晋升不受年龄限制的市长组;对于创新水平居中的大多数城市而言,市长任期与城市创新力的倒"U"关系显著成立,但对于创新能力过高或过低的城市,市长任期对城市创新力的影响作用并不显著。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谢荣艳 葛鹏
本文通过对全国3570所科研机构18年面板数据的回归分析,分析了对科研机构人员流动有显著影响的组织层面因素,并在科研机构分类型、分级别后的实证结果深入讨论的基础上,对科研机构如何有效吸引并留住人才及改善科研机构管理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谢荣艳 葛鹏
本文通过对全国3570所科研机构18年面板数据的回归分析,分析了对科研机构人员流动有显著影响的组织层面因素,并在科研机构分类型、分级别后的实证结果深入讨论的基础上,对科研机构如何有效吸引并留住人才及改善科研机构管理提出了建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盛龙 陆根尧
本文在描述了中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特征性事实基础上,结合新经济地理学和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特性,论述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并从行业和地区两个层面分别提出理论假说,采用2003—2010年中国地级城市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具有较高的集聚程度与较强的集聚趋势,并在空间上呈现出从我国东北、中西部地区向东部沿海地区集聚的态势;从行业层面上看,制造业需求、信息化程度、知识密集度和国有化程度均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产生显著的影响;从地区层面上看,制造业集聚、信息化水平、人力资本和地方保护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同样存在显著的影响,并表现出一定的区域差异性。最后,本文提出了促进我国生产性...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集聚 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